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9 发布

语文(心得)之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 ‎  【摘要】:课堂提问,是最常用教学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考,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  平时老师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怎么初中生越来越不爱回答问题了?”“那么直接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就没人回答?”“为什么上课一提问就有学生立马翻参考书?”其实当教师出现这些疑惑时更重要的不是抱怨而是反思,反思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设计的问题好不好,提问是否有效。如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 “大而无当”,深浅度不合适,空洞陈旧,在提问时对学情把握不足,时机不恰当,自然学生思维陷入一种茫然的境地,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有效的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情、《课标》、教材,来精心设问、发问。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结合相关理论及平时语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效提问,有如下几种方法:‎ ‎  一、     深入研究,做好提问的准备 ‎  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常上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思维之闸。一定要在课前充分的准备。‎ ‎  首先,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旨、内容等。对文本有完整、深刻、准确的理解。做好授课准备。其次。收集有关教学的相关资料,做好知识准备。再次,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心理准备。例如我在教授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前,预想到初二的学生尤其是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对二战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本篇文章时会不太感兴趣。那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问题的设置,课堂的提问就很关键。在上课前我搜集了有关二战的许多资料,参观了学校旁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再去研读文本时就很有感触。设计了两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在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收他的‘记忆’既是‘沉重’,又是‘美丽’的,请结合全文和你了解的有关‘二战’的知识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联邦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和变现有什么不同?”学生有了这两个问题作为理解文章的抓手,再结合南京在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下所受的灾难学生就快就能进入文本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  二、     紧扣目标,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  提问要扣住学习目标,抓住问题的实质。讲究目的性。如果没有目标,学生就不知从何答起。更谈不上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因此老师的提问要围绕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为了提问而问,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提问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忌讳教者一味地问诸如中心、主题、写作特色等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太空、太大,学生难以把握,且没有多大意义。‎ ‎  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遗贬谪仍有如此用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如果提问:“本篇散文苏轼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就大而空,自然不会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 ‎  再如,在教《故乡》这篇课文时提了两个问题:一是文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二是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由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风向标,学生围绕它自由发挥,提出了不少问题。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探究,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思维得到了训练,较为顺利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  三、     抓住契机,提问要适时。‎ ‎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都可以提问。但只有在最恰当的时机提问效果才是最好。对于这一点,几千年前孔子已经有过精彩的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愤”‎ 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弄明白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但又难以表达时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当学生处于 “愤悱”状态之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这就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教师既可以在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或思维缺乏深度时及时提问,也可以在教材精华处创设最佳提问时机,比如在内容的关键处、内容的变化处、内容的空白处等。教师应抓住问题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学生心理“矛盾”。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矛盾”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教学的重难点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例如我在教《塞翁失马》时,有个典型的范例:“马亡而入胡”中的“亡”字,我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问:“马死亡后然后进入胡地?”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时明白“亡”并非“死亡”意,而是“逃跑”。提问时设置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障碍”,学生乐于主动思考,自己找到越过障碍的方法,比我直接讲授,学生思维更能得到训练。‎ ‎  四、     水到渠成,提问要有层次。‎ ‎  当然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较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学生乐于接受。如我在教学《风筝的心》一开始提出主问题“风筝的心指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大且难度高,学生缺少抓手。这个问题可以把它分解成几个难度由浅入深的小问题:“风筝为什么飞不起来?”“风去哪了?”“风筝的心愿是什么?”问题这样设计便有梯度,学生思考时就有了方向,问题迎刃而解。再如在教学《故乡》过程中,当讲到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时。我开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通过肖像描写,你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一下子答不上来。我灵机一动,要求他们找出三处细节:“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然后顺势提问: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学生纷纷抢答,这样要解答的问题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  总之,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语文世界,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科学拟题,机智提问,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参考文献】‎ ‎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  [2]李涛。王均江。语文教师课堂提问十忌[J].文学教育。2008。(14)‎ ‎  [3]刘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10)。‎ ‎  [4]倪锋英。高效课堂呼唤高效提问[J].教师,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