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1-05-07 发布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流动起来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让语文课堂流动起来 ‎ ‎  大溪中学  陈金君 王熠赟 ‎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预设才能让生成更有章可循?如何生成才会使课堂更精彩纷呈?如果在预设时,不但预设学生的已知层面,更预设学生的未知层面;既预设学生的认知水平,也预设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生成时,灵动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善于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让学生的质疑为我们的课堂推波助澜,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像活水一样流动起来。‎ ‎  关键词:预设  生成  课堂流动起来 ‎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上课前自认为一堂课已经预设的近乎完美了,但是实际教学下来,却发现与自己的预期效果有着无法接受的差距:本该出彩的地方,课堂却平平淡淡而已;本该形成高潮的地方,学生却呆若木鸡;设想形成的课堂如活水般流动的场景只能暗地叹息;理想中舒卷自如、张弛有度的课堂对话状态只能陷入“自演独角戏”的尴尬境地……‎ ‎  为什么一堂课自认为预设很好,而生成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我自身的多次反思与实际的尝试中,我觉得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  第一、始终把教材作为课前钻研的对象,却忽略了对学生认知水平的钻研。或者是设计点过高,让学生措手不及;或者是设计点过低,让学生不屑一顾;或者缺乏梯度,从而架空课堂。‎ ‎  第二、我们老师把课堂预设理解为只是写好教案,设计好程序,准备好问题,疏通好道路,就是防止学生出现“拐弯抹角”,防止课堂出现“始料未及”的乱子。‎ ‎  第三、预设不够准确,结果导致生成时乱了手脚。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其一是问题设计得过“粗”,范围过广,没有穷尽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情况,课堂上又怎能游刃有余?其二是问题设计得过“精”,甚至把文本内容支解,学生疲于细枝末节的回答,又怎能动态生成?‎ ‎  第四、课堂生成时教师只顾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对自己设计的所谓“活”的课堂 “失控”,拉不回学生的心。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课后反思起来,却发现自己不知所云,学生也不知所得,整个课堂就像死水般滞留。‎ ‎  既如此,那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我想这应该回到一个问题上来,那就是:如何预设才能让生成更有章可循?如何生成才会使课堂更精彩纷呈?‎ ‎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作好准备。‎ ‎  尽管课堂中的许多流动的场景是我们无法预约的,是无法事先设定的,但我们在走进课堂前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都渴望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有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经过精心周密的预设。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预设目的不是为了约束学生思维“出格”,不是防止课堂发生“意外”,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挑战与创新。一切预设了然于胸,这样才能真正驾驭课堂。那么如何有效预设呢?‎ ‎  1、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层面,更要预设学生的未知层面。‎ ‎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预设的时候,要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原有的认知水平、文化积积淀等。如我在教学《桥边的老人》时,原来我设想学生可能对海明威所知甚少,对他的冰山写作理论可能也不甚了然。所以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教师结合照片,介绍海明威。结果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对海明威的生平、代表作品甚至写作风格都能异口同声复述,原来在两周前的班会课上,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恰好选用了海明威来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我一想,有关“海明威”的这些知识可以说在学生记忆中已储备,教师只要把这些零碎的、尘封的知识指引出来就得了,如果课堂环节改为“介绍我心中的海明威”‎ 不是比原有的环节来得更有灵动性吗?这样一安排,既再现学生原有的知识积淀,又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更拉近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何乐而不为?结果,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很好的印证了我后来的预设是切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的。‎ ‎  当然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层面,更要预设学生的未知层面。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是未知的,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因此,在预设时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对过程要多作些假设:这个问题学生会如何说?如果学生不知道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精彩。‎ ‎  2、既要预设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预设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已知层面和未知层面,往往是教师预设学生时的出发点,也是课堂生成效果体现的关键点,因而教师们往往不会轻易忽略。而我则认为,学生在阅读一些人文性强,情感丰富的文章时,或者在完成写作训练时,光有认知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期间肯定搀杂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就预示着,教师如果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预设,想让课堂流动起来那是万不可能的。‎ ‎  在这一点上,我曾经吃过一次亏。在完成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写作训练时,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两种思考:“‎ 之一:让世界充满爱,就是用爱心来关注身边每一位需要关注的人,歌颂充满爱心的人物,呼唤奉献爱心的行为。确立了这样的中心,作文时就不会偏题离题;之二:下笔之前,围绕中心打开思路。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助人为乐者有之,慷慨解囊者有之,见义勇为者有之,为民请愿者有之,无私奉献者有之……选择这样的事例诉诸笔端,歌颂他们爱心的博大,感动自己和读者。”提供了这两种思考后,我又对学生对于材料的取舍和范文的鉴赏上也作了点拨。原以为学生肯定能很好的完成这次习作训练,却不料学生在还未动笔之前就在窃窃私语:“现在‘学雷锋’走过场的多了,扒手猖狂作案众人视而不见可谓是司空见惯了,英雄流血又流泪也时有发生了,到底谁还有爱心啊!”“街边的乞讨,都是有组织、有集团的,他们都是以别人的同情为筹码在骗钱,他们的生活好的很,还需要我们的关心吗?”“……”当听到这些议论时,我傻了,显而易见在以“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完全发生了扭曲,至少我的预设在生成时完全没有唤醒学生的同情心与潜藏在内心的善良。‎ ‎  课后我陷入了沉思中,这堂课我曾信心十足地认为肯定能成功,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完全是因为我没有预设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我的学生都是在密罐中成长的,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受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了,我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以实例,给他们以最直观的感受来唤醒潜藏在内心的同情心与善良。于是在另一个班级写作前,我又预设了这样一个环节:先给学生看了几十张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的生活照片后,再重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引导--(1)在我们无法判断对方是否是骗子的时候,能否有“宁可错给,不愿错过”的柔情和心胸呢?几块钱对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的慈悲心连这点钱都不值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也是一种美好品质,永远不要为我们的冷漠、麻木和小气寻找借口。(2)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有些人的爱心确实渐趋泯灭。 当我们耳闻目睹类似的情形,也可将这些内容来个“笔伐”,像当年鲁迅先生一样大声呐喊--“救救爱心!”结果这一班的学生不但没有出现“窃窃私语”,而且整堂课都笼罩在一种感人的氛围之中,学生情感流动,自然学生的习作也完成地相当成功。‎ ‎  二、灵动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 ‎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预设只是让生成更有章可循,而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光有预设是不够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就要依靠教师敏锐的捕捉能力,灵动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从而让语文课真正流动起来。‎ ‎  1、要善于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 ‎  课堂生成的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偶现”‎ 资源的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合理“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适时“增删”……具体地说,课堂中出现有价值的“偶现”资源时,切不可随意放弃,把它作为预设外的教学契机,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的活力。‎ ‎  我曾经看过温州实验中学杨聪老师执教《云南的歌会》时的一个案例。刚上课,杨老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有意思,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男生却唱反调说:“我觉得没意思。”这个回答是杨老师始料未及的,但他没有放弃这一预设之外的生成资源,而把它作为教学契机再次融入课堂中。杨老师就问该生理由,该生回答说:“这篇文章与我们的生活没什么联系,所以我觉得没意思。”学生的回答突然让杨老师兴奋不已:解决这个问题,不就是本堂课要达成的目标吗?这堂课不就是想让学生联系文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来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生活的智慧吗?所以杨老师就顺势说道:“这位同学能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实在可贵。他认为判定一部作品是否有意思,要看它是否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这个观点是十分深刻且极具前瞻性的。那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它究竟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联系?有没有意思?意思在哪里?”这个课堂美丽的意外,在杨老师的引领下极其自然打通了预设与生成的艰难的教学路径,从而使整个课堂前后贯通、水乳交融。‎ ‎  我在教学《老王》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板块:“‎ 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却发现有好几位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临摹课本中老王的插图,并且调皮地在老王的嘴巴上画上了胡子。我很是生气,但细想,横加指责甚为不妥;但如果不加阻止,学生等于是在浪费时间。我灵机一动,就在黑板上多加了两个板块:画说老王--选择文中描述老王的句子,给老王画一幅肖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给老王加上胡子;描述老王--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对来自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  2、让学生的质疑为课堂推波助澜。‎ ‎  一堂充满人性化的课应该是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呈现的课堂,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呈现就肯定会带来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它是学生独具慧眼下的产物,是学生对文本形成共鸣的见证。教师万不可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听之任之,使它变成语文课中的“过客”。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质疑也当作是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这不但是对学生人性化的尊重,更能为课堂的高潮推波助澜。‎ ‎  如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时候,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郑伯贵为国君,却对烛之武低三下四,道歉连连,是否太假?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犹如炸开了锅,热闹非凡。我当时想,对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课堂很难以精彩收场。我就抓住这一生成资源,顺势问:“课文中还有一个国君,就是晋文公,你认为他最后收兵的理由是否也是假的?”学生就马上讨论,然后一致认定:“两个国君,都看重国家利益,看淡个人面子,体现了超人的器量。”这样通过学生的“质疑--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把课堂推向高潮。‎ ‎  因为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因而我们的课堂显得丰富而又千变万化。一堂45分中的语文课,不可能永远毫无瑕疵,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试着让我们的预设更充分些,让我们课堂的生成更灵动些,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像活水一样流动不已。‎ ‎  参考文献:《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9期 ‎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