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29 发布

语文(心得)之如何培养低段学生专注的听课习惯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如何培养低段学生专注的听课习惯 ‎ ‎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是,我们却常常会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镜头:‎ ‎  发言的学生讲得津津有味,别的学生或东张西望,或挤眉弄眼,或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  一位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 ‎  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地顾不上听讲;‎ ‎  合作学习时,老师的要求还没有说完,学生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往往淹没在一片声浪中……‎ ‎  放眼社会生活,倾听能力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听广播、听音乐,小到日常交流对话,时时处处都需要倾听。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曾经有人进行研究过,一个人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分配比重是:听占40℅,说占30℅,读占20℅,写占10℅,由此可见能专注地“听”‎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倾听的能力不是天生得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这个能力要从低年级就应开始注意培养,一旦没有养成好习惯,到了高年级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我们的经验是:‎ ‎  (一)调整听课的心态 ‎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  比如,在教学生字时,我发现“聪”的构字很有意思,于是就萌生了将“聪”字引进课堂引导学生重视倾听的想法。我将一个大大的“聪”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因为‘聪’字把大大的耳朵摆在第一位,会用耳倾听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其次呢,聪明的孩子会动手、动口和用心,其中‘用心’是基础,放在‘聪’字的右下角,而‘聪’字右上角那两点,不正像一双勤劳的小手吗?它告诉我们要先做再说,多做事少说话,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学生字时,学生果然比平时听得更认真,而当他们忘了专心倾听时,我就会意味深长地指一指黑板上的那个“聪”字,他们则会意地笑了,马上改正了。后来,这个“聪”‎ 字就一直留在黑板上,孩子们舍不得擦,他们说:“我们想把这个字留住,可以时时提醒我们上课要注意倾听。”‎ ‎  (二)树立“听”的榜样 ‎  小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绝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我就是在课后与学生谈心、受理学生的“告状事件”时,也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给孩子一个展现个人思维的机会。教师的“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会专注听课的氛围。‎ ‎  (三)训练贯穿课堂始终 ‎  光靠说教,习惯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有效的指导还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  (1)学生眼睛注视老师。这是表面上的“听”‎ ‎,适用于习惯培养的初期。小学的课堂有别与大学,在这里尤其需要和孩子眼神的交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低头做小动作的概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孩子的眼神中判断他是否在专心听课,有没有听懂。‎ ‎  (2)复述同学或老师的话。这是形式上的“听”,适用于“听”过程中不专注的学生。听发言之前就明确的告诉学生“过会儿要请同学们重复”,听发言后对同学们的“听”的习惯作出评价。‎ ‎  (3)教师课堂语言简洁。有时候我们常常无意之间把学生重要的答案会重复一边,一堂课40分钟本来就很有限,这样做是一种费时的表现,久而久之,其他的学生就知道了,同伴的回答我们可以不听,老师会把重要的话再说一遍的,听老师的才是重要的,这个误区我们要避免。‎ ‎  (4)关注学生的“听”的生理规律。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最大限度地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例如提醒学生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很重要;又如采用激将法,创设一个挑战极限的情境,为了完成挑战,学生不得不认真听,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高了“听”的能力。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听。‎ ‎  到了训练的高级阶段,我们还可以从纠错、提问、反驳、补充同学的发言、轮读句子以及快速提问的方式来达到某种刺激,从而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  (四)建立听课评价机制 ‎  为巩固训练成果,应及时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评价。我一般结合每周的光谱评价进行,组织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对孩子近期“听”的表现,做一个总结。通过评价,对那些倾听习惯好、倾听能力强的孩子进行及时、热情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在下一阶段更加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