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浅议新课标下的小语阅读课堂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浅议新课标下的小语阅读课堂 ‎ ‎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成功地寻找并确立学生心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注重文本,生本并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善于捕捉利于生成的信息,抓住文中能引发学生感悟的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方向的引领、对教材进行空间的拓展,才能让学生遵循阅读规律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深处,触摸作者心灵,体验文本意义,实现阅读教学人文统一。‎ ‎  一、课堂引领和拓展,应处理好的关系:‎ ‎  (一)固本与拓展的关系。‎ ‎  只有基于文本,解读才有信度,多元才有依据,超越才有凭借。既不随意标新立异,也不遏制人的发展,不把知识教学变成满堂灌。要基于文本又不忽视人的个性。‎ ‎  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老师也应该是“性情中人”‎ ‎,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老师,会使他的课堂魅力无穷。然而语文老师的情感的原点应该在文本之中,是裹挟着语言文字一起呈现的,故而,教师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凭空的情感渲染,更不能靠媒体刻意地渲染、催生情感。否则,情意就失去了可依托的根基,变得飘忽不实。语文课堂的情感催生还应是个逐渐升温的过程,不可指望一蹴而就。情感的渲染应有所节制,我们提倡一种古典式的含蓄内蕴的情感表述,那应是一种淡淡的、美美的、真实的、自然的、容易为儿童所接受的方式,反对表演式的“麻辣烫”式的情感表达。自然、真实的情感是最完美的,是直指儿童心灵的。‎ ‎  (二)具化形象与理性分析的关系。‎ ‎  从语言文字中获取资讯后,需要把语言文字具化为形象又要在形象感悟的基础上开展理性分析,获取更深层次的认识,即透过现象抓本质。应让学生把“具化形象”与“理性分析”统一起来。‎ ‎  (三)自读自悟与指导牵引的关系。‎ ‎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不是教师包办代替。教学中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  1.变“预设框框”为“相机指导”。把阅读教学中通存的 “预设框框”现象变为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和展开想象的相机指导。‎ ‎  2.变“讲读串问”为“阅读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师与生、生与生的“阅读对话”,避免简单的一问一答。‎ ‎  3.变“传播见解”为“引发研究”。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解读,去研究,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  (四)综合与选择的关系。‎ ‎  预设时对文本材料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但具体教学时又要选择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容来教学。‎ ‎  二、课堂引领和拓展,教者应注意的方面(一)教师要潜心与文本对话。‎ ‎  教师备课时要深钻文本、读透文本,充分考虑文本使用的种种环节、细节。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重视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表达方式,并发现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  课堂预设目标应是动态的、开放的,随时生成、挖掘新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能调动积极性;教学方式以学情为基础,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适时调整文本内容并积极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 ‎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  隐性备课最重要(摘自于永正)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  第一步:钻研教材。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  第二步: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如我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无不手舞足蹈。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过老师。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  备“朗读”,一是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平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诵,这对提高我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努力去做。‎ ‎  如《水上飞机》一课,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海鸥决心去问个究竟。”这里“究竟”当“结果”讲,即看个明白,看个结果。但词典里讲,“究竟”还当“追问”讲,“因有疑问,而追问”。如:“这种冰箱究竟省不省电?”我弄明白了之后,心里一亮,便有了底儿了,于是每个不同解释我都造了几个句子,这就取得了指导造句的发言权。但我造句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抄袭以应付考试,那样做,就把孩子教“死”了。‎ ‎  此外,隐性备课还包括查阅资料。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专门翻看了《中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章节;教《海洋——2l世纪的希望》,我在网上搜集到了不少有关海洋方面的资料(如潮汐发电站等),受益不浅。‎ ‎  隐形实际上并不隐形,它指的是在写教案之前的准备工作。当然其中包括无形的思考。但我认为,备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显性备课。所谓显性备课指的是写教案。教案一定要写,但不要拘泥于形式。我所记下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东西,以防忘记。这相当于“作战计划”‎ ‎。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老师要讲的重要的话要记;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片断、造的句子,我先写一写,造一造;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我以前书写较工整,为的是校长检查能得到好评。现在写得较随意,底线是自己必须能看懂。有些课文考虑得比较周密,我只写个大体教学过程。对已经教过数次的课文,我只写新的体会、新的处理方法。‎ ‎  我还喜欢在课本上写“教案”,美其名曰“备课于书”。我把隐形备课称为“备课于心”。我是每课都想“出新”的人,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教案往往只写个过程,更细微的东西在书上。‎ ‎  总之,备课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 ‎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课,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说:“备了一辈子。”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 ‎  (二)自觉地强调和突出“生本”地位,并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教者的引导才能。‎ ‎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多以读为外在的显性事件,在文本对话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滋长,在抠词品句中触及文本意义,在关注学情、落实字词、培养语感、建构语言与精神方面展现教者的引导艺术。‎ ‎  通过“咀嚼”‎ 语言,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 (摘自盛新凤)【案例片段】人教版实验教材《燕子专列》,在学瑞士居民寻找燕子一节时,可引导孩子这样体会“纷纷”一词。师问:都有哪些人去寻找燕子了?学生想到可能有老人,有孩子,有政府官员,甚至还有残疾人。师再问: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性别的人都加入了寻找燕子的队伍,你能想象到他们走出家门时的心情吗?学生说“迫不及待、心急火燎、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等等。师最后总结:这么多人怀着这样的心情走出家门,这就是“纷纷”啊!‎ ‎  盛老师认为,这个对“纷纷”一词的品味过程,是个“细嚼慢咽”的过程,是个极力铺陈渲染的过程,是个把“薄”书读“厚”的过程。所以,对这样的语言现象,不着力“品”,不细细“嚼”,是无法品出个中之“味”的。品味词语的方法很多,如分层品味、挖掘深意、以词串文、归类辨析、辩论解词、表演解词、体验解词、动作+联系文境解词、情境(表演)解词、文境解词、多向感悟解词、读悟结合解词、读演结合解词等,只有抓住重点词句沉潜品味,就能使沉睡在纸面上的静止的语言符号“活”起来、“立”起来,就能使课上出语言的味道来。‎ ‎  三、引领、拓展方略(一)运用课件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对话期待。‎ ‎  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并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产生心灵碰撞,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 ‎  导入的艺术“导入”的“导”字道出了它的作用。“激情激趣”‎ 是它的訾议个作用。这一点很重要。没有良好的情感参与和推动理解和记忆将是一句空话。另外,导语常常提出读书的要求,将读书的目的、课文的重点以及学习方法加以提示,所以,它还有导读、导学的作用。‎ ‎  如何导入,要因文而异。有的课文可以在题目上作文章。那些写得扣人心弦、荡人心魄的课文,着重以情导入。这样做不但起到了扭转学生兴奋中心的作用,而且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有故事情节或者写新奇事物的课文,可采用制造悬念的方法,引起学生的读书欲望。有些课文干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根本不设导入这个环节。‎ ‎  总之,“导入”要因文而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有心,要用心。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可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二)用精彩贴切、突显中心的板书进行强化识记。‎ ‎  在教学《卡罗纳》时,老师概括出精彩的板书:爱是 “温暖的话语”、“关注的目光”“亲密的动作”更是“理解和体谅”。借助贴近文本的板书,与文本水乳交融,自成一体,巧妙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  (三)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安排运用语言的训练。‎ ‎  1、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迁移巩固就课文内容的“仿写”“扩写”“续写”,与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互涵互动,和谐运行。‎ ‎  阅读教学中的写的训练,不游离于课文之外,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艺术性的更重要的方面。‎ ‎  续写课文;“补写”,凡是没有把事物写尽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补写。如《黄山奇石》重点写了几种石头,还有几种只写了题目,这时,可让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写下来。‎ ‎  “造段”练习;“写话”练习,如学完《再见了,亲人》,让学生写一写他们之间的对话。‎ ‎  2、设置“想象与还原的语言训练”进行拓展把表达训练还原于文本之中,进行整体朗读,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丰富文本内容,提升人文内涵,让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 ‎  四、引领、拓展技巧举隅(一)让学生走进文中人物和作者的内心世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师:当孩子写出了第一首诗歌,母亲是怎样做的?生: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 ‎  师:很好,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此时母亲心里是怎么想的?‎ ‎  生1:母亲想:我的儿子第一次写诗,我要鼓励鼓励他,他一定会写出更好的诗来。‎ ‎  生2:母亲会想:儿子虽然写得不是很好,如果我照实说,会打击他写诗的积极性。‎ ‎  老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深入文本,如默读、师生配合读,同桌讨论等,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表达方法,从人物的外在表现语言、动作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 ‎  (二)让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意境,进行表达训练。‎ ‎  1、采用读文识词,在不脱离文本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意,将词义的理解交融于文本形象、情境,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使学生不仅获得字面的意思,而且感受到词语所携带的形象、情趣和意蕴。‎ ‎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训练。至于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哪些要去意会,哪些可以借助情境去弄明白,哪些可以而且必须查字典、弄个“水落石出”,哪些词不要或者没办法下定义,可以通过运用(如造句)去掌握,这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而这,要靠老师细细琢磨。‎ ‎  2、培养语感,把语言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把语言与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关键词句上“咬文嚼字”,达到体悟语感与积累语言的双重目的。‎ ‎  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强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并形成一种特色。整堂课上,你可以不断地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可以感觉到许多问题自然而然地在读中解决了。 盛 老师的朗读指导,可以说是别具匠心而又不着痕迹,一些胆小的学生也会急不可奈地读给人听。‎ ‎  【案例片段】盛新凤老师教学《游园不值》最后两句的片段(这一处朗读指导):‎ ‎  师:正当诗人有点垂头丧气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什么了?(生答“一枝红杏”)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引导学生说成感叹句和反问句)。‎ ‎  生: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生: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师:说出了诗人的惊喜的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自由读,男女分工读)读出心情的变化,这只是第一个层次的要求,在教学完《春日》后回归到这两句时,问学生为什么把“出”字读得特别带劲?此时,学生已在读时领略到了春的力量,甚至还有一些哲思。‎ ‎  俗话说,一叶知秋。一个短小的片段,我们可以发现, 盛 老师把启发式贯穿在“读”中,以读促思,读思结合,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融看、想、说、读、写于一炉,进行“以读为主”的语文综合训练,使整堂课的教学统一于“以读为主线”的整体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带着目的与渴求投入地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使读者有感染性、愉悦性,使“死读书”变成了“活读书”,一些纯洁语言训练被伴随着审美愉悦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所取代。‎ ‎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活化或补白,把教材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它所反映的语言环境。‎ ‎  抓重点词句进行片断拓展师:(出示重点句:“个作家……总结,提高。”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体会句子的含义。生:由读。‎ ‎  师:请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体会。‎ ‎  生:我觉得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出于对作者的爱。‎ ‎  师: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会怎么样?生:那会让作者自大,自傲,瞧不起别人。‎ ‎  师:很好,那么只有父亲的批评,又会怎么样呢?生:作者会自卑甚至会自暴自弃……老师抓住了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重点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在此基础上,跳出文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效果不错。‎ ‎  (四)想象补白可能出现的情境,进入兼得,“虚”与“实”交融的语言境界。‎ ‎  在教学《伯牙绝弦》感受伯牙琴声意境时,一位教师大胆地将“炊烟袅袅”“芳草萋萋”等补白增添,并让学生用文言文句式表述拓展——[伯牙鼓琴,志在芳草。钟子期曰:“善哉,萋萋兮若芳草。”]‎ ‎  这不仅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拓展了学生思路,还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跳出文本,实现了文本的超越,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  语文教育任重道远,它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回归文本,生本并举。如何引导学生在走进语文的路上更轻快一些,还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