• 27.00 KB
  • 2021-04-28 发布

数学(心得)之浅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浅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 ‎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合理地利用竟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所以很受参加新课改师生的欢迎。‎ ‎  但是,笔者在很多公开课,研讨课活动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合作交流,一、三、五、七排的学生“唰”的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怎么样”。这样的合作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没有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使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走入了误区。‎ ‎  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平常的合作学习中有哪些误区?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哪些基本策略?下现谈一些我们的看法和做法:‎ ‎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彼此互助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 ‎  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但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同组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情感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  二、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  由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片面地形式化的理解,使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走入了一些误区。‎ ‎  1、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没有必要的讲述,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时由于缺乏教师的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学习的方法。‎ ‎  2、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让学生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这样,一些不值得讨论的问题,使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或是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由于单一的学习方式的刺激而逐渐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  3、问题出现后,教师没有让学生认真思考,就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自己无法提出有见解的看法,对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看法也无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能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缺撼。更有甚者,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这样的合作学习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学习的机会。‎ ‎  4、合作小组中,学优生处于主宰地位,学困生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组内唱主角,成为最活跃的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思维的灵敏性与深度、广度都较差,参与性与主动性欠缺,往往落在后面,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  5、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谁的思维有条理,谁的语言不严密。特别是在一些学生年龄小人数多的班级,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满教室就像一窝蜂,教师这时就失去了调控,无法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遇到问题时,也得不到教师的分析和帮助,只是组内争得面红耳赤,最终没有结果。‎ ‎  三、组织有效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  要使合作学习有实效,教师要全面完整地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采取一些基本策略:‎ ‎  1、合作学习一定要有准备,小组学习成员一般控制在四至六人,这是一个小集体。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前要进行必要的训练,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和如何开展,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如要尊重同学,善于倾听对方的看法;认真思考,善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要学习欣赏和宽容别人,对别人的精彩见解和有创意的观点要表扬与鼓励,还要能包容别人的缺点与失败;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当遇到分岐与矛盾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交流,能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  2、小组合作前,教师要有适当的讲述。适当的讲述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告诉他们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还会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提供帮助,为了提高效率,教师的讲述要适量,还可采用举例或画图的方法,简单明了。‎ ‎  3、在合作学习前,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水平作为基础,而个别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能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互相辩论,最后达到互补与统一。‎ ‎  4、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多采用异质混合,在组成小组成员时,一些学优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这时,教师就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激发学生互助互爱的学习动机。在小组讨论时,学优生凭借自己优良的素质,主宰着整个小组,成为核心人物,而学困生就会变得怯弱和被动。这时,教师就要更多地关心和鼓励学困生,使其建立“我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尽量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使其能扬长避短,从而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同时,教师也要对学优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关系,能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  5、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如对每个合作小组的调控,每个组员的促进等组织技能,能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在合作学习中,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小组合作时,教师多走动,多观察,多倾听,必要时要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引导学生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探索进行得更深远。‎ ‎  总之,要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品质,还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的培养,互相地探索,反复地修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