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如何激发职高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如何激发职高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 ‎  〔内容提要〕大多数职高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所以,学习被动、厌学情绪较为严重。那么,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围绕课堂做文章,从注重导入、注重课堂教学的直观形象、多给学生成就感、让课堂学习变轻松和调控课堂时间、调控课堂气氛等六个方面谈了一点自己的体会。‎ ‎  〔关 键 词〕激发    职高生    语文课堂    学习兴趣 ‎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这一点对于职高生尤其重要。绝大多数职高生,不管是掌握的知识,还是学习的能力都未达到读高中的要求,他们抽象思维,空间想象的能力较差,学习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因而学习被动,厌学情绪较为严重,作为一名合格的职高教师对这种情况绝不能听之任之,应积极地寻找对策,把课上的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把课上生动,激发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呢?我的体会是:‎ ‎  一、注重导入 ‎  (一)课文的导入 ‎  导入,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一个好的导入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里,就需要教师设计好导入,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死海不死》时,我是从俗语上去设计导语的,我说出“人不可貌相”一语,学生立刻接出下句“海水不可斗量”,我马上问:“海水真的不可斗量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同学们言论纷纷,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一个从小就又聋、又瞎、又哑的人能做什么?”学生说:“什么也做不了。”我接着问:“你相信她能写书吗?”“不相信。”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可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是这样一个人写的。”我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学生,他们的表情很惊讶,急着翻书看课文,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巧而成功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它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二)课堂的导入 ‎  一节课的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表演、演讲、朗诵、背诗歌、讲笑话、读美文等等,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动起来了,我们还担心他们课堂会不积极思考,对学习不感兴趣吗?‎ ‎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直观形象 ‎  对于思想不易集中,头脑易偷懒的职高学生,如果我们还是运用单一的文字叙述进行教学的话,那他们精神更不易集中,更谈不上兴趣了。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使文字叙述化为形象、直观。我认为,将音乐、美术和表演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能使语文课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使学生集中思想。‎ ‎  (一)精选歌曲,相得益彰。‎ ‎  我们在教某些课文时,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增强生动性,以达到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文章内涵的目的。在上《散步》这一表现亲情的课文时,我播放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让学生在观赏画面、体味歌词的过程中,去感悟情我们为人儿女孝敬父母的责任。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在朗读这首词时配上了《三国演义》主题曲的MTV。那滚滚东流的江水气势,很好地烘托出了三国时的英雄人物,他们有何等的气势!怎不让苏轼向慕?为学习理解词的内容和主题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兴趣。‎ ‎  许多诗词都是可唱的,我们可以通过学唱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就播放了邓丽君唱的这首歌,那空灵、飘逸的乐曲让学生陶醉。他们还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学习的劲头十足。‎ ‎  (二)选配画面,引起共鸣。‎ ‎  如果我们在教一篇课文,能根据内容精心选择一些画面,做到情景交融;那将会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乡愁诗两首》时,对余光中的《乡愁》。我选了一片枫叶作为板书设计的背景。这样,在黑体字板书中那像乡愁一样的红红的枫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清新直观,而对席慕蓉的《乡愁》,我则在简单讲解的基础上选用了腾格尔的原唱,并在多媒体设计中选配了一组图片(生活的夕阳、夜晚的月色、雾中的骏马,耸入天际的大树、滚滚东流的江水),来诠释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将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求既形象鲜明,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  (三)编演课本,加深印象。‎ ‎  编、演课文剧是带领学生体味当主角的乐趣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积极性,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角色,在体验作品蕴含的情感中感悟人生,更可以感悟创作的艰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促进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 ‎  我在教《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要求学生表演并分成两组展开比赛。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他们积极准备着,花钱买来了道具,还认真背下了台词,他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两张椅分合代表坟墓开启,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时到今天,一年过去了,同学们还常常提起那节课,对文章的主人公、主题更是记得清清楚楚,理解得深刻到位。‎ ‎  三、多给学生成就感 ‎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我的一位学生其它三门功课都很差,唯独语文一枝独秀,班主任问他何因,他说:“因为语文老师常在课堂上表扬我。”另一班的学生也说:“吴老师,如果我们的数学也能像你一样常在课堂上表扬我们,我们就会更自信,更有信心。”‎ ‎  心理学家说,人在受到激励和赞许的时候,往往精神振奋,信心培增,学生的学习亦然。在课堂上我会很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对他们的一点成绩、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我始终认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常闻掌声,它是激发学生成就感的最普通的也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上课常受表扬谁还会不愿上这课呢?‎ ‎  四、让课堂学习变轻松 ‎  课堂教学的组织可以多样化,我们可利用青少年好动、爱新鲜、爱表现这一特点,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分角色朗读、趣味成语比赛、对对联、写文言短文、课本剧表演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更好,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  集中复习完了文言文后,我搞了一次“我写文言文”‎ 活动,要求学生至少写一篇不少于50字的文言文。已被这段时间的文言文折腾的有气无力的学生顿时来了精神,他们纷纷动笔写、上台读,气氛异常活跃,有些本来不想上台的学生听了别人的习作也来了兴趣、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复习到词语这一部分时,我搞了个“成语之最”的活动,我说出要求,学生对出相应的成语,如最厉害的贼——偷梁换柱。因为这一样式很新颖,学生非常喜欢,一节课还不尽兴,又上了一节课。课后学生说:“其实语文课挺有意思的,用文字能玩出不少游戏。”还有讲到仿句时的对对联活动,学生也很感兴趣,对出的对联有的质量还挺高。这样的活动使得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而且自然。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组织学习的效率。‎ ‎  五、调控课堂时间 ‎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一堂课安排得非常紧凑,强调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几分钟导入、几分钟新课、几分钟复习,井然有序。可是,教师反复的讲解不但没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反而使他们产生厌倦之情,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激情澎湃,讲台下学生恹恹欲睡的景象仍不见鲜,在职高尤为突出,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学习中有意注意的效果明显,高中生的有意注意最多半个小时,职高生会更少一些大概在20—25分钟,因此,在一节课中,教师应安排好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教学。在紧张的重点内容教学上应充分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以轻松、活泼的非重点内容调节,舒缓学生紧绷的神经。‎ ‎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教师应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去做、去说,促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丰富生动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到学习的快乐。‎ ‎  六、调控课堂气氛 ‎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  有位数学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的重难点都把握的较为准确,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到他上课,学生思想高度紧张,生怕回答不好问题。课后,学生说:“刘老师上课我们很紧张、很害怕,由于紧张我们有时两眼盯着黑板,脑里一片空白,一节课上下来很累很累。”后来的事实证明,中或偏下的学生数学成绩明显不理想。‎ ‎  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使学生有积极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在人格上尊重学生个体,深入了解,理解学生的所思所为,以教师的权威迫使学生学习只能适得其反。‎ ‎  上课时,我们应常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创造一种平等地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教师多用积极评价,就是学生答错了,也应肯定他的积极思考和敢于发言。‎ ‎  由此观之,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融入多种艺术样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上活语文课的目的。‎ ‎  参考文献:‎ ‎  《爱弥尔》(卢梭)‎ ‎  《给青年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  《教学的艺术》(余潮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