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浅议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积极创设情境,在情境体验中回归生活;营造平等和谐课堂氛围,让教学素材回归生活;利用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教学形式回归生活。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中的认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生活化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因此教育首先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其重要性是无须置疑的。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益不高,最终可归结为“知”“行”的严重脱节。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德育的“理想化”,过分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
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品德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实施。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体验中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比如可置身社会生活,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教学情景,如到十字路口感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到篮球场感受体育比赛中规则的重要性,体会社会生活需要规则。也可图片展示生活,以图片展现某种特定生活情景也能让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平时我们更多地是通过在课堂中展示实例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深入探究,感悟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通过创设合理、科学的问题情景,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处于激情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知识的内在心理需要,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学情景的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即教学情景设置生活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有所感、有所发,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九年级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时,展示改革开放以前发的各类票证、粮票、肉票等来说明。而现在初中学生都是九十年代后出生,对改革开放前后国家的变化缺乏感性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用城市建筑的老照片,与目前城市建筑照片进行比较。还可以采用媒体营造生活,近来年,现代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报刊杂志等,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重视,为进行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曲《春天的故事》,把我们拉进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一曲《走进新时代》,让我们看到了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又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会拒绝谎言,教师可给学生展示以下几个情景:
情景一:班里数学测试成绩发下来了,老师让同学们把成绩告诉家长。小虎只考了65分,他想:“爸爸要是知道我只考了65分,肯定会把我大骂一顿。干脆告诉他我考了85分,只要不给他看试卷就行了。可如果他以后知道了呢?”
情景二:英语作业发下来了,小燕得了100分,小惠才得到了70分。看到小燕得到老师的表扬,小惠的心里很不舒服,她想:“我看到小燕的作业是抄来的,我自己老老实实做的得不到表扬,回家还要被爸爸妈妈批评,真是太亏了!下次我也要抄。可是抄别人作业这种事情我从来没做过。我该不该做一回呢?”
情景三:小青在学校的文具店买东西,售货员多找给了她5块钱。她当时没吭声,出了店门却在想:“我要不要把钱退回去?”
你能给以上的主人公出什么主意?为什么?
如此接近学生生活,甚至就来自学生生活的情境体验,学生当然乐于参与,并主动深入探究,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参与体验。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去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方法,去发展思想品德学科的思维素质。
二、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教学素材回归生活。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由以前的“灌输中心的教学”转变为“
对话中心的教学”,新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有人通过调查知道学生和家长两代人在评论“未来社会最应该提倡的品行是哪些”这个问题时,两代人在“平等待人”一项的看法上差距最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平等的渴望。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与平等,可以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学生才能从心理上接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创设出一种和谐、温馨、平等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选择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也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如在教学“平等待人”一课时(八年级上册),我设计了“来自民工子女的声音” 这个活动,其设计意图是:使学生明确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内容如下:
民工子女:读书期间,青田当地的同学对他们本地的同学都很有礼貌,对老师也很尊重,可是每当与我们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我们“乡巴佬”、“外地人”。他们的父母也总是不让他们和我们一起玩,说我们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老师还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宣布哪些同学是外地人,需要交借读费,哪些同学是本地人,不需要交钱。
讨论: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谈谈青田当地的这些同学有没有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为什么?请你对“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外地民工的孩子,你会怎样与他(她)相处?为什么?
这样的素材回归学生生活,改单方面的说教为案例研讨,通过生活化的材料分析,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教育。此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敢于放下“老师”的架子,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块内容时,课本一开头就例举了4副不文明行为的漫画以及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然后提问: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学生发表了一些意见之后,我接着问:“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经历?”同学们一下子很好奇,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有关乘车让座的故事。我是这样描述那天的情景:“我坐在一个位置上,但是离我三四步远的地方有一个老人家站着,他周围没有一个人给他让座。于是我就在想,我要不要过去给他让座呢,他离我那么远,别人会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呢?当时心情很矛盾,但是一想到平时在课堂上我教大家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那现在为什么不从自身做起呢。于是我勇敢的站起来,走向那位老人,把位置让给了他,那位老人非常感激的样子……”话还没说完,学生都鼓起了掌,他们的掌声既是鼓励我当时的行为,也是鼓励我能把我的心中的那并不光辉的想法讲出来,反而更受到了大家的尊重,于是我接着说:“
我们的课堂就是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地方,是你们给了我这样做的勇气,要不是你们,也许我还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尽管心里在作着激烈的斗争。”他们的掌声更响了。他们没有讥笑我,反而在反思,要是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么做呢?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圣人,我只是把自己当作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光辉灿烂的一面,也有犹豫动摇不光彩的一面。其实现在的学生也很开明,他们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把老师给神话了,他们对我的来自生活的故事非常理解,反倒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教得愉快、学得开心的场所。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三、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让教学过程回归生活。
小品表演、辩论赛、知识竞赛、抢答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何把这些形式引入课堂,走近学生,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化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这是我的一位学生写到周记里的一段话:只要一说起思想品德课,同学们就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是为啥呢?整天面带笑容的裘老师走进门来,互相问好后,他说:“我们先进行演讲比赛。”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声音震耳欲聋。先上台的是我们的主持人,在他的一声令下,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演讲终于开始了。这时,我们的教室既是课堂又是赛场。由高大的男生和我们胆大的女生进行竞赛,看谁演讲的更精彩。演讲内容多种多样,各有各的意义,到了最后分不出胜负,只有评委裘老师才知道谁是真正的胜者!这个竞赛没有奖品,更多的是欢笑和喜悦。但我认为欢笑和喜悦比什么奖品都珍贵。它使我们忘记了学习中的酸甜苦辣,更值得我们去留恋这欢乐的一刻。
上述材料反映了学生对辩论赛这种新的教学形式的喜爱之情。而思品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实际上就是用小品中角色扮演的方法来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进行生活经验的提升,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角色表演的实质在于参与者和观察者都要卷入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并尽力使这种卷入带来争议和理解。又比如在“放眼世界,立志成才”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自己眼中的人才,以及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表演小品,可以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而也达到了本课的德育目的——
立志做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可见,把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课堂,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回归生活,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才能,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可见,我们的教学必须倡导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中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几点反思:
1、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要善于筛选生活。
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思考生活,创新生活,进而“享用生活”。它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回到重复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既要保持一定的沟通和平衡,又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和张力。
因此,教师对引进课堂的生活内容和形式进行周密思考和严格筛选,其选择原则有以下几点:(1)所选的生活内容必须反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方向,坚持正面引导;(2)所选的生活内容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3)所选生活内容要符合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
2、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要善于综合生活。
生活中的现象都是综合的、多侧面的。思想品德课要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善于看到别人看不到或忽略的东西,在异中看到同,在分中看到合,把从生活中选择出来的恰当的内容和形式,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可能和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过程。
3、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要求社会、学校、家长协作共赢。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最大困难,是缺少教学生活化的环境。社会、家长甚至学校并不理解思想品德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他们所关心的更多的是“升学成绩”。即使部分学校领导表示理解,可又被一把“安全”的利剑吓得不敢有所作为,而社会能够为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提供的活动便利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社会、学校、家长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与支持是我们成功的物质保障。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因此,以生活理念构建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课堂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宗旨,使得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在这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引领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真正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完善学生真善的心灵,奏出和谐美妙的生活乐章。
参考文献:
⑴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⑵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⑶《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