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9 发布

历史(心得)之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 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初探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绿色世界,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生活的要求,是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历史教师的职责,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历史教材内容蕴含着许多有关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学中注意捕捉环境教育结合点,向学生渗透、拓展、深化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渗透环境教育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有关内容是环境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历史教材注重的是历史的史实,很少有明确的对环境问题内容的叙述。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找出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挖掘教材中的史实,进行环境教育。通过历史史实的分析要学生明确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但更应该学着顺应自然,更好的利用自然。例如在讲到大禹治水时候,我采用了对比的教学的方法进行讲解。对大禹和他的父亲治水的情况进行对比。大禹的父亲一生治水,但没有成功,能说他不不敬业吗?而大禹吸取了他父亲堵塞办法失败的教训,采用了疏导的方法。经过13年的努力大禹终于平定了洪水之灾。大禹为什么取得成功,学生回答是因为他采用了疏导的方式,使水患变为水利,治水才得以成功的。我和学生在交流中得出结论。要想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就要因势利导。比如在讲到春秋时候齐国强大的时候,我要学生讨论“齐国为什么可以强大?”‎ 学生纷纷提到齐国的自然条件好,我进一步对学生说明,自然条件是发展的基础,但我们只有很好的利用它,才可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要因地制宜,要有好的政策。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是否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在于能否制定合理的政策,把自然条件的优势转化为国力的强盛。又如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既免除水灾,又灌溉田地,避免了水土流失,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都江堰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那?都江堰的特点就是依其山形地势,顺其地脉走向,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建造而成,把水害变为水利。都江堰的建造就是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依靠有力的地形地势,才使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造福着岷江河岸的人们。都江堰成为在改造造自然,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光辉典范,更为后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在课堂上通过这些历史内容的学习交流,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顺应自然的重要。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二)、在教学中捕捉结合点,深入分析原因,透环境教育。历史教学中,注意总结分析原因,要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1、人类自身发展破坏了环境。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人类在发展同时破坏了环境,我们要想更好的的发展就要保护环境,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向学生讲到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无不对环境产生影响,中国古代,似乎每朝每代的经济发展都是统治者下令垦殖,以发展农业,并促使人口增加为代价的;每朝每代的军事活动包括农民起义,虽然对历史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也起了反面作用。近代工业的发展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时,工厂日益增多,人类对自然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释放。地球上种种危机开始产生:水土流失、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还有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不断出现。严峻现实要我们觉醒。我们今后的发展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人类战争破坏了环境。人类在战争中失去的不仅仅是生命,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环境的破坏。在讲“张骞出使西域”一课题时,注释中关于西域是这样解释的,“西域,是我国古代对新疆和新疆以西广大地区的统称。西汉初年,西域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在讲到“玄奘和鉴真”中讲玄奘用两年时间经过20几个国家,终于到达印度。这里我补充,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是“朝贡不绝,商旅相继”,“沃野千里,仓稼殷积,人民炽盛,牛马千里”,更有“七里十万家”的繁华城市。然而,昔日鼎盛繁华的西域三十六国,早已堕入了历史的烟云。这一带如今是“四望黄沙,城垣倾颓”,森林毁灭,“黄龙”肆虐,文明一个个 被黄沙所湮没。历史学家只记录人类的互相杀戮、吞并,把覆灭归结为频繁的战争。其实,在核武器出现之前,战争没有这么大的破坏力,不可能把几十个国家从地图上铲除掉,真正的原因是人类破坏了环境,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使这一带变成了戈壁沙漠。而且这一地区沙漠化的进程至今仍未停止,解放至今,我国沙漠的面积扩大了一倍。直到90年代,国家进行了全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才在部分地区控制住了沙漠的扩展。《中国历史第四册》基本上讲的是一些战争史,因此我就启发学生思考:“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人类战争的危害,一般说来,远比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大。首先造成人数的过高死亡;再有战争带来的生态灾难,绿色灭绝,生物减少,河流污染,空气恶化,城市萧条,国家破落,所有的设施被洗劫一空。而生态环境的恢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捍卫和平,避免战争。结合历史内容进一步分析,强化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环保意识的高度责任感。3.要学生认识到人口不断膨胀破坏了环境,如果人口资源比例失调的话,必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学中,经常讲到人口问题,并把它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局稳定、社会繁荣与否的一个依据。但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这些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战争是短暂的,但人口的膨胀是长期的,这是导致环境遭到破坏的一个最重要一个原因,所以我在教学中我要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与其说天灾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最大,不如说人类自己给自己惹来的祸更大。我们在讲古代史时,曾经以大都市的人口多少作为反映一个国家一段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的一个标准。人口多代表的经济繁荣,为此要学生联想到随着人口的不短膨胀,人们需要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这样自然环境就会随之改变。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口与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口资源比例失调的话,必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以要控制人口的数量。从中向学生渗透环境、资源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适当补充,与现实紧密结合,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讲到战国时期儒家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时候,我给学生补充了史料“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告诉学生这是孟子提出的主张。让学生知道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认识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说明,人类的每次进步,每一种发明都曾以牺牲森林为代价。如,建造房屋,纸张的发明等。人类无限制的索取最终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例如我国陕西、甘肃、山西一带,到处是荒山秃岭和移动的沙丘,十年九旱,人民生活十分艰辛,但在古代并不是这样。据考证。在先秦时期,这一带是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黄河上游森林覆盖率达50%,只是由于人们盲目毁林开荒,加上战争和林火,森林消失,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气候巨变。在此给学生提供如下资料,据历史资料记载:甘肃从1644年到1906年的260年间,共发生过114次大旱灾。黄河改道26次,发生水灾1500次,每年带走泥沙16亿吨,造成下游河床平均每年升高1至2厘米,使黄河成为引人注目的“天河”。再如长城以北以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变成了沙漠。目前全球的沙漠化面积已达40×‎ ‎40多亿平方米,而且每年600亿平方米的速度向外扩展。通过这些材料的补充展示,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三、古今对比,谈古论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讲古代原始人类遗址时,会提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就诞生在黄河两岸。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目睹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我向学生介绍了古代黄河的一些情况。如先秦时期,黄河上游沿岸森林覆盖率50%,那时的黄河清澈、晶莹,也较温顺。虽然每到夏季来临,暴雨成灾,河水暴涨,淹没一些农舍田庄,但它没有向今天这样暴戾。如今黄河为什么会这样暴戾?黄河的暴戾有其自己的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我们要想完全改变黄河的现状,必须停止对黄河沿岸的自然资源的破坏,并加紧沿岸的绿化造林工作,逐步减少水土流失,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黄河泛滥造成的灾害。在古今对比中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只有保护环境才会受到环境的更多恩宠。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正式成为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全球问题。环境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全人类当前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正如生物学家爱德华·柯蒙弟所说,我们必须学会观察世界,·····用一个生态的良知、用爱、尊重和羡慕来了解。我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明天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