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5-07 发布

语文(心得)之浅谈儿童初学习作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浅谈儿童初学习作 ‎ ‎  南河镇中学 段迎宗 ‎  【摘要】儿童初学写作,一是应以兴趣作为学生习作入门的奠基石;二是应用观察打造儿童习作入门的钥匙;三是应用生活铺就学生习作入门的台阶。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这样,儿童就会把习作当是一件快乐的事。‎ ‎  【关键词】儿童习作 培养兴趣 培养观察 留心生活 ‎  中高年级大多数学生一提到习作都愁眉苦脸,叫苦连天,总感觉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面对于中年级初学写作的儿童来说,更是无从下手,一片茫然。也印证一句俗语所说的:“狗咬刺猬无处下牙”。回想起我们读小学的时候,也曾有过同感,但后来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我们就能顺着习作的大路往前走,不仅感觉不到习作是一种负担,反而把习作当是一件快乐的事,提起笔时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有写不完的事,只恨纸短而文长。‎ ‎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儿童初学写作如此艰难呢?而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踏进习作的大门呢?我想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做“文章”。‎ ‎  一、应以兴趣作为学生习作入门的奠基石 ‎  “兴趣”‎ 这个词,我们在口头上经常用到,但到底什么是兴趣呢?它对我们的学习,习作有什么作用呢?心理学家是这样定义的:“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动机,会让人们对特定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爱好”、“特别喜欢”等等。‎ ‎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兴趣”的作用,从生活实践上我们也体会到“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平常都爱做、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体育活动、游戏、小实验等等,即使他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也一点儿不感觉累,不感觉苦;上自己喜欢的课时,也特别专心。童话作家严文井的故事,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他从小特别喜欢观察小动物,像蚂蚁搬家、雄鸡打架、小猫捉迷藏,还喜欢一闪一闪的星星。有人问他这些跟写童话有什么关系,他笑着说:“我对新鲜事物一直有兴趣,这样的兴趣不见得有直接的实用价值,但没有这种兴趣,我就写不出童话来。”可见,这种观察兴趣的重要性。‎ ‎  不难看出,当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活动有了兴趣后,他就不自觉地心驰神往,就会迷恋这项活动,并经常从常这项活动,那他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就自然地提高了。‎ ‎  儿童初学习作难于入手,其中的原因就是还没对习作产生兴趣,那么习作的兴趣从何而来呢?‎ ‎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用笔来表达思想感情,交流认识,传递信息,无论你长大了是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师、工人或者是农民,都离不开习作,与亲朋好友书信往来,发电子邮件,都需要我们有一定的习作基本功,而这个基础必须从小一步步开始。‎ ‎  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因此,习作好不好,是衡量我们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习作训练,就把我们识字、写字、阅读以及我们获得的语文知识、技能在习作中加以应用,一方面可使我们掌握表达的技能,另一方面有助我们发展观察、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的技能,还能进一步促使我们去猎取周围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知识,陶冶我们美好的情感,激发求知欲,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意识。正如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说:“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训练也无不可。”明确习作的目的性和重要性,这是我们培养习作兴趣最重要的第一步。‎ ‎  其次,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要求我们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因此,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习作,上好每一堂习作指导课,按要求写好每一篇习作,从中吸取养料,坚持写日记,做到有内容就写,有感触就写,养成习惯。‎ ‎  第三,教师要尝试用成功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人说,成功就是“催化剂”。所谓“成功”就是取得一点点小“成就”‎ ‎。心理学家还这样说过:“成功动机是人们想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完成有挑战性的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动机,它影响着人们参与活动、选择职业和设定目标等,对人们获得社会地位、受人尊重和享受权利有推动作用。”确实如此,当我们某一学生的习作,受到老师的表扬或同学们夸奖或在比赛中获奖,心情一定十分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更会使我们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和更高的学习目标。四年级九岁的陈刚小朋友在交流习作的经验时谈到:“在三年级时,我有一篇习作在全镇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次获奖激发了我的习作兴趣,于是我大量阅读课外书,把看到的好词佳句随时摘录下来,还用到习作里,妈妈说我的习作有进步。”比如,我每学期都要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收集成册,每次习作评讲后,我都要宣布入选习作。除此之外,我每期还要办几期优秀习作专栏,每次习作评讲后,我还要宣布入选专栏的习作。这样,一来二去,大部分学生的习作兴趣就高涨了。‎ ‎  那么,我们教师怎样用成功来激励学生呢?首先应避免横向比较,而要学会纵向比较,即不要把学生的习作跟最好的同学比,那样会削弱学生的信心,而应该学会学生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这次习作跟上次习作比,这样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进步不少,从而对自己的信心就越充足。第二方面,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如能取胜将会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不能取胜也可以积累写作经验。第三方面,要鼓励学生有大胆投稿的习惯,可以小到给班级黑板报、专栏、墙报,大到向报刊、杂志投稿,一旦录用定会给学生带来一份惊喜,甚至是终身的写作兴趣。‎ ‎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习作入门的奠基石,是习作最好的启蒙老师,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尔基说过,天才是由对事业的热爱发展起来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  二、应用观察打造儿童习作入门的钥匙 ‎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首先必须掌握丰富的材料,而获取大量材料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人脑感觉器官,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过程。‎ ‎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在他所创造的高级神经活动生理科学研究所的正面墙上写着“观察、观察、再观察”。契诃夫强调指出,“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写东西要观察,要总结,要想。”既然观察如此重要,那么应该观察哪些事物呢?主要有两类,一是要观察生活,凡是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观察的对象。二是要观察大自然,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山水水、亭台楼阁、风雨雷电等,所有的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也是我们观察的内容。面对这些观察对象,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老师要做的就是教会他们观察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要学会全面观察 ‎  对某一事物的观察,一定要做到全面细致。这样才能对这一事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和了解。日本著名写生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看了后,对画家说:“这马是瞎马呢!”冈山应举感到很意外,忙说:“不,我没有画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总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这马睁着眼睛吃草准是瞎马。”后来冈山应举经过一番观察证实了农夫所讲的话是正确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是观察不细致、全面即便大画家也会出差错、闹笑话。又如,我带学前班的儿童去观察广玉兰的叶子形状,有的说像这,有的说像那,其中有个孩子说像狗舌头,这是学生平是时观察到狗舌头留下的印象。‎ ‎  2、要学会有序观察 ‎  为什么有的学生写文章总是给人零零落落杂乱无章的感觉,关键是没有按顺序观察。我们要教给学生常用的观察顺序,如:方位顺序,由部分到整体或整体到部分顺序,从上到下,由左及右的顺序等,至于在具体观察中选择哪种顺序,还取决于不同的对象和当时的特定环境。总而言之,哪一种顺序有助于观察就用哪一种,有时也常常运用多种顺序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  3、要学会特点观察 ‎  如果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那么你就能把这一事物具体生动地写下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例如,课文《迷人的张家界》作者抓住了山、水、动物、植物的特点写,把迷人的美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令人如临其境,心旷神怡。‎ ‎  4、要学会重点观察 ‎  对事物观察时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写出和文章就会主次分明。对一事物或一个活动的观察,在对全过程进行细致观察前提下,就要对它的经过部分作重点观察。对一人的观察,就要注意这个人的外貌、动作 、语言、神态。抓住了事物的重点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即它的关键所在。‎ ‎  除此外,我们还要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并且养成随笔记录的好习惯。‎ ‎  三、应用生活铺就学生习作入门的台阶 ‎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而不歇,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那也是生活,孩子们源泉是丰富的,可溪水为什么枯竭呢?‎ ‎  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手工课上,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根据课文上的图画、照片,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形象,要从服饰上反映民族特色,结果符合要求的作业犹如凤毛麟角。于是老师降低要求,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观察和想象,想捏什么就捏什么。结果,有的捏了尖嘴猴腮的孙悟空,有的捏了肥头大耳的猪八戒,有的捏了展翅欲飞的小鸟,还有的捏了含苞欲放的荷花……每件作品都唯妙唯肖,栩栩如生。这使我想到溪水枯竭的原因,教师平时对学生命题、立意、选材规定得太死板,对于习作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这样做无可厚非,然而对初学写作的小朋友来说是不妥的,应当让学生随意下笔。古代学者一向主张训练学习写作要经过先放后收的过程——首先鼓动学生大胆地写,等有了一定基础再要求精练严谨,欧阳修曾说:”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宋人谢枋得也提出先作”放胆文“后作”小心文“。李志林老师有一则著名的教育格言:”小马驹要长成骏马,牧马人必须把它们带到水草丰盛的草原上,让其自由驰骋,才能茁壮成长“。指导作文,应当充分打开学生思路,让他们思想自由驰骋,不受束缚,使他们感到要写、好写、写有兴味。‎ ‎  在《课标》同样明确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  前人的主张,《课标》的要求,都反映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即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于孩子们最初对周围的事物认识大多停留在”是什么样的“,而并不大在意”为什么是这样的“‎ ‎,所以他们初学习作时,要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放手让他们随意下笔,随性成文,只要能写出事物是什么样就行,哪怕记流水帐也要加以鼓励,待到他们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做到言之有物了,有一定认识和感受能力了,再引导他把观察、思考、表达结合起来,学会审题、立意、选材,逐步表达出为什么是这样的。‎ ‎  综上所述,学生习作入门并不难,正如契诃夫所说:”谁要描写生活,谁就得经常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只要教师善于诱导,学生定会在不知不觉地踏进习作大门。‎ ‎  参考文献:‎ ‎  1、叶圣陶。《写作杂谈》(教育)1951‎ ‎  2、王美绪 《图解心理学》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