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9 KB
- 2021-04-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杜绝餐饮浪费心得体会3篇与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感5篇
杜绝餐饮浪费心得体会3篇
【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忘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忘记了粮食的重要性。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有多少是我们力所能及就可以做到的节约,被我们忽视,身边又有多少人还能保持着节俭的传统美德。厉行节俭,杜绝浪费,弘扬的是不仅美德,更是向所有人倡导“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当前强调扩内需、促消费的背景下,反对浪费会不等同于抑制消费,而是要把节俭当成一种文明社会的标志。
“俭以养德”,党员干部是一面旗帜。身为党员干部,要以身为先,做节俭的模范者。带头厉行节俭节约,要严格要求自己、转变作风,厉行节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自觉性,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要坚持廉洁奉公、权为民用,决不能滥用职权奢侈浪费。从党员干部到国民,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对文明标准和文明行为的态度,才能有效带动中国的健康发展。
【篇二】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时,这样指出。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餐饮大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浪费问题愈发凸显。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浪费率为11.7%。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此巨大的食物浪费,令人痛心。居安思危,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特别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遏制餐饮浪费,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开展“光盘行动”到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提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客观来说,一些地方餐饮浪费行为仍然存在,部分领域浪费现象禁而难绝。尤其是在饭店、企事业机关和学校食堂等重灾区,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动了几口,类似场景天天上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对食物的敬畏,但为何食物浪费现象屡禁不止?中央三令五申、各级也都出台文件,但为何落实起来仍困难重重?原因是多样的。现实中,一些人出于虚荣心、爱面子、讲排场,婚宴接待、商务宴请时“只有剩下很多饭菜,才能显出主人的热情,否则就会让宾客感觉不真诚”。有的人缺乏节约意识和科学膳食观念,对粮食浪费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理所应当。除此之外,缺乏约束性措施和惩戒机制,也造成了管理缺位,监管者只能口头上倡导,对浪费行为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粮食浪费的危害性、在行动上采取更有力举措、在落实上下大力气。既要以立法建立刚性约束、督促习惯于浪费食物者改正,更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以崇德守规使人们回归餐桌理性和文明。
不久前,联合国发表《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警全世界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性蝗灾的影响,今年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们都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不仅对深入推进整治“舌尖上的浪费”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发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氛围的动员令。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做新时代勤俭节约的排头兵,树立以俭养德的风向标。
注重以俭养大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的经验教训都说明,能不能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对一个执政党和国家来说,是命运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领导干部作为执政骨干和中坚力量,能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更关系到国家、民族、政党的兴衰存亡。一旦贪图享受、奢靡浪费成风,丢掉的不仅仅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还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更有群众的期待、人民的信任。进入新时代,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属于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和推进伟大事业出发,保持政治本色,坚守政治定力,坚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切实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注重以俭养公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领导干部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关键少数”,能否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关系到整个作风建设的成败。在群众看来,一个铺张浪费的干部,就是一个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人,甚至是一个不廉洁奉公的人。这样的干部,必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可见,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勤俭节约贯穿于在履行职务、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特别是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更要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用好钱财,珍惜民力,坚决克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倾向,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严格把关,少花钱多办事,把有限的资金资源、财力人力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应,着力推动“六稳”“六保”工作取得实效,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注重以俭养私德。“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的衣食住行,从表面来看属于个人的私事,但本质上属于引领风尚的大事,是百姓观察党风政风的一扇窗口,是透视领导干部做派与操守的一面镜子。事实上,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是社会风气的“导航仪”,其一举一动会在无形之中营造一种风气、倡导一种追求、引领一种方向。正因如此,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无论八小时之外还是公众场合,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勤俭持家的美德,事事厉行节约,时时反对浪费,处处严于律己。尤其要把节约粮食作为重要切入点,带头坚持“光盘行动”,以实际行动做制止餐饮浪费的模范,从而形成一种正向的示范作用。通过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达到“群雁高飞头雁领”的社会效应,带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切实以好的作风涵养好的党风政风、形成好的社风民风。
俭以养德,静以修身。领导干部要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增强戒奢克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喊响“向我看齐、对我监督、跟我行动”,当好表率、树立标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着力在勤俭节约中修练良好的品德和过硬的作风,在艰苦奋斗中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力量。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感5篇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感5篇
【篇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31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大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把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的决心、远见的卓识,对确保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这次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生动实践,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并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制度作出战略部署,通过提出的13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
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这一决定,我们看到“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循着这次决定明确的奋进之路,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正向我们走来。
作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一是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全会公报,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实质,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目标要求、丰富内涵、制度特征、根本保证;二是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工作理念,立足本职岗位,主动担当作为,认真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不断提升邮政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篇二】
近日,一部“庆余年”电视剧热播,它以一个重病将死的现代人渴望生命重来一次的愿望为主线,描述了此人到古代重活了一生的故事。2020年关将近,电视剧内的剧情可以假设,但基层治理的剧情却不能“架空设计”,因为广大基层是国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络”,我们交给老百姓的“答卷”没有“补考”的机会。针对新时代的基层治理,我们要坚持唯情、唯实、唯诚,才能给老百姓的新年留余庆、留余福、留余乐,真正让他们“庆余年”。
党员先锋模范“唯情”给百姓“留余庆”。“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同志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形象比喻为“鱼水情”。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党员干部要心怀“鱼水情”,做好“领头雁”,以“先锋模范”为镜,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吃住在基层、干事在基层,知百姓“冷暖”,察百姓“疾苦”,为百姓办好事、实事。例如,四川省洪雅县金域蓝湾小区曾经是垃圾成山、秩序混乱、小偷光顾的“烂湾”,百姓怨声载道,每日提心吊胆、苦不堪言,直到2016年1月,在洪川镇党委的指导下,成立业委会党支部,党员业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夜间巡防队,每天凌晨1点至5点轮流开展小区巡查,带领小区业主义务投工投劳,清运清理,小区管理秩序逐步恢复正常。2019年进入尾声,党员干部要“饮水思源”,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给百姓新年“留余庆”,使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基层组织自治“唯实”给百姓“留余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充分保证了城市居民、农村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当家做主”权利。新时代的基层治理,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基础,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抓住“人”这个核心,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农村村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例如,乡贤调解员调借邻里纠纷义务“坐诊”,志愿服务队微笑服务递出城乡最美“流动名片”,法律、技术、医疗等基层便民专业服务队常态化上门“送服务”……一系列基层群众自治活动,给广大群众新年“留余福”,让千家万户福气满满。
网格队伍服务“唯诚”给百姓“留余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新时代的基层最末端,网格员队伍是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我们必须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充足、真诚服务百姓的“基层铁军”,让他们守好网格“责任田”、当好宣传“小喇叭”、做好群众“知心人”,情系百姓、为民排忧,真心诚意服务自身网格范围内每一位社区居民、农村村民。通过尽心敬业走访入户、重点回访,“零距离”服务、“快响应”应答,真正达到基层治理“全覆盖”。寒冬腊月,点亮这一片网格员队伍的“星星之火”,可以温暖千万基层百姓之心,给他们的新年“留余乐”,使万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基层、聚力建强基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是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农村治理得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群众满意度才是我们的评判标准。
自治,基层治理的“核心”。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在城市和农村中由居民或村民自愿选举产生的,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因此全力健全自治组织,着力完善自治机制,引导党员群众参与自治,力争创新自治方式,组织党员群众领办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社会组织,建立完善监督委员会,加强自治监督。
法治,基层治理的“保障”。村(社区)可以依托“三会一课”“农民夜校”“普法阵地”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法制宣传,上级相关部门也要深入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活动,提升党员群众遵纪守法意识,从而树立法治观念,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完善村规民约、公共秩序等一整套规则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法治队伍和人民调解队伍,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和解决矛盾纠纷。法治为基层政府、自治组织和群众提供行为指引,确保基层治理规范有序。
德治,基层治理的“支撑”。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注重以文育德,结合时代要求对基层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行创新,积极探索更多道德评议激励机制,深入挖掘群众身边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各种表彰宣传活动,发现群众善举,树立道德标杆,引导群众向上向善。结合实际,深挖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提炼总结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德治需要我们基层长期培育内化,从而让群众在参与道德实践中提升自身素养。
【篇四】
乡村一词,虽隐约带着一抹泥土味道,但细细品味,它却承载着一种寄托、一种思绪、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这里诠释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脱俗,传承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风土人情,传递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演绎着“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激情忙碌……古往今来,乡村在朴实与勤劳中不断蜕变。
放眼当下,乡村的短板也非常明显,相比于城市,乡村在道路、饮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落后,卫生秩序、社会治安、医疗保障、就医就学等方面差距明显,部分村民因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导致滥用农药、乱排污水、闹“烧火佬”等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影响着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若放任不管,只会导致“脏乱差”问题频出,邻里矛盾纠纷不断,降低群众幸福指数,因此,搞好乡村治理已是必然之举。
“这条村道终于有路灯了”“我们村里通天然气了”“家里厕所要改建了”……村民的声音是朴实无华的,但一句句背后都透露着莫名的激动。乡村是熟人社会,邻里乡亲都多少有点沾亲带故,搞好乡村治理,光是简单粗暴的学文件、喊口号,只会流于形式、浮在表面,必须要学懂弄通上级文件要求,以“接地气”方式转化为群众能够接受的语言或者行动,方能开展好乡村治理。
首先,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战斗堡垒是关键。支部建强了,乡村治理便有了“主心骨”,通过支部带动,才能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项目建设,把好的政策方针准确有效落实到农村。要选好支部带头人,配强支部班子,把“有威望、有公心、有想法、有干劲”的能力选入支部班子队伍,带动群众形成发展共识。同时,要不断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强村级产业,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其次,利用能人治村,集聚人才力量是保障。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不断锤炼党性,带头攻坚克难。要深挖农村“能人贤士”,宣传“好人好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鼓舞带动,更能形成凝聚和向心力。要广泛回引外出人才,把见识广、理念先进的优秀人士引回来,把在外的治理见闻和发展思路带回来,通过他们宣传宣讲,提高村民认识。
再次,倡导乡风文明,净化人居环境是支撑。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文化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五会”制度,引导村民自治。开展法治宣传、法律讲座、法律援助等,让法律下乡、下村、入户、进门,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思维。加强家风家训宣传教育,弘扬幸福“家文化”,从源头治理做起。
最后,提高村民素质,发动全民参与是长效。要在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形成常态的学习、宣传、教育机制,持续提高村民素质。要建立党群活动、文娱活动机制,丰富村民文娱活动,营造乡村良好氛围。要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小组里、农村里,进一步密切邻里关系。要建立村民议事制度,把乡村治理纳入常态议事范畴,形成同抓治理的共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吹响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角,四川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也对基层治理作出明确部署“着力构建新时代四川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乡村治理定要“接地气”。
【篇五】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分三个阶段实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如何让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能够“任尔东西南北风”,立于天地之间成为历史潮流中的“不倒翁”?我们需重点落好答卷过程中“起、承、转”三笔,把握住制度、干部、政府三个答卷步骤,凝聚起“合”力成为被人民紧紧包围的“顶天柱”。
“起”笔经住细推敲,制度“不倒翁”成于“精简、实效、接地气”。“不倒翁”脚接地、头向天,脚重头轻,配重比达到一个完美平衡,才能翩翩起舞而不倒。好的制度是为了祛烦除苛、弘扬正气、务实求真,让老实肯干者占先、夸夸其谈者失位、投机钻营者无利,如此方能经得起时代、人民和工作的反复推敲和检验。制度的基础来源于制定,其灵魂在于制之有方、定之有效,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制度制定过程中更要紧盯“配重比”这个根本,去繁就简、去粗求精、去伪存真,善用调查研究这个“秘笈”,把调研时间多分配在“脑上”和“脚上”,追本溯源寻根本,以求实效提措施。切不能让调研成为走走过场的“调研秀”、开开会议的“讲话秀”、摆摆问题的“问题秀”,最后反而让调研报告的“帽子”和“靴子”成了最大的亮点,让所形成的制度中多了无谓的“空气”、少了该有的“地气”。这种秀,不要也罢!这种制度,要了可怕!
“承”题需要自身硬,干部“不倒翁”成于“立志、有为、作风良”。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干部这个关键一环,要具有承接历史考验和现实需要的破题能力和素质,坚定成为“不倒翁”式的“答卷人”。炼就“不倒翁”式的干部,一定要多些“四多”、少些“四拍”。要多修真功夫,少拍脑袋就决定。持续提升综合能力,以对工作、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不给后来人增添“历史遗留问题”;要多听民期盼,少拍胸脯瞎保证。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将人民期盼记在心、扛上肩、抓在手,多听多想多跑多做民生之事,答一事成一事;要多恤干事难,少拍桌子乱撒气。面对纷杂的基层问题,干事者在前面跑,无端问责在后面追,因此对干事者要常怀容人激励之心,为其撑腰、鼓劲、加油;要多扛重扁担,少拍屁股忙走人。摸爬滚打才能壮筋骨,层层历练才会验真金,干部须在事上磨,立根破岩、风吹不倒,在大风大浪中检验忠诚、干净、担当的成色。
“转”折意在破梗阻,政府“不倒翁”成于“治理、服务、站在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大报告中说道:“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这块“试金石”也是政府“不倒翁”的“压舱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逐步推进,深刻改变着政府与群众、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为适应这种转变而成为“不倒翁”,政府有必要扮演好三个角色。转被动为主动,成为解民难题的“贴心人”。深化基层网格化管理,织密干群关系,少些问题找上门时的抓耳挠腮,多谋“凡事预则立”的精明之举;转政府“端菜”为市场“点菜”,成为随叫随到的“店小二”。提供市场多元化发展“菜单”,根据市场要求分类施策,烹制好众口皆调的“满汉全席”;转一枝独放为百花齐放,成为合作共荣的“排头兵”。推动简政放权走向深处,大刀阔斧激活社会各界改革创新活力,将百姓口碑和笑容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金字招牌”。
成为“不倒翁”,脚上要站稳、腰上要用力、脸上要常笑,方能聚群力合在一处,让中华文明这艘大船百舸争流处、奋楫只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