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 KB
- 2021-05-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党课讲稿: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党课讲稿:加强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合编
2020年党课讲稿范文: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不忘历史,是为了守护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守护和平。习总书记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破坏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发展权利、破坏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坏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这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重大论断郑重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崇高事业而奋斗的坚定决心与顽强意志。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中国战火频频、兵燹不断,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苦难。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发自内心期待同世界各国人民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正如习总书记
总书记所指出的:“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年以上,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我们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依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纵观世界历史,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注定都要失败。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以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党确立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并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谋求势力范围的庄严承诺,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全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靠的不是别人的施舍,更不是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国际社会更加意识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紧密相连,更加意识到担当作为、守望相助的宝贵和金贵。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只有秉持“天下一家”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尊重其他国家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齐心协力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才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人类才能共创美好未来,各国人民才能永享和平、安宁、幸福。
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前提。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中国始终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始终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当前,个别国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抬头,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稳定、安全,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破坏与危害,必须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处理国际争端,坚决反对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中国人民必将一如既往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共同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坚决反对破坏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发展权利、破坏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坏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企图。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极端反华势力出于意识形态偏见、维护世界霸权目的,不遗余力把中国渲染成对手甚至敌人,不择手段遏制打压中国发展,恶意抹黑攻击中国共产党、挑拨离间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的关系,中国人民决不容忍、绝不答应。中国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深知和平的可贵,但也具有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定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核心利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望历史,中华儿女卧薪尝胆、艰苦奋斗,中国的和平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未来,中国人民蓄势待发、砥砺奋进,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与壮大。
2020年党课讲稿范文:加强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习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中指出,“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习总书记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表扬“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总书记的贺信和讲话是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巨大鼓舞和殷切希望。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是基础,投身报国实践是关键。习总书记总书记的贺信和讲话精神为我们扎实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面临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挑战。当前,大学校园里基本都是95后、00后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和逐步完善的重要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逐步深化,但由于社会体制、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交往交流中可能存在冲突与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把握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如何建立国家安全与人民防线,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与境外势力的干扰与渗透;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凝聚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
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区域差异、食品安全、生活品质、环境污染、医疗保障、住房养老等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通过各类网络媒体碎片化地呈现在青年大学生面前,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成熟和完善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甚至出现误解和冲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发展的辩证观念,正确认识发展中的矛盾以及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认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志向和行动所在。
面临网络信息碎片化与去中心化的挑战。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青年大学生每天面对着大量真假难辨、是非难判的网络信息,甚至被人为操控的虚假恶意言论,容易出现认知片面和过激的情况。这种信息传递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载体。实际上,网络社会虽然具有自由、平等、开放、共享等特征,但其虚幻、匿名、盲目、无序等特点也会导致青年大学生难以有效辨别和判断网络平台上的真假信息,这就使青年大学生在表达观念时容易走偏,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过激行为,或者在爱国情感上出现非理性表达。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纠偏内容、丰富载体,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新时代着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着力加强正面引导。针对冲突与竞争日益加深的外部环境,面对更加复杂和不可预见的现实问题,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不应成为一个被动的接收主体,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的共同完成主体。这种共同属性在于,能够直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份力量,完成从传统的被教育角色向自我教育、主动教育角色的转变,不仅能够被育,而且能够育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有近一半的医护人员是“90后”、“00后”,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习总书记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对青年一代的表扬和鼓励,有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在掌握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过程中,逐步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和人生目标,以及个人与国家、小我与大我的紧密关系。
着力加强认知教育。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是真挚而朴素的,却也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基于此,要强化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教育,将他们放到历史的洪流中,放到社会的实践里。既要着力历史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让他们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中的民族精神与取得伟大成就的深层原因,又要着力加强实践教育,让他们走进广袤无垠的祖国大地,以切身体验和实际感受去了解发展的不易,了解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青年大学生要主动探寻爱国主义源泉,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能够正确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必然性,以及不平衡不充分定然被消除的必然性。教育者则要在思维与行动上与青年大学生保持同频度、同场域、同成长,遵循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将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和才干,消除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的认知误区和思想疑惑,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着力加强内容供给。网络信息时代,要充分挖掘网络里的碎片化信息,进而整合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存优,变网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尚工具”和重要阵地,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载体。要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和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力量,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打造具有公信力、引导力和传播力的信息交互平台。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发声,正面引导,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络管理,谨防网络上的不良信息,防止错误信息和不当言论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诱导。要重视教育内容的入耳入脑入心,让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通过喜闻乐见、生动鲜活、亲切质朴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耐心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报国之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