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1-05-07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学习困难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分析和对策研究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学习困难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分析和对策研究 ‎ ‎  学习困难的学生共性问题是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中的困难自己无能力克服,学习成绩较差。多年来,我一直着力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优化的尝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等,从多方面对他们加以引导,给以这些学习困难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这些尝试使我在优化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心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发现班级里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当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  一、主要表现有这几类 ‎  1、过分敏感 ‎  这类学生调控自我情绪能力差,对外界刺激不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吸收,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差,不能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不能宽容对待别人。‎ ‎  在游戏时,要求参加活动被拒绝,在学习中有困难,寻求同学的帮助被拒绝,也不论原因如何,就心怀恨意,甚至伺机报复。同学相处当中,难免碰碰撞撞,难免发生矛盾,可这类学生总把别人与自己发生的矛盾当成别人对自己有意的欺负,心中耿耿于怀,从而对同学产生敌意,就用较激烈的方式对同学进行报复。当老师对这件事进行调查时,他还用谎话对自己的报复行为进行遮掩。如同学李某,图画课上下位借剪刀,后排男同学放在桌子外侧的脚绊了他一下,他认为那同学是有意害他,尽管那同学已向他解释并非有意,还向他道歉。第二节语文课,后排男生上黑板板演,他有意把脚伸到桌脚外侧,把那同学绊倒。见那男同学看见了他伸出的脚,跨了过去,自己的报复没有得逞,就用力推了那男同学一把,把男同学推倒在地,膝盖跌破。他见另一学习困难学生到过年时发贺卡给同学,就想:他的朋友比我多,就是会买东西送同学,因为我不送东西给大家,所以大家不理我。第二天,他就也买一大堆贺卡到班级来送发给大家。因父母平时很少给他零花钱,对其约束也较紧,他买贺卡的钱,竟是从父母那儿偷来的。‎ ‎  他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往往在心中猜度老师的想法,用各种谎话掩盖事实。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也认为是老师对他的不喜爱,或认为是挑刺。另一方面他常常又用一些过激的方法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  这类学生因与别人不能友好相处,所以找不到共同学习的伙伴,无法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学习上无法得到同学的帮助。由于对班级同学、老师言行的过分敏感,常常为一些小事焦虑,烦躁不安,常常被一种负面情绪缠绕,致使他无法专心致力于学习。‎ ‎  2、不够主动 ‎  这类学生性格内向。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欠缺主动,情绪的变化一般不显露在外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交往中往往是被动按别人意见行动。自信心不够,自我评价总是偏低,在挫折面前往往一撅不振。‎ ‎  这类学生对于班级的学习活动参与性不够强,不敢参与和同学的各种竞争,在班级里他们往往被老师、同学忽视,看到自己的成绩落后,他们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说错。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同学、老师请教,有了疑问、异议更不敢提出。‎ ‎  3、攻击性强 ‎  这类学生调控自我情绪能力差,对于外界刺激不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吸收,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自律性较差,不够自尊、自爱,缺乏荣辱感。在与他人交往中喜欢支配别人。如与同学游戏中,不能采纳别人提出的意见,玩角色游戏时不能与同学协商分配角色;如与同学做事因别人的原因而不成功,总是埋怨、指责同伴,或用更强烈的手段对同学进行惩治,对他人总带有很强的攻击性,用没有道理的话或武力等各种方式欺侮同学,扰乱同学的学习、游戏等。如我班一学生,他就有上述表现。他常常和别人发生矛盾,常常欺侮班里班外的同学,人人见了他都皱起眉头。但他又需要朋友和他玩,他就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了这样那样的玩具,吸引同学和他玩,所以常常为此学习分心。他没有好朋友,学习上没有竞争对象,更没有共同学习的伙伴。‎ ‎  二、对学生进行帮助 ‎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就认为一个人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学业、事业能否成功。教会学生与人相处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更可以促进学生协调好与老师、同学、家长的关系,优化他们的心理,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作为教师,我尝试对学生进行这些帮助。‎ ‎  1、启发学生懂得与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通过讲童话故事、情境表演、实例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懂得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 ‎  我通过心理学家对贝尔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追踪调查告诉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进入这个实验室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学识智商都很高,然而过一段时间后,一些人已经成绩斐然,另一些却黯然失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答案是前一种人有广泛的交往圈而后一种人没有。当后者遇到技术难题时,他们得跟不同领域的专家联系、请教,浪费了时间还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而前者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在这之前就建立了可靠的人际网络,需要某个方面的信息,只要打个电话就能马上得到回音。‎ ‎  上面这个实例与童话故事《猴子和乌龟》所讲的道理一致。猴子与乌龟比赛摘河对面树上的桃子,乌龟会游水不会爬树,而猴子会爬树不会游水。两人到最后才明白光靠个人的力量是摘不到桃子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  我启发学生明白人是生活在集体人群中的,我们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合作。人们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才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  其实人与人之间除了在工作、学习上需要合作,相互汲取力量,更要彼此汲取温暖。我们只有生活在人群之中,才能得到自己所企盼的幸福与成就以及生活的种种欢乐与享受。当我们成功时我们需要别人的喝彩与祝贺,当我们伤心难过时需要别人的同情与帮助……飞碟唱片群星合唱的那首《相亲相爱》歌词是这样的: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我喜欢快乐时马上就要和你一起分享!我喜欢受伤时就想起你们温暖的怀抱!我喜欢生气时就想到你们永远包容多么伟大!我喜欢旅行时为你把美好的记忆带回家……一首动听的歌透过歌词向我们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强烈的情感渴望。我带领学生学唱这首歌,并加上动作,让动听的音乐,美好的歌词感染每一个学生。‎ ‎  2、通过心育课,教会学生与人相处的方法 ‎  游戏是孩子交往的一个重要渠道,我利用心育课,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教会学生游戏中与人交往的方法。‎ ‎  我设计了三个情境:‎ ‎  一是别人在游戏时你想参加应该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应该大胆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愿望,但要有礼貌,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尊重别人,别人心里愉快,别人愿意和有礼貌的人共同游戏,自己要求参加游戏的愿望才能实现。‎ ‎  二是假如别人要求参加你正在进行的游戏你怎么办?利用心理换位法让学生想想自己一个人在一边不能参加到别人游戏时的心情,教会学生要接纳别人。‎ ‎  三是假如别人拒绝了你要求参加游戏的要求,你该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想到别人会有原因,不是对自己的不喜爱,下次有机会再和他们一起游戏。这样做自己心情愉快,别人也能玩得愉快,这是教会学生理解别人。‎ ‎  我还通过心育课教会学生,如何分配游戏中角色,如何完成大家规定的任务,如何采纳别人提出的意见,在与别人共同完成的事中因别人的原因不成功,该如何对待等。通过游戏中交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本领,与人合作的精神。这也为学生形成团结友爱,善解人意,宽厚待人等思想品质打下基础。‎ ‎  结合心理教育课本,在课堂上还教会学生“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心情”、“学会称赞别人”等方法。‎ ‎  3、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  (1)、学会理解 ‎  对于交往中过分敏感的学生教会他理解别人是很重要的。我主要通过单独的心理辅导让学生通过倾诉、讨论等方法学会理解。‎ ‎  如:我为我班的一位交往中过分敏感的学生做了两次单独的心理辅导。一次叫他事先想一想平时与他人在一起时所发生的矛盾,把他人是如何欺负他的讲出来。我给他的时间是半小时,刚开头他不愿意说,我通过给他做放松等准备,使他慢慢放松下来,之后他倾诉了半个多小时。我给他布置作业,请他回去仔细想一想平时与别人相处愉快的情景和别人对自己好的地方,一周后我给他半小时来说一说。通过这两次的倾吐使他发现他心中觉得别人欺负他对他不好的事记得的挺多,但为了完成我布置的思考作业他注意从平时的与人交往中找答案,发现别人对他友善、好的地方也不少。我主要帮助他懂得在与人交往中要试着了解别人,理解别人。特别是与人发生矛盾时,不要急着批评、指责别人,也要试着揣摩别人为什么做出所做的那些事情。让他明白如果人们都试着了解别人而不是一味指责与批评,生活就会有意思得多,也会幸福快乐得多。把这一点告诉我们的学生十分重要,善解人意是美德,学会理解别人,是学会与人交往之道的关键。‎ ‎  (2)、充满自信 ‎  针对交往中不够主动这类学生的特点首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主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对自身所能做到的事大加赞扬,让学生看到自己还是有一定能力的。通过与他人、以前的自己比较,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  这类儿童交往中的自主性,也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强,容易受别人意见的干扰而盲目地跟随,没有自己独立的意见,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顺从依赖是儿童发展中的一大不足,要有意识进行培养。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应维护把握自己的权力,这样显得成熟、有骨气、有意志、有进取心和竞争力,要逐步帮助这类孩子形成坚强、有主见的品质。作为教师在集体中尽力多给他们提供发表意见和参与竞争的机会,并尽力帮助他们获取成功。当他们遇到挫折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并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战胜挫折。‎ ‎  (3)、尊重别人 ‎  古人云“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反之,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尊重是与他人沟通的基础。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身为一国之总理,却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当他工作一夜从人民大会堂走出,看到正在清扫马路的清洁工人,他忙走过去,主动伸出双手握住清洁工人的手,并说:“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作为一国的总理,他对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如春风温暖了清洁工人的心房。‎ ‎  你必须尊重别人,就像你要别人尊重你一样,你必须承认别人具有你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同样权利。必须公正待人,并且赞扬他们的努力,原谅他们的错误,正如你期待别人原谅你的错误一样。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学生,尊重别人的工作、劳动、意愿等。让我们学生真正做到文明礼貌,还要让学生学会诚实地表现出我们对他人或某一事物的欣赏、感激等。‎ ‎  交往中攻击性较强这类学生总是想作弄人,搞一些恶作剧,看到别人上当了他却哈哈大笑。这样的儿童容易让人产生不信任感,不愿和他交朋友。要教育这类学生让他们懂得诚实是成功交往的基础。诚实,字面含义就是真心真意。让学生接受诚实教育,这包括不撒谎,不说大话等。‎ ‎  在帮助交往中攻击性较强这类学生认识到自身在与他人交往时所存在的问题后,还可以对他那带有很强攻击性的行为在其父母配合下对他进行脱敏治疗。‎ ‎  (4)、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学会交往 ‎  利用平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抓住机会与同学交往,并相机进行个别评价、指导。‎ ‎  利用活动创设各种让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在实际的交往中让学生学会交往的本领。如:在一次募捐活动中,6、7个同学为一个募捐组。我让在交往中不够主动的学生捧着募捐箱子,在活动中担任主角。我鼓励他们大胆向路人进行宣传,积极募捐,让他们通过主动地与人交往获取活动的成功,从而鼓起他们与人交往的勇气与自信。‎ ‎  (5)、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帮助 ‎  交往中过分敏感的学生的家长较溺爱孩子,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吃的不如别人,怕孩子穿的不如别人。这样的家长满足于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爱意,而他们对孩子的爱往往很狭隘。这种心态的父母不可能真正从孩子成长的特点来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这种爱是一种溺爱。‎ ‎  孩子是一个充分独立的生命力,虽然幼小,却应有自己生活及发展空间。父母的职责就是爱孩子的同时,为他们拓展生活空间,提供成长所必须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让他们学着关心别人,从关心父母开始,了解父母工作的辛劳,也让他们记住父母生日,替父母过生日等。学着关心同学,老师及身边的人,从这种给予中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缔,发展独立的人格。‎ ‎  在溺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有会形成不正常的心理结构。他们容易情绪化,在脾气上而不是在能力和独立人格上的自我为中心,显得狭隘自私,对渴望达到的目标,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的独立奋斗。由于狭隘自私,他们成人后,在生活上不会赢得真正的友谊甚至爱情。在生活中,别人可不会像父母溺爱他那样去爱他和喜欢他,相反,别人会远离他。人们不愿意和一个自私狭隘又缺乏能力的人交往。因此他们在生活中易于遭受挫折,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往往会陷入孤独和无所作为之中。‎ ‎  普天下的父母可能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走到这一步,我与交往中过分敏感的学生的父母交谈,告诉他们要注意孩子情感的发展,特别是不能溺爱孩子,因为溺爱的结果只会与我们对孩子寄予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但也不是对孩子的约束越多越好,孩子们如同小树,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适当的阳光和水份的。孩子除了学习,还需要游戏,还需要与孩子在一起玩耍来充实精神生活,还需要生活丰富多彩,才能保证心灵的自由状态。对孩子的感情父母应当承认、尊重并准许他用恰当的、正确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本身就是对孩子心灵的理解。可以达到消除心理压力的目的,起到调节孩子心理的功效。理解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教会了孩子如何理解别人。‎ ‎  让交往中不够主动的这类学生的家长懂得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任何人都渴望被他人欣赏、尊重。伟大的心理学家、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大师美国人威廉·詹姆士指出,人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正是心灵深处的这种渴求,使一些人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伟大人物,例如拿破仑、林肯等。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接触者。在朝夕相处中,父母总是伴随在儿童左右,指导他们的行为。父母和孩子相处前提应放在尊重上,父母应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尽量减少呵斥或争吵。比如让孩子关门,你如果说:“把门关上!”或者说: “xx,你去把门关上好吗? ”这样孩子就会有不同的心理去完成同一件事。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平等相处是必要的。‎ ‎  交往中攻击性较强这类学生父母对子女过分迁就,造成他们骄横、无理、自傲。他们把父母的劝说视为耳旁风,认为父母是他们的支配对象,提出什么要求都让父母想法办到。家庭对孩子的行为放纵过度,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常常让孩子陷入个人主义的小圈子,缺乏平等相处的耐心,对他人缺乏尊重与谦让,与人极易产生矛盾,让别人疏远,不愿与之打交道。‎ ‎  据某项对十八所小学的调查,大部分担任班长的儿童和别人相处得很好,他们一般表现出来比较沉着冷静。根据对其家庭的深入调查,发现他们在家庭中处于小主人翁的角色,能够主动地帮助父母处理日常事务,他们的父母也尊重孩子的权利。这充分说明树立儿童在家庭中的角色,处理好父母同儿童的关系对儿童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在尊重孩子的权利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如何尊重他人。‎ ‎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都同样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在交往中总有一些能感召人的风度,这些风度是心理素质的体现。‎ ‎  在优化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心理的尝试中我注意了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既发展了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更加强了这些学生与老师、同学、家校之间的交流,使各方面对他们实施的教育更有效果,促进了他们学习心理的优化,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更是对这些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的教育应面向学生的未来,这也是即将到来的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  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要充满耐心,看到其反复性。更要着力于优化这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他们与人交往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