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以弘扬抗战精神为话题的心得体会1000字5篇
以弘扬抗战精神为话题的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一
将“抗战精神”镌刻在心灵最深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激昂的旋律响彻卢沟桥畔,再次将人们的记忆带回那段烽火岁月。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历史才能守护历史,才能守护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行动继承,用信念诠释,将“抗战精神”镌刻在我们心灵最深处。
铭记抗战历史,勇担时代使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75年前,为抵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屠刀下就义、在炮火中奋进,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越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要清楚认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我们牢记这段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缅怀英烈,以史为鉴,开创和平未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亘古不变,我们要坚定相信历史昭示的伟大真理,深刻汲取历史警示,涵养精忠报国的鲜明品质,勇担起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岁月中,无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战,不屈的意志、昂扬的精神、坚强的斗志使得革命英雄形象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从赵一曼被俘后高唱《红旗歌》从容就义,到赵尚志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再到凇泸会战中八百壮士誓死不退……他们以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我们要牢记他们的英勇事迹,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光荣使命,时刻以斗志昂扬的姿态面对任何艰难险阻,以爬坡越岭的恒心奋勇向前,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革命先烈。
坚持党的领导,紧握制胜法宝。“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中国能从悲惨境遇向着光明前途发生转变,就源于有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是在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总结全国抗战前形势矛盾运动规律及深刻阐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还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组织形成各类力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它是我们革命的制胜法宝,我们要充分汲取抗战精神中的宝贵养分,用力挺起民族脊梁,筑牢政治信仰、形成思想自觉、淬炼过硬本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顺应历史潮流,把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携手并进、奋勇向前。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以弘扬抗战精神为话题的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二
深挖抗战精神“富矿” 激荡奋进力量
岁月峥嵘,英雄事迹镌刻不灭印记;正道沧桑,抗战精神激荡磅礴力量。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站在特殊的时间节点,重温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历史,激荡在人们心中的,既有山河破碎、同胞死难的沉重悲痛,也有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血性气节,更有气壮山河、浩气长存的伟大抗战精神。对党员干部而言,纪念那段伟大的历史,就是要从不屈抗争的民族集体记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伟大抗战精神之光引领奋进征程,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华彩篇章。
在回望历史中追根溯源,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树高千尺必有深根,水流万里必有泉源。杨靖宇将军“草根树皮充饥肠,腹中没有一粒粮”、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引敌寇,纵身跳下深悬崖”、八名女战士“身着戎装卫华夏,挽臂投江殉国家”等感人事迹的背后,是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和政治灵魂在闪耀光芒。读懂抗战英雄的“精神密码”,就要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坚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作为理论学习的首课、主课、必修课,扎扎实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权威著作,学出忠诚、学出信仰、学出本领、学出责任,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在追忆缅怀中赓续传统,锤炼担当实干“真本领”。沧海横流显本色,危难时刻见精神。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践行铮铮誓言,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挖掘伟大抗战精神“富矿”,就要挺身而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考验,主动到偏远地区、艰苦环境中去磨砺品行,到困难大、问题多、任务重的吃劲岗位多墩墩苗,多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复杂的事,接一接“烫手山芋”,当一当“热锅蚂蚁”,勇闯改革发展深水区,敢啃脱贫攻坚硬骨头,扛起干事创业硬担子,在火热的实践实战中摸爬滚打,淬炼成为疾风劲草、烈火真金。
在薪火传承中砥砺初心,恪守为民服务“赤子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十四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唤起工农千百万”,陷侵略者于人民战争的大海汪洋,多少母亲送儿上战场,多少妻子送郎打东洋,多少游子杀敌报国归故乡,多少百姓毁家纾难御敌寇虎狼,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写就“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共御外侮、共赴国难”的壮丽史诗。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要永葆为民初心,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中感悟人民情怀,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融入群众“土地”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拿出真招实招解决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启新程。75年弹指一挥,在苦难辉煌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已然深深熔铸于民族骨血、基因和灵魂,不断焕发出不竭的精神伟力,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断前进!
以弘扬抗战精神为话题的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三
“抗战精神”扬鞭策马 “旗帜高擎”奋蹄前行
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深处走来,历经血与火的淬炼,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神积淀,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抗战中促成民族意识的觉醒,迸发空前团结的强大力量,更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注入丰沛养分和澎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战精神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深刻内涵。14亿中国人民要在伟大抗战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顽强斗争克服一切险阻之隘、以扎实脚步丈量胜利咫尺之距,让抗战精神历久弥新,照亮追梦之路。
涵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激发“同仇敌忾、共赴疆场”的时代强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爱国情怀根植于中华广袤大地、深融于中国人民精神血脉,成为中华民族培育起来的固有基因,和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一二·九”运动中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北平爱国学生,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抗日军民,及至庚子年逆行而上、白衣执甲的抗疫英雄,中华儿女总能在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像火山一样迸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奏响同仇敌忾、共赴疆场的时代强音。
坚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引领“大义凛然、慷慨豪迈”的生动实践。“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为了维护国家尊严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饱经沧桑而不失的精神之魂。14年的全民抗战,中华儿女“扛起土枪土炮,挥动大刀长矛”,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用生命和鲜血高擎坚决抵抗侵略的旗帜,绵亘其中的正是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硝烟散尽,但气节长存。当下虽无外敌入侵,但内外挑战仍然艰巨复杂,我们要从那段不屈抗争的历史中汲取力量,让崇高的民族气节历劫不灭、薪火相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慷慨豪迈的奋勇前行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激荡“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汇聚“气吞山河、壮怀激烈”的磅礴力量。“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一个民族最巍峨的精神丰碑,就是为了祖国利益不惜流血牺牲、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战涌现出无数不畏强暴的英雄豪杰,他们共赴国难、视死如归,即使血染疆场,也要救国救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亡,构筑起“人人抱必死之心,必与日军拼命到底”
的强大精神支柱,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如今,我们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遇到不小的压力阻力,我们要激荡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砥砺英雄奋进之志,方能不断汇聚气吞山河、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凝聚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鼓舞“披荆斩棘、越挫越勇”的砥砺前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华民族英勇战斗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源于坚定不移永不言败的民族自信和必胜信念。与西方战场相比,中国的抗战时间要持久得多、道路要曲折得多,但中国人民丝毫没有被吓倒,而是坚强地挺直脊梁,始终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作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锐利武器,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萧若百炼之钢,不可屈抑。”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中国共产党历尽艰险,我们要赓续和坚定必胜信念,始终拥护党的领导,从而构筑起决战脱贫攻坚的坚强精神防线,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以弘扬抗战精神为话题的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四
铭记历史的那一片红 吾辈当自强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逝去的是历史,不朽的是精神,时至今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抗战历史,铭记先辈们的足迹,弘扬抗战精神,汲取不断前行的动力,更好地开创未来。
重温抗战历史,铭记先烈们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砺初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全部沦陷,到1932年发生“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爆发,再到华北危急,又至1937年日军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5年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开启了抗击日本仅略的14年漫长斗争史。其间,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一三”淞沪会战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消灭中国”的计划,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留下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的壮阔史诗。今日,我们重温抗战历史,是警醒后人不要忘记那段历史,勿忘国耻,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坚决纠正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等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行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缅怀抗战英雄,传承先烈们曾用青春彰显的“拳拳之心”,拼搏奋进。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回首75年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誓死抗敌,用铮铮铁骨保卫家园、以血肉之躯捍卫尊严,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谱写了一曲曲万众一心、英勇抗敌的英雄赞歌,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
等众多英雄群体。感谢英雄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引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给养。崇敬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当英雄才会英雄辈出。今日,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就是为了弘扬中华儿女为国舍身取义,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今日中国,我们需要更多诸如此类的精神来涵养今日的中国,涵养今日的我们。
传承抗战精神,践行先烈们曾用毕生诠释的“殷殷之情”,厚植人民情怀。战争是残酷的、血腥的,抗战艰苦卓绝、中国牺牲巨大,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犹记得75年一名中国记者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后在《落日》一文结尾写道,“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前雪,中国应新生。”是啊,旧耻已前雪,中国应新生,此话言犹在耳、振聋发聩。作为后人,我们一方面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牢记战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对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把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能战方能止战。一方面要正确认识物质、武器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在人,比如抗美援朝,中国在武器装备、科技实力等多方面均不如人的情况下,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把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打出了中国人的气势,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所以要敢于斗争、敢于亮剑,敢战方能止战,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些历史的教训和启迪应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指引着我们在接续传承中逐梦前行。
以弘扬抗战精神为话题的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五
九月 记忆不一样的“秋词”
89年前,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点燃了长达14年侵华战争的战火,拉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75年前,1945年9月3日,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中华儿女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神州陆沉、中华再造,沧海桑田、日月新天。祖国日益繁荣富强,民族正在走向复兴道路。
时光长河静静流淌,上游激荡的涛声依然响彻耳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车辙压过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秋词》耳熟能详,又是一年九月,秋风冽冽、白露为霜,当历史的重影浮现眼前,我们记起的,却是不一样的“秋词”。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铭记刻骨铭心的苦难历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起,1931年到1945年14年间,大半个中国沦丧在日军铁蹄之下,930余座城市被占,3500万同胞伤亡,4200万人无家可归,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是一场空前的国家灾难,是永不会愈合的民族伤疤,我们不能忘记!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取劳工、进行细菌战化学战、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这是侵华日军罪行铁的罪证,也是中华民族血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消灭中国的侵略战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义无反顾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148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筑起不倒的长城,用永堕黑暗换取胜利的曙光——这是一段用鲜血浇筑的历史,一场用生命赢得的胜利,我们不能忘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传承为国为民的抗战精神。“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中华民族历来是英雄的民族,抗日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以身许国、与国共戚,挺起了顽强不屈的民族脊梁,创造了与国共戚的抗战精神。何谓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即是华北平原普通人家“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楹联所承载的爱国情怀;是赵一曼历经几十种酷刑而面不改色、缄口不言,“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民族气节;是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舍生取义、儿所愿也”“没有命令、死也不退”的英雄气概;是两万里长征路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记忆也许模糊,精神永不消逝。将抗战精神永远延续下去,与医护人员一道白衣执甲、共克疫情,与抗洪战士一起风雨逆行、防汛救灾,与基层工作者一同上山下乡、战贫攻坚,即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对抗战精神最好的传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奋斗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战争时期,救亡图存是我们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我们的使命;改革开放时期,建设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使命;步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使命。完成使命,需要艰苦卓绝的勇气与毅力,需要勇往直前的气势与担当,需要矢志不渝的初心与信仰,需要薪火相传的奋斗与拼搏。“船到中流浪更急,一蒿松劲退千寻”,当前,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风险交织、挑战与机遇共存。如此局面,更加需要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发扬抗战精神,不松劲、不退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顽强的拼搏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勇开顶风船,扬起中国帆”,共同驾驭好这艘承载梦想的大船,驶向民族复兴的彼岸。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相信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众志成城下,我们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开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灿烂明天,并以此告慰那段铁血悲歌的历史,告慰无数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献出生命的烈烈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