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艾启双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突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的确,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一片广阔的天空里,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学得轻松、快乐、宽阔、自由。既然如此,语文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授受,教师应当善于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天空。
由于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以少数专家为课程开发主体而造成的弊端。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处于缺位状态,不仅使广大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同时也使得大量有意义的课程资源被忽视和浪费,其教育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
1.重应试性课程资源,轻发展性课程资源。
由于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其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教辅资料,课程资源来源单一,造成学生厌学和片面发展;而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却被忽视。比如,优秀的课外读物、影视作品、艺术科技活动实践、大自然考察、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并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和利用,学校往往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
2.重校内课程资源,轻校外课程资源。
由于受教育封闭性的影响,我们往往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而往往忽视了学校外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然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当然具有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但是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总体上看,我们的教学条件还比较落后,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也较大。我们在追求改善办学条件时仅停留于学校内部是不够的,学校之外仍有大量课程资源未被开发和利用。比如,社区机构、文化设施、科技馆所、自然景观、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材料,都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鲜活课程资源,都长期被闲置与浪费。
3.重规定性、静态的课程资源,轻生成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
很久以来,人们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概念局限于学科,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传授者,所以仅重视上级规定好了的、现成的、静态的课程,教师的责任就是教教材,学生的任务就是学教材,考试则是考教材,而忽视了课程的生成性与建构性,使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儿童的学习被规定为单纯的文化接受过程,教师的教学也只能是一种呆板的、机械的、教条的文化传授活动。
以上存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上的偏向,其实质反映了人们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行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并非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管理体制、考试评价改革在内的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变革,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课程资源的重新定位和认识,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可以使我们走出教科书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狭窄天地,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使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将学科知识、儿童生活、社会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将打开我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界,也使我们脚下的路更加宽阔。
(二)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课程资源建设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室、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有这些论述都为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明确了其指导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所谓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社区资源中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所谓社区课程资源的应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社区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价值取向;
(2)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小学语文社区课程支撑作用;(3)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运行模式和途径;
(4)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应用的模式研究;
(5)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评价研究。
其中,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运行模式和途径、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应用的模式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认识、欣赏芜湖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唤起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开发、实施和管理,逐步形成具有地域、学校特色的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库。
三、研究过程
(一)课程资源调查
课题组通过学习,多次的调查、论证,根据我校师生实际情况,结合我市可能成为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状况,我们精心选择了以下专题(见下表):
育红小学各年级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专题一览表
年级
专题名称
课例形式
备注
一
芜湖的名店、小区、公园
识字为主
二
芜湖的自然景观
识字为主
三
芜湖的广场、桥、塔、名街
阅读为主
四
芜湖的古迹、宗教类建筑
阅读与口语交际
五
芜湖的各类场馆、历史名人
阅读与习作
六
芜湖的桥、塔、特产
阅读与综合实践
(二)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我们采取三项先行规定:①课题领导组成员先行;②骨干教师先行;③
各备课组长先行。作为先行者主要先行内容是:课题研究的理念、专题的确定、课程资源设计体例、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等方面。在先行的基础上,再逐步向全体课题组教师及全校语文教师推广。
(3)全程推进,整体实验。
我们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课例统一规范设计体例,它包括:a.学本:导语(主要是单元内容提示、学习方法与目标提示)、课例(含课题名称、教学类型、适用年级、编者姓名、课文内容、课文作者、不认识的字拼音、词语或资料注释)、思考练习(词句练习、语言积累、资料查询、写作方法积累等)、阅读链接(资料袋、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历史典故、课外书屋、展示台等)。b.教本:教材解读(课文简说、词句解析)、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相关链接等。
全程推进、整体实验,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a.每学期题选择一个突破口。从学校语文校本教研围绕该课题,每学期确定一个专题进行突破。如上学期重点研讨课题课例设计,我们在2006年10月11日,在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中进行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的设计方案研讨,主要交流为:识字教学(自选商场、广告牌上的汉字等)、阅读教学(望天门山等)、综合性学习(家乡的桥、建筑、芜湖的桥等)、习作与口语交际(人人争当最佳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等)。
b.开展课题观摩研讨活动。如2006年12月6日、12月13日,在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中进行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例观摩研讨,主要内容为:听两节课题研究观摩课、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在观摩课研讨中大家认为:叶青老师的《家乡的风景名胜》(二年级)课件优美,创设环境中识字的氛围;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形式活泼;以竞赛形式激励评价;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赵苏皖老师的《人人争当最佳小导游》(四年级)教学目标落实到位;由说到写,由写到演,层层递进;习作要求能否更明确,指导到位。
c.开展丰富多彩学科的活动。为了让学生语文整体素质以及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我们组织了相关的课内课外活动,如别开生面的学生辩论会、极具研究性色彩的学生语文论坛、科技小论文评比活动、网上作文、网上童话创作接龙、网上贺卡制作比赛、网页与电子小报制作比赛、举办阅读信息展评活动、社会调查系列活动、开展编撰活动等。
(三)总结反思,全面提升
①定期总结反思。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总结反思会,将它作为语文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一项工作。我们主要进行了这样有关内容的总结反思:社区课程资源范围大搜寻、课例撰写及交流、社区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总结与反思、课例范例谈、课题总结与结题探讨等活动。通过这些总结与反思,课题组成员不仅统一了认识,提升了研究水平,而且对课题有效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提高了课题研究效率。
②
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召开研讨与诊断会议。如2006年6月14日,在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中举行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教学设计的专题研讨活动,主要内容为:a.艾启双校长向全体语文老师作了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建设的理论指导,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特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科研原则:优化性原则;适应性原则。
b.教研组确立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课题的本学期研究的几个工作:开发课程实施的各种社区课程资源;研究学生的情况(已经具备和尚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鉴别、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建立社区课程资源管理的数据库。
四、研究结果
(一)形成的基本认识
1.对当前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对科学地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大语文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的落实。
学生们的活动领域延伸到自然、社会的广阔空间,他们课程的学习超越了历史与现实,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地去收集信息,探究问题,深入生活,了解社会,从而改变了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突破了书本与课堂的局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健康成长。
2.培养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速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学习化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校与社区有效互动。社会是一所大学校,陶行知说: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前进的,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同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的熔炉里去实践,去锻炼,去砥炼,去发展,开发并利用好社区各方面的资源,从而开启社会这一本百科全书。
3.小学语文社区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学校、教师、家长的实际出发,开发小学语文社区课程,有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小学语文社区课程,使自己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能使学校从一般中凸现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该课题研究更有助于我校发挥安徽省首批特色色示范学校的作用。
二、主要成果
1.最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研究论文集、案例集、学生作品、研究的光盘(如课堂教学实录、课件、研究记实等)等。
2.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因此,我们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加强校本教研培训,即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给本校教师作讲座;学校有技术专长的教师为老师授课等。
通过研究,使实验教师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的教学水平及研究能力,其表现在:(1)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①对语文教学的任务更加明确,朝着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方向不断发展;②对语文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认识在深化;③逐步认识到学生有着巨大的潜能,对学生的能力不可低估。(2)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发生变化。①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②教学的视角由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向生活延伸;③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在发生新的变化。(3)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在不断增强。①科研意识在增强;②逐渐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③研究的态度更加讲求实效;④不断加强了自我反思能力。
而课题实验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1)教师对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关心社会是人类发展的重大主题,引导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从了解和关注社区开始,社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社区文化艺术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人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社区文化艺术环境(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对于社区语文资源的利用,主要让学生语文在生活中得到锻炼。
①联系生活学语文。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教材,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例如,春秋游时,低年级同学看到公园四周的标牌广告上的字时,又兴奋地告诉老师这个字他认识了,那个字他也认识,在边走边看边玩边学中学生认识了更多书本外的生字,学习到了更多课堂中无法涉及到的知识。
②服务社区用语文。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如当读报员,为身边的小朋友、老人读书报,走上步行街纠正不规范的字或错别字……使学生充分地读书交流,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当小主人的责任感。学生在社区资源中不仅使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它们在与社会接触中会获取到各种信息,并会对各种信息做出反馈,从而也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进一步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2)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对课程资源(尤其对课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越来越强,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课外学习资源。
〔案例〕这是我校周玲老师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学习一二两个自然段的一个环节:
1.汇报:
(1)看到的当时情景:
①指名读。(在语句中进一步理解人声鼎沸 ),只有31岁,年轻的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容貌端庄美丽)出示句子,齐读
②课外链接,深入感受美丽
(出示四段文字链接)《居里夫人传》和《跨越百年的美丽》原文中相关的文字读了这么多资料,你能带着这份美好,用自已独特的朗读展现居里夫人的美丽吗? (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2)作者的补充介绍
①指名读句子,两处。(板书:镭)找出对居里夫人最高评价的语句。
②介绍发现镭的巨大意义,理解为什么说物理学进入了个新的时代。
师:镭是一种及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是像细盐一样的白色晶体。如果把0.1克镭,像圆珠笔头最前端的小钢珠那么大放在玻璃试管里,白天看上去像是一丁点普通的食盐,然而在黑暗中,它却能放射出十分强烈的光芒,甚至可以让人在光下读书。而且它的放射性是持续不断的,它可以使玻璃试管变成淡紫色。如果把它包在纸或棉花中,它会渐渐使它们变成粉末。镭还含有极大的热能,能自动放热,在1小时放出的热量可以融化同等重量的冰,只要不受外界冷气的侵袭,它会变热,比周围空气的温度高10摄氏度以上,它所含的热能,是同等重量的煤的100万倍。
更重要的是,镭元素一刻不停地在变化着,在继续放射中能产生新的元素,但它原有的量在1600年后才会减至一半。居里夫人称这一变化情况是原子变化的大动乱。所以,镭的发现推翻了向来认为宇宙是固定元素所组成,而这固定元素是永不变化的概念,它改变了物理学的根本原理,居里夫人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③指导朗读:男女同学分别读,再一齐读一读。
④小结:
师:理所当然的,1903年12月,居里夫妇因发现镭这一伟大的成就(板书:伟大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
2.再次品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3.课外资料补充:1924年,为了纪念镭被发现25年,居里夫人的演讲。
(课件出示,教师配乐朗读)
(出示句子),再看看这句描写居里夫人美丽容貌的句子,从这句话中你们一定还能体会到些别的什么。就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来吧!(生齐读)[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我们必须立足于教材,研读教材,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课内外、沟通校内外的桥梁,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即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被提出的过程和规律被揭示的过程等等。在上述环节预设中,教师在学生思维可能出现受阻时,通过介绍镭的知识、居里夫人的演讲,让学生理解物理学进入了个新的时代和居里夫人那跨越百年的美丽,起到了很好的点拨作用。
3.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学生整体素质。
(1)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果显著。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验,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学生在学习中基本学会了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选择及学习成果展示方式的选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并初步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处处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乐于、善于合作、探究的意识。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渐渐成为学习主人。在学习实践中,增强了学习动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继续学习并最终成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竞赛等活动中成绩斐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近三年中有一百多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近六百人次获市级奖。
(2)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家乡、学校、家庭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社区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社区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发现、学习、运用语文,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实践,乐于合作的精神,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品质。
(3)通过研究,丰富了学生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
2.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提高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如:
(1)在情感的培养中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2)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提高了合作交往的能力;
(4)提高了观察实践的能力;
(5)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6)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
(7)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物化成果,探索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运行模式和途径、应用模式。
(1)编写了《育红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教材》(或简称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库)。该教材从学本和教本两个角度编制而成,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平时教学中的运用,共二十六课,每学期选用两课,供教师选用。
(2)研究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运行模式和途径。
①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第一,开展相关调查,以便确定能有效开发和利用的语文社区课程资源;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第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实验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第六,建立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库,拓宽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②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运行模式:
第一,充分调动全校语文教师的潜能,特别是挖掘语文教师各方面的才能,通过学习培训,使之尽可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第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使教师强化学习,特别是注重丰富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
第三,充分利用师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语文知识,使之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第四,充分调动具备一定特长的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
第五,利用课余或班、队活动的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语文功底的机会,使之具有持久的语文学习热情。
第五,丰富学校阅览室、图书室的书籍、画册、音像资料、杂志报刊等,便利师生的借阅。
第六,不断积累语文教育的资料,如典型的教案、音像、教具、图片等,建立语文教学资源库,为语文教学提供多样选择。
(3)探索了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应用的模式研究。
①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应用途径:
第一,与社区内的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示、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我校的语文教育。
第二,学校与社区的相关组织、机构相互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第三,参观社区的相关展览,参与社区的文艺活动,使课内外的语文教育有机结合。
第四,充分利用社区的雕塑、建筑、市民广场、绿化等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第五,利用各种民俗活动进行语文教育。
②构建相应的小学语文社区课程资源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里仅以阅读为主的一般教学模式,其他模式略。
【模式流程图】
整合资源,
挖掘素材
情景导入,自读质疑
自主探究,
创生资源
巩固深化,运用实践
分享资源,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