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4 KB
- 2021-05-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党校培训班后的心得体会2890字范文
加强和谐社区建设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20xx年4月20日至4月24日,我参加了xx市党组织书记xx区党校培训班学习,本次培训班采取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了群众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服务与规范化建设实践等理论知识,期间到xx区新城社区、高地社区等社区观摩学习,并与社区居委会同志交流。通过“近距离”交流,“零距离”参观,我既有感慨,又受启发,收获颇多,为我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开拓创新做好社区各项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凝心聚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构建以社区党建为核心的党支部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社区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融入到网格内,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责任捆绑模式,将支部党员和社区领导干部下沉到网格,对网格内人、地、物、事等要素进行动态服务和管理。每个网格按照‘1+2+X’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即设立一个党小组,配备1名社区网格长、1名社区干部,同时吸收辖区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志愿者等人员进行管理,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管理服务网格体系。
二是大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采取“先锋贮蓄卡”、“活动积分制”等形式,组织社区在职党员服务队,走进社区,深入居民家中,擦民情解民忧,同时从社区建设、政策宣传、卫生医疗、家政服务、治安巡逻、民事民调、文体活动、环境卫生治理等方面,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三是深化支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每个党员各自的实际能力和特长,制定环境卫生监督岗、计划生育协管岗、民事纠纷调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等便民服务岗,充分发挥了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构建了党员基层走,服务群众零距离。
二、便民利民抓服务,打造“四心”服务圈
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以便民利民为重点,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拓展服务功能保障服务到位。制定相关文件或制度,明确各科室的岗位职责,对社区职工的岗位进行调整,设立党的建设、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便民服务、卫生计生、文教体育、环境绿化、综合治理和民政社保等9大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打造“四心”服务圈。
一是打造“生活服务圈”,让群众“舒心”。针对辖区残困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社区要充分利用爱心阳光救助站,为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众提供米、面、油、学习用品等物质上的帮助,力所能及的为老百姓的做实事好事;充分发挥辖区“义务巡逻队”、“网格长”服务队的作用,在初春农忙牧忙季节,接羔育幼时期,在网格内巡逻,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使社区群众安心生产;完善便民服务连心卡,内容涵盖社区职工、县天然气公司、县医院、县供水站、县供电公司、家政服务中心、辖区便民超市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便于服务对象及时取得帮助;组建文艺爱好者、家政维修工、医疗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义工服务队,对辖区网格内住户不同需求实施服务。
二是打造“设施服务圈”,让群众“称心”。为了使居民群众享受快捷、方便、及时的服务,社区将对公共服务设施重新做整体规划,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分类服务,其中面向老年人建立了日间照料中心和夕阳乐工作室——老人之家、面向儿童建立巴拉潘玉亚斯室——儿童乐园,面向年轻人建立活动室,增设文化活动室,真正做到儿童有玩处,年轻人有学处,老人有乐处。
三是打造“文化服务圈”,让居民“开心”。为满足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继续发挥好社区金山韵民乐班、阿帕合唱团的同时,新建锦绣舞蹈队,萨吾列冬不拉演奏队等农牧民业余文艺宣传队,在春节、三八妇女节、纳吾肉孜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组建篮球队等体育队伍,成立炳奎绘画班。通过搭建百姓舞台,营造和谐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四是打造“卫生服务圈”,让居民“安心”。社区将协调好县卫生局、计生局、计生站,县医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农牧民健康教育讲座,为农牧民发放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普及健康教育手册;同时为部分老人和儿免费建立了健康档案,为辖区居民开展义诊活动。
三、强化社区抓管理,稳定团结促和谐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其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一是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群众满意。现实中,社区直接面对居民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在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涉及的问题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当前社会管理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方面,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让群众对社会管理工作认可的有效途径,因此,社区将充分发挥民情服务包,民情日记、在职党员义工服务队、网格化区域管理等载体,实现群众满意。
二是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是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稳固支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公共服务需求范围也不断扩大,仅靠政府单方面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此时,社区作为直接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基层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面就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通过居民代表大会、居委会等自治组织,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调动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社会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让人民从社会公共服务中得到实惠,从而推进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与时俱进抓创新,增强居民幸福感
做好社区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就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把民族新村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的和谐幸福家园。
首先是社区要形成一支社情民意服务队。这支队伍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为工作目标,并紧紧把握“社情民意”这个重点,通过召开邻里座谈会、入户走访、记民情日记等方式,随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并针对需求设计出符合每个居民实际的不同服务方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居民在享受到社区提供的各项便利服务后,进一步增加了其对社区的依恋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
二是构建以关爱失业人员、弱势群体等为核心的社区再就业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企业寻岗”活动,为无业居民“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失业人员通过技能培训、进企业工作等形式实现再就业,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来源问题,增收致富。
三是开通“一站式”服务,全面实施“四统一”标准。统一设计服务中心硬件环境;统一设置帮扶救助、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民政社保、综合事务等为民服务窗口;统一上墙首问负责、全程代办、分片联居民、错时工作、限时办结、考核评议、站务公开、服务准则、文明礼仪、工作站职责等十大工作制度,统一8小时上班制度,规范了中心的服务工作,使社区居民办事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走一道程序,形成社区就是百姓之家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