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论同义修辞学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论同义修辞学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 ‎  论同义形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  浙江省温岭中学  林芝 ‎  【摘要】同义学说是修辞领域的一块重要内容,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同义学说,可以拓展修辞教学的视野,将学生对语义的注意引向“言语形式”,培养语感,更有效地阅读文本,积累语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语言创造性。‎ ‎  【关键词】同义学说  中学语文教学 ‎  一、关于同义学说 ‎  同义学说是修辞领域的一块重要内容,同义形式的研究是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同义形式又称同义手段、同义结构,一般理解为“两个以上意义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语言形式”。[1]‎ ‎  同义形式的研究由来已久,较早出现的是先秦两汉时期解释经书的传,如《公羊传》在解释中常采用同义形式的对比,以此揭示《春秋》遣词造句的高妙。此后,这种方法一起为中国文人器重,如古诗文中用词的“推敲”,对“逸马杀犬于道”等不同句式在表达效果上的论争。而任广的《书叙指南》、陈  ‎ 的《文则》两部书,则完全采用同义学说的有关理论编纂,前者事实上是同义形式的分类汇编,后者是对古籍中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的汇总、比较。至《马氏文通》,涉及修辞,亦多用同义形式的比较。到了现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同义学说得到了充实和完善。高名鼎先生、张弓先生于此着墨甚深,于今影响较深的是吕叔湘、张志公二老,吕老在1972年所著的《我对于“修辞”的看法》一文中论及:“修辞学,照我的看法,应该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语言手段之间--各个(多少是同义的)词语之间,各种句式之间,各种篇章结构之间,各种风格(或叫’文体‘、’语体‘)之间--进行选择,选择那最适合需要的,用以达到当前的特定的目的。”[2]张老在《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中对“修辞”的解释是“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3]二老都将修辞学与“选择”联系起来,修辞的选择必然关注语言的形式,在众多的形式中挑选恰当的表达方式,其研究的着眼点就自然落到“同义形式”这一命题上。在二老理论的影响下,同义学说的范围就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范畴,而扩展到篇章、语体等方面,大大拓宽同义学说的研究领域。‎ ‎  80年代初,修辞学界对同义形式进行大讨论,一些重要论著的发展,显示着研究的深入、认识的加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希杰先生的《论同义手段》、林兴仁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对象初探》、《再谈同义结构》等文章。‎ ‎  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通论》(1996)一书中对同义形式分章论述,系统阐述对同义形式的理解。他认为,“‎ 凡同义手段其实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同义手段是有条件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异的同一。同一性是以示差性作为自己的一个必要条件的。这就是研究同义手段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4]‎ ‎  王先生认为,传统的同义词语是局囿于语言世界,由形式和内容构成。词语的选择大多在体现词语内容的词义进行,如词义色彩、意义、范围等方面的同义选择。而言语世界的同义词语则包括了本不构成同义,但在特定的话语中构成暂时性同义的词语,选择余地更为广阔。‎ ‎  如:(1)“算了,趁早别去找那个麻烦,要么等脱了军装再讲,要么穿上皮鞋再考虑。”(徐怀中《西线轶事》)‎ ‎  (2)算了,趁早别去找那个麻烦,要么等复员了再讲,要么提干后再考虑。“‎ ‎  对比这一组词语就知道,如没有部队生活的”背景知识“,是很难将(1)、(2)构成同义的,而这特定的语境,却使例(1)的语言更具特色,有着身份特征的表现力。‎ ‎  选择范围的扩大,使得同义学说更具有活力,它可以涉及修辞的各个方面,也可以与语言教学各个部分紧密相联,发挥着它独有的作用。‎ ‎  二、同义学说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  1.同义学说的引入,可拓展修辞教学的视野。‎ ‎  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界对于”修辞“的理解却未能到位。提及修辞,好些师生往往就将其与修辞格等同起来,以为这就是修辞的全部。但事实上,陈望道先生早在1932年就明确提出了修辞中”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两大分野,修辞格只是积极修辞中的一个内容。陈先生认为,修辞”在积极的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动人。……大体是具体的、体验的。“[5]积极修辞的”有力“、”动人“,给了读者鲜明生动的印象,有着较为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而修辞”在消极方面,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6]消极修辞要求的是”明确、通顺、平匀、稳密“,它的这种”低调“易被积极修辞的光芒所掩盖,但陈先生又指出:”其(消极修辞)运用是广涉语辞的全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法。“[7]语言表达只有在准确、明白、通畅后才能进一步要求语言的艺术化,消极修辞的教学应该受到关注。‎ ‎  在近些年的语文教育改革中,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了这一变化。《普通高中语言课程标准》(2003)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就有着这方面的明确要求。在”表达与交流“环节中,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这一要求的明确提出,指明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努力方向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该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各有侧重。如阅读论述类文本,就应注意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语言的准确性等;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要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语言表达的精确性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等;阅读文学作品,则要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品味精彩语句,体会语句中丰富的含义等。有了明确的方向,才可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  于此,同义学说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对下句的认识:‎ ‎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夏衍《包身工》)‎ ‎  这句话如单从辞格上考虑,很容易找到”懒虫“是反语,虽说运用反语可以体现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与对剥削者辛辣的讽刺,但除此之外,还可从语言表述上再分析出作者的感情。不妨仿造一句来作比较:‎ ‎  几个还没有睡醒的包身工蓬着头,赤着脚,一边扣着纽扣,从楼上跑下来了。‎ ‎  这一句与前一句意思上没有任何差别,但在表现力上却差之甚远。第二句是一长句,读起来似有从容不迫之感,无法体现包身工们生活局促、分分秒秒都受着压迫,在情感上也没有运用反语那么强烈,作者的同情、悲愤的情感也难以完全表达。比较这两句子,就能明了短句与长句、顺序句与倒装句在表达上的不同效用。‎ ‎  又如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诗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同期,他在《人民日报》上又刊出一句响亮的口号:”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两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坚定有力地表明追剿国民党残存军事力量的决心。但前者是诗,委婉含蓄,借助典故,从历史借鉴角度论有述进军的必要性,让人在咀嚼后体会其深意;后者是口号,简洁有力,一针见血,表明对革命的态度,有着鼓舞人心的力度,具有极强的普及、推广效果。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差异所在,明白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在于是否适用于该语境,而非单纯的”好看“。‎ ‎  此两例,都运用了同义学说的有关理论,对文句进行剖析与对比,以修辞的大视野去观照文本,就会更接近文本的核心思想,而非文意,发现除辞格之外的更多的东西。确立正确的修辞观,不仅是修辞学习的需要,更是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  2、同义学说的采用,易将学生对语义的注意引向”言语形式“‎ ‎  犹记世纪之交语文教学界的大讨论,破旧革新,挣脱”唯工具论“的束缚,明确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特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与此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中就明确要求,学生要具备如下能力:”‎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认为必须让学生关注言语的形式。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2000)中提到,”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而”言语形式是语感所由生成的’本‘和’源‘“, [8]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和作者在言语形式中的遇合,也就是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心理结构。关注言语的形式,就使学生从言语内容的局限中跳出来,迅捷地进入语感的殿堂,在品味不同言语形式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中,与作者进行对话。‎ ‎  如苏教版《雷雨》的问题探讨有这样的设计:‎ ‎  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丰富的潜台词。揣摩画线语句的潜台词,探究下列片断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  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  那划线句子可以替换成这样的语句:你想要多少钱,明说了吧。他如果知道这些事会有麻烦,这事不要让他知道。我是不会告诉他的。‎ ‎  比较这些话语,不难发现原文对于人物刻画的功力,从周朴园的选择词语的审慎可以看出他的权衡、狡诈、试图摆脱这一棘手问题的急迫,而鲁侍萍的回答则显示了性格的自尊、要强。‎ ‎  另外在语文测评中,也体现对这一能力的要求。如2008年高考卷全国卷(一)中现代文阅读中有这样一题:‎ ‎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阳关古道苍凉美》‎ ‎  答案: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  这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答题过程中须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进行概括整合。另一方面也可以这样理解,是对学生品味语言能力的考查,在这句中,”闯“是非常关键的词,有突兀之感,但从上文对沙漠荒凉的描写,就可以品读出作者的惊喜之情,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 ‎  又如2008年四川卷16题:‎ ‎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  (1)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我爱水》张秀亚)‎ ‎  答案:指春天来了,什刹海的水充满了春意。‎ ‎  分析此题,发现是与同义形式理论不谋而合。题目要求可以这样理解,”用平常的话语叙述这句话“,两句话的意思异曲同工,但表达形式却相差甚远,一句平白如话,另一句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天、什刹海人格化,委婉地透出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如果能把握信此中的区别,也就不难掌握该篇文章的主题。窥一斑而知全豹,在一些关键语句上下功夫,往往直指文心,不啻为阅读的方便法门。‎ ‎  直面言语的形式,在相似的语言表达中,关注此间的细微差别,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分辨能力,增强文本阅读的有效性,从而丰富他们的语言图式,为能力的进一步迁移--写作实践作了足够的准备。‎ ‎  3、同义学说的运用,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  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是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维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思维的能力。同义形式存在着”同“与”不同“,”同“是比较的基础,”不同“是比较的依据,在此之间才能对语言表达作出细致的判断,才能根据语境、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作出选择,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  如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上的推敲,从”到“、”过“、”满“等字中选择了”绿“。此间的运作,必有”寻找“和”选择“这两个步骤,”寻找“为发散思维,”选择“‎ 则为集中思维,在这一放一收中,激发了思绪的活跃性,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辨析力。学生在学习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此来鉴赏语言,品读佳句,这就是对同义学说的运用。‎ ‎  又如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中有写凤姐一段: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初读此文,学生一般不会注意到”忙“这关键词,粗粗掠过,可以问学生:可否以”急“代替?就此学生须得好好思量,才能分出此中差别,熙凤在此间的表演也就品出个滋味来。‎ ‎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式“是阅读的要求,在交流与表达上,《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能写好文章,过不了语言这关是难以成行的。运用同义学说的有关理论,不但可以锻炼思维的精确性,也可以在语言创造性方面有所突破。‎ ‎  张志公先生认为:”修辞……只不过是从现有的语言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创造性地运用是可以的。所谓创造性,是指在选择运用之中的独到这之处。“[9]张老可谓道语言运用的实质,一些名词佳句往往作者对常规语言的精心违反,以其独到之匠心表现心中之感觉。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刘禹锡的”欸乃一声江水绿“,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些神来之笔,无不体现对语言的”独创“‎ ‎。现代著名散文家汪曾祺先生在评点作家遣词造句上也很注意评议的创造。如沈从文将围在边上看人打麻将的人描写成”镶在边上“,这”镶“字就很为人称道,既从外在表现看牌人围成一圈,又点出那些人如同”镶边“般是陪衬。‎ ‎  对于语言的运用,汪曾祺先生认为”好的语言……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 [10]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也在于此。而这样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是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大量语言为根基的,对语言表达可能性的了解可促使语言创造运用的发展,创新既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突破。‎ ‎  采用同义学说教学,可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以有序化、系统化,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彼此交汇的网络。而评议表达上的创造性,就是突破原有表达的陈规,选择有个人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同义学说的运用为此提供可能,使学生在语言面前游刃有余,真正让语言直入学生的心灵。‎ ‎  【注释】‎ ‎  [1]张涤华等,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390.‎ ‎  [2]吕叔湘,我对于”修辞“的看法,修辞与修辞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3‎ ‎  [3]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修辞与修辞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3‎ ‎  [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263‎ ‎  [5]、[6]、[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45‎ ‎  [8]王尚文,语感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  [9] ]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修辞与修辞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  [10]汪曾祺,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147‎ ‎  【参考文献】‎ ‎  [1] 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2]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3]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语文 ‎  [4]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5]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全解·语文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  [6]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