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94 KB
  • 2021-04-12 发布

现代文阅读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现代文阅读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一、记叙文《看自行车的女人》‎ ‎2014中考记叙文阅读有四道小题,较往年减少一道,分值16分。‎ 这四道题分别从概括、赏析、写作思路、和主旨理解等四个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往年常考的题型来看有新的变化。今年增加了分析写作思路这类试题,这种题型以前河南省没有出过,很多考生不知从何下手。最后一个小题,看似开放性试题,但是属于理解主旨类,如果不注意主旨理解的话,可能也会出偏差。‎ 其他题目难度不大,都是常见常练题型。‎ ‎    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次考试的案例进行分析。‎ 第7题: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4分)全市平均分3.49‎ 从这道题的题干来看,这种概括题的主语(主要人物)已经确定,其实就是把几件事概括出来就行了,比概括全文的难度要小得多。从全市的平均分3.49分来看,考生记叙文的概括能力还算是不错。‎ 失误分析:‎ ‎1.答非所问,对象表述错误(搞错对象)。本题问写了看车女人 哪几件事,但不少学生概括成了“我”怎样。例:“我因为没有零钱,欠了她两毛钱”,“我又去商场付她钱”等。‎ ‎2.理解错误。例:“她帮我看车一直等我出来,把东西交给我”。‎ ‎3.表述时重点不当。例:“一位同事让我写表扬信。”‎ 例:我去商场没买到合适的东西,没有零钱,所以没有给她存车的钱。(0分,重点失当)‎ ‎4.概括不全面,少事件。‎ 例:1.她的包被胖女人抢走。(1分);她不收我的停车费。(1分)她帮别人看自行车。(0分,不属具体事件)‎ ‎5.不会分点表述,得分点不清晰。‎ 建议:在做一类概括题时要注意,首先要分清几件事的起止段落或地方。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概括几件事要稍微简单些,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做简要概括即可。‎ 例: 被一个丢了包的胖女人抢了她的钱包。2. 我取车时忘带零钱,她没有收费。3.她不要我补的钱,还帮我捆箱子。4.她黑夜中等没来取车的顾客。‎ ‎ ‎ 第8题:品读第3段和第6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 句进行赏析。(4分)全市的平均分3.06分 这道题是一道半开放性质的赏析题,和河南省以往的试题一样,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阅读的个体差异,即不指定具体的句子,而是给一个范围,只要在 规定范围内找到关于人物描写的句子,然后做方法赏析,这种题型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没有什么难度,只要能认真审题,找准相关语句,结合文章分析到位就能得满分。‎ 失误分析:‎ 主要表现在审题不仔细,不能严格按要求逐项答题。空项现象特别突出。两 个段落只写一个,或只写其中一点。或没写角度,或不结合语句,或没有结 合原文分析。‎ 例1:第③段:运用外貌描写,写出她的家里经济条件不好。(1分,不注意审题,没结合原句)‎ ‎     第⑥段:(空)‎ 例2:第③段:从衣着上看,她非常穷苦,从“呈现着莫大而无助的惊恐”可看 出她内心的无助与无奈。(1分,没写描写角度)‎ ‎     第⑥段:从她“把头往树上一抵,呜呜哭了”可以看出她内心的痛苦与无 奈,写出了她的无助。(1分,没写描写角度)‎ ‎2. 术语表述不准确,如“外貌描写”说成“外形描写”、“形象描写”、“衣着描写”,“动作描写”说成“行为描写”。 ‎ 例2:第③段:从衣服上来描写。旧迷彩服、老式布鞋等写出了她生活贫困;“她 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无助的惊恐”写出她的无助。(1分,描写角度用词不 当)‎ 由此题得到教训是:看似简单、常见的题目也要审题,严格按照题干的要求答题。‎ ‎ ‎ 第9题: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全市平均分1.28分 ‎    这道题目其实是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属于阅读中的综合分析。这类题性灵活性强,答题没有什么固定的思路或模式,所以有些考生觉得这种题无从下手,郑州市平均分是1.28分。这道题的 关键是首先明白什么是“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其实就是文章的主旨,这一段的主旨义,作者是如何得到这样的主旨的?这其中也还要涉及到表现手法。‎ 其实只要把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下分类整合,结合写作手法和具体内容的阐释清楚这一段的主旨义即可,这样就很容易找到思路。‎ 失误分析:‎ ‎1、读不懂题意:不知道“理性思考”的意思,答成了人物分析、原因分析、内容求证等;‎ 例1:因为作者没有零钱,以为她会往不好的方面想,没想到她说不用给了,这是她对作者的理解。(0分卷)‎ 例2:因为“我”从她身上看到了美好的、社会需要的品质。‎ ‎2、读不懂文本或表意不准确,如没钱存车,给了一百元钱说不用找了等。‎ ‎3、不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或不结合第7段进行分析。题意要求以第⑦段为例来分析,答题时扯得过远,如扯到第⑧段要付欠的两毛钱。‎ ‎4、 将文章的手段手法和句段的作用混淆在一起或堆砌各种术语,如悬念等。‎ 例:“我”以没有零钱为说,问她能不能找开,她却怔了一会儿 说不用了,说明她的善良。最后说很稀奇,引造悬念来说明,先用手法,在用事例来告诉我们。‎ ‎5、不理解题意,不能从“表现手法”角度答题,没有思路。‎ 例:因为当作者拿出那一百元钱交停车费时,她并没有怀疑和猜度作者,这让作者十分感激。‎ 例:因为“我”从她身上看到了美好的、社会需要的品质。‎ ‎6、误从分析人物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例:作者通过对比,通过别人和看自行车女人的反应进行对比,突出了看自行车女人的热情,有人情味,反应了世间人情的冷漠。‎ ‎ ‎ 从这道题得分情况看全市平均分1.28分,扣2分的学生相当普遍,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的意思,答题没有思路,不得要领。‎ 复习建议:要让学生写学会审题,明白就题答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用固定格式答题,另外要注意这类试题的训练,这种题目形式多样,非常灵活,让学生真正学会分析文段的内容。‎ 第10题: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4分)全市平均分1.93分。‎ 这道题的特点是围绕文章主旨,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是理解文章 的核心,这道题最能考查出考生是否全面理解文章。从得分情况看,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失误分析:‎ ‎1.只有对事件的表述,缺乏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提升或太笼统。如美好品质、宝贵精神等;‎ 例:看车的女人看着我的车和拎兜。‎ 例:因为“我”从她身上看到了许多美好、社会需要的品质,想让人看到她,看到这种品质并学习。拒绝对别人的猜度。‎ ‎2.从写作目的角度看,缺乏与末段的联系、缺少典型性的提升,缺失第二部分的答案点。没有抓住最后一段的中心意思。‎ 例:因为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而且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工作认真刻苦,弱者也该拥有平等,最起码的平等。(这个答案大多引自文段末段的前后句子)‎ 例:因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平时辛苦劳累,又瘦弱,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怀;她不计较小事,乐于助人,有责任感,为我和其他人做了不少好事,应该表扬;“我”也想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3.单纯列举事例或只分析人物品质。‎ 例:因为那个看车女人她不占小便宜,车主的东西忘了拿,就在 那等待着失主。‎ ‎4.未结合“全文”;照抄原文。文本理解错误。‎ 例:因为看车女人的行为让我开始敬佩她,她身上有着诚实守信、敬业敬职、乐于助人的品质,这些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发扬,所以“我”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1分卷)‎ 学生失分原因在于答题没有思路,没有多角度深入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动机、原因,不明白该题的实质就是要分析写看车女人的多个方面原因,即要答:写看车女人,是因为1……2……3……。‎ ‎ 建议: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多角度性,另外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因素:1.审题,如必须要结合全文答。2.答题思路要清晰,即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答题。3.答题内容要完整,语言表述要准确。‎ ‎ ‎ 二、议论文《阅历与读书》‎ ‎   现代文阅读二考查的是议论文阅读,今年的议论文阅读有难度,考查的还是关于议论文的三要素,但是灵活性强,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提升。‎ 第11题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全市平均分1.40分 本道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从这道题的得分情况看,考生对议论文的概括能力较记叙文有较大的差距。‎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是议论文要考查的重点,只有找准中心论点,才能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整体,深入思考,从容应答。本题的难度在于如何全面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很多考生只能找到部分论点,对全文的整体阅读分析不到位。‎ 失误分析:‎ ‎1.不知论点如何表述,如“阅历与读书”,把论题作为论点了。‎ ‎2.概括不全面。‎ 例1:“读书与经历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学习或自大而荒废读书。”    ‎ 例2:“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阅历和读书要相辅相成可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例3:“阅历与读书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学习。”‎ ‎3.只照抄原句,缺乏概括。如:“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 答这种题目要注意:1.审题。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可全抄,即可以适当照抄原句,但是要有自己概括的部分,或者把文章中的句 子进行一下组合。2.论点表述要完整,能覆盖全文。‎ 复习建议:注重议论文的概括训练。多训练论点提炼这类题型,而且是复杂一些的论点,不是用文章原句就能简单概括的。‎ ‎ ‎ 第12题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全市平均分0.93分 本道题考查能抓住重点,题型新颖,导向正确。出得也非常好。这道题是一道常规题,学生答起来并不算难,但是得分也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失误分析:‎ ‎1.只有术语,不见结合内容。‎ 照应主题,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引起读者读阅读兴趣;举出了张潮在《幽梦影》中的话语,引出中心论点,点明主旨,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答题的语言表述不够严谨,文体不分。‎ 例:总写阅历与读书的过程,突出文章中心,为下文做铺垫,吸引读者兴趣。(记叙文语言表述)‎ ‎3.表述不完整。要点不全。如:‎ 例:引出本文的论题,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阅历与读书的论证关系,作为本文的论据。‎ 复习建议:本道题考查某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可以从内容、结构、艺术三方面回答。用意在于让学生明白段落作用,规范答题。‎ ‎ ‎ 第13题 请简要分析第3段的论证思路。(4分)全市平均分2.06分。‎ 论证思路这类题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要的满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类似于记叙文的第9题,考查学生对文段思路的分析。不过侧重点不同,论证思路考查包括考查学生对段落分层,段落中心论点的判断和概括,论证方法及作用,开头结尾的作用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从得分情况看这类试题普遍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在平时的备考中也能充分重视并让学生练习。‎ 失误分析:‎ ‎1.答题思路不清,不明白怎样作答“论证思路”;只是简单概括文意。‎ 例:先提出如何丰富阅历,又说经历不等于阅历,再说了经历的认知和阅历的认知,最后写只有勤于反思的才能在经历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 ‎ ‎2.考生把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修辞方法混淆,把论证思路理解为名人名言。‎ 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论证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历与读书两者的好处。(论证方法术语不准确)‎ ‎3. 论点和论题概念混淆;结尾一句是本段论点没有看出来。‎ 例:运用了道理论证,先点明论点阅历的丰富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再说明经历与阅历的不同与差距,总结出如何让经历升华为阅历的方法,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便捷的方法为读书,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语言精练,层层渐进,通俗易懂。‎ ‎4. 分析不完整或未写出读书和阅历的关系。‎ 例:先运用对比论证,拿经历和阅历两者对比,形象鲜明,突出了阅历和经历的不同,写出了阅历的特点。接着又写书对人类的益处,最后写要在经历与不断读书中进取。(3分卷)‎ 例:首先引出该如何丰富阅历的分论点,然后说明只有反思才能从经历中让经历升华为阅历,最后告诉人们经历可以拓宽生活的宽度。(3分卷)‎ 建议:考前专项训练几次此类阅读题目,老师改后及时反馈,学 生会逐渐掌握答题方法。‎ 老师教学中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区别记叙文中的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说明方法、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把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方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辨析,保证在答题时不串门。‎ 出几组论点和论题的题目,让学生分辨。‎ ‎ ‎ 第14题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歌德说: “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3分)郑州市平均分1.42分。‎ 本题考查的是论据的位置,符合课标中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出题灵活,摒弃了常考题型——论据作用,而是通过考查论据证明的是哪个论点,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这道题的难度在于首先要明白这个论据的实际内涵,是阅历丰富的人对读书长生的作用,其次找到阅历有助于读书的段落,然后说明理由。‎ 失误分析:‎ ‎1.找不准应该放置的段落。很多考生都是放在了第4段。这一段 是谈读书和阅历二者不可偏废,所以对歌德的话没有领会精髓。‎ ‎2. 理由表述不准确,理由没有围绕歌德的话论证了第2段中哪句话或者哪个观点。‎ 例:第2段。歌德的话重在拥有阅历的人与阅历少的人看书的区别。第2段全段皆为不同阅历看书方式的不同,因此放在第2段。‎ 例:我认为应该放在第2段开头。因为第2段就是写阅历不同,读后感就不同,所以可以通过本材料引出阅历对说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例:放在第2段合适,因为第2段提出阅历对读书的影响,而歌德的话可以作为论据论证本段观点。‎ ‎3.运用术语不准确。如中心思想,应该写为论点。‎ 例:第2段。因为第2段是重点体现出阅历和读书之间的关系的,这句话也正好符合这段的中心思想,想要表述的意思相符,所以放在第2段。‎ 建议:告诉学生每一段的分论点位置不在首句,就可能在末句。并且明确表达出来,并且适当练习。‎ 第21题:作文。‎ 出现的问题:‎ 一、《我心中的太阳》   ‎ ‎1、 偏题情况严重。原因:①宿构文章较多,从文章写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事件和题目很明显是两张皮。例如:写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后来和好了,于是他就成了我的太阳。雨天爸爸接我给我撑伞,就是我的太阳。这些文章几乎是万金油,换个题目都能套,但是考生不注意试题的内涵,所以出现偏题情况。②内容和题目缺乏联系。如写爷爷的一生是如何坎坷是如何沧桑,爷爷就是我的太阳。很明显,缺乏爷爷和太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性。‎ ‎2、 选材不合适,所选对象不合适,如弟弟如何的可爱,他是我的太阳。有个乞丐,很自尊,他是我的太阳。某某偶像的事迹,不能发掘偶像中有太阳特制的精神;‎ ‎3、 不注意点题,立意跑偏的作文比较多;有的较为自信,全文只有最后一段话中的一句点题,或过于含蓄,让阅卷老师自己去感悟。‎ ‎4、记早恋、骂老师的比较多,作文题成为表白的温床;‎ ‎5、文化散文泛滥,抒情性比较浓,语言优美,但空洞无物,没有扣住题目来写,缺少议论叙事。‎ ‎6、感情不真实,为文选文,捏造悲惨命运。‎ 二、材料作文 ‎1、材料理解不准确,导致文章立意不准确。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雾霾的危害 ‎2、所选论据老套,动辄就是司马迁、李杜白、诸葛亮、王昭君、林黛玉,说服力不强。‎ ‎3、小标题过长;‎ ‎4、滥用网络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