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如何走出语文情感教育的迷途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如何走出语文情感教育的迷途 ‎ ‎  在全国中语学会组织的“文学作品教学与审美情趣的培养”的课题中,笔者任教的2007级7班作为对比班(传统方法教育)参与课题研究。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  2007级7班共有学生七十五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农村中学,基础差,底子薄,虽勤奋,但想学习习惯不好。学生基本上习惯“填鸭式”教学,是“满堂灌”、“死拼硬擂”等方式培养出来的应试性学生。学生思维不活跃、学习不主动,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钻研探讨精神。‎ ‎  基于学生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只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基础教学为主,注重字、词、句等知识的强化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好多好的文学作品被学生忽视,没有把这些好文章作为陶冶自己情操、培养自己审美情趣的好素材。作为老师,一味强调考试成绩的提高,致使在一段时间审美情趣的培养成了一个教学的盲点,一些好文章差点被“暴殄天物”。‎ ‎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这里大纲明确要求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努力使学生“‎ 进入佳文美什之境,咀嚼品味、乐在其中”。‎ ‎  在基于班级实际的传统教学中,使我逐步认识到教学中存在几个误区,这几个误区既与教学大纲不符,又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没有体现语文教育的个性。误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重点围绕考试进行。高考这根无形的“魔棒”正无时无刻不影响甚至支配着我们的教学,加上学生基础一差,使语文教学的路越走越窄,教师和学生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考试,探讨所谓的考试重点和难点,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审美情趣这类抽象而又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能力的培养了。 学生一天忙于做应付高考的题目,尤其像我所教的基础较差的理科班,几乎没有人完整地看过一部文学名著,看课外书也只是选择那些神力鬼怪、打打杀杀的充满暴力色彩的文学垃圾。这种情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由何而来?其次,前些年的高考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考的不教,教的不考。学生由此基本不重视语文课,甚至认为语文学不学关系不大。老师的课讲得再精彩,与他们的考试不相关,最多不过把语文课当做其他课程劳累之后的调剂和休息。在这种情形之下,谈审美情趣的培养似乎有点奢侈。第三,‎ ‎ 教材、教辅资料过分繁琐与深奥。这种情形究其原因也是一味注重高考所致。现在的资料书极其详尽,学生一本在手,自以为百难尽解,所有东西都有现成说法,致使学生根本不愿意也不需要去对教材作深入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既养成了惰性,又限制了思维,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难上加难了。可以说,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是多方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走出误区,就要遵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规律。‎ ‎  语文教学中的种种误区,不仅使语文老师深感困惑,直接给学生带来了一些病态心理,这直接影响到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多学生对教材中 选用的文学作品不感兴趣,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状态:一是冷漠症,尽管教材中的优美的文学作品描绘的日月星辰、江河山岳、花木鸟兽,无不表现出自然造化的神奇壮美,优秀人物、动人心魄的故事无不表现出人性的魅力,但很多学生视而不见,没能从中明辨是非善恶、振奋精神,没从中学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归心向善;没有懂得教材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无不包含着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热情讴歌,无不倾诉着历史昭示着未来。二是厌倦症,尤其是理科生,对语文很厌倦,觉得学语文无非就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尤其以往老师天天就是要求学生背诵这些,以应付以死记硬背为主要内容的中考(其实背书、积累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小学初中语文老师重积累,学生的语文成绩一般都较好),很少进行过以审美情趣为主的文学赏析课,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弄得荡然无存。遇上一个不是语文老师而又很霸道的班主任,一发现学生看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一阵怒吼、一阵责骂就把学生的一点可怜的文学爱好扼杀得一干二净,那还谈得上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三是畏惧症,以往教材所选文学作品,有的时代久远,有的一味强调思想性,缺乏文学性和人文性,学生读得摸头不知脑,老师稍有疏忽,对背景没讲清没讲透,学生便如坠雾中。要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情感,基本是没有可能的。再加上表现手法等又几句话难以说透彻,很多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一片模糊,也造成阅读的障碍。一些文言文文学作品,弄清字词就很费力。这些因素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一些畏惧心理,也加大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难度。‎ ‎  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症状,怎么办?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令人”,知学生着莫如师,何况,学生的病与老师也不无关系。 要治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症下药。‎ ‎  首先,明确任务,端正态度。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我们今天的学习都是为了将来,提高自己的素养,也是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一个有品位、懂得欣赏美、有审美情趣的人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也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 ‎  其次,针对实际,激发兴趣。兴趣是激发人积极性的动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若是乐为,也一定事半功倍。对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来说,“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励”。‎ ‎  第三,勤观内外,接通源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的文学作品的同时,要积极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以使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读得多了,审美情趣自然逐步形成,审美能力自然提高。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是说只要日积月累,能力的涓涓细流就会汇成汪洋大海。‎ ‎  中国传统教育是“封闭式”,教师对学生多“教其知”。学生也是只求知,重储备;西方的教育是“开放性”,教师对学生主要是“教其能”,学生则更重应用。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开始要求有“知”更有“能”的崭新人才。‎ ‎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反思,真正认识到教学是为了不教的含义。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更应多去探索有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读”十分重要,以“情”激“声”,真正达到读的目的和效果。古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读书的极乐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读书这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何乐之有?那当然是书中有物、有意、有情,而悟到这些的途径便是各式各样的“读”,而且我主张放声朗读。朗读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了解知识,获取信息,而在于抒发感情,强化感悟,甚至是对原作进行在创造。所以朗读和作品是相互增色的。只有在感情的驱使下,朗读才能扣人心弦,而这样的朗读,使所读的文章似乎也焕发了生机,展现了动人的风采。在这样读后,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然形成,审美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  语文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