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5-07 发布

数学(心得)之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论文之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 数学论文之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 数学论文之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 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地址:江苏省溧阳市平陵中路251号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   徐晓东邮编:213300   电话:0519—7505021   邮箱:xxd-zyh@163.com摘  要: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和优等生对他们的态度等等。对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策略:学校与家庭相结合、要长善救失,充分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有的方矢、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困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数学兴趣,提高他们解题的成就感。关键词:数学学困生    原因     转化策略             正  文:学困生的问题时刻围绕着初中数学的教学,他们的发展变化,对我们数学教学的质量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数学学习的分化现象比较明显,特别在初二阶段表现尤其突出,大量学困生就是在这阶段产生的。针对这一现象,探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发现的情况,对学困生的形成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学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因素。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从小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他今后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很大。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的作用。如果父母用专横武断动不动就训斥或打骂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其子女就很容易产生厌恶学习倾向。例如:我班有位学生,他的智力中等,可是他的父母对他的要求却很高,要求他每次数学考试成绩一定要在九十分以上,其他课程要八十五分以上。有一次数学测验他考了八十七分(这在班上已经很好,九十分以上的只有六位同学),可是他父亲竟当着他同学的面把试卷撕得粉碎。自此以后他只要听见数学这两个字,就感到十分害怕,整天提心吊胆,考试后他也不愿对他的父亲讲或干脆说谎。久而久之,他养成了说谎和怕学习的不良习惯,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差。可见,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更是深深的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从而导致孩子讨厌学习,形成与父母消极对抗的心理。2、学校因素。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年,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应试教学”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的分数多少或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结果导致教师布置的作业过多,使学生感觉到好像有做不完的作业,有考不完的试卷,再加上每次考试以后一般都要排学习成绩的名次,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学工作倾向于少数学习成绩好或有特殊背景的学生,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环境下,部分学生只会越来越差,他们认为学校已经放弃了他们,瞧不起他们,干脆就自暴自弃,这样学困生就产生了。3、学生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1)自学能力差或根本不会自学。在看书时找不到定义的重点字词,看了以后也说不清楚知道了什么,同时更不会提出什么问题,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没有自觉性和目标性。在自学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划出概念以及要求我们注意的关键词,可是他们只要看到黑体字就划出来,就算自学了,也不会找一些练习试一试。(2)课堂上缺少认真听讲和解题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很集中,没有较强的耐性,遇到较难一些的练习就自动放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发现学困生举手的情况很少。(3)对待练习作业的态度很不认真,不清楚所学的内容马虎应对,不会的就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地运用定理、公式,只会死搬硬套,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作业或试卷。(4)缺乏自信心及自卑的作用。作为学困生,他们在学习上肯定不能使家长、老师满意,因而只要做到作业、练习、测试,他们就垂头丧气,没有一点自信,哪怕是极容易的,他们也怕做不好,不是抄别人的或就是干脆不做,结果导致越来越差。4、教师和优等生对他们的态度。这方面给他们的影响很大,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教师和同学都看不起他们、歧视他们,这时如果再有人对他们说三道四,他们的敌对心理就更强。学困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感受到的大多数是批评和指责,表扬和夸奖是与 他们无缘的。这样在学习和其他一些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冷遇、排斥,使他们逐渐地对学习和集体活动丧失了兴趣,就自然产生了一种对教师和好学生的疏远感、冷漠感和对抗心理,这些方面在以后的学习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而被不自觉的加强,并可能泛化到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上。例如学困生在举手回答问题和上黑板进行解题时,受到的待遇就很不公平:大部分是回答或做一些极简单的题目,回答或做错了其他同学还会说三道四;回答或做一些较复杂的题目,其他同学就会讥笑他们。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逐渐流离于教学和集体之外,学困生就这样产生了,也会越来越多。总之,在学困生的身上缺乏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但是为了应付,只得硬着头皮去学,去死读死记。还有不平等心理、不能正确看待问题、而产生的嫉妒心理、一次次失败和批评带来的失望心理等等,这些严重地阻碍了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对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策略1、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家长回访学校等渠道,一方面可以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学校外的一些行为习惯及各种表现,另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校的目标和对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家长与学校达成一种共识,也可以向家长讲解一些有关教育孩子方面的技巧,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2、要长善救失,充分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觉性,根本的一点在于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其实,“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样,一点缺点没有的好学生和一点优点都没有的坏学生都是不存在的。学困生身上也有优点,只不过由于他们的缺点多且易见,而优点和长处则少而隐蔽,他们上进的心理因素,又常常是"闪电式"的。因此,教师要一分为二的对待学困生,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充分肯定和积极引导,做到长善救失,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它成为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3、 因材施教,有的方矢。学困生的情况相当复杂,其原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归因理论,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学困生的教学转化工作。如与教师、集体对立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和亲近他们,从动之以情入手;对由于无知犯错误的,应重在说道理、摆事实,提高其认识能力;对意志薄弱经不起诱惑的,应给机会让其锻炼;对调皮捣蛋而有能力的,要委以具体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他的积极性,让他在实际中得以提高;对自卑、自暴自弃者,要肯定其优点,帮其重树自尊心和自信心……‎ 做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没有一定之规,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教育。4、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也是有情感的人,他们也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有所进步时,就需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及时予以表扬。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学,只有这样,学困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树立“我能学好”的信心,增强“我要学好”的决心。教师接受到学困生良好的反馈后,应该无意或有意地又给这些学生以更大的关怀、更多的指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在这样良好的心理氛围里就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应,这是学困生发生转变的良好开端。5、培养学困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数学兴趣,提高他们解题的成就感。(1)大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依赖性强,他们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同时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2)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3)在出试卷时,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并在考试前对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对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就可能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会得较高分数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的成功感,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逐步培养他们的,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随着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激发,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这必然会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提高,有利于他们的进步。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转化学困生的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有极大的帮助。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学困生也会成为理想的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去帮助学困生。通过各种方法的互相渗透、互相联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依据学困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灵活巧妙地运用,一定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