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1-04-28 发布

小学科学(心得)之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 ‎   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是探究式科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在课堂内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引导和推动科学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提高讨论的实效,是实现讨论学习的优势的关键。‎ ‎  一、精心设置不同层面的问题或情景,是保证有效讨论的前提。‎ ‎  《科学》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课堂,课堂里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在解决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小组讨论是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展开的,巧妙地设置各种层面的问题是保证讨论有效性的前提,也是评价讨论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  下面按不同的教学需要及教学目的,谈谈本人在教学中如何设置讨论问题或问题情景的一些做法及效果,从而反观讨论的有效性:‎ ‎  (1)在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或老师演示实验之前,可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略做讨论,各抒己见,带着多层次的问题和疑惑,投入到下一步的探究中。‎ ‎  例如:四年级上册中《下雨了》这课,学生对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都有一些的模糊或不全面的认识。老师可先提出疑问:“下雨了,雨从哪里来?”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雨是从云里掉下来的,然后老师再进一步提出“那雨水是怎么‘跑’到云里面的?云里的水又为什么会掉下来?”在后一个问题上,学生存在一定的争议,这时,可设置简短的讨论环节,目的是为了交流,而非得出结果。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云里的水太多了,从天上掉下来就形成了下雨”,也有学生认为“跟风有关,风吹的太厉害的时候,雨就掉下来了”等。这短暂的交流讨论后,老师再展示关于雨形成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有针对性观察实验,引导他们思考。我们看到,这个简短的讨论环节使学生更加地关注科学现象背后的实质,对实验的意图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广度及深度,减少了学生在实验中的“看热闹”的现象,推动了探究的进程。‎ ‎  (2)对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关键问题,可适时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培养他们细密严谨的科学精神。‎ ‎  例如:四年级上册《温度计》一课,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难点,而规范的读数方法是关键,但是由于学生接触的仪器还是比较少,这些细节问题他们几乎不会考虑到。教学中,结合一定的情景,我设置了疑问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认识读数的关键所在。‎ ‎  教学中,我安排三位学生到讲台按不同的方法读出一支气温计的温度:第一位学生眼睛把气温计拿在眼睛以下的位置来读数;第二位学生温度眼睛与温度计(液面)持平;第三位学生把温度计放在自己鼻子以下的位置读数(眼睛比温度计液面低)。然后请这三位学生分别读出温度,结果他们的读数都不一样。学生们面面相觑,我设置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他们三位同学的读数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同一个气温环境下,为什么他们的读出的温度不一样?谁的读数才是最准确的呢?”(由于部分内容属于课本延伸,问题比较细致,另外还涉及到眼睛视线角度与视觉偏差的问题,老师须画出简图帮助学生理解作答。)‎ ‎  通过小组讨论及总结,学生认识到前后两种的方法会对读数产生误差及其原因,从而规范了的读数方法,理解了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也使得“测气温”的这一后继活动能顺利地开展。‎ ‎  (3)设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互相其启迪中加进自己的思考,使学生对科学的规律及概念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  如四年级下册《常见的力》这一章,在讲到不同力的现象的时候,可分别设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水往低处流是物体受到重力的一种现象,还有没有哪些现象是因为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的?”“鞋底的波纹增大了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使人不容易摔倒,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摩擦力的例子呢?相反地,有没有哪些减少摩擦的例子呢?”这些问题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在交流学习中加深了对几种常见的力的理解,对知识的巩固,也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  (4) 在进行小结归纳时,设置一些对比性或归纳性的问题,有助学生更好地区分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总结实验规律和本质,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的能力。‎ ‎  如五年级上册《电路的研究》一课,在“让灯亮起来”‎ 这一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尝试了用不同的方法让一个或者两个灯泡亮起来,这时候,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让灯亮起来的实验中,有哪些必要的条件呢?这些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形成闭合回路的条件,并进一步理解不同闭合电路的实质。‎ ‎  又如五年级下册《卵生和胎生》一课,最后可让学生讨论并用图表归纳出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方式的区别及主要的代表动物,加强对知识点的区分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 ‎  (5)对一些比较抽象、难度大或学生日常了解甚少的科学知识,巧妙地设置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的热情、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摆脱枯燥的记忆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  如《健康饮食》一课中“吃进去的食物变成了什么”这一内容,是关于人体生理活动知识的,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在观看了消化过程的动画及对各消化器官作了基本的介绍后,不少学生还是陷入了死记硬背的局面,回答问题也容易照本宣科,很难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  针对这一问题,我给消化器官设计了一个拟人化的场景,首先用一段录音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注意力:“‎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消化器官四兄弟当中最精打细算的一个,我能把食物残渣中有用的物质吸收,不让养分白白流走,你猜到我是谁了吗?”学生一下子来劲了,推测到这是大肠,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我便乘胜追击:“同学们,消化器官四兄弟各有各的本领,现在请你们组发挥小组的智慧,给它们分别设计一段自我介绍,看看哪个小组设计得最生动,最能展现他们各自的功能特点。”课堂中看到,学生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绝大部分的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他们参考课文注解,你一言我一句,发挥了各自的创造力。从后来学生的维妙维肖汇报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已经把书本的语言转化为富有个性化的、生动的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有创造性地攻克了这一重难点知识,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  二、良好的讨论习惯是实现有效讨论的有力保障。‎ ‎  良好的讨论习惯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喜欢一起讨论学习,却往往不能合作学习,更难以有效地开展讨论学习,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容易忘记了对自我的约束、放任自流;又或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主角”;又或讨论中观点缺乏科学的根据;又或讨论过程中容易“跑题”;另外,部分同学怀着 “听众”‎ 的心态参与活动等,所有的这些都会影响讨论学习的优势的发挥。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实施了一些小策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小组讨论活动的意义,尽快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小组讨论习惯,为提高讨论质量建筑一个有力保障。‎ ‎  (1)首先要树立学生的时间意识,使教学过程保持一定的紧凑性。‎ ‎  刚开始接触小组讨论的同学(如三年级的同学)容易进入到一种放松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会出现滞后,影响教学的质量。这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调整好对待小组学习的心态,帮助学生理解讨论学习的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可先让他们明确讨论活动的时间约束,让他们意识到这一活动的紧凑性,意识到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而非自由和放松。‎ ‎  我是这样处理这一问题的:在小组活动前明确提出讨论的时限是多少,可在讨论前口头说明或者在讨论的记录表上注明,根据情况,讨论活动一般以3-8分钟为宜。另外,本人还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加学生对讨论时间的认识和重视。如让小组间的同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掘出最多的宝藏”‎ ‎,给学生一种要抓紧时间讨论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带着任务进入到讨论的,摆脱了刚开始较易形成的那种随心所欲、不受约束的学习状态,这是首先让要学生明确的、也是最基本的讨论习惯。‎ ‎  (2)帮组学生不断形成的良好讨论习惯。‎ ‎  良好的讨论习惯需在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巩固。如我在学生刚接触科学课的时候,就请几位小演员分成两组,表演关于讨论礼仪的情景剧,然后学生评评哪个是“明星小组”?他们在讨论中有哪些礼仪值得我们学习?在小组讨论中哪些行为不可取?为什么?你们想成为“明星小组”吗?说一说你们小组要怎么做?这个活动能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良好的讨论习惯及其重要性。另外,我要求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礼仪记录在书本的第一页,时时提醒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这些共同制定的礼仪,并让这些礼仪最终成为一种习惯。我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讨论礼仪,要是哪个小组提出的讨论礼仪通过了班级的“审核”,这个小组将会得到适当的加分、表扬或者奖励,而这条礼仪也将被增加到讨论礼仪的条例里。‎ ‎  (3)引用生动活泼的讨论礼仪,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 ‎  中低年级的同学对说教式的条例都不感冒,常常对它们“视而不见”‎ ‎,要让学生易于、乐于接受这些条例,就得让这些条例接近他们的思想,用他们的语言跟他们沟通,用活泼生动、具有童趣的礼仪条例代替说教式的规定,让学生在实施、培养这些礼仪时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为他们营造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 ‎  为了培养不同的讨论习惯,我是这样跟学生沟通的。例如:①为了发挥小组成员积极性,保证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我们制定了这样一个礼仪:每一个小组都有一棵“智慧之树”,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发挥自己的智慧给“树木”浇水,这样才能让自己小组的“智慧之树”长得更高;②为了控制学生讨论时的音量,避免讨论声音越卷越大的现象,我们又制定了这样一个礼仪:为了避免“交流信号的互相干扰”,小组成员讨论时的音量在小组范围内听到就可以了;③为了避免小组发言时的“交通阻塞”,我们规定小组内一次只能有一位成员发言;④我们要做一位文明的“小律师”,遇到不同的意见,要以“科学之理”服人等等。这些礼仪让学生感到非常有趣,都努力争当明星小组。‎ ‎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还用简笔画的形式来表达这些礼仪,以便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提醒,提高效率。如用“喇叭”符号来表示控制讨论音量的问题;用“嘴巴”来表示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发言的问题;用“博士帽”‎ 来表示讨论时要运用科学的道理,不能强词夺理等。在课堂上,我认真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讨论,发现有需要提醒的地方,我灵活地把符号画在黑板上以示全班或用卡片出示给某小组,及时打击一些不良习惯的苗头,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了课堂的时间,还不会打断其他同学正常的讨论活动,另外,这些礼仪和做法还可以延伸到讨论活动以外的教学、实验当中,非常实用,效果也很不错。‎ ‎  三、创建二次交流的平台,强化和提升讨论的质量。‎ ‎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间的二次交流对促进小组讨论的质量有明显的帮助。组间的二次交流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可作为讨论后的总结或二次讨论,也是展现小组成果的舞台,它能提高小组成员的凝聚力,促进组间的竞争和学习;它还能展现不同小组的学习风貌,利于组间的取长补短,利于发挥模范小组的示范作用,利于提高学生讨论的热情、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这些最终使得讨论的质量得到强化和提升。‎ ‎  (1)如小组讨论结束后,不同小组讨论的结果会有较大区别,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论。这时,可组织一场小型“辩论”‎ 会,正反方各选出代表的小组,以组间辩论的形式再次展开讨论。根据情况,正反方可请1-2个小组作为代表,其他同学可做评委,老师作为总裁判,看哪个代表组的理由更充分的理由,能够讲服对方及其他小组,最后再请所有小组举手投票,也便于老师做最后的总结。一般来说,证据、论点充足又科学的小组常常在“辩论”中获胜,而这些优秀的小组便成为了小组学习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帮手。通过组间交流会这样的环节,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完全面,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全面和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也渐渐提高,而这些素养无疑能使讨论更富成效。‎ ‎  (2)一般情况下,小组讨论的问题是中等难度的,小组间讨论结果不会相去太远,只存在一定的区别,完全错误的观点不多,不同的小组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有时候,一些小组的理由更全面或者更详细些、一些小组的表述更科学些、一些小组的解决方法更灵活或更可行一些等,老师此时只要请个别小组作为代表总结,或者有针对性地请两、三个小组做总结,引导学生对比和思考,达到小组间互相学习、促进和完善的目的,提高了小组讨论的质量,促进小组讨论的发展。‎ ‎  实践证明,精心设置的问题、良好的讨论习惯及组间的交流和讨论对实现有效讨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有效讨论学习对实现学生思维的转变和优化,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