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5 KB
  • 2021-05-07 发布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8篇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8篇 ‎【篇一】‎ 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于引领地位。我们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在发展目标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把它确立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来说,这是一个补短板、促平衡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强调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如果还有大量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当前,我们尤其要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突出短板,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8篇 ‎【篇一】‎ 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于引领地位。我们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在发展目标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把它确立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来说,这是一个补短板、促平衡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强调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如果还有大量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当前,我们尤其要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突出短板,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心得体会8篇 ‎【篇一】‎ 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于引领地位。我们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在发展目标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把它确立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来说,这是一个补短板、促平衡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强调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如果还有大量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当前,我们尤其要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突出短板,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篇二】‎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下,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发展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意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许多短板、弱项等着我们来补强。‎ ‎1.在处理三对关系中,找准补短板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方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落实好补短板这项硬任务,需要我们在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中,找准工作方向。要处理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不是平均主义,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要处理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明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有的是相对指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2.在把握三个维度中,明晰补短板的任务。明确任务有助于压实责任,在找准补短板的方向后,我们要围绕以下三个维度,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从“人群”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重点解决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孩子辍学、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区域”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深度贫困地区,主要关注贫困残疾弱势群体部分已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较大的群体,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精准施策,补齐这些“短板中的短板”;从“领域”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在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乡村教育医疗改善、水电路讯建设、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3.在贯彻四项要求中,抓住补短板的重点。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补短板必须抓住重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始终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克服焦躁情绪、懈怠心理,杜绝“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向最后的胜利发起总攻,确保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如期兑现;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理念,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病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 ‎【篇三】‎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下,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发展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意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许多短板、弱项等着我们来补强。要在处理三对关系中,找准补短板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方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落实好补短板这项硬任务,需要我们在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中,找准工作方向。要处理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不是平均主义,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要处理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明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有的是相对指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比如,脱贫中提到的“现行标准”就是绝对指标,而环境改善中要求劣V类水体比例低于5%,这类指标就是相对指标。要处理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在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时,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要在把握三个维度中,明晰补短板的任务。明确任务有助于压实责任,在找准补短板的方向后,我们要围绕以下三个维度,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从“人群”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重点解决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孩子辍学、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区域”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深度贫困地区,主要聚焦“三区三州”地区、“三区三州”以外的中西部地区深度贫困县以及部分已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较大的地区,根据不同地区的致贫原因精准施策,补齐这些“短板中的短板”;从“领域”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在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乡村教育医疗改善、水电路讯建设、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在贯彻四项要求中,抓住补短板的重点。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补短板必须抓住重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始终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克服焦躁情绪、懈怠心理,杜绝“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向最后的胜利发起总攻,确保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如期兑现;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理念,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病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时光不负奋斗者,岁月眷顾追梦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努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篇四】‎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当初预期的还要好。作出这个重要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国际社会普遍赞赏我国发展成就。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二是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三是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在科学评估进展状况的基础上,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从区域看,主要是深度贫困地区;从领域看,主要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明显。文章指出,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是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三是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四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客观真实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形成良好预期,坚定发展信心。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严峻形势,强化政治担当,瞄准短板弱项,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战。决胜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必须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建成“繁荣富足”的小康。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决胜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必须打好重点战役,努力建成“成色十足”的小康。当前我村尚未达标的指标,都是“硬骨头,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我们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明确主攻方向,精准攻坚突破。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聚力攻克“三保障”堡垒,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坚决打好农房改善主动战,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加快工作节奏,一体推进功能配套,让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聚焦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用功发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决胜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必须坚持实干苦干,努力建成“群众认可”的小康。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只有一年零一个季度时间,时间紧迫。我们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奋斗姿态和不胜不休的坚韧毅力,保持定力不折腾,务实推进不浮躁,稳扎稳打向前走。要强化系统思维,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补短板强弱项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更加注重将“全面性”“广覆盖”“高质量”目标要求贯穿始终。对照任务清单具体抓,逐条逐项“过筛子”,不达目标决不收兵。要力求高质量,坚持高标准、追求高水平,既“量”上达标,“质”上也要过硬,既有数字“高度”,更要有老百姓感受的“温度”。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弘扬“三真”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关键措施,切实凝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 ‎【篇五】‎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今年仅剩七个月,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坚决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爱师网,原文链接 要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匠心”补齐短板。《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精神,是“匠心”所在。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匠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如此。党员干部要使出“绣花功夫”,找准本地的发展短板,要沉下心来分析研究补短板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步骤。要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中间,把准真症结、找准真需求、定准真措施。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深耕细作,把短板补精细,确保无沙眼、无毛刺、无瑕疵。‎ 要用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匠人”补好短板。完成一项大的工程,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团结协作才行。协作是团队精神的要义,爱岗敬业是团队协作共进的根本,这是一种“匠人”精神。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需要全社会的团结协作。广大党员干部要与困难群众心连心,争取各级组织和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团结好方方面面的“匠人”,共同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要充分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严字当先、实字托底,不打花拳绣腿、不摆花架子。要勇于直面问题和挑战,不能碰到困难就回头,遇到麻烦就回避,稳扎稳打,稳中求进,又稳又好。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攻坚克难的冲劲、韧劲、实劲,在补短板的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要拿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匠劲”补牢短板。“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而是在坚守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一股“匠劲”。要想补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必须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不断摸索新路子、探索新方法、拿出新举措。要以甩开膀子的干劲、壮士断腕的决心、滴水穿石的韧劲,瞄准短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要勇于创新,在补短板的“材质”和“工艺”上下功夫,确保补上去的板子质量过得硬,“尺寸”刚刚好,经久耐用,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坚决杜绝补过的地方隔一段时间又成为新的短板。要大力整治补短板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实干为要、拼尽全力,带领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蹄疾步稳、直奔胜利。‎ ‎【篇六】‎ 近日,有幸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的一系列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从经济指标上看,在经济总量、GDP和城镇化率都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体现到经济数据上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从人民生活水平上看,党的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可以如期实现。主要是体现在我国到2018年底贫困人口比2012年底累计减少8239万人,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效举世公认。‎ 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员,这几年我也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脱贫的重视,扶贫是我这几年听到最多的一个词,特别是对偏远乡村的扶贫方针,确确实实的细化到每个党员身上,扶贫已经成为党员的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国农村居民接入电力的比例为10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7.4%,这一点就是全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缩影。中国地大物博,许多偏远山村地势险峻,电缆线路的迁改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就是在党中央的坚决贯彻下,基础党员不怕困难,用于挑战,在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接入电力比例达到100%,这其中有党中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决心,也有基层党员工作者开拓进取的决心,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意志。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和弱项。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严峻形势,强化政治担当,瞄准短板弱项,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战。一是思想上要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目标只是社会平均水平上升,并不是所有地区的目标都达到统一。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对于这一点,也是体现了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搞平均主义,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从心底认识到小康社会的本质,不搞攀比主义,稳重求发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二是把握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在我看来,绝对标准是在目前阶段坚决不能更改的标准,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属于绝对标准,相对标准是指在目前的阶段下的标准,随着发展以后要求应该也更高。总体来说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绝对标准就是要坚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点坚决不能马虎,要切实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个贫困户。相对标准就是意味着要在不损害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不能以为了脱贫,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这一点我有深切体会,作为人民群众其实主要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对数据来说,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才是最能体现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比量化数据相对更能反映现实情况。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只看数据,更重要的是在数据增长的基础之上落实到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获得感。文章最后,习总书记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布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下一步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首先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说明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数量还不少,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八会议精神,坚定决心完成脱贫任务,要坚决克服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 个人认为脱贫在还是目前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更像是在打牢基础,为实现社会注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是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狠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问题,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同时要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目前来说城乡居住环境差距还是明显,个人认为农村居住环境提升有很大空间,主要是要解决农村人口的生活认同感,逐步降低城乡生活质量差距,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关键硬任务是补短板、抓弱项,切忌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等现象的发生。只有补足相关短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算基本实现。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些基层党员,要认真贯彻党制定的战略方针,密切联系实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篇七】‎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向历史、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是全中国人民的期盼。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为此,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一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要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村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要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二要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攻坚克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狠抓富民兴村产业,打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渠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篇八】‎ ‎2020年6月,《求是》杂志第11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指出,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些短板弱项,必须正视并加快补上,铆足马力跑好“最后一公里”。作为基层一线的纪检监察护航“监督员”,深感责任重大。‎ ‎“放起”,形式主义的无知表现。有人认为,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在眼前,检查验收就是“一阵风”,过了就没有人“刨根问底”,于是对短板弱项问题置之不顾,企求“运气好”混过就好;也有人觉得,现在的短板弱项可以在之后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予以修补完善,现在则不急不忙,提前开始享受攻坚胜利的“果实”……殊不知这是坠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行百里者半九十,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最终被一一揪出,则在党纪面前“悔之晚矣”。‎ ‎“藏起”,掩耳盗铃式自作聪明。基层一线是脱贫攻坚的“桥头堡”和“攻坚部”,情况纷繁复杂而具体,有的领导干部因为担心时间紧、任务重,完成情况与质量高低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对上级督查检查到的问题“就事论事”予以改正,对没有督查检查到的问题则选择将之“藏起来”,“户不出村”“村不出乡”“乡不出县”……殊不知此类“掩耳盗铃式”的不负责任的态度,纸是包不住火的,最终还将影响整个全局的攻坚和建设成果。‎ ‎“边改边犯”,不顾大局的巨大错误。另外还有一类领导干部,查找问题和整改落实极快,态度“极其诚恳”,短期内堪称“楷模”和“标兵”。但实际上,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他们整改过的问题林林总总列出之后,许多都是重复发生的“重犯”“累犯”,经不起推敲和考核,有的问题边改边犯、改了又犯,没有静下心来反思总结拿出真正行之有效的举措,也没制定一套治标治本的制度体系,看似老实认真,实则推诿应付,性质恶劣令人愤懑,最终也将落得严查重处的惨淡收场。‎ 作为基层一线的“政治监督员”,对“放起、藏起、边改边犯”的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务必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真正将护航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落细落实,才能无愧于本心、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