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61 KB
  • 2021-05-07 发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篇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  当前,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扎扎实实开展,相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基层调研,对照党章找差距,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自我革命精神,向沉疴积弊亮剑,扎实推进问题整改。‎ ‎  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是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有力牵引。主题教育中,查摆问题只是初步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让人民群众拥有切实的获得感,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感情是要义。这次主题教育中,不少领导干部发现群众身边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些困难和问题曾经引起各级组织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也有过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但困难和问题在动议和解决的过程中成了“半拉子工程”,乃至成了群众关注但无人过问的“沉疴积弊”。不知不觉中,让人民群众对相关部门逐渐失去了信心和信任。‎ ‎  问题久拖不决或成为“半拉子工程”、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甚至拖成“沉疴”“顽疾”,既反映出问题自身的复杂性、顽固性和反复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也折射出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深不细不实,或不担当、不作为,甚至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而久之,损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和困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做到牢记初心使命,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真情为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视群众的事如自己的事,勇于担当作为。在破解问题和困难的过程中,必须具备斗争精神。主题教育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立问题清零机制,用斗争精神推动问题清零,值得提倡。‎ ‎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多次说:“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1992年,三名群众给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写投诉信反映问题,习近平不仅回了信,解决了三人遭遇的“不如意”,还就此为当地群众解决了类似的问题。群众问题无小事,从严从实推进整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让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既是责任担当,更是彰显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  推动问题清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特别是过去遗留的“老大难”问题,有的则是随着深化改革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敢不敢涉险滩、闯急流,啃下问题“硬骨头”,敢不敢以问题为导向,用斗争精神破难题,是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风的考验。是义无反顾狠抓落实,还是虚与委蛇敷衍了事,是检验每一位党员党性、事业心、责任心的试金石。推动问题清零,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有正视问题的自觉,才能发现不足、找到短板;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才能解决问题、不断进步。主题教育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行为的纠偏,需要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展现自我革命的胸襟和气概,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紧贴实际查摆问题,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保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神状态,自觉对标对表、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真正把初心使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  许多问题久拖不决,除了作风不实、责任缺失,抓落实不到位、不彻底外,与平时不注重学习和调研,知识缺失,办法不多,本领恐慌,遇到急事难事就抓瞎,最后导致问题积重难返有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在火热的实践中学真本领、长真本事,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提升斗争能力。要把组织的重托、人民的信任看得比泰山还重,拿出问题清零的“十八般武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环紧着一环扣、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接着一步走,把问题症结的痛点、难点、堵点变成工作的亮点、特点、闪光点,在推进问题清零中提升自身的本领和能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始终以作育人才、兴学强国为己任。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围绕国之所需培养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新时代,天津大学广大师生员工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践行“四个服务”,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拼搏。切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师生,指导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实践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 ‎  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在学习教育中把学懂弄通做实作为重中之重,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在调查研究中充分结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成果,联系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检视问题中自觉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对照党中央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找差距、查短板,列出问题清单;把整改落实的成效体现到更加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上,体现到更加自觉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 ‎  要通过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更好地坚持党管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更好地坚持党管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更好地践行“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朝着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新要求迈进。‎ ‎  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承担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深入回答了事关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深化了我们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规律性认识。‎ ‎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接受中央巡视以来,天津大学党委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重点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得到有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  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政治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立德树人的能力;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找差距、抓落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进一步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激发党员干部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社会主义大学的“新三步走”战略,明确了深化“五项改革”、建设“五个一流”的行动路径。十次党代会以来,全校师生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学校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  当前,学校正处在实现“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关键节点,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要求,对照一流人才、一流队伍、一流学科、一流学术、一流环境的目标,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在主题教育中,学校党委提出了“五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即主题教育要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加快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结合起来。‎ ‎  要通过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校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把破解难题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切入点,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践行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方面。‎ ‎  上海交通大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高质量主题教育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 ‎  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校级层面,着重处理好“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在院系层面,认真执行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组织会议制度,各有侧重、有效衔接、增强班子合力。在基层党支部层面,在抓好规范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  注重发挥党委集体领导作用,积极支持校长依法按章履行职责。着力构建党政班子成员务虚研讨、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研究决策、校长办公会组织落实的议事决策体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高效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将党建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院系工作考核内容,与“双一流”建设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从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等优秀党员中大力选育教师党支部书记,促进学科、党建双带头双培养。分类制定教师、学生、机关党支部年度活动主题,开展“一目标、一问题、一方案”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不断提升支部活动实效。学校形成了党委领导有力、党政团结和谐、干部积极奋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上海交通大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坚持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把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培育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开展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黄旭华、吴文俊的先进事迹展等系列专题活动。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和“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校本教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  学校坚持育人者先受教育,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切实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党委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和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推进教师的思想引领、教书育人、师德师风、职业发展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把教书育人的使命职责亮在明处、落在实处。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群体特别是海归教师、党外知识分子的关心团结和政治引领,在服务中加强教育引导,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  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牢牢把握“四个服务”的基本遵循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们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必须深化落实于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实践中。‎ ‎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充分激发师生创新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李政道研究所、交大张江科学园。扎实推进智能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一批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沿性研究平台以及交叉学科平台、智库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大海洋”“大健康”学科高峰。推进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成立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海洋学院。聚焦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创建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完整技术体系,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实现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突破,开发研制一系列建设深远海岛礁的“国之重器”。‎ ‎  守初心、担使命。上海交通大学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推动内涵式发展。学校将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主题教育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解决短板和瓶颈问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让初心使命成为党员干部开拓创新的动力和真抓实干的自觉,奋力推进“双一流”重大战略决策落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从根本上揭示了不忘初心的本质,就是永远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永远不忘人民、不负人民。党员干部要化初心为恒心、以恒心守初心,一辈子不忘入党时的庄严宣誓,一辈子践行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革命烈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深情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第一次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 ‎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在人类历,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彻底、全面地回答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创立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体系。这正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论源头。毛泽东同志从这一立场出发,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群众观的价值指向,并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升到党的宗旨的高度,并将其载入党章延续至今。为人民服务宗旨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为我们党最鲜亮的政治底色。‎ ‎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改造和升华。“民本”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就是国家的根本是人民,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安定太平。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当然,古代民本思想的本质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十分明显。毛泽东同志将传统文化中“国以民为本”的思想以及“重民”“养民”“恤民”等观点升华为“立党为民”的建党学说,将传统政治中的“听政于民”升华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共产党人要做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当官做老爷”,等等,这些都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并实现了质的飞跃。‎ ‎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立场和使命的凝练和昭示。为人民服务,揭示和展现的是党最纯朴的感情、最真诚的态度、最鲜明的目的,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98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根本宗旨,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证明,没有一种初心,比为人民服务更崇高;没有一种使命,比为人民造福更伟大。我们党依靠根本宗旨赢得最广大人民的信任、拥护、支持和爱戴,并最终夺取了政权。同样,要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确保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提出,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再强调、真坚持、新诠释。‎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永远不能变,变了就要变质、变色。习近平同志对此理解得最深、领悟得最透、践行得最彻底。他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人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等等。这些重要论断,是习近平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从政实践的一贯追求。习近平同志不管何时何地,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始终践行党的宗旨,诚心诚意当好人民公仆。为民爱民、亲民重民、厚民靠民,是贯穿他从政实践的主线。在正定工作时,他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同群众打成一片。在福建宁德,他推行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在福州,他倡导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四个万家”活动。这些早年的从政实践和亲民爱民情怀,日积月累锻造了习近平同志“服务人民”“奉献人民”“不负人民”的宝贵政治品格。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为民爱民亲民的真挚情怀。“人民”二字,在习近平同志心中重若千钧、重如泰山。他总是把自己看成是普通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对人民始终怀着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他曾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回答关于“当选国家主席时什么心情”的提问时,他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些质朴的话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为民情怀和博大胸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习近平同志公仆情、群众情、民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其为民情怀在思想理论上的提炼和升华。‎ ‎  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共产党人要履行好这一神圣天职,就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竭力为人民奉献,体现到日常生活里、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尤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  处理好民与我的关系,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位置。清醒认清自己,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共产党人必须回答好的首要问题。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而我们只是天地之间的一粒尘埃,只是人民的勤务员。事实证明,只有我们把人民当亲人,人民才会把我们当作亲人;只有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人民才会把党放在心中位置。做不到这些,就不可能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就可能把自己当成“官老爷”,就会在群众面前傲慢懒散、专横跋扈,甚至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 ‎  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高度统一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来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做到对上负责,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对下负责,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高度统一,最根本的就是要持续改造思想、改进作风,坚持公心对上、真心对下,自觉为党分忧、为民谋利。‎ ‎  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变为实际行动。习近平同志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对党的宗旨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将宗旨观念内化于心、入脑入心,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其次要坚持学以致用,真正把为民宗旨外化于行、落到实处,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  处理好始与终的关系,把为人民服务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作为自觉追求。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路再长,使命不能变;事再难,初心不能改。作为共产党人,要坚持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一以贯之、矢志不渝,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作为终身奋斗追求的价值目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重大政治命题,并对党的初心使命进行多次深刻阐释,形成了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我们深入领会、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遵循。‎ ‎  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党成立之初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就明确提出举办“工人学校”,随后创办“平民女校”,被称为“到新社会的第一步”。党在革命根据地、在大后方办学,不只是为了革命“急用先学”,而是着眼于创建新中国,着眼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通过办教育来培养干部、启迪群众。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贯穿于党办教育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教育牢牢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有效支撑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这深刻揭示了“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本质。教育有鲜明政治属性,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没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打自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的国家安全。不论教育发展到什么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  中央在部署第二批主题教育时也特别强调,高校开展主题教育的着力点,就是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 ‎  复旦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抓起步开局,抓主题主线,抓具体深入,抓整改落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集聚更强动能。‎ ‎  第一,充分预热,推动主题教育实现良好开局。学校党委抓早动快、不等不靠,提前谋划、率先布局,为高质量启动主题教育做好思想、认识和行动上的多重准备。‎ ‎  做好思想准备。第一批主题教育启动后,学校党委跟进,认真领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先学先研、先查先改。举办领导干部暑期专题读书班,做好思想预热、强化工作准备。‎ ‎  打牢工作根基。围绕管党治党、办学治校重大问题和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学校党委聚焦基层党建、机关效能、学生社团管理以及教师住房保障等启动专题调研,党委书记带队深入基层,摸情况、找差距。推动向钟扬同志学习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每年评选钟扬式“好党员”“好老师”“好团队”,营造了学先进、守初心、担使命的良好氛围。‎ ‎  抓好行动部署。中央对主题教育作出部署安排后,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精神。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主题教育方案,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三线联动”工作机制作用,确保主题教育“一线贯通”。组建12个校内巡回指导组,邀请近期退出领导岗位、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组长,加强对二级单位的监督指导。‎ ‎  第二,高点定位,把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落实到位。学校党委结合实际,高点定位,自我加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 ‎  突出加强政治建设。学校党委设置7个专题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首要议题,根据中央要求,聚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干部队伍担当作为、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学生社团思想引领作用发挥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着力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到立德树人全过程、内嵌到办学治校的制度体系中。‎ ‎  突出坚持问题导向。倡导严实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学校党委面向全校师生发放问卷5万余份,在4个校区设置征求意见箱,并开通网上留言渠道。开展“书记面对面”活动,党委书记定期与师生交流谈心,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召开座谈会,准确把握师生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召开各类座谈会60余场,汇总整理师生突出关注的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队伍建设、机关效能、日常管理、待遇保障、后勤服务和校园建设等10大类127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校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明确12个专题调研题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  突出传承红色基因。注重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提升主题教育实效。依托《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讲好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故事,用“真理的味道”激励师生做《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瞻仰一大、二大会址,参观四大纪念馆并进行专题研讨。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让党员和师生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校史中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  第三,紧扣实际,以主题教育引领全校形成“三全育人”浓厚氛围。学校党委在主题教育中,紧扣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立教育实践载体,通过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全体党员“重点半数”,带动全校师生员工这个“多数”参与其中。‎ ‎  面向党员教师,突出“三全育人我当先”,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三全育人”。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推进思政课创优、课程思政攻坚、书院立德修身、全面强师“四大行动计划”,把“三全育人”要求落实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各环节。‎ ‎  面向党员管理干部,突出“服务师生我创优”,急师生所急、想师生所想。深化机关效能综合改革,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争取实现让师生“最多跑一次”,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  面向党员学生,突出“报国成才我奋斗”,带动全体学生勤奋学习、为国奋斗。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懈奋斗,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的庆祝,就是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见于效,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全面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把脱贫攻坚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用实际行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 ‎  突出政治引领,找准贫困“症结”‎ ‎  提高政治站位,铸造脱贫攻坚主心骨。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央企业更好践行党的宗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央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的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在贫困地区的执政根基筑得更牢、战斗堡垒建得更强,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聚焦养殖产业,在养牛合作社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下,让当地村民实现了稳定脱贫。‎ ‎  强化政治担当,锤炼脱贫攻坚先锋队。党员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因素。中央企业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努力锻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能攻坚的脱贫攻坚“先锋队”。国家电投选派105名综合素质强、有农村生活背景、乐于奉献的年轻干部前往扶贫一线挂职,为地方扶贫工作带去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活力。‎ ‎  突出政治引领,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贫困群众致富能力是基础,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关键。必须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增强自主脱贫意识,消除“等靠要”思想,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电投山西公司把贫困地区动力电、机井供电不足等问题作为主抓手,出资购买各类农机具供村民共享使用,激发村民自力更生意识,为脱贫致富提供坚强保障。‎ ‎  融入扶贫抓学习,咬住“真”字不放松 ‎  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课堂,实现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精准扶贫的动力源,从扶贫搬迁、修路筑桥、危房改造、饮水灌溉等方面入手,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  以学习带动扶贫,扭住“精准”重发力,咬住“真”字不放松。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立足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把“问题导向”作为精准扶贫的方向标,把“抓好落实”作为精准扶贫的压舱石。国家电投针对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实问题,投入专项资金开展“救急难”专项行动,在四川美姑县建档立卡救助对象信息平台范围内实施大病医疗救助,解决160余人看病急难问题;在青海贵南县新建和维修22个村卫生室,从根本上解决了近万人的就医难问题。‎ ‎  主题教育和精准扶贫“双促双赢”共同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干部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大力开展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行动,突出核心引领和标杆示范作用,让主题教育和精准扶贫“双促双赢”。截至目前,国家电投扶贫工作累计投入资金88.14亿元,其中,定点扶贫投入6.34亿元,光伏扶贫81.8亿元,实施扶贫与援助项目160余个,覆盖全国17个省区37个县区,惠及贫困人口30余万人。‎ ‎  立足产业优势,探索“扶贫+扶智”新模式 ‎  为拔除穷根,必须在开展产业扶贫、民生扶贫、金融扶贫的同时,注重开展技能培训、教育帮扶和人文关怀,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扶贫先扶智,立足“今天”扶“明天”。国家电投连续4年举办基层扶贫干部培训16期,共培训当地干部130余名,成为带动地区脱贫的骨干力量。组织实施“国家电投远方助学计划”、办班培训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举办“远方大讲堂”送教上门、连续15年开展“映山红”爱心助学公益行动,累计捐助学生近万人,捐建“映山红”希望小学36所。‎ ‎  聚力光伏扶贫,挖掘产业优势。国家电投充分发挥光伏产业的全球优势,打造“清洁能源+扶贫+生态”示范项目,多角度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针对藏区现状,采取“集中建设,异地扶贫”的模式,扶持建设四川甘孜州新龙、石渠、色达光伏扶贫项目,为对应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每人每年1000元的扶贫资金,惠及当地贫困群众共计9213人。‎ ‎  探索长效机制,让脱贫致富可持续。乡村振兴首要在于人才振兴,针对农村空心化和优秀人才缺乏的现状,着力为贫困地区“把脉”,因地制宜培育“造血干细胞”,加强乡村创业人才的培养。通过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为有情怀、有梦想、有能力的青年乡创企业家搭建平台,通过催化辅导、资源对接和商业路演,助力学员创业项目落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  中央企业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必须坚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更好地肩负起党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要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鞭策自己攻坚克难、努力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全部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铺开,检视问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要坚持问题导向,用放大镜查找问题,用透视镜剖析问题,用望远镜解决问题,增强问题检视的“立体感”,着力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  用好放大镜,以“梳辫子”的方式查找问题。查找问题不能“讳疾忌医”“隔靴搔痒”,更不能雨过地皮湿,要做到360度全覆盖、无死角,让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要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查找问题,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主要查找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骨头”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挠头事”,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把问题找到点上、挖到根上。问题找得准不准,群众是的老师。要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既不回避问题,也不文过饰非,确保问题找得准、找得实。‎ ‎  用好透视镜,以“剥洋葱”的方式剖析问题。问题找准后,要勇于正视问题,揭短亮丑,多一些“解剖深入”,少一些“蜻蜓点水”。把“镜头”往深处延伸,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问题背后的来龙去脉,通过“面对面”式座谈,“点对点”式交流,邀请专家讲解等多种方式“解剖麻雀”,找到问题症结,切中“病灶”要害。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寻求破题之道,多以经济发展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痛点、服务群众的堵点为切口,精准剖析,切实把问题谋在点上、抓在手上,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  用好望远镜,以“开药方”的方式解决问题。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况要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把问题清单变为效果清单。检视反思问题,要听取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广开言路、畅通渠道,让问题整改推动工作方式和工作成果高质高效提升。要建立问题回访机制,对涉及面广、弹性大、影响深的老大难问题,定期开展“回头看”,构建查找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闭合回路”,把群众脸上的“表情包”作为检视问题成效的“晴雨表”,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  北京理工大学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对照党中央对高校开展主题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与不断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相结合,与强化问题导向、直面学校改革发展形势任务相结合,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激发学校事业发展新动能相结合,把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有效转化为推动一流大学事业发展的过程。‎ ‎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学校从延安创校至今,一直重视对干部师生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注重引导教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指导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抓好“关键少数”思想理论武装。校党委班子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处级以上干部队伍原原本本学、集中研讨学、融会贯通学,努力使每次学习都有新思考新理解新收获。‎ ‎  加强学习方法手段创新。学好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开发学校理论网,构建以“微党课”“微故事”“微心声”“微团队”“微阵地”为体系的“五微一体”思想理论学习新模式。建立一批示范性“教师思政工作室”,推动教师理论学习全覆盖。紧抓重大契机,在组织师生深度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时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认识。‎ ‎  强化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推动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将学习思考与调查研究协同推进,在学习调研基础上结合岗位实际和学习收获讲授专题党课,作专题专项整改,加强学习成果交流运用,将学习成效体现在增强党性、提升能力、改进作风上。‎ ‎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事业中守初心、担使命 ‎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高度聚焦培养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和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推进。在主题教育中,学校回望自延安以来党创办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基本经验,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办学实践,对照新时代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查找不足、补齐短板,不断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  立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建立健全“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书院制改革,强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探索建立一体化育人体系,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进一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步推进,建强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传承和弘扬“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把“延安精神”“军工文化”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作为育人的生动教材,通过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探寻延安根、铸牢军工魂、砥砺报国志、争做时代新人的良好氛围。‎ ‎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带动教师做塑造学生品德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  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根本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实践中找差距、抓落实 ‎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总结北京理工大学79年办学实践,学校办学育人事业发展之所以能永葆生机活力,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在高校的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办学优势。‎ ‎  在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从政治高度看待和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际行动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旗帜鲜明讲政治,为“双一流”建设把牢政治方向。建立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要求快速响应、扎实部署、督查问责工作机制,党委常委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同步研究安排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研讨,同步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相关分管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标对表,同步将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贯彻融入学校具体工作中。构建起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将党的领导贯穿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确保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 ‎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提高自我革命精神和自我完善能力,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仅做到“勇担重任、敢担重任”,而且做到“能担重任、担好重任”。‎ ‎  对标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优化学科布局,做强优势工科平台,打造理工交叉融合平台,培育人文创新基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服务国防事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努力书写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新篇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  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党的自我革命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了不少探索创新,具有新的鲜明特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破除惯性思维,准确把握这次主题教育的特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  突出主线,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的鲜明主线。学习教育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把中央批准印发的规定书目读通、悟透,深学细悟、细照笃行。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边调研边学习边对照检查。检视问题要自觉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差距、查短板,把问题找准查实、把根源剖深析透。整改落实要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一开始就改起来,真改实改、攻坚克难。总之,这次主题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大学习、大实践,将为我们党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一步做好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准备。‎ ‎  突出融合,一体推进,防止简单割裂。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并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突破了长期以来党内集中教育形成的固有模式。与以往相比,增设了调查研究这个重点措施,并明确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讲好专题党课。实践证明,这个做法是好的,有利于党员干部查摆工作短板和自身不足,检查自己对群众的感情和态度,也为整改落实打下了基础。这次主题教育要求高、时间短,要取得应有实效,恰恰要靠把“学、研、查、改”四项重点措施贯穿始终来保证,相当于主题教育的时间拓展成三四倍,工作的密度、学习的强度与以往相比是大大增强了。尤其是把“改”字贯穿始终,明确要求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取得了知行合一、学用相长的效果。实践中,不少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自觉提前进行预热、升温,该学的先学起来,能改的先改起来,实际上是延长了开展主题教育的时间,提高了开展主题教育的起点。在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也要坚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常学常新、常改不懈,巩固和拓展整改落实特别是专项整治的成果,适时进行“回头看”。‎ ‎  突出实效,学用结合,防止“两张皮”。这次主题教育是在全党上下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大背景下开展的,特意明确地列出了许多负面清单,在实践中也普遍形成了“四不两直”调研等新的做法和作风。反对和防止形式主义,说到底就是要有实效,实实在在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归根结底,我们要把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到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党性修养、精神境界的提高上,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推进上,体现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强上。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决不能一边大谈灵魂受触动、思想受洗礼,一边“私”字当头,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各级党组织都要眼睛朝下看,工作重心下移,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做到主题教育和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以工作问题的解决代替思想问题的解决,而是要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见人见思想,深挖思想根源,触及灵魂,坚持以思想问题的解决带动工作问题的解决,以工作问题的解决巩固思想问题的解决,使党员干部确确实实又一次洗洗澡、治治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清华大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育人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全面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一个人只有拥有高尚的德行,再配上过硬的本领,才能够成就事业、造福社会。大学必须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  清华大学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把推动“三位一体”在师生中形成广泛共识、落实“三全育人”作为主题教育的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明确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坚持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推动高水平教师上讲台、进班级、强指导。强化各级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把好政治关、师德关,努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主动增长学识、培养创新能力、保持钻研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努力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 ‎  坚持爱国和爱党相统一,激发师生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大学要引导师生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报国报民之志,一生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  清华大学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大力支持教师勇攀科学技术高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国际学术前沿,着力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要求学生做到“两个拥护、两个服务”,即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上,做到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立志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学校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积极开展爱国爱党教育,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向深入。组织全校4200余名师生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广场合唱、广场联欢、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3514名清华师生组成的“伟大复兴”群众游行方阵簇拥着习近平总书记巨幅画像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语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师生自发喊出“祖国万岁,青年加油”“总书记好”的响亮口号,展现出极大的爱国爱党热情。组织开展“共和国与清华”展览、新学年升国旗仪式、烈士纪念日英烈祭扫等各类主题活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引导师生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光荣传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践行初心和使命。‎ ‎  坚持扎根中国和放眼世界相统一,提升师生自信心和全球胜任力 ‎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时,要求清华大学“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来越多地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不断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大学既要深深地扎根中国大地,又要放眼世界,以我为主、兼容并蓄,主动服务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 ‎  清华大学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制定实施全球战略,深入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师生开展服务中国和世界的高水平研究,着力提升师生的自信和全球视野,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校将开展主题教育作为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通过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举措,切实解决办学中的深层次问题,让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推动学校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持之以恒,使命必达。清华大学将继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做到立德树人守初心、爱国奉献担使命、对照标杆找差距、行胜于言抓落实,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