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1-04-29 发布

小学科学(心得)之科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特征及其实施策略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科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特征及其实施策略 ‎ ‎   【摘 要】课堂提问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经典手段,同时提问的有效性也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以学为中心”的不断深入,“问什么”“何时问”“怎么问”成了我们多数年轻老师的困扰。以下是我个人针对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提出的部分看法 ‎  【关键词】有效问题;特征;策略 ‎  在2011年版的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客观存在的过程。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循环,不断有新的发现和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科学的发展”。基于此,在“以学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在科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心智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  一、关于课堂提问还存在的一些误区 ‎  (一)以“满堂问”代替“互动”‎ ‎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满堂灌”确实正逐步被广大教师淘汰,随之而来的互动教学纷至沓来,为了显性课堂气氛、凝聚学生注意力,“满堂问”成了课堂时间分配上的主角,这恰恰悖离了科学课程的本质,导致学生缺少时间认真观察、冷静分析,不利于建构新知识。‎ ‎  (二)以“提问”代替对开小差学生的“警告”‎ ‎  提问本是在课堂教学导入和衔接功能性环节,但一些老师却把它当作了课堂管理的手段,其中不仅折射出教师对某些不听话学生的“报复”,也透露出教师对课堂艺术的缺乏。从学生心理因素层面看,此种形式极为不可取。‎ ‎  (三)用“回马枪”式的提问代替对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的判断 ‎  一些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常被教师搬到了课堂中,往往很大程度上会浪费课堂时间,且会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产生情绪波动。例如: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往往会要求学生立即背出K、Ca、Na、Mg、Al、Zn、Fe……其实从心理学知识讲,我们的长时间记忆和瞬间记忆有很大的差别,通过现学、现问、现答并不能鉴别出学生的真实掌握程度。‎ ‎  (四)“开火车”式提问代替趣味活动 ‎  曾多次看到有些教师貌似为了增加课堂的些许趣味性,将做好的一些课堂练习,对某一列学生进行逐个提问,每一位学生回答一道题,并称之为“开火车”。这种带有随机但又必然的方式,往往会造成能者不能多劳,基础薄弱者则“压力山大”,毫无层次性和启发性可言。‎ ‎  二、有效问题应具备的特征 ‎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始于观察,思维源于问题”。一些好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还能更有利于明确分析和探究方向,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储备上,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出属于学生自己的新认识、新方法。结合多年对有效问题的关注和分析,我们认为有效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项,甚至多项。‎ ‎  (一)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有适当的思考空间 ‎  伸手可摘的“桃子”往往不是最“甜”的,也不是最想要的。同理,如果是基于学生“现在发展区”而设计的问题,不但不具有挑战性,甚至还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果是基于学生的“将来发展区”而设计的问题,又会因体会不到“成就感”而削弱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因此,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最适合,让学生有一种似近又远、生而又熟的感觉,并通过后期的思考、合作、探究,得到最接近事实的结论。‎ ‎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的存在》一节时,学生已经有关于大气压的一些简单了解,但因其存在一定的抽像,导致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还只建立在被动接受上。学生知道饮料可以用嘴吸上去,但并不知道饮料是如何上去的,于是我们可以再进行一些改变,将图中的杯口进行密封,再插入吸管,让学生用之前的方法喝饮料,却始终吸不上来。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会感到熟悉,但又不可思议,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的铺奠。‎ ‎  (二)提出的问题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 ‎  初中科学实质是源自生活,形成知识,最后运用于生活。但限于教学场地的限制生活中的现象并不能完美地在教室内展示,为了能达到教学目标,通过恰当的情境,准确地提出针问题也至关重要。‎ ‎  例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就可通过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能发现问题:为什么向两个球中间吹气,两球反而贴得越紧?并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  (三)提出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  常言道:“赶鸭子上架”,但这鸭子终究是赶上去的,它还是会有下来的时候。正如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最持久的内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所提出的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也就成为关键。‎ ‎  例如:在学习《碱的性质》一课时,课前准备一朵白纸做成的花朵,在其表面均匀喷上NaOH溶液并晒干,待导入新课时,在白花上喷上无色试液(酚酞),瞬间白花变红花,学生在感到神奇的同时,更关注的将会是:这到底是什么物质?它有什么性质?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后期迷底的一步一步揭开,让学生对科学的神秘和神奇更为惊叹,建立起热爱科学的内驱动力。‎ ‎  三、有效问题的建构策略 ‎  横向比较众多老师,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会出现较多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归其根源可分为如下两种:其一,所提问题没有针对性,更没有因实际情况形成生成性的问题;其二,问题没有形成“问题链”,走了过多弯路。通过长期关注,下面总结几种有效问题的建构策略。‎ ‎  (一)建构趣味性强的问题 ‎  若希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保持学习劲头,就需要一个好的、引人入胜的、包含研究问题的建构。但此建构要注意以下原则:1.趣味的背后要能体现出所要学习的规律或原理紧密联系;2.趣味性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学生所喜欢的;3.所形成的问题能为后期的探究起到奠基作用。‎ ‎  (二)建构情景味浓的问题 ‎  情境认知理论指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必然是在情境中应用知识时的学习。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学生曾经遇到过的经历或体会中提出问题,更能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并更易建构出新的问题。‎ ‎  (三)建构真实感强的问题(实验)‎ ‎  与其它科目相比,科学课堂有独有特殊性,那就是科学内容具有抽像性、联系性和规范性,对初中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真实感强的实验代替语言问题,来解决在此知识网中某些节点的抽像和困惑。‎ ‎  (四)建构梯度性强的问题链 ‎  所谓知识链,其实就是为达到某些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遇到的阻力,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科学知识的一些节点转达化为层次较强,具有梯度的问题“糖葫芦”,要求各问题具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通过此问题链,能有效指引学生主动并逐个击破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达到“恍然大悟”的效果。‎ ‎  四、有效问题的实施策略 ‎  (一)把握提问时机 ‎  有那么两种类型老师,让人印像“深刻”,一种是学者型教师,整堂课基本“独角戏”,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将本该呈现的问题以灌输的形式让学生被动接受。这严重背离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其效果不言自明;第二种是为了达成目标,严格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喋喋不休地提问,例如“懂不懂”“对吧”“应该是这样吧”等,其中的语气已经让学生知道了该如何回答,完全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时节和思维积极性。笔者认为,以上两种特例应让我们反思:“何时”以“何种方式”提出有效问题更利用学生的长期学习和发展。‎ ‎  1.创设情境导入时提问 ‎  初中科学应用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是一种经典而又普通的引入法,通常以实验、视频为载体,并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高度兴奋,但在兴奋过后,学生往往会主动退缩,而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外,此时,老师需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顺势提出问题,使学生能从之前的感性世界中适移到理性思维中,指引学生深入思考“怎么会这样?”。‎ ‎  例如:在学习《浮没条件的应用》一节时,往往老师会利用展示自制潜艇并进行演示,原本学生感到神秘的潜艇在老师的演示下,竟可以如此简单地实现上浮和下沉,正当众学生想知其中缘由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相信此时学生思维冲突最剧烈的时候,在老师问题的引领下,定能积极思考、合作探究。‎ ‎  2.科学探究的开始和过程中提问 ‎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而且使学生得以亲身体会科学精神的实质,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科学素养。但作为初中生的智力和能力,还并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科学探究,但他们又没有其它像“查字典、上网”一样的求助手段,于是大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似乎无从下手,些时教师必须给予必要的指导,旨在让学生明确大问题中的各个小问题。例如:首先你是怎么想的?你现在有哪些办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种结果说明了什么?等等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到方向和当务之急。‎ ‎  3.得出结论后提问 ‎  虽然在初中科学中强调探究的方法和探究的精神,但依据探究而获得的事实与证据,得出定性或定量的结论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渠道。这些数据能证明什么?你的结论是否绝对?其它同学的结论有无意义?‎ ‎  例如:初中科学中关于“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大部分同学会观察到:弹簧秤所挂的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未完全浸没),弹簧秤的示数会逐渐减小。大多学生基于此数据和现象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且深度越大,浮力越大。我们回看学生的设计和数据,确实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我们应如何来处理呢?‎ ‎  大部分老师会直接否定学生的观点,并要求学生重新做实验,看看当物体完全浸没后继续下降,是否会遵守这一规律。这种提示的确可以让学生得到正确答案,但也恰恰错失了一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机会。‎ ‎  是否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呢?有课堂艺术的老师会首先肯定学生的实验和结论,随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真的深度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那是不是当物体在水中下落时,会出现浮力大到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在较深的大海里,岂不是不会有物体沉入海底了?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开始新的尝试,会得出什么样新结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美”之所在又会有什么样新的认识?我想还是可想而知。‎ ‎  (二)把握提问策略 ‎  1.有效提问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角也应该是学生,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侧面途径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只有当学生真正懂得自己的困惑所在,学生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故我们老师要通过提问引导或交流,让学生愿意打开心门,成为提问的主体,如此一来,我们教师的提问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效果。‎ ‎  2.提问与评价是相互作用的 ‎  有一心理学家曾说过: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能改变自我知觉,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此中含义旨在告诉人们适当的评价,能让学生更好地向深层次迈进。但也得注意适度,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  (1)表扬亮点,提倡参与。‎ ‎  (2)不是简单地使“对”“不对”,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理解。‎ ‎  (3)评价的主体不能固定,有时可以是老师,有时可以是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前进的群体中的成员。‎ ‎  除了以上策略外,还有关于问题的整体设计、分层设计、等策略,此处暂不列举,相信我们平进关注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提问方式的艺术性,能让学生有效问题中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