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1-05-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关注科学教学中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摘要】简要分析了初中科学课程中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目标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结合具体事例,探讨其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教学
一、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的内涵和意义
《(7~9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课程的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以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背景,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并且认为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对7~9年级学生来说,通过科学教育应该初步具有:热爱自然,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热爱科学,反对迷信,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崇尚真理,尊重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原理;严谨求实,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结论,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善于交流、协作,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学校是一个直面生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神圣殿堂,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要求通过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来促进学校教育的重心转移,更注重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引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郝京华教授曾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
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毕业升学考试虽然已经作了很大的改革,立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体现科学知识的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主题,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体会与感悟学习科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立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并渗透和体现对科学态度和品质的考查。但毕业升学考试对科学的教学巨大导向作用仍然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学校衡量教学质量仍然以学生分数高低和上“重高”学生数为指标。而毕业升学考试这种纸笔测试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就目前的研究基础和现状来看是无法有效进行考查的。因为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估。所以在这种高利害的考试指导之下,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也就使得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只剩下了对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层层窄化,使得科学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教学中对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目标的落实更多的是浮于表面,没有能够真正在课堂之中达成,科学课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远没有成为广大科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行为。很多学校和教师的观念中,仍然是教学只为考试服务,重点考什么就重点教什么,教师眼中“见分不见人”
,学生则成“高分数低素质”,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成一句空话。此外,在一些展示课、评优课中,还可以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为了达到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效果,将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演变成了纯粹的政治思想教育,或用庸俗的说教方式来试图达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很多教师对这一目标的教学,无论是在理解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实施的途径探索
1.民主教学,创设和谐氛围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生命的碰撞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课堂上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回亲切的抚摸,都能让学生在愉悦和舒畅的心情中接受教育。一旦形成积极的情绪,就会形成“情感动力”
,它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也能让学生得到更好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可以使学生保持高昂情绪的氛围,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我校进行的一次学生最喜欢的科学老师和最喜欢的科目的调查中,学生对喜欢的科学课这样写道:“每次上课,老师都带着亲切的微笑,同学回答错问题,老师都带着谅解的口吻让同学坐下。上这样的科学课,我从来都不紧张,觉得很享受,我是带着自信和喜欢的心态学习科学。老师一直带着欣赏的目光看我们,我觉得这种感觉真的很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构筑平等、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使学生产生与教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使学生更能积极的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去,有利于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实施。
2.注重体验,实践情感教育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联系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生活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2.1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知识
科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丰富的现实生活衔接起来,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去解释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我校的绿色环保排污及太阳能集热利用工程被列入省首批试点项目。在校园内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照明,利用太阳能集热给全校师生提供热水洗浴,校园池塘中安装环保除污净化设备,实行污水的处理。建造了生态厕所,并实行将产生的废物用以生产沼气,供给学校食堂作燃料。这些发生在身边,校园内的具体变化为科学的教学提供非常好的教育素材。让学生对能源节约、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污染和废物的再利用等教材知识得到真实体验,真正能感触到科学知识的应用,科技和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态厕所、绿色环保排污、太阳能集热利用、中水利用系统等高科技清洁技术的运用,全面推广校园节能减排工作是属于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是我省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新举措。教学中注意联系科学方面的新进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2.2参与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诱发乡情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走出教室,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直接感受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爱乡爱国之情。我校所在的县城有着有名的青田石雕,是重要的蜡石矿生产地;有历史悠久的青田石文化,田鱼文化,风景优美的千丝岩,石门洞风景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例如我们组织学生调查了本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土壤性状,人文风气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去分析为什么方山的田鱼如此出名。此外,布置学生对当地野生兰花资源的生存状况,农药、化肥对水田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情况等进行调查,对村民随意开垦荒山,乱砍、盗伐林木的情况等进行调查走访,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合理性等进行思考,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认识家乡的特色,增强自豪感,形成热爱社区,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思想情感。同时认识到农村在发展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形成一种报效家乡,服务农村的意识。通过社会体验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合作互助的能力,体验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大大激发他们对家乡的关注与热情,形成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民主意识。通过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学生学会关心国家与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社会实际,以学生熟悉的新闻热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典型的现代科技等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情境作为依托,让学生去领悟体会生活的意义,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例如在“地壳和地壳运动”教学时,可以以四川汶川大地震为切入点,进行生命存在价值、人性关爱、生存意识等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在“照顾好你的身体”的教学时,以“三鹿奶粉事件”作为切入点进行食品安全、健康意识的教育,以及对不法分子唯利是图,利用新技术进行犯罪,使三聚氰胺掺假用常规手段难以检测,坑害消费者行为,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两面性。再比如2008年春节的由于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导致的“冰雪灾害”、2009年北方冬小麦产区的“特大旱灾”,都能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了解社会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提高参与科学决策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公民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学生一旦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并将之内化,便会形成一定的态度、价值和信念,进而将之转化为教养。
3.活用教材,渗透科学内涵
浙教版7~9年级的科学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置了实验、讨论、思考、制作、探究、阅读材料等小栏目,精选了教多的插图,减少了抽象的文字叙述,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材中有目的的渗透STS教育,让学生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教材的这些安排和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内容,充分利用教材素材,仔细研究教材素材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选好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时,要让学生惊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的观点,具有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同时结合本地人们普遍淡薄的环境保护意识,如捕杀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药材,珍贵的野生植物物种等种种行为,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通过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水被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思考讨论,让学生结合当地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情况,以及自身实际的做法来形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的意识。树立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树立节约用水光荣的好风尚。通过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认识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中介绍了一些科学家也是进行教育的好素材,例如“几种重要的盐”中阅读材料介绍了我国制碱工业奠基人—侯德榜,侯德榜先生为我国的民族制碱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此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在“遗传与变异”一节阅读材料中讲述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现出科学家勇闯科学禁区,淡泊名利,追求无止境的科学态度,科学家们的榜样素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情感与精神,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明显的激励示范作用,促使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依靠简单的讲解或机械而空洞的说教、生拉硬扯是行不通的,而应在各种教学活动过程的体验中落实,并注重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经常性、实效性、趣味性,而教师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阅读相关的书籍、报刊,重视资料的积累,关注社会的热点,这样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袁运开,等。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绪培,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