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 KB
- 2021-05-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国家公祭日 83 周年个人心得范文
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 一
12 月 13 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的第一个国家公祭日。
上午,我院组织学生在圆楼会议室开展了首个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观看了南京死难者国家
公祭仪式新闻直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韩__,各学生社团的主席、中干、干事代表参加了此次
活动。
上午 10 点,参加活动的所有同学观看了党和领导人出席国家公祭仪式的现场直播。期间,
全场同学向遇难者以及为民族抗战而牺牲的先烈默哀一分钟。默哀气氛庄严肃穆,伴着窗外
的防空警报以及汽车的鸣笛声,在场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深切体会到了民族凝聚力和国
难当头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总书记在公祭现场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
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现在的中国已经有
能力保护人民的利益,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活动中,韩__副书记与大家一起学习了有关国家公祭日的知识。他简要介绍了此次国家公祭
日的设立过程与程序,阐述了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必要性。他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为阐
述了我国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同时也
是为了加强与世界交流与沟通的需要。这是顺应人民意愿、开拓政治平民化的一大步,也是
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之心愿的集中体现。他强调,今天的祭奠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忘民族的悲痛,不忘历史的悲剧,勇于承担民族和国家复兴的重任。韩
副书记对我院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他鼓励大家提高政治敏感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持
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不传、不信有损党和国家形象与人民利益的信息,不做有损党和
国家形象与人民利益的事。他要求同学们要有政治意识、担当意识、践行意识,要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要求大家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发奋学
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最后,韩副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宣誓:“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勇于担当,奋发图
强,立志复兴,圆梦中华!”
整个活动使在场所有同学深受感染,大家一致认为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虽已结束,但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是宣扬复仇情绪,而是倡导大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二
12 月 13 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习近平
说过,“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
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近代以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
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
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要守护和平,是唯有爱国之心才能实现的。
守护和平,常存爱国之心。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
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
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
守护和平,常行爱国之事。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
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我们要在
日常生活中心怀善念,与人为善,将守护祖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己任,坚决反对冷战
思维、零和博弈。
守护和平,永立爱国之志。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
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
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我们要树立爱国之志,祖国是生而哺
养的伟大母亲,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要努力奋斗,把护卫祖国、守护和平作为自
己一生奋斗的目标。
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
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
发展道路。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穷兵黩武的道路走不通。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
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三
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83 年前的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 40 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 万同胞惨遭杀戮,人
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
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
总是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
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
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
复返;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
创未来。国家公祭日设立的 5 年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
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矢志不渝,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
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上曾这
样宣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翘舌抵赖而消失。“只有正义不被扭曲,
和平才有可能”。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今天我们纪念死难同胞、
铭记那段屈辱历史,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意志。
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四
13 日上午十时整,河海大学青马工程学员、国防生代表、学生代表聚集在校内南京死难者
清凉山丛葬地“侵华日军南京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缅怀逝去的同胞。在
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近千名师生佩戴白花,面向纪念碑列队肃立,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
全场向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同一时间,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上空,校园内外汽笛齐鸣,行人
也纷纷驻足面向纪念碑方向默哀。默哀毕,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师生代表在发言
中说,国家公祭、民族呼声,河海同心、开创未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视
和平,凝聚力量、奋发图强,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用知识的力量,用责任的担当,真正成
为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最后全场人员绕纪念碑一周并献花。活
动中,很多社区居民以及远道而来的校友和民众也纷纷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进行悼念。中
央电视台和江苏卫视对悼念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自 11 月底以来,河海大学的同学们自觉自发组织了国防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骨干主题教
育活动等各类悼念祭奠活动,通过宣誓、签名、手折紫金草和千纸鹤、电影展、发放宣传手
册、陈列展板以及签名墙等活动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表达不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决心。
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们纷纷表示公祭日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死难者的悼念,也是对世
人的警示,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时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奋发向上,为实现中
国梦而努力奋斗。此前,为迎接首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到来,河海大学还开展了系列悼念
活动,参加了“紫金草行动”,与多家媒体共同开展了多次祭扫活动,以加强广大青年学生
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国家公祭日个人心得五
12 月 13 日是第五个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民而设立的,以国
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饮水思源,
不忘来路。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不忘历
史、铭记英烈的价值坐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经过沉淀的历史符号。他们身上展现
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
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理应
得到最高尊崇,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需要仪式,也需要载体。国家
公祭日、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日等纪念日的设立,就搭建了这样的载体,以一个国家的名
义缅怀遇难人民,致敬烈士英雄,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永远受到后来者的缅怀和敬仰。
每一个纪念日的背后,都是铭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光辉历史,挺立在民族身躯里的不屈脊梁,
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源源动力。每一个纪念日的到来,都是一次圣洁的悼念,一次记忆的唤
醒,更是一次国民意志的激励。设立纪念日,并不意味着仅仅把纪念局限在某一天,而是为
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却纪念,就像春节团聚、清明祭祖一样,一代代人的传承,积淀下的是一
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接续使命。铭记英烈,同样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却的历史责任。从这个意
义上说,纪念日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每一个人心中,时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纪念日也是一座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才是对英烈精神最好的弘扬,对英烈遗志最好的继承,对英烈遗愿最好的反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
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和
平年代,我们虽然远离了战火与硝烟,不需要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却时刻面临着信仰
与理想的考验,面临着时代与变革的考验。因此,和平年代依然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的大
无畏和甘愿牺牲精神来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激发他们奋发有为的爱国欲望,来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邓稼先、黄大年、王成龙等一
批批榜样的涌现,就是革命英烈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传承和体现,他们是英雄烈士的“新时代
版本”,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楷模的力量。对他们的认同,就是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可;对他
们的弘扬,就是对伟大精神和正能量的颂扬。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熔铸信仰与传承精神,
就是给自己以自尊、给民族以自信、给国家以尊严。
“辉煌中国慰英灵,复兴伟业奏凯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势不可挡。我们昂首阔步跨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要居安思
危、初心不渝,要秉承英烈遗志,发扬英烈精神,从英烈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顽强奋斗、
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踏着英烈们
的足迹,继续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唱响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