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生活进课堂 孩子兴趣浓
罗田县白庙河中学 肖双玲
一、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倡导:“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新课程倡导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这一必要环节。但这一概念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模糊不清,认为数学课只要讲清知识点,学生会做题就行了,不必在创设情境上多下功夫。今天听了这节公开课,使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认识到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二、案例描述
“面积”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为他们评评理,你们愿不愿意:
生:愿意。
师:小刚、小明从一年级一直是好朋友,最近为一件小事闹得关系非常紧张谁也不理谁。原因是这样的,小刚和小明星期天在家各自做好了一个长方形相框。
出示图1 、 图2
图1是小刚做的,图2是小明做的
他们一同来玻璃店,为相框安玻璃。在付款时,老板让他们付同样的钱。小明认为小刚的框架长应该多付款,为此两个人闹的不开心,同学们你们给他们评评这个理是小明说的对,还是老板做得合理。
生1:小明说的对,因为
(6+2)×2=16(分米) (3+4)×2=14(分米)
所以小刚应该多付钱。
生2:老板说的合理,这两块玻璃大小是一样的,沿着第一块中间把它们分开,再移到下面,就和第二块的完全一样了。
大多数同学想了想都赞同生2的说法。
生齐:噢,原来两块玻璃的大小是一样的。
师:大家摸摸桌面的大小和它们的边框,感觉有什么不同。
(此设计有意识的渗透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师:经过大家这一评,可见老板让他们付同样的钱是合理的,因为这两块玻璃的大小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面。
师:板书面积
师:谁能说一说面积是什么意思?举例说,猜测说都可以。
生1:黑板面有大有小,还有桌面有大有小。
生2:长方形面的大小。
……
师:真好,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谁还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生:玻璃面的大小就是玻璃的面积。
师:归纳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通过上面的活动,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师:(出示两个不同的标有1号和2号的长方形,是很明显不一样大的)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生1:1号长方形面积大 2号长方形面积小。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用眼睛看的。
师:面积相差很大的可以用眼睛直接判断,那么面积相差不大的怎么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师:发给每组相同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纸片(面积相差不大)让学生来比较它们的面积。(留出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生1:我用小方块摆的,长方形摆40个,正方形摆36个,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2:我用透明方格数的,长方形40个,正方形36个。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3:我用5角硬币摆的,长方形摆10个,正方形摆9个,长方形面积大于正方形面积。
生4:我是剪拼的。
老师,我、我、我……(学生举着小手)
学生气氛高涨
……
(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三:案例评析
1、假设“面积的认识”没在前面让学生评理这一贴近生活的教学环节,教师一开始就讲知识点,什么是面积,怎么比较面积的大小。孩子的积极性不一定有这样浓,就不会有“我、我、我……”的发言,学生只会被动地、生硬地接受概念,看似节省时间,长期这样,孩子就不会对学习感兴趣,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
2、这个课例较成功的地方是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课例从让学生评理这一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认识到面积和周长是两回事,并在动手“摸”中理解任何物体都有表面,任何表面都有大小,比较容易地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3、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能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概念有了“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和亲切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