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29 发布

语文(心得)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吴 蓉四川省南充市人民中路小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从2000年秋季启动,在国家级实验区已进入第九年,在省级实验区也已经进入第八年。和其他课程一样,自实验以来,语文课程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语文教育、教学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作为一名小学基础教育工作者,也从中获准非浅,就此发表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深刻体会。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1         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作为接受者。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满堂灌,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迫使学生走进“死读书,读死书”‎ 的死胡同。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起来和压制下去。21世纪我们国家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其他因素很多,但重要的就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谁的素质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将来能够成才的不一定是99分、100分的学生,而是综合能力很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转变观念,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一切要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当学习的教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2         创新教学方法是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因素观念更新不是停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以教案为剧本,以教师为主角,以少数学生为配角,以多数学生为群众的课堂演出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使课堂活起来。2.1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主动参与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造火花。要获得如此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格式。例如教学《西湖的“绿”》一文中,笔者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作者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朗读,知道文中所描写的灵隐、苏堤、和花港三处景物“绿”‎ 的特点,每一处给作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从“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这种绿浸染了周围的其他景物,使“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溪水在“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等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见调节器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2.2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思维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难中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每学一篇课文,笔者都要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在预习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手段。例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学生对课文已有初步了解,知道文中主要讲了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伙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上课时,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他献血时痛不痛?他不怕死吗?小姑娘不是自己的亲人为什么要献血给她?笔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大胆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提高阅读文章的分析能力。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指点发问方法,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使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质疑和敢于创新。通常可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类型特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根据课文重点句段提出问题。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有一句“她是我的朋友”,和课题一模一样。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以他说的话为题?老师适时地加以引导,从文中六处八句表现小男孩献血时的神情、动作变化的句子。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自然让学生明白小男孩缺乏献血知道,误认为自己会死,但他还是毅然地为小姑娘献血。从而表达了小男孩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阅读能力也不断的得到提高。学生就会轻松自如地学好每一课。2.3适时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对课文情节进行补描,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也可对文章细节进行拓展等,让学生根据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思维的天空中尽情翱翔。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课本结尾是这样写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国家的损失感到痛心。笔者适时地点拨他们:要把痛恨、痛心转化为另一种力量,作为一名中国人该怎么办?学生纷纷发言:(1)要找英法联军算帐,要求他们偿还。(2)要把圆明园重建,建得比以前还漂亮。(3)圆明园建漂亮后,让那些英法联军来看一看。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是了不起的。在争论中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3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停留在一个模式上,如某一学生答对问题时,就要求所有学生用掌声对其表示鼓励,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老师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老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所有学生认为好的。要积极培养求异思维,对学生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能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才能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然,以上所说并不是唯一途径,还应多开设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编节目、自导小品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表演给同学看。同学间互相监督是否说普通话,是否练习英语口语等。让学生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活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是每一位教育工作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