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29 发布

体育(心得)之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体育论文之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运动兴趣、运动习惯、运动意识是促使学生参加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学生体质和终身体育观念的现状的分析,对现行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培养的不利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改进措施,认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必须落到实处,加强学生的体育人文建设是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目前较好的手段。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也是国民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 转向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全民族素质教育中身体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国民终身体育意识的进程中有着自身特点和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学生体质和终身体育观念的现状的分析,继而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纳入教学内容和目的,这对于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状况 1 目前我国中学生体质现状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普查,调查显示,最近20多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尤其是最近5-10年,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也迅速增加,2005年的检测报告数据显示:城市男生是体重超重率达到13.25%,肥胖率比2000年增长了2.7个百分点;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全国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增加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       2 我国中学生对于终身体育观的认识我国自 80 年代改革开放后,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终身体育的观念也已逐步得到社会认同。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体育习惯和体育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多数学生认为对于体育的认识、参与体育的愉悦感,与离开学校后继续参与体育的可能性相关,认为活动项目不必太多限定,应给予其选择喜欢的项目的自由,体育应重在参与,体育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个性,重视学生参与体育的感受。但在社会逐步认同终身体育观的同时,体育教育的目标、大纲内容和方法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似有差落,还未成为多数学校行政、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体育观念。3 ‎ 我国现行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1) 指导思想 “应试教育”与“锦标主义”仍占较大的比重,某些学校只注重抓尖子运动选手和业余运动竞赛训练,部分领导也简单地把体育竞赛和体育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指标,而忽视对全体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得学校体育工作片面畸形地发展。尽管从1986年颁布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就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教育主张,但这种教育观念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尚未得到根本的转化和贯彻,学生在中学阶段也没有打好终身体育的认识和技术基础。(2) 教学内容目前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项目重复严重,竞技类运动项目仍然占主要地位,单调、机械、枯燥的技术动作成为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时尚的现代体育项目、闲暇娱乐等运动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及条件局限,难以进入课堂,造成中学生所学内容与步入社会的严重脱节。(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方法和手段毫无新意,存在简单的“一刀切”及单纯的“填鸭式”教育,“放羊式”教学在一些基层中学的课堂仍然普遍存在,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将单纯的体育技术传授给学生,围绕考试达标来实施教与学,强调学生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因材施教,制约学生特长及创造性潜力的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4)‎ ‎ 体育课程评价在体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着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和达标考核体育成绩的普遍现象,没有考虑学生个体体质的起点因素和兴趣、爱好特征、竞技能力和参与热情和态度,没有将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使绝对化指标成为衡量学生体育能力的主要标准,这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缺乏正确和公正的态度,终究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二 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新途径 1 深化课程改革体育作为初中毕业升高中的一门必考科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学生的体质,也引起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都强调要加强体育课程的改革,建议在内容框架上,突破了以往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拓宽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把课程内容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三种,将旧的课程内容要大刀阔斧地削减,而将新兴时尚的内容纳入中学体育课堂,而休闲体育所倡导的思想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休闲体育就是指“在自由时间里,个体或群体以各自喜爱的身心活动形式为手段,通过个体自身或群众互动,来达到和满足身、心愉悦目的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休闲体育更强调参与者自由、自主、自愿的参与形式,将其融入中学体育教学,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较好地将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依靠的也正是这种主动、积极的参与热情。2‎ ‎ 深化教学改革中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限制,基本的运动常识和科学锻炼的知识匮乏,对运动与合理的营养知识也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学者改变以前单纯传授运动技术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基本运动常识和科学健身知识的教育。中学生处在感性思维时期,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现代化多媒体具有集成性高,交互性好,信息容量大并具有图、文、声并茂等优点,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欣赏优美动作的同时产生运动的欲望,避免只采用简单、枯燥、抽象的语言描述。3 加强社会体育文化建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选手所获金牌总数已高居榜首,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竞技体育强国,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在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国民体质等项目上,我们与欧美体育强国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正是终身体育思想扎根民众的必要所在。无论是在学校和在社会,我们都必须剔除“重文轻武”的思想,学校应该以实际行动尊重体育,提高体育课和体育老师的地位,提高体育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热情,先在学校这个小范围里营造好健康的体育和锻炼的氛围,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觉锻炼习惯和锻炼能力,继而将终身体育思想向社会普及和传播。 三结论 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对现在的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障,是无法完成兴国大业的,终身体育已经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不单单是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我们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需要,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尤其是战斗在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们,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通过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社会体育文化建设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 杨成,李国义,张戈.中学体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0.1:97-98、魏晓红.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2:91-92赵庆玉,陈及治.中学生终身体育观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4:90-94         郭洪波,窦丽.国外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377-379胡晓波.体育教师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挑战之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81-82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