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4-29 发布

语文(心得)之阅读搭桥沟通课堂内外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阅读搭桥沟通课堂内外 温岭市松门镇第二小学 陈灵云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孤陋 寡闻、知识贫乏者恐怕难以立足于未来社会。阅读,就是一条获取知识 的重要途径。那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极其重要, 也是非常关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成和发展的核心。本文就从立足课堂、把握课堂、利用课余、适时展示、 借助激励等方面来谈谈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阅读搭桥 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 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 于低段学生,要求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 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由于农村幼儿园全是私立的、小型的,五花八门,平时侧重于 学生的语文和数学的教育,学生的书写能力较好,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阅读能力更逊色。同时、他们刚刚升入一年级,识字量有限,影响了孩 子们的阅读速度与效果,这些均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差。低年级尤其是一 年级是阅读教学的最初始阶段,但大多数教师往往把拼音、识字作为教 学的重点,从而忽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因此农村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 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极其重要,也非常关键,对学生今后阅读习惯的 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下面就谈谈关于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几点 做法。 一、立足课堂,落实基础,培养兴趣,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 (一)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除兴趣外,则完全在于阅读时有排除 干扰、认真阅读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 必须靠老师不懈地设法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 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读书 习惯的形成。所以我在课堂上采用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 比一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 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 现的舞台。 对于一年级孩子,应教育他们听课、预习乃至读课外书的时候 手必持笔,在所读文章开头、行间,运用文字或固定的阅读符号,学习 圈点批划。例如,在文中圈出要学的生字,标标小节号,划划重点、优 美的词句,或在难懂的地方注个小问号。运用边读边批注的阅读方法, 既可以把注意力切实集中起来,活跃思维,又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 解。 此外,为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还应当对学生进行阅读时边读 边想在头脑中画图画的训练,也就是使阅读内容能迅速地联系自己的生 活实际,运用视觉、形象、触觉、听觉等感官印象和语感能力,唤起再 造现象。这样有利于加强阅读材料的感染力,唤起再造想象,又易于集 中阅读的注意力。 (二)训练勤学好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是靠勤学好问得来的。因此,对一年级学 生的阅读教学不论是指导预习、讲授新课,还是辅导课外阅读,教师都 应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审视书本、发现阅读障碍,能先自行释疑解惑的习 惯。 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如下阅读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喜欢这个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燕子妈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夸小燕子呢? 生:小燕子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样子,所以妈妈要夸 它。 师:真不错!小朋友读了故事就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对这篇 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屋檐下”是什么地方?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 生:屋子瓦片下面一点的地方。 生:你理解得对,但是没把意思讲清楚,别的小朋友可能没有 听明白,老师建议你把课文插图上的“屋檐下”指给大家看。(学生指 点)现在大家明白了吗?这个地方正是燕子做窝的地方。 生:冬瓜和茄子我也认识,可我没有见过“冬瓜的皮上有细毛, 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是为什么?(许多学生都有同感) 师:老师今天从街上买来了新鲜的冬瓜和茄子,请大家仔细看 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惊喜)冬瓜的皮上真的有细毛,茄子的柄上真的有小刺。 师:我们以前没有发现,今天怎么会发现了呢? 生:今天我们看得很仔细。 师:看来只有看得仔细才能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小燕子又 是怎么发现的呢?请你仔细读读课文,再回答。 生:小燕子观察得也很仔细。 师: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读出来的?(学生再次阅读后回答) 我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在学生初读课文之 后,让学生畅谈阅读的初步感受,既满足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又 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这一环节,我清楚地了 解了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并把它作为展开教学的起点,真正为学生积 极有效的学习服务。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维 水平等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文本阅读的反应是独特而有差异的。 于是我诱导“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让学生把阅读中存在的疑 问提出来,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解答,教师适当进行引导,这样既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时我觉得自己 是一个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人。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们的阅读是粗线条的。当他们在理解文本遇到困难时,我没有用自已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理解,而是学生多次回到课文中直接接触语言材 料,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加深理解和感悟,让 学生谈出自已认识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语文教学的多元化。 二、把握课堂,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养成自主的阅读习惯 就阅读情感态度而言,十分强调养成习惯阅读的兴趣,在低年 级这一点尤其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 续习惯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不可想象,学生对阅读毫 无兴趣,仅凭毅力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400 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纵然 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氛围的创设。 (一)课前时间的把握。 课前虽然仅仅只有五分钟,但若合理利用,将会有“事半功倍” 之效。身在农村的学生,家庭的阅读氛围无从谈起,有些家长有阅读的 习惯,家庭的阅读氛围也是很淡的。低段的阅读教学以儿歌、童话故事 为主。短短的五分钟可以巧妙地给学生布置阅读的氛围,弥补上述的不 足。 儿歌琅琅上口,充满童趣,是学生乐见的阅读。如经典读本《三 字经》、《百家姓》,现在流行读本《每日一诵》,还有其他的儿歌、童谣。 课前选个一两首或其中的一小段来让学生读读背背是绝对没问题的。学 生阅读的成功感足了,阅读的兴趣就来了。 童话故事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 膀。由于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少,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让他们读故事书 很容易疲倦,因此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提倡教师读故事给学生听。这 样做,不仅可以延续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激发 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 心,能够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去阅读,产生自 主阅读的兴趣。 (二)课外知识的渗透。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 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以课堂为纽带,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 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以激 励其阅读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以篇带片,扩大阅读范围,激发阅读 的欲望。 1、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作品扩展。学到写春天的课文, 就大量的扩充关于春天的短文、儿歌、古诗。这样阅读的内容多了,对 春天的认识也深刻了。 2、以某个知识点为切入口,横向拓展。比如学到教材的《识 字七》,出现了一系列的谚语,内容从天文到地理,先引导学生读、理 解,引起他们的兴趣,课后再让学生收集谚语,再根据课文的方法去理 解谚语。这样无形中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三、利用课余,与书交友,增强兴趣,拓展广泛的阅读空间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 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 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勃发”。没有 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 然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小学 生都富有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不甘心只禁锢在单调的课本阅读之中,而 愿意通过广泛地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训练 一年级学生与书交友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会使他受益终生。 由于一年级孩子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再者本身的认知面又 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阅读的需要。 1、“故事引诱”读。学了《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 人》等课后,我让小朋友再去找找写邓爷爷、毛主席的其他故事读一读。 2、教师引领读:由于一年级学生自我的选择能力还不是很强, 教师可以不失时机跟孩子们一块儿阅读一部好书的开头,引起他们的兴 趣。如老师有声有色的跟学生一起背 《唐诗三百首》,并做简要的解释, 学生马上就会捧着诗歌背起来,比老师还快走一步。 3、教师推荐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推荐书籍。低年 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以及一些图文并茂的卡通、漫画 等。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女娲补天》等。结合重大的节日推荐 书籍。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让学生收集有关于描写月亮的文章故事 或古诗来读读背背。国庆节指导学生读各种描写祖国的小诗歌;清明节 发动学生收集有关革命烈士的小故事(可以听别人讲,也可以自己找书 来读)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4、“以篇带片”读。学到《地球爷爷的手》或《兰兰过桥》, 可以大量扩充科普类读物。上到《棉鞋里的阳光》就引导学生阅读注音 版的《三字经》,了解《鸦反哺》、《孔融让梨》等故事,或直接去读读 这些注音版的小故事。 四、适时展示,积淀素养,激发动力,收获满意的阅读成果 从一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日积月累,不会做诗也会 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 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 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小朋友们准备 了一本《采蜜本》,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 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 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 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 适时适度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亦能强化学习的动机。为让更多 的学生了解班级的学习成果,为让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体会、学习方法、 学习成果,为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我们可以于期中考试后举行“学习 成果展”。其间展示学生古诗文的背诵,方法的运用,笔记的摘抄,学 习心得的撰写。学习成果展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 活动,强化课外阅读。为使这种课外阅读的风气持续下去,应该围绕课 外阅读开展一些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强化课外阅读。如: 1、诵读竞赛。让学生把自己喜欢朗读的诗、词、文章朗诵给 大家听,让同学们分享读书的滋味与快乐。诵读形式可以多样,有配乐 诵读、表演诵读、独诵、合诵、集体诵等。最重要的是给不同层次的学 生创造展示的机会,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经过 一层层的选拔、锻炼,相信学生朗诵的技巧更成熟,胆子更大,见识更 多,阅读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2、讲故事比赛。小学生喜欢看故事书,阅读的兴趣往往是从 读故事书开始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看故事书,增强读书的效果。讲 故事比赛能引导学生读更多更好的故事书,而且能锻炼口头表达的流利 性,培养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协调能力,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 悟。 五、借助激励,推波助澜,内化兴趣,延伸长期的阅读时间 学习动机有长远动机和近期动机。能够自觉运用长远学习动机 激励自己学习的学生为数极少,而且小学生在挫折面前容易气馁,需要 老师适时利用奖励这一近期动机激发学习的兴趣。成就感是激发学生深 层动力的最佳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 次,最高层次是成就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满足学生成就的需要 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适时客观科学的评价是学生阅读的兴奋剂,我们要充分发挥评 价的有效作用,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外阅读的精神愉悦,身在其中,乐在 其中。 1、读书明星评选。根据学生的阅读量、古诗文背诵量、读书 笔记等情况,每月评出“月读书明星”;学期末又根据月读书明星的情 况评选出“学期读书明星”。不管是什么读书明星都在教室公示栏中与 师生见面。 2、书香家庭评选。书香家庭条件是:有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学生有专用的书柜、书桌,有一定的家庭藏书(20 本以上);父母或其 他监护人能督促孩子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籍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积极 参与学校开展的“亲子阅读”交流活动;支持孩子参加各种读书活动, 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3、以书为侣好学生评选。条件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 的阅读习惯,坚持每天的读书时间,完成每天的阅读量;积极参加学校 或班级举办的读书活动,读好书、读经典,经常写读书笔记,在学校或 班级发挥带头作用;开展阅读活动以来,经典诗文背诵量和课外读物阅 读量均超标以上。 “读书明星”、 “书香家庭”、“ 以书为侣好学生”的评比是 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肯定,会让学生激荡出课外阅读的成就感,他们会带 着这份小小的成就感幸福地阅读着。而且还会通过语言的激励不断强化 他们的成就感(当然还会鼓励没有评上明星的同学努力争取),让同学 们在成就感的阳光中享受阅读和积累的快乐、幸福,从而为学生的长期 阅读奠定情绪基础。 培养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非一日之功,而当一个人如果养成了 阅读的习惯,它将使人受益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应从一年级开始,让 孩子们学会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 限魅力。我们坚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我们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 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适当拓展课外,设计出适 合学生阅读的形式和方法,我们就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