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桐岭中学  545902  甘红级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体育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有关外,他对体育的兴趣成为影响其体育成绩的主要因素。兴趣是人们对一定事物带有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技术的驱动力之一。本文通过采用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如何培养初中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结果表明,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但经过引导和教育可以提高和改变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关键词:初中生 体育课 兴趣1.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们从事终生体育活动的基础课堂,而体育课又是学校体育具体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体育教育形式与方法是否满足当代学生的兴趣需要?他们对体育课又有何新的心理需求?对此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兴趣?心理学中不同的表述中我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与认识有关,在人的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起着动力性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对提高活动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繁重,尤其是女生生理上的变化,使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出现厌恶心态。由此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并且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对初中生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在选择和组织教法上必须结合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预初年级两个班级和初一年级两个班级2.2研究方法:2.2.1调查法:对学生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的调查见表一:    非常喜欢 喜欢 不太喜欢 不喜欢 预初年级(70人) 24人 34.3% 37人 52.8% 6人 8.5% 3人  4.3% 初一年级(70人) 22人 31.4% 41人 58.6% 5人 7.1% 2人 2.9%  对学生对体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的调查见表二表二                 与语数外同样重要    没有语数外重要   比语数外重要 预初年级(70人)   54人  77.1%     13人  18.6%‎ ‎    3人  4.3% 初一年级(70人)   55人  78.5%     12人  17.2%    3人  4.3%  对学生对体育信息主要获得途径的调查见表三    表三 途径               学校                         家庭社会      教师        同学        家长       新闻媒体 预初年级(70人) 初一年级(70人) 24人 34.2%  7人 10.0%   9人 12.9%  30人  42.9% 23人 32.9%  12人 17.1%  7人 10.0%  28人  40.0%  2.2.2实验法:把两个年级的一班视为实验班,二班视为对照班,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方法,对实验班采用改进后的教法进行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所表现态度的调查见表四:    表四             不表态    兴趣浓厚    兴趣一般    不喜欢     讨厌 对照班(76人)    64%        30%       1.5%      0.5%       4% 实验班(74人)    53%       40.5%      2.5%      0.5%‎ ‎      3.5%       3.研究结果3.1 从以上表一中可发现学生对体育的喜欢程度无明显差异,且多数学生持喜欢态度。3.2 从以上表二中可发现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3.3 从以上表三中可发现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主要以体育教师的教和从新闻媒体的看、听来了解体育的。3.4 从以上表四来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既保证教师的教学,又给学生一部分时间来发展个性。4.分析与讨论4.1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了解到学生本身对体育是很感兴趣的,也认为体育课是很重要的。但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并不像表中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学生们对体育课很有热情,反而兴味索然。因此可知学生们认为体育课很重要的这种认知只是从对体育的喜好出发的,也就是持“好玩”的态度,对体育课上课的过程并不感兴趣,只对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感兴趣,对学习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过程不感兴趣。4.2 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形成逆反心理因素有很多,由认识问题,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青春初期的学生,身体的发育、心智的发展使得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素质能力的方面有所变化。4.2.1学生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学习动机   ‎ ‎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历的增加,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也有所改观,但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较差,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还较低。一些学生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己,学与不学关系不大,身体锻炼与不锻炼效果差不多,不生病就是健康。有了这种思想,对体育课就产生一种消极态度,对体育就难以产生兴趣。同时随着学历的增长,学业的繁重,对体育课重视程度愈来愈差,所以使得学生缺乏学习体育的动机。动机是行动的内驱力,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缺乏学习动机势必造成对体育课的冷漠,由于冷漠的心理因素必然导致对体育的逆反。4.2.2学生体质上的差异    一些学生因体质弱、体育基础差,运动能力低下,学习动作感到困难,这样就难以领略体育课学习中各种练习的乐趣,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甚至达不到体育课的最基本要求。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信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另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却“吃不饱”,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4.2.3教学内容的和组织教法的简单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是家中之宝,若在学校里出了意外,学校会“吃不了兜着走”。为了学生的安全,同时为了应付身体素质的抽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简单,缺乏新意,教学方法简单呆板,练习手段重复,运动负荷强弱波动大,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锻炼激情,导致学生感到体育课索然无味,毫无兴趣可言。4.2.4教师的自身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情感,或教育方法不当,或缺乏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讲解和准确优美轻巧娴熟的示范动作等,也会使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4.2.5学校体育的地位和场地设施条件差强人意   ‎ ‎ 目前仍有一些领导不重视体育课,加上学校一般的设备,狭小的场地(在市区大多数的学校占地面积都不多),这也是引起学生对体育课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4.3通过采用试验班和对照班的形式,经过半年的尝试,对试验班在组织教学士通过合理组编,以游戏、竞争、巧胜的娱乐性、趣味性、多样性的形式出现,使学生一见欲动,一学就会,一动即乐,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立竿见影”的刺激,进而形成良好循环。    对照班的组织教学形式是停留在传统式结构模式上,内容刻板,形式和方法单调,缺乏生动活泼的气氛,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头脑,学生实际上是处于身顺心逆的状态。他们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挫。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教学质量不佳,学习成绩没有提高,甚至个别有退步现象。  通过对入本原理的学习和初步运用,感到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他们起着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潜在能力时,就能摆脱应试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阴影,走上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并不断完善的双边教学活动的道路。总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符合体育运动“趣”、“活”的本质特点,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善于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这样一定使体育   ‎ ‎ 成为学生内心自发的需要,由被动学变主动学,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4.4通过调查法了解到学生对体育是喜欢的,同时也认为体育课是不可缺少的学科。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以教师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来进行体育教学,而实验法也证明这一点。兴趣的发生、发展一般经历“好奇——趣味——乐趣——志趣”的过程。兴趣是在好奇中激发,在趣味中发展,又在乐趣中巩固,而志趣是人的志向和兴趣的统一,是乐趣发展而来的,也是兴趣过程的高级水平。本人通过半年的工作认为,为了能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要抓住兴趣发生的四阶段特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4.4.1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教师可通过体育理论课,结合体育影片、看电视、体育录像的方法,介绍、讲解古今中外的体育趣闻,体育的起源与发展,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解除思想上存在的对体育的误解,树立民族强盛,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强身健体,从我做起,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4.4.2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    体育教师首先要善于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明确学校体育的目的,端正对体育课的认识和态度。其次在课的组织教学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只有当教师本人对体育教育的总任务以及每次课和课的每个教材内容、教学手段都有目的性,才能有效的把学生的积极性动员起来,从而逐渐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感情和兴趣。4.4.3不断丰富课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 ‎ 在市区的初中学校,普遍存在着场地与器材的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上要多样化,组织形式活泼多样,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新颖多变,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4.4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在体育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体力体质、体育基础、运动能力、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和喜悦,并在快乐的体验中确立完成更高的奋斗目标,树立为实现的坚强信心。4.4.5教师自身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强化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培养和展露,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的加温过程。教师要以自己对学校体育的满腔热情来感染学生,善于用目光来接触每个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亲切、温暖等,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而提高学习效果。除此外,教师还需不断的自我充实,自我完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正确优美、熟练轻松漂亮的示范,形象生动的讲解,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5.建议 5.1教师在备课时要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娱乐性,抓住魅力做文章,用其来吸引和带动学生积极练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5.2教师要研究组织教法,根据教材特点,研究怎么教学生才爱学、乐学。‎ ‎ 5.3要采用多层次学习目标教学。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宜的学习目标。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5.4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吸引学生练习。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5.5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归根结蒂在于能否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只要教师及时地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对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5.6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在学生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亲近;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 5.7培养体育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更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6.结论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要求体育课的课堂效率有普遍提高 ,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和家长对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7.参考文献1.董翠香     围绕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中国学校体育 2.刘  海    浅议体育教学如何与素质教育相接轨 ‎                        ——————————《体育师友》      99年第2期3.蓝荣福    营造愉快氛围培养体育兴趣                        ——————————《体育师友》      99年第2期4.贺光荣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安徽体育科技》  99年第2期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