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9 发布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中学思想政治考试应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中学思想政治考试应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 ‎ ‎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德育课。从内容上讲,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科学;从设置的出发点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为学生将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作为整个教学过程重要一环的考试,应如何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呢?‎ ‎  一、试题设计重能力 ‎  1.试卷形式新颖活泼 ‎  减少或取消死记硬背等刻板题型的数量,多增加一些有创意的题型,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觉得比较好的题型是:‎ ‎  (1)开拓型分析题。分析实际上可以考查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比如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办法等。‎ ‎  (2)政治小论文。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学素养、逻辑推理和观察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命题人可以命多个题目,让学生自己来选择,题型活但不死板,更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  2.试题背景充满生活情境 ‎  新课程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传统的命题过程中往往只考虑材料本身的现实性,更多的是注重材料与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而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感受,使现实的材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现实感”。现实的材料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感受脱节,那么对学生来说仍旧是“抽象”的、“理论”的甚至是“遥不可及”的。因此,设计试题要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的理念,必须进一步优化试题情景的设置,不能仅仅考虑到情景材料的现实性,更要注重材料与学生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经验与感受。‎ ‎  3.试题设问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 ‎  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程的这一特点特别要求我们的教学(包括考试这一环节在内)要注重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传统的课程理念下,考试所反映的只是一种问与答、考与被考的关系,学生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是个完全被动的应试者。学生考试的过程,只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考查的仅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生态度、情感的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关心。因此,试题的设计要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的理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对学生的角色定位。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绝不是被动的应试者,更不应该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而应该是试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二、考试过程重人文 ‎  1.分层考试与“爬梯”结合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淡化考试制度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于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基础和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新课程下依然沿用“一刀切”的考试方式显然是不妥的。我们可以由易到难分别设计基础卷、能力卷、挑战卷,并且实行基础卷的佼佼者下次可考能力卷,能力卷的佼佼者下次可考挑战卷,挑战卷的优秀者可免考的制度(称之为“爬梯”制度)。‎ ‎  实行分层考试淡化了考试的甄别功能,模糊了学生间的分数对比;创设“爬梯”‎ 制度,在考试中引入全新的竞争机制,这有利于发挥考试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贯彻,有利于增强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  2.重考与免考 ‎  在现实的考试中,很多学生有“恐考症”,考前会出现“考试综合症”。另外,难免有学生因为临场发挥不佳而考砸。如果能给学生以重考的机会,既避免“一棍子打死”,又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消除他们的考试恐惧心理,重拾他们的信心。而免考制度是针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优惠待遇,它的推行既是师生民主平等的体现,又能让这些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其他相对较弱的学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诚信考试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指出:“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思想政治本身具有德育性的特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决定了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是渗透诚信教育的前沿阵地。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不流于形式。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考前报名,签定“考试诚信承诺书”‎ ‎,然后通过师生民主评议择优选取部分学生参加诚信考试;诚信考试既是一次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会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营造师生互信的氛围,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一种新的考试方式。‎ ‎  三、考后评价重全面 ‎  1.走出评价误区 ‎  品学兼优,一直以来都是好学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只不过,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给“好学生”的界定蒙上了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学而优则“好”,成了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水平、轻心理素质……所有这些,在有意无意中都成了“好学生”评价的既定原则。而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不仅重视其智力、品德的发展,同时也同等程度的重视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并且在关于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上,还突出强调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变死的知识为活的应用,以体现时代的要求。‎ ‎  2.转变评价方法 ‎  第一,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考后评价时要注重学生考前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考试过程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第二,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为主是为了使学生作为主体,全面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以便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不断实践、反思,不断地分析、认识、完善自己。第三,以服务性评价为主。在以教育和发展而不是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学生评价中,要将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不能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给学生排队,而是要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这些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坚持鉴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 ‎  3.完善评分制度 ‎  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某一次考试所得的分数,只是表示他在该课程考试中所表现的能量,并不代表他在某方面的全部能量。不能仅仅根据一次考试成绩就断定该生具有相应的智力水平。因为影响智能水平的因素有很多,除教育、练习、环境等效应外,身体健康状况、情绪是否愉快等,都足以影响考试分数。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难度、考试题型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如对主观性试题(简答题、论述题、论文题)采用相对评分法、等级评分法;对客观性试题采用准确评分法、量化评分法。‎ ‎  考试改革,任重道远;改革考试,责无旁贷。为此我们要探索,我们要研究,当我们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的新的考试评价制度,考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检查站与加油站时,就是新课改真正成功之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