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 5页

  • 9.32 KB
  • 2021-04-28 发布

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 成的文章。 看完 《植树的牧羊人》 ,你有什么感想吗?以下是整理的 《植树的牧羊 人》观后感,欢迎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一 “我”在 1913 年,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地上,遇到一位沉默又自信的神 秘牧羊人。牧羊人一直一个人种着树。 1919 年,”我”重返荒原,那儿已有了一 片树林。在 1945 年,荒原俨然成了生机盎然的热闹村庄。 这是一个关于奇迹的故事。让人读着读着,不觉莞尔。但文中一句话,引发 人深深思索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那时, “我” 正处 于一个极端困迫的处境,已走了五个小时却滴水未沾,牧羊人为“我”带来了惊 喜,“我”内心重燃希望之火。 牧羊人是不毛之地的希望之水。牧羊人在战争期间仍坚持种着树,这片曾只 有干涸泉眼的土地上,出现了泉水——而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 11 公里宽。那仿佛是我无法到达的一段路程,而这 11 公里是树林!要多少棵树才 能达到遮天蔽日的 11 公里?而它却为一双手所造就,那么,这双手一定是毅力、 坚持、执着的化身。 牧羊人是不毛之地上的执着之水。 在这不懈的努力下, 昔日的荒地成了沃土, 一万多口人过着幸福生活。 这绘本中的原图,我也见识过了,从 1913 年的素描, 到 1945 年大块大块的蓝色、绿色,是一种创造的力量!没有创造,何来幸福? 何来生命? 牧羊人是不毛之地上的创造之水! 有了希望, 才能执着 ;有了执着, 才能创造 ; 有了创造,才能出现生命。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个感受。其次,这个故事也至关人 与自然。这泉水般的牧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自然打造得更加平凡而至美。 我想起 《青山不老》。里面一个住所简陋的瘦小老头, 带着一群老汉在晋西北 无比恶劣的环境下治理山沟。 15 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 3700 亩林网。他不愿 享清福,只要一辈子种树,实现自己的价值。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他真正与 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 环境需要人类去守护,去努力。而这两位老人以生命化为青山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呢?是从人民的勇气、幸福而出发。于是,在不懈努力下,牧羊人创造了沃 土和人民的舒适生活 ;老人攒钱买了电视机给乡亲,也用树林挡住了狂风, 守住了 珍贵的黄土。他们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他们做到了上天 才能做到的事! 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二 牧羊人有一颗宁静安详的心。他在孤独中生活。作者描述,由于一个人孤单 地生活,他“甚至失去了语言的本能” 。他一直坚持种树,直到生命的最后。 他的宁静之心不曾被任何外力干扰。恶劣的环境干扰不了他,干土扬尘、风 沙漫天,他孤独的身影用铁杆剁地,放籽填坑儿 ;战争的恐怖惊扰不了他,一战时 期,天上战机轰鸣、硝烟弥漫,他的身影和他的森林坚强挺立 ;外界不知道他,甚 至对他很冷漠,这却孤立不了他,政府为这片神奇的“自然森林”特意派驻的护 林员,严厉地命令牧羊人不要引火,他不作解释,安然处之 ;短片中也曾描述,为 战争需要,人们大肆砍伐树木,牧羊人对此熟视无睹、顾自种树。 他不怕环境恶劣, 是因为,他的本心正是为改变环境而努力 ;他不被战争和别 人对树木的破坏行径干扰, 是因为, 他是一个建立幸福的人, 他坚持走自己的路, 面对其他人类的破坏行为, 他视为不是同路人, 而无暇顾及 ;他不在乎别人的冷漠, 是因为,他追求内心的喜悦、平和,没有别人的赞赏,他依然可以自信。 影片是法文的旁白,加上中文字幕。在字幕中,曾经两次出现“心无旁骛” 这个词。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描写牧羊人坐在灯下挑选橡树种子的时候。他每 天精心选取最好的种子,他的选择步骤分明,极其精细,对于有裂缝和个头小的 种子,他都筛除掉。这个词第二次出现,是作者感叹,牧羊人的“创造有如连锁 反应,尽管他心无旁骛地种树,单纯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却给干涸的河床带来了 充沛的水分。 ”牧羊人坚持最单纯的计划,却带来了更多积极的环境变化。 的确,牧羊人执着地坚持种树,他所有的行动都为这个目标服务。他不仅精 挑细选种子,为获得更高的成活率,而且他所有的行动都不离开种树这个目标他 不再放羊,因为羊会啃食树苗 ;他改养蜜蜂, 因为它们会传粉 ;他每天的行动都是那 么宁静和低调,使人们没有注意他、没有阻挠他,没有跟他争夺土地的所有权。 也正由于他这样的态度,保护着他的计划顺利地实施。 牧羊人自信地做着他力所能及、最本份的事情。 植树的牧羊人观后感三 《植树的牧羊人》 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的一篇文章, 说的是一个孤独的农夫, 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树的事。 如果一个人住在荒山野岭那是什么感觉,不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就是对生 活失去了希望。一个人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温馨的家没有了, 精神支柱倒塌了,只留下孤零零的自己,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要是你,你会怎么 样?要么混混沌沌的过日子,要么站在悬崖边,眼一闭,跳下去,追随自己的亲 人而去。 而作者笔下的牧羊人却不一样,他是一个靠信念活下去的人。虽然遭受了同 样的挫折, 却没有选择放弃希望。 虽然生活抛弃了他, 他却一如既往的热爱生活, 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生活。有了这个信念,他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他离开了自己的农场,来到荒山野岭,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光秃秃的山 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没有水,废弃的房屋东倒西歪,狂风夹 杂着尘土,炽热的阳光烧烤着大地。他来这里干什么?他要在这里种希望,用自 己的双手,改变这个残酷的世界! 他不觉得孤独, 他放了一群羊, 养了一只狗, 枪也擦的锃亮。 他每天去种 100 穴橡树,从不间断。他相信,山上有了树,就会有生命。 为实现他的这个信念,他才坚持不懈。几十年过去了,他的愿望实现了。这 里有了森林,有了溪流,有了村子。土地肥沃了,城市里的居民也到这里居住, 这里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一个人活着,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不能因为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就失去了信心 和勇气。 《植树的牧羊人》 使我深深地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不 能光想着自己,还应当应当想到别人。母亲给了我生命,社会给了我成长的环境 等等,我们从社会上得到了我们需要的,我们也应该要学会回报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