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浅淡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初中)以及今年(2004年)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高中)掀起了新一轮中学政治课改革的序幕。这次改革不仅是名称的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实质性的突破。
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更名为《课程标准》。过去的《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纳纲领性的文件,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对教法的探讨,这就规定了教师的角色是“教者”。今天的《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纲领性文件,关注的焦点是课程实施过程,重点是对学法的探讨,教师处在“学者”的地位。教师应该是课程的第一个学习者,然后才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最后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者。再一个,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其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理念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句话,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而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
那么,教师的观念如何更新,教师的角色怎样转变呢?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谈认识。
一、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指导者
有关专家认为,未来课堂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这表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将大增。换言之,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向导,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播者,“搬运工”向教学过程的促进者,指导者转变。
为什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指导者呢?这是因为:第一,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要在短短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第二,如今,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这样,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动摇了。第三,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培养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传统的教育以学科为主,学生成了“知识的溶器”和“任老师加工的材料”,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的人,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阻碍了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再一个是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在多数情况下,非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还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学习动机和学习期待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和重组。教师在新课改中要扮好“指导者”的角色,主要任务是导学、导读、导看、导行,给学生更多的自学、自读、自说、自练和自做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扮好“指导者”的角色,必须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期望与学习方向,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新课程《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每一单元下面都有一个“主题探究”,因此,综合实践课活动课中的教师“指导者”的角色更显得尤为突出。新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教学需要确定指导范围与程度,帮助学生制定确切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同时要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还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再一个是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生服务。
为此,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变为合作者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应该从统治者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师不能再居高临下,而应该与学生站在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就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互教互学的新型平等关系,要求教师应由先前的知识权威者、挑战者、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援和服务,创设“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的平台。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和合作者,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管理者和合作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质检员”,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先安排好学生具体学习内容,后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尤其检查学生完成学习内容,更象一个“质检员”。这样,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强势(表现在:权威、指导者、信息源、挑战者、统治者)让学生无法实现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在新课改形势下,师生互教互学,教师的角色必须变“管理者”、“质检员”为“合作者”。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放下先前的“师道尊严”的颜面,由居高临下转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教师的平等地位。
其次,应该是实践上的管理者和合作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这表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习合作者的角色要求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地位上进行学习与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这么几点:1、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2、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把学生当教师,允许学生提问质疑;3、教师明确自己参与者的身份,敢于同学生分享自己正确或错误的感情和想法;4、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