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依托乡土文学 优化写作教学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依托乡土文学 优化写作教学 ‎ 依托乡土文学  优化写作教学 龙泉一中  徐一桂 摘要:龙泉的乡土文学资源丰富,因乡土文学本身的优势,依托其进行写作教学具有较强作用,有可操作性。关键词:乡土文学  写作教学 近日,《丽水日报》上一篇题为《七旬老农“乡土文学”惊动文坛》的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深山里,一位只读过四年书的76岁老农路福,相继出版了散文集《路福记事》和诗集《土诗》。40多万字的两部文集记录了路福在山间田野的琐事及乡间邻里的亲情,作品朴实无华,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农村土生土长的路福,从没有想到要当一个作家,他只是想记录下自己几十年平凡生活的感悟,因此手头一切能写的纸片就都成了他的稿纸,几乎所有的农闲都成了他创作的时间。我不禁感慨万千,相对一个老农,我们的学生显然有更多写作的时间、更好的写作条件,应该会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而现实是,不少学生谈“文”‎ 色变,视作文为畏途,写作文时,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作文教学怎么了?因为学生没话可说,因为他们不会思考。为什么?因为高考的功利性早已将他们的思想轮空,然后塞进去了我们认为要掌握的技巧、方法等等,长期以往,就变得没有真情实感,只是千篇一律了。而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学生没有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问题的见解,就没有创造!没有问题,没有思想,技巧、语言何用?没有“铁肩担道义”,怎会“妙手著文章”?怎么办?浙江省作协主席黄亚洲说:“我想到我们的文学还是要进一步做到‘三贴近’,要贴近生活,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是的,“村村皆话本,处处有诗材”,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当今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改革都强调要向生活靠拢。学生以学为主,其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主要就是校园学习生活,在一定的“圈子”里生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宝塔”,奔向“十字街头        ”。 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要鼓励学生切实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多看、勤听、常说,并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何愁写起作文来不左右逢源、言如波涛、风行水上?写出的作文又何愁不视野开阔、力透纸背、别具风格?因此,我认为可以将乡土文学作为写作教学的依托之一。一、       概念的界定乡土文学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其概念也一直在不断完善,鲁迅先生曾经把具有乡土气息、怀乡情调的农村题材,称为乡土文学。而周作人所说的乡土文学则是指的地方色彩、地方趣味与民风民俗。茅盾则强调农民对命运的抗争。我以为刘绍棠先生总结得最好:“‎ 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 乡土文学应当是一种广泛的乡土生活的描绘,应当以朴素、蕴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为基本美学特征。我认为内容涉及本土山川风土、民俗民情,或讴歌地方忠义才俊,或吟咏乡土风物的诗文词赋,有一定艺术水平,有一定可读性,有人文意义或文献价值的都可作为乡土文学。二、龙泉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学资源。 龙泉山水秀美,人文史迹、民俗风情相映成趣。不少诗人名士为龙泉的名胜、剑瓷所倾倒,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篇,成为我国山水文学的组成部分。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宋代有叶涛、叶绍翁、管监;元代有王毅、杨仲宏;明代有叶子奇、叶溥;清代有徐可先、陶庵;近现代有王季思、徐声越、夏承涛、李逸民等;当代更有钱法成、毛昭晰、陈文韶、郭学焕、姜东舒、钟长生等名士。2004年的“龙泉论剑”活动再次掀起了文化界对龙泉的关注,金庸的“龙泉问剑”,陈源斌、王旭烽、秦万里、季红真等一行44人的文学采访团的到来,为龙泉的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这些历代诗人作家以自己的作品营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如此一代一代,奠定了龙泉的文化底蕴。但真正了解龙泉、真情歌颂龙泉,并留下大量诗篇的还应归属这片秀山灵水养育的本地诗人。龙泉是《养拙堂词》《真山民诗集》的诞生地;这里有建功学说奠基人叶适,有“浙南四先生”之一章溢;有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有管师复的“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当代更是涌现了大批的诗人作家:管日高、毛良、叶放、江晨、流泉、         ‎ ‎ 吴炜等等。2006年出版的《绿谷风丛书》的12部作品中就有5部是龙泉人的作品,包括散文、戏剧、小说,可谓是丰富多彩。我们欣喜地看到龙泉乡土文学新的高潮已经到来!乡土文学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模本,拓宽了取材的范围,展示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写作教学又何必舍近求远呢?在2004年,我们邀请了龙泉市作协主席叶放作了《留槎洲与苏轼》的讲座,之后又根据《龙泉揽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家乡。通过品读叶放的《秋水神光》,闻欣的《带蜜的云》《岁月之旅》《远去的背影》及江晨的《生命的火焰》,欣赏家乡文人的作品,学写诗歌散文。我们试图通过乡土文学这个窗口,使学生感受了家乡的历史、自然、风物,爱上了自己的家乡,并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学生对乡土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一些语句如 “我在春天来到这个世界/注定成为一个歌者”“你如白银般的良善和爱心”“愈冲愈淡的是茶/愈品愈浓的是往事”“我用双手捧起这源头的水,深情地饮下这琼浆玉液,像是把母亲河揽入怀中”……反复吟咏,仔细品味,认真把玩,爱不释手,并尝试着写诗,短短两个月左右就仿写、创作了诗歌150多首,获得本校举办的“校园原创诗歌比赛”三分之一以上的奖项。读龙泉人自己的作品,前所未有地激发起了同学们的创作兴趣。正如杭州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的陈桥驿先生所说:“因为一切从乡土出发,以乡土为教材,人人看得见,触得着,所以感染力特别强。”‎ 三、乡土文学作为写作教学依托的根据(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的课程地区适应性不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丰富的山川地理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瑰丽多姿。由于地域极广,风俗迥异,文学呈现出的地域特色也就十分明显。中学语文新教材无论哪一种版本,都有一个共性——通用性,尽管各篇章都能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符合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标准,但我认为它依然有不足之处——课程地区适应性不强。作为通用教材,它不可能构建地域风俗文学系列。因此,选乡土文学作品补充教材,可弥补通用教材的不足,扩展语言教学的外延,符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理念。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课程资源。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往“教材就等于资源”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之急就是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点,注重本土化教育。这种观点显示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充分说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在“情境”中,才能“体会、感悟”。但是,由于受单一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课程制度和课程思想的惯性影响,要求语文教材“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学生达到同一标准,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中存在“齐步走”、“青一色”的状况,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因此,如何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语文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和意识,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符合“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人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等等。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由此产生的开放意识、全球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走向,从总体上看,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一代与生养自己的土地,与深厚的乡土文化,与坚守在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大了。钱理群先生在《贵州读本》中谈到这种情况并说:“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一旦从养育自己的泥土中拔出,人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基本依据,成为‘无根’的人。正是出于这样的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忧虑,我们想向我们的孩子,向中国的教育界,以至思想文化界,发出一个呼吁:‘认识你脚下的土地!’‎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也是关乎民族精神建设的大问题: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去关心生养自己的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这就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乡土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资源的整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一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将来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改变家乡。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课本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之一。是高考备考的需要。200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题24题:“举出一个北京日常口语,并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2005年的湖北卷的写本地旅游广告语,《2006年高考备考方略》(邵作彦)中强调“高考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本土地方特色”都指向乡土化。所以考生必须关注身边发生的作文资源,对身边的资源要了解、筛选、整合。那种对于我们本土的社会现状、历史人文现象漠不关心,熟视无睹的考生可能吃亏。综合文化素养成为高考作文制胜的关键。(二)乡土文学的特点1.景物的地域性。“‎ 龙泉喷丽水,酿就了千年风情;凤阳孕瓯江,塑造了万种美景”,一方山水,独有一方风情。“八百里瓯江源”“江浙最高峰”历来是文学家笔下不朽的话题。“亘古的浩歌,传唱着山情水吟”。秀山丽水以阔大的胸怀接纳慕名而来的四方豪逸之士,而他们以的山水为讴歌对象,将之传唱天下,名扬海外。 2.风俗的独特性。与所有的民族文化一样,瓯越文化也如瓯江水一样,从远古的荒蛮一直流到今天。这条悠长的文化之河中,沉淀了众多的习俗,令人回味无穷。以剑瓷、香菇、龙舟、龙灯等为依托的民俗民情,滋润着瓯江两岸的人民。          3.人物的乡土性。龙泉人杰地灵,俊才名士辈出,将星闪耀。尽管他们都是闪着光芒的神奇人物,但他们都是一样的乡情系桑梓,身上都有依然抹不去浓浓的乡土气息。 (三)乡土文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可操作性。  1.乡土文学更易缩短距离感,产生亲和力。 人们接受事物有一个过程:认知——熟知——认同——接受。这一过程的底座是认知。新课程有些篇目配有说明资料,实际上就是因为涉及到许多事情让学生太陌生,太难理解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乡土文学将学生熟知的山、川、风物作为抒写对象,“剑、瓷、香菇、木耳、留槎阁、九姑山、瓯江源、凤阳山、安仁鱼头、茶丰五金、龙泉歌谣、龙泉名人……”,作品的背景及内容均是学生熟知的人、事、物。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来说,读这样的诗句不是倍觉亲切吗?这样就缩短了人与“文”之间的距离。即使有疑点,还可以近距离观看、实地体验,读了《情系芳野》,再去参观浙大旧址——‎ 曾家大屋,回来就有了不少的感慨与文章,学生有话说了。 2.乡土文学更易激发乡土情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阅读中,“情感”的渗透就像春风滋润万物一样悄无声息。作品是孕育高尚情操的“摇篮”,只有融入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情感体验,理性思索的阅读才是有情感的。另外,乡土文学中所写的乡土人物,如叶绍翁、张麒麟、陈阿金、梅红玲等,他们本身就是这一方山水的骄傲,对于有着浓厚乡土情结的民族来说,“乡亲”的故事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追求。为家乡而骄傲,为家乡而学习,热爱家乡的教育已经无需用语言强加了。 3.乡土文学的作家更接近读者。与作家的近距离接触打破了诗文在读者心中的距离感和神秘感。“诗人是大山的儿子”(《序》)“闻欣是属于山的”(《漫漫苦旅中沉吟》“江晨的乡村诗,不论写景状物或抒情都有一种浓浓乡村情味,也极具浙西南地域特色”。(《序》。学生们更是这样评价:“看到王振春先生(江晨)是龙泉人时,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海外他乡异地与老乡邂逅的亲切感,于是便抱着无比的诚心和非常的兴趣来研磨他的诗句。”“为什么读到他们的作品时我特别地激动?那是因为他们说出了我想说又说不出的话啊。”“读他们的作品觉得很真实,好像他们就站在我的身边向我微笑。”当同学们读了龙泉作家的诗文后,再亲眼看到叶放、闻欣、江晨时,他们是那么的激动!这是其他一些文学作品难以达到的效果。          ‎ ‎ 四、依托乡土文学,进行写作教学的作用经过一年的探索和研究,“依托乡土文学,进行写作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乡土文学所具有的别的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优势,以丰富写作内容入手,让学生在乡土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写作教学能较好地突破作文的瓶颈,朝着“民族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并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发挥“乡土特色”作文独特的育人功能。2、为作文教学联系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供了“土壤”。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搜集材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了解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发表,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通过作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参考书目:叶放    《山魂水梦》陈源斌  《龙泉论剑》    江晨    《生命的火焰》    闻欣    《岁月之旅》《语文课程标准》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论文集》王尚文   《王尚文语文教育论文集(一)》钱理群  ‎ ‎ 《面对21世纪:焦虑,困惑与挣扎——答记者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