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 KB
  • 2021-04-29 发布

抗洪救灾感想范文5篇2020最新【汇总】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抗洪救灾感想范文5篇2020最新【汇总】‎ 抗洪救灾感想范文一 这几天,灾情、汛情、险情不断,多地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再危险的地方总有最熟悉的身影,就在24日凌晨,江西修水6名救灾干部在察看汛情途中,不幸被洪水冲走,3人失联,目前仍在全力搜救中。‎ 对3名抗洪英雄的牵挂追寻,成为当地在暴雨洪水之外另一个更为沉重的话题。据统计,特大暴雨造成修水县公路塌方、桥梁受损、房屋倒塌、农田淹埋,先后有7个乡镇道路中断、9个乡镇通讯和供电中断,全县受灾人口29.5万人,造成经济损失达7.85亿元。正是在这样的“千疮百孔”面前,才愈加凸显这几位救灾干部生命的“重若千钧”。‎ ‎“时刻为民,官位不在大小;日夜为公,职务莫问高低。保周边之平安,功高劳苦;治一方之水土,任重道远。”救灾干部失联后,当地有民众用这样的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午夜凌晨,是大多数人的入眠时分;日夜值守,离不开这群干部的枕戈达旦。心中有群众,才能做到胸中有浩然之气;眼里有百姓,才能在灾难面前舍生忘死。‎ 灾难面前,我们总是能看到一种超越生命的力量。98年洪水肆虐,李向群带兵顽强拼搏,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救醒后,拔掉输液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08年汶川地震,武文斌不知疲倦、夜以继日,“舍不了自己的命,就救不了群众的命”,最终筋疲力尽、昏厥过去,再也不曾醒来……衡量生命的尺度从来都不是年月,而是一个人纵横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生命之火早已超越时间。‎ 无论是口耳相传的革命烈士,还是眼见为实的救灾干部,哪有什么“战无不胜”“百毒不侵”,其实,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只不过,因为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所以在紧要关头总能迸发出异于常人的壮举。这种信仰,是对群众的心心念念,是对事业的无比坚定;这种责任,是共产党员的理所应当,是干部群众的应有之义。‎ ‎“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总书记曾经指出,危难之时,各级领导干部要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先进分子。如果说,刻不容缓的灾情,所宣泄的是大自然的无情冷漠,那么心系灾区争分夺秒的干部群众,书写的就是大爱无疆的人间真情、彪炳的是舍我其谁的不朽担当。‎ 紧张的搜救工作还在进行,抗洪救灾的险情还在弥漫,但无数人依然渴望出现生命的奇迹。“快点回来,回到爱你的土地。”如此深情的告白,是对洪水中“最可爱的人”的肯定,也是对更多这样干部的呼唤。‎ 抗洪救灾感想范文二 在突如其来的水灾面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以“人民铁路为人民”‎ 的高度责任感,做到以汛为令,迅速组织安徽芜湖、合肥工务段和合肥电务、供电段等单位干部职工合力防汛抗灾,昼夜巡线抢险,排除隐患,确保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洪战歌。‎ 面对不可避免的天灾,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铁路部门在非常时期使用非常办法,彰显了铁路抗洪抢险的能力和保护公众安全的信心。为抵御洪水袭击,一列重载货物列车缓缓驶入宁芜线姑溪河大桥,对该桥进行压梁防护。重车压梁能够增加桥梁自重,提高洪峰冲刷时桥墩的梁体稳定性,以防大桥被洪水冲垮。‎ 铁路技术人员参考国内其他同类钢结构桥梁抗洪经验,经过多次验算,确定最终方案,先后开行5列重载列车对宁芜线关键地段上桥压梁防护,2000 余铁路人先后驻扎在临时看守点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度汛。或许人们会惊叹“重车压梁”固桥抗洪的技术,但又有多少人看到了维持这项任务拼死守在任务现场的一线抢修铁路员工,体会到他们的亲人家属以及同事为他们揪心地焦急。洪水中的“重车压梁”,是勇气,是果敢,是智慧,更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人民与水患有着长期的反复较量。水大势猛汛情袭来,中国并未坐以待毙,而是迅速行动、英勇抗击,在防汛中上演“生死时速”,始终将人民放在中心位置。在湖南桃源,1万余名干部群众走上大堤,日夜沿堤巡查。在湖北黄梅,面对考田河蔡垸村河堤200米决口,空降兵某旅1000多名官兵,连续奋战一昼夜,成功筑起一道长200米、高5米的防洪堤。在江西鄱阳,三处圩堤出现漫顶决口,当地数千名群众连夜被安全转移。在福建福州,中央救灾物资福州储备库按照调用指令,将1700张折叠床发往安徽。无数的场景让人们回忆起1988年中国气壮山河的抗洪救灾斗争,也让联想到上半年中国艰苦卓绝的抗击疫情斗争。而这其中,“人民至上”的理念一脉相传。‎ 在受灾现场,那一个个匆匆前行的身影,肩上抗的是山一般的重担,给予了无数人心灵的踏实。在危难关头,铁路人毫不犹豫的站在防洪抗汛第一线,坚守岗位,保证路基稳定及线路畅通,还有无数公安干警、消防战士、基层干部行动在救援第一线,他们抢通水患道路、转移受灾群众、运送救灾物资。每一份奋勇拼搏与职业无关,与薪水无关,在危难关头,他们迸发出来的力量持续感动着你我,让洪水肆虐中的人民群众感受到温暖与踏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暴雨倾盆下,洪水滚滚中,抗洪救灾队伍的字典里,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要义;握好手中闸,迎着艰险上,这不仅是英雄铁路人的选择,更折射着新时代劳动者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伟大品格,让我们接续为他们点赞。‎ 抗洪救灾感想范文三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是一个长江江心岛。江洲在家常住人口仅有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实际全部可用劳动力不足1000人。防汛人手严重短缺,人员调配十分紧张。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呼吁,江洲在外的18至60周岁之间的父老乡亲们迅速回赴江洲共抗洪魔。“家书”发出去后,外地的江洲儿郎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返回家乡,抗洪抢险保卫家园。截止12日晚,已有三千多位在外务工的江洲人赶回家乡。对家园故土的眷恋,绝不止是我们在吟诵《乡愁》时的浅吟低唱。它更是,当我们的故乡遭受危机时,能够选择去保卫它,守护它。‎ 抗洪救灾感想范文四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是一个长江江心岛。江洲在家常住人口仅有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实际全部可用劳动力不足1000人。防汛人手严重短缺,人员调配十分紧张。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呼吁,江洲在外的18至60周岁之间的父老乡亲们迅速回赴江洲共抗洪魔。“家书”发出去后,外地的江洲儿郎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返回家乡,抗洪抢险保卫家园。截止12日晚,已有三千多位在外务工的江洲人赶回家乡。对家园故土的眷恋,绝不止是我们在吟诵《乡愁》时的浅吟低唱。它更是,当我们的故乡遭受危机时,能够选择去保卫它,守护它。‎ 抗洪救灾感想范文五 ‎6月24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该市汛情再度告急。6月25日凌晨3点,驻守在龙潭镇的徐四清同志接到市公安局紧急指令,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河八景镇灶岗村委会杨家村堤段发生险情,十多米堤坝产生裂缝,外堤局部垮塌,市防汛指挥部要求紧急调用武警、消防官兵增援。险情就是命令。作为联系武警、消防工作的市公安局领导,徐四清接到指令后,立即从龙潭驻点赶回市局,在极短的时间内,-‎ 组织武警、消防队员共25人,火速驰援灶岗,与先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的_同志及30多名市公安局特警队员会合,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此时,堤坝裂缝正在加大,外围继续在垮塌,险情仍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现场参与抢险的群众有的出现慌张情绪。徐四清同志处险不惊,在协助_同志用手持话筒喊话,组织人员有序抢险的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抬卵石、运沙袋封堵垮塌口。由于垮塌较为严重,沙石一时告急,指挥部下达指令,立即就近调集大米护堤。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溃堤,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0斤一袋的大米,扛一袋跑上百米。就这样,武警出身、年过四十的徐四清和年青突击队员以及抢险群众一道,一口气来回十多趟,终于在河堤内侧垒起了一道防洪墙,缓解了险情。同时,指挥部指令将一台中型农用车装满沙石,直接推入垮塌口,稳住堤脚。由于堤坝道路狭窄弯曲,又逢雨后路滑,车辆难以开行。徐四清协助指挥部的同志,率抢险群众一起用手推,硬将满载沙石、足足有十余吨重的农用车推行了600多米,并推入垮塌口,随即又马不停蹄地运送沙石填埋,有效地稳住大堤,筑牢了基础,防止了大堤进一步垮塌。下午18时许,离垮口20米远的堤段又出现一处险情,来不及休息的突击队员又在徐四清同志带领下奔赴下一个战场,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加固了堤身,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