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素质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素质 ‎ 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素质李方莲(绥阳县旺草小学 贵州 遵义 563304)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学科都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但由于语言性质的作用,决定了语文学科具有发展思维的特殊功能。语言与思维是相互联系的,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体现。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帮助他们建立最佳智能结构,下面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一些观点。1   创设气氛,激发创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探求新知、发展智力的强大内驱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教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气氛。1.1师生间加强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持者,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主动参与思维、参与表达、参与评价,感受到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1.2组织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到有一定难度    顺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的教育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挫伤儿童的学习兴趣。众多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于自己因动脑思考解答出难题后的表现是非常兴奋,非常愉悦的。这种愉悦的情感反过来又能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应尽可能地组织得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一种“跳起来摘桃”的目的。2   创设问题、激励质疑问难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如在教《跳水》一文时,有位教师让学生读课题后,要求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同学们稍加思考后,提出了以下问题:谁在哪儿跳水?为什么要跳水?孩子遇到了什么危险?为什么会遇到危险?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概括了人们认识失望的阶段性,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就可以透切地理解不熟悉的失望。这种遵循认识失望的规律,由浅入深,从三个层面上来起疑、质疑、解疑的学习过程是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和阅读理解的一般过程的。如果小学生养成了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就会受益终生。3   由果溯因,引导逆向思维 小学生思维处于顺向思维发展阶段。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事物的结果追溯到原因或从目前追溯到过去。由于事物之间常常是互为因果,具有双重性和可逆性。因此,利用逆向思维比较容易引发超常的思维。如砸缸的司马光、称象的曹冲,若按顺序向思维定势,司马光救不了落入水缸中的孩子,曹冲称不了庞大的象,正是他们超常的思维创造出了超常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从而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如《狼和羊》一文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结果小羊一定成了狼的美味佳肴。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应注意设计这样的问题:“羊一定被狼吃掉了?”学生定会转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创造性思维。4    运用比较,启发求异思维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也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可通过引导比较,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把高度的注意力注入到一个系列的认知活动中,从中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方案。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教师让学生依据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画出两种不同方法开凿隧道的示意图,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评价:“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设计怎样?”等,当学生获得了自主质疑,自主评价的权利后,接着教师激励学生去创造:“詹天佑为什么能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假如让你去修筑这一段铁路,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施工?”学生肯定了詹天佑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方法,然后教师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能力。再如教学《懂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提出:“不让懂存瑞手举炸药包还有别的办法炸掉暗堡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再进行比较。这样既鼓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可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5  ‎ ‎ 多向探求,发掘多项思维数学课中解某些题要求一题多解,其实语文课教学也可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有两条线索:一是事情发展变化线索,另一条是时间推移的线索;还如《草地夜行》一课也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情变化过程线索,另一位是老红军与小红军的感情发展线索。教学时在引导学生探索主要线索的同时,还应把握另一条隐含线索,这样会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启发想象,训练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指的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以“尽快联想,尽多做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特征的创造性思维的最好体现。语文教学中如果重视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联想力的培养,往往会使他们的大脑中各条思路电路迅速贯通,思维的火花瞬间绽放。如《你们想错了》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是一个敌兵威吓方志敏,要他拿出大洋时方志敏说的一段话,教师抓住“你们想错了”重点设问:“方志敏同志为什么说敌兵错了呢?敌兵又错在哪里呢?”这一问给学生创设了思维的机会,学生纷纷发言,质疑问难,提出了“方志敏同志作为红军领导人他说敌兵想错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这一层次的质疑,旨在引导学生由问题的表象探求问题的实质,达到“探究”‎ 的目的。并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再发展,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又纷纷发言,问难探究,使思维活动达到了高潮。小学语文教材中类似这样的言尽而意未尽的语言材料很多,教师应不失时机加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