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1-05-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浅谈中考作文复习
苏吉学校 黄荣鑫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体会
课堂上教师教授的作文知识,更重要的要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积累各种素材,直接和间接地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尽量地参加社会实
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以此充实自己的生活内涵,使写出的文章能
“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
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
当十分重视。”作文知识的掌握,诚然要靠日积月累的努力,作文能力
的形成,也有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若想把提高作文水平的筹码押在临考
前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自然是不可取的。反之,认为作文无所谓训练,只
企求背诵几篇范文在考场上侥幸取胜,也是不足取的。那么,怎样抓好
作文的复习工作呢?
一、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无从下笔是众多学生的哀叹。这里“无从下笔”,倒不首先是
写作技巧问题,而是无材料可写,具体说就是无言可说,无情可抒,无
理可议。确实,“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前苏联作家马卡连柯说过:
“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术的问题。”因此提
供源源不断的材料便是作文的第一要求。材料在哪里?在生活。生活是
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为人的大脑收集、加工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福楼拜曾要求莫泊桑以《牛车》为题写七篇文章,莫泊
桑感到很为难。福楼拜对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
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对牛的态度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与饱
着肚子走平路明显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不胜枚举,如果仔细观察,
就是写岀 100 篇也不难。”朱熹有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应该说,生活便是写作的活水。然而相当部分的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平时不注意积
累作文材料,结果是胸中无丘壑,笔下无内容。
事实上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写作时要想言之
有物,下笔如有神,平时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身边的人
和事。只有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思考分析,才能写出反映生活真情实
感的文章。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能引起强烈的反响,就在于
作家魏巍亲赴朝鲜前线采访,与我们志愿军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了解
到志愿军战士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由于身临其境,
感慨万千,才能写出如此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佳作。因此要提高学生
作文水平,就要在作文复习中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关心热爱生活。既要
关心国家大事,也要关心身边发生的小事;既要了解社会,也要了解学
校、班级、老师、同学、邻居,以主人公的身份置身其中。因此,只要
你深入了解了生活,生活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
写作能力。
二、加强联想与想象培养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物而想到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例如,郭
沫若《天上的街市》:看见远远的街灯明了,就想着是天街上闪着无数
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就想到是地下点着无数的街灯。都德《最后
一课》中,由“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联想到“好像许
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由“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小弗朗
士就联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国话唱歌吧!”。
想象是指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例如,郭沫若《天
上的街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突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
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这凭空中创造出的街市,就是想象。
想象讲求创造性。
对学生作文的联想和想象的加强应建立在大量阅读思考基础
上的知识储备,这与学生洞察力的形成以及所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
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算是洞察同一对象,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深成不
一,其观察的效果与完整度、清晰度也有很大的不同,一个知识储备愈
深、愈广的学生,就愈能观察到一些很重要的别人又不易发现的内容。
例如《我眼中的 0 》
1、表示空白、没有。可把“零的突破”、“从零开始”“一张白
纸可画出最美丽的图案”作主题。
2、 0 的起点就是终点,循环往交。可把“人生历程”“付出与
索取”作为话题。
3、 0 像月饼代表团圆,把“祖国的统一”作为话题。
4、 把 0 看作一个集合,知识越丰富,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过程无疑少不了创造性思维的参与。创造性
思维包括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成分。前者是根据已有信息而面临的
问题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后者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
探索答案的思维活动。所以碰到问题多思考,进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思维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文章
内容就有骨有肉而丰满了。当然,联想和想象必须恰当、合乎情理,而
非乱联乱想。纵览各地历届中考,作文考查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如 2003
年,天津市中考以“书”为话题,可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联想和
想象;宁德市以“考试”为话题,可以叙述经历、抒写你的感受、提出
你的建议,也可以展开丰富联想与想象写小说、童话、寓言故事。可以
说近两年来的话题作文,都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无论是
编故事,还是谈感受,凡能进行合理联想、想象,作文便左右逢源;反
之,则举步维艰。
三、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
所谓“作文命题方式”,就是指作文考试出题目的方法及表现
形式。了解作文命题的方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作文的命题样式。从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题来看,
大体有如下几种样式:
1、命题作文。这是指试卷上明确给考生规定了一个文章的标
题,要求应试者根据题目的含义以及暗示的其它各种信息来完成作文。
其中还可以分为两小类:一类是既命题又命意,如:《家乡的小河》、
《门前有座山》、《一次难忘的走访》等等。另一类是只命题,但不命意
的,如:《礼物》、《理解》、《秘密》等等。所谓不命意,就是指题目没
有明确反映立意要求。
2、半命题作文。这类题目的显著特征是需要先将题目补充完
整。如《我发现了 》、《感受 》、《生活需要
》,等等。这类题目往往对应补充之处作了提示,如:《生
活需要 》(要求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如“互
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等词语,然后写一篇
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3、供材料作文。这是指试题已为考生提供了写作所用的文字
或图画材料,考试时应根据揭示的不同要求去重新组织材料,表现材料
或评价材料。如《还乡》,要求根据《木兰诗》中的“爷娘闻女来……
伙伴皆惊忙”的一段诗句,发挥合理想象,以《还乡》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又如,提供一幅公园游览示意图,写一篇导游说明文
字。
4、话题作文。这类作文是指先点出一个话题,写作时应试者
围绕话题进行展开。话题作文一般文体选择自由、立意多向发散、选择
范围宽广,给应试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利
于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写作优势,展示写作才华,激发创新意识。如,
作文考题提示:可以用“发现”为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
在“发现”二字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然后按自拟的题
目作文。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少于 600 字。
(二)命题的数量。
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一题一做。
2、二题二做。即试卷出两 道作文题,或要求写两种不同文体
的文章,较多的情况是写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
3、一题多作。即试卷提供一个材料, 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完
成不同要求的文章。如小作文描写两种鸟的对话,要展开想象;大作文
要联系生活实际,由鸟想到人乃至社会。
4、两题选一。
命题方式除以上四种外,还有要求写片断的,或要求对病文进
行修改等。总之,全面了解中考作文试题的命题方式,能从多方面来锻
炼我们的审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临场的写作应试能力。
四、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题型特点
作文复习的另一个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题型特点上
面。其实效明显优于盲目的多写多练,在复习迎考的紧张日子里尤其是
这样。因为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使我们容易有针对性地调动相
关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素养,从而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从中考所涉及的
写作体裁而言,不外乎有这么几种常见的题型:
(一)记叙类
记叙文是初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出现频
率最高的文体。记叙类作文题不论其命题方式如何,从内容来看无非是
写人、记事、抒情;写记叙文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1、写自己比较熟
悉的人和事,切实做到真情实感,不娇揉、不虚夸,也不任意拔高思想
境界。2、培养有意观察的习惯。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深思的现象,不一
定非得“大是大非”,“细枝末节”也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联想。要做
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小中见大。从表达方式看是在记叙中有一些必要
的描写,能适当地结合运用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同时还要特
别注意领会题目对于内容、形式以及表达方面的特定要求。如写暑假期
间,来自不同地方的几个同学聚会你家,他们讲述了各自不同的见闻和
感受,请以“一次同学聚会”为题,写篇 600 个字左右的记叙文。
(二)议论类
议论文也是中考试题常出现的文体。初中议论文写作的总要求
是:1、观点鲜明,议论集中。写议论文必须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来引述
事例,阐明道理。有的学生易跑题,写到文章后半部分就已转移话题了,
这就是因为议论不集中造成的。有时材料引述不当也容易造成跑题,因
此对材料的选择与定位是很重要的。议论文可重复出现点题之句,这样
既可强调观点,又可检查观点是否始终统一。如写驳论,则注意要抓准
对方的要害与本质,批驳要恰如其分,以理服人,切忌以骂代驳。2、
注意联系实际,但不能用叙事代替议论。联系实际必须扣紧题目或材料,
应具体些,有的放矢。注意对所联系的实际进行客观分析,要有理有节,
辩证看问题,不能以一己好恶而影响公正性。必须明确举例是为论证服
务的,不能记叙多于议论,让叙事冲淡了论证。3、注意文章的结构。
要适当分段,注意过渡句的衔接和转折段落的安排。4、语言要简洁、
干练、辩证和有力度。要适当应用一些设问、反问、比喻和排比句等来
增强语势,同时还应尽量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加强论证力度,为文章增
色。一般来说,中考作文试题的议论文样式出现较多的是小评论,如
《谈自信》、《谈严于律已与宽以待人》等。
写议论文最低的要求是观点不能出差错,论点与论据不能相悖。
至于读后感,关键在于确定好一个感受点,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
(三)实用类
实用类作文,在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
应予以充分重视。写说明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说明文写作必须
客观、真实。说明文必须实事求是,不得虚构或作艺术加工。2、注意
语言的简明性。说明文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平实、简练。但说明
文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叙事式、散文式、诗歌式、童话式等,
因此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可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3、注意说明顺序
的确定和说明方法的应用。选择正确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是写好说明
文的关键。对于初中毕业生来说,主要掌握如下两种类型:一种是说明
性文字。如:写一篇 150 字左右的说明文,介绍“我的读书方法”的技
术要领;另一种是为了处理日常事务,解决问题而写作的应用文,如通
知、电报稿等。
帮助学生熟悉、掌握了中考作文各类题型的特点,我们在作文
复习中就能既重视各种文体的全面训练,又便于确定“主攻”的方向,
不投机取巧,这样无论碰到哪种文体,都能应付自如。
五、要授之以法,加强学生考前作文的强化训练。
作文复习的成功不仅在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丰富的材料,
也不仅在于指导学生了解命题方式和掌握题型特点,还在于要授之以法,
加强考前作文的强化训练。俗话说“文无定法”,不无道理,但是我们
认为“定体则无,大体则有”,我们应该“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
求变化”。这当然需要一个训练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
是例子。”这自然也包含着教材是作文的例子。教材课本中的一系列写
作方法尽可借鉴,但是作为作文复习训练,进行一些专门的写作技巧方
法的辅导训练,还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写作基本能力的
训练。这能力包含观察能力、构思能力、表述能力、修改能力等等,打
好写作的基本功。
在加强专门的写作技巧方法辅导训练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
考前作文的“实战演习”。因为考场作文有别于平时练笔,它有明确的
时限要求和篇幅限制,平时作文可以“慢工出细话”,可以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思想、心理、精神诸方面没有丝毫压力,考场作文则与之大
相径庭。中考作文一般则要求一课时内写 600 字左右的文章。相对平时
课堂作文,它在写作上有一定的速度要求。针对中考作文的这一特定的
时限和篇幅要求,作文复习要力求多搞一些模拟写作训练,学会在一课
时内安排好从审题到立意,然后取材、构思再作修改等写作环节;学会
在一小时内完成打腹稿,再成文,或者先写提纲后成文的写作步骤;学
会按篇幅的要求来合理安排作文的布局和结构等等。只有加强考前作文
的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临场时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地写出优秀的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