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5-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科学计划总结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有感
小学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通过我对本课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围绕重点活动充分展开,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的探究能够取得一致的认识,然后再把这一探究方法迁移到对“物体的大小对沉浮影响”的研究之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把最后一个活动放到了课外,看上去不完整了,但从学生下一节课的汇报情况来看,他们的课外探究效果是令人欣慰的,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通过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究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着重围绕“轻重、大小”两个因素设计观察实验。整节课有5个观察活动:①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制订观察规则;②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提出沉浮可能与什么有关;③观察大小不同物体的沉浮是否与轻重有关;④观察大小相同的物体的沉浮是否与轻重有关;⑤观察轻重相同的物体的沉浮是否与大小有关。
设计这一课时的时候,我的设想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悟到,要知道“轻重”对沉浮的影响就必须控制“大小”这个变量,反之则要控制“轻重”这个变量。
所以,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节课时,我事先通知学生准备了各种东西,诸如小瓶盖、小木块、小石头、萝卜、螺钉、回形针、牙签、绿豆等东西。开课伊始,学生看见我端着的水槽及写出的课题就按捺不住了,情不自禁地想玩。此时我抓住了学生爱玩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说:“我这儿有很多物品,今天你们想不想通过实验,看看它们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我希望大家先试一试小瓶盖、纸片、木块和小石头,看它们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玩”起来了,每个孩子用这四样东西尽情地做实验,我也加入到学生中间来,再不失时机地点拨:“你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说:“纸片放在水中先是浮的,湿了后就沉下去了。瓶盖开口向上轻轻地放在水里是浮的,随意一放就沉下去了。石头不管怎么放都是沉的。木块不管是放在水面上还是按在水中都会浮起来。……”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出:“观察物体的沉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物体放在水面上观察,另一种是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学生很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方法。
我又接着说:“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更多的物体在水是沉的还是浮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好!那我们先来推测一下,把沉的东西放在一起,把浮的东西放在一起,然后再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看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不一样。”我刚说完学生就开始分组做实验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眼睛紧紧地盯着水槽,还时不时地发出“噢,耶!”这样的喊声和拍手的声音。那是学生们在尽情地投入地“玩”时才会做出的举动。
当学生安静下来,我又用疑惑的口气问:“那为什么有的物体沉,而有的物体浮呢?”“老师,我知道,轻的物体就浮重的就沉。”一个孩子着急地说。“不对不对,回形针比小木块轻却是沉的。”很快有人反驳道。“是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可萝卜比牙签大多了还是沉的呢。”“大概物体是空心的,里面有空气的就浮吧。”……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争论着。
“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系吗?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验证它们的关系呢?”根据学生的说法,我进一步向学生提出以上的问题。
又经过一阵讨论后,终于有个学生举起了手,说:“可以先找几个大小相同但轻重不同的物体试一试,就可以知道和轻重有没有关系了。因为大小和轻重同时在改变,我们很难判断到底是谁在起作用,我们可以先使其中的一个因素不变化,改变另一个因素,就可以知道到底有没有关系了。”“对呀。”他一说完,立刻就有人赞同了。“同样的,还可以找几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试一试,就可以知道与大小有没有关系了。”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可行的办法。
这位学生实在是太认真观察了,我又给学生提出要求:“那我们怎样才能方便地找到符合这些要求的物体呢?那就要同学们课下去想一想,找一找,看谁最先能证明出这些关系。”
在整节课里,每个同学都充分感知到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生在尽情“玩”的过程中各有所感悟,各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随之得到培养。同时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也便于学生的课下思考和课题兴趣的进一步延伸,更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活动,而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受个体直接或间接兴趣影响。当一个人被某种事物吸引并产生好奇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他开始关注这个对象,在关注的同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探索它、了解它的欲望。这种欲望有时候在孩子身上就会表现成任性和一些固执己见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受到支持,他们就会得到持续下去的心理暗示,反之则会受到阻碍。
经历了这样几次活动课后,我开始慢慢感觉到,科学课上孩子们的“玩”促进了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师生平等关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随之得到培养。它带领孩子们延伸和拓展了探究活动的内容,它带领孩子们对真相展开孜孜不倦地追求。
用“玩”来构建课堂,由“玩”引起体验,让“玩”促进发展。在“活动”化的课堂里面,我们应该融入更多的思考,更多地关注活动的价值,关注探究的有效性,灵活地调控教学进程,也许我们的教学会获得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