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62 KB
  • 2021-05-07 发布

2020——2025年某学院“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文和某领导在全市重点工作暨“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讲话稿合编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5年某学院“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文和某领导在全市重点工作暨“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讲话稿合编 ‎2020--2025年某学院“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5970字范文 ‎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主动衔接《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战略安排,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XX 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高标准对标‚XX 省高水高等职院校‛建设任务,借鉴学院‚十三五‛取得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学院‚十四五‛规划。‎ 一、 指导思想 ‎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 XX 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内一流商科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 发展目标 ‎ 聚焦 XX 省现代服务业高端,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地区优势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发展目标分两步走:到 2025 年,将学院建成 XX 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XXT和XX专业群建成XX省高水平专业群。到 2035 年,将学院建成国内一流 XX 高等职业院校。‎ 一、 主要任务与措施 ‎ ‎(一) 加强党建 思政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  1.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学术主导、民主管理、教授治学、依法治校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统战和群团工作,助推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 ‎  2. 建立学习型 党 组织。持续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完善中心组集体学习、学习小组研讨、干部个人自学的立体化学习架构,探索专题教育融入经常性学习教育的有效途径。‎ ‎  3. 加强 党的 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实施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双创‛(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搭建智慧党建平台,抓好‚学习强国‛‚易班‛平台建设。深化‚党建+(专业教育、课程教学、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媒体)‛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建立健全干部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干部干事创业激励机制。‎ ‎  4. 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质量提升计划。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开设‚马克思主义 XX 大讲堂‛,打造‚思政金课‛。出台《XX 学院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打造学院课程思政‚三个一‛品牌(精品课程、示范课堂、优秀教师)。建立思政名师工作室,建立院领导进课堂制度,建设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 . 推进‚商贸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凝练‚勤学、求精、诚信、创新‛的校训精神。完善‚校史馆‛建设,刊定‚学院宣传画册‛,创作‚校歌‛等,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认同感。实施 ‚一系一品‛文化工程,继续办好‚XXX 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 XX 文化节 ‚XXX 书画摄影展‛‚商贸大讲堂‛‚XX 经典诵读‛等品牌活动。加强学院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 ( 二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造 打造 X XX 省 现代服务业 人才培养高地 ‎ 1. 构建‚五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劳动美育教育中心,出台‚五育融合‛实施方案,建设劳动教育基地,构建育‚五育融合‛人体系,改变‚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教育现状,突出德育实效,推进智育创新,注重体育健康,重视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2.‎ ‎ 推进‚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育训结合,德技并修,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完成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任务,高水平培育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积极组织技能大赛,取得标志性成果。‎ ‎ 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创新创业教学部,‎ ‎ 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指导服务、课程教育、实践平台、科研文化‛ 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五大体系建设,着重完善创新创业课程群、实践条件、投入机制,着力培育标志性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 4. 培育‚优良学风‛,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以培育‚优良学风‛为主线,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继续完善‚奖、助、勤、补、贷‛及新生绿色通道资助体系。关注跟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扎实开展军训与征兵工作。完善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 5. 开创招生就业工作新局面。实施‚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 3000 人左右,招生计划完成率和学生报到率稳定在 90%以上,继续推行中职‚3+2‛对口升学,使单独考试招生成为主渠道。加强招生宣传,打造优质生源基地,积极完成百万扩招任务。建立‚政行企校‛联动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制,学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 90%以上,不断提高质量。‎ ‎ 6. 全力完成‚职教改革试点项目‛。积极争取 XX 省‚双高建设‛项目,并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继续完成 XX ‎ 省学分制试点任务,打通校内与校外教育、学历与培训教育的学分沟通衔接,参与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继续完成 XX省单独考试招生试点任务,实施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制度。继续完成高职百万扩招任务,有效解决工学矛盾,保证教学标准与质量。继续拓宽学生成长成才渠道,不断提 ‎ 高学生专升本比例。‎ ‎ ( 三 )对接 X XX 省 现代服务业发展,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 1. 推进专业集群发展。对接 XX 省现代服务业高端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将现有专业优化整合为会计、市场营销、酒店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服装设计与工艺 6 大专业群,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为主体,以艺术设计和餐饮食品专业群为两翼的专业群结构。将会计专业群和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成为 XX 省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会计等 15 个骨干专业。按照专业群发展需求设置教学、教辅管理机构,健全专业群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管理平台。‎ ‎ 2 .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专业对产业契合度、贡献度、办学水平、招生和就业质量等维度,分三批对学院开设的 43 个专业进行全面诊断,引导专业内涵建设与改革。对接国家、XX 省现代服务业升级和‚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新业态,开设新专业,撤消改造传统专业,不断提高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的契合度,群内专业的共享度。‎ ‎ 3.‎ ‎ 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立实践教学中心,实现专业群与产业协同发展,校企联合修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财会金融、商务营销、旅游酒店、餐饮食品、服装制作 5 大实践教学基地。推进工单制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打造专业实践‚金课‛。编写活页式、岗位操作手册实践教材。‎ ‎ 4. 加强专业教学成果培育。培育 XX 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国家级教学成果。继续完善 XX 省级课程教学资源库和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 ‎ ( 四 )对标‚四有‛标准,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 1. 实施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升计划。健全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健全教师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具有 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弘扬‚蒙古马精神‛。‎ ‎ 2. 实施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严格落实教教育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依托内蒙古商贸职教集团,校企共建‚双师‛培养基地。优化师资结构,突出‚双师、名师‛团队培养。建立领军人才、专业(群)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遴选和认定标准;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加强名师(大师)工作室建设;加强校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 3.‎ ‎ 实施教师成长成才动力提升计划。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多维度、多主体的教学能力综合评价和监测体系;强化薪酬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的关联度,完善优秀人才薪酬激励政策;继续深化职称评聘改革;建立教师培训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培训管理现代化。‎ ‎ ( 五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 1. 推进‚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成立校企合作中心,制定、修订学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创‛运营机制。‎ ‎ 2. 实施现代学徒制推广工程。发挥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的引领作用,新增试点专业,建成现代学徒制特色专业群。逐步遴选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完善‚招生招工一体化‛长效机制。‎ ‎ 3.进 推进 X XX X 集团实体化运作。以内蒙古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继续办好‚职教联盟、校中厂、校中院、技术技能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建成校企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参与 XX 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 ‎ 4. 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会计、餐饮食品、民族服饰等特色产业学院,智慧财经、数字精准营销等产教协同创新基地,现代物流等校企创新教学团队,校企人员兼职兼薪制度。‎ ‎ 5. 汇聚校友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校友会工作,密切与校友的联系。建立健全各级校友会,形成完整的校友联络网络。召开校友大会,设立‚杰出校友‛、‚荣誉校友‛等称号,激励广大校友心系母校、支持母校。‎ ‎ (六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 ‎1. 有效开展科学研究。以提升服务 XX 省产业发展能力和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开展科研工作。扎实开展科研制度、科研队伍建设,优化科研流程,强化科研服务和成果转化。依托学院优势资源,搭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科研平台。以‚横向技术服务项目‛研究为抓手,提升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 2. 打造 ‚X X XX ‛企业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  聚焦‚XXX‛XX 省标志性产业符号,以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XX)为基础,建设‚XXX 研发中心,XX 产业学院‛,编写出版《XX 菜肴制作工艺》《XX 面点制作工艺》《XX 食品工业加工》等教材,服务‚XX‛教学和‚XX‛企业产品升级。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XX 服饰)为基础,建设‚XX 服饰研发中心,XX 服饰非遗学院‛,建成《现代 XX 制作》XX 双语在线开放课程,编写《现代 XX 制作》国际化教材,开展 XX 服饰、工艺品产品研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培养 XX 服饰、工艺品技术技能人才。‎ ‎ 3.‎ ‎ 开展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训。对接国务院百万扩招计划,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学历教育。依托学院与天津商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平台,面向现代服务业在职人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培养现代服务业短缺的智慧会计、科技金融、智慧商业、文化旅游等技术技能人才。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和商贸职教集团,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动对接 XX 省 84 个核心产业园人才需求,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技术技能培训。‎ ‎ 4. 开展‚农村牧区振兴‛服务。对接 XX 省精准扶贫项目,开展‚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牧民‛‚农牧产品经纪人‛‚乡村生态旅游服务人才‛等专题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扩大 XX 省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规模,设立贫困生奖助基金,加强贫困学生心理辅导和就业帮扶。依托专业群开发理财服务、网络购物、快递服务、乡村旅游、农畜产品加工等扶贫服务项目。‎ ‎ ( 七 )完善学院治理体系, 提升治理水平 ‎ 1. 推进制度建设。健全以学院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制订印发学院《党政规章制度汇编》《学院章程制度督查办法》,建立奖惩机制,强化章程制度督查;依据《内蒙古 XX省普通高等学校内设机构设置标准指导意见》,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改革机构设置,推进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 ‎ 2. 强化职责履行。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与学生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建立代表常任制和提案落实制。不断健全年度工作要点和工作台账督查制度。‎ ‎ 3.‎ ‎ 强化治理创新。一是按教育部要求,持续完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按‚55821‛框架构建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二是按财政部要求,构建‚制度管权、流程管事、风险可控、活动可溯‛内部控制体系。‎ ‎ 4. 加强学术治理。一是完善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学风建设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等,严格委员遴选,规范学术行为。二是发挥专业与课程建设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作用,推动‚三教‛改革。三是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加强教材编写与选用的指导。四是探索建设柔性化教学组织,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资源共享平台。五是利用好各类社会学术团体的参谋、指导作用。‎ ‎  ( 八 ) 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提升国际化水平 ‎ 1. 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成立 XXX,继续完善与 XX 学院、XX 合作项目;新增与 XX 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借鉴与 XX 的合作办学经验,开展与 XX、白俄罗斯、俄罗斯等‚XX 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国际教育合作;助力 XX 省现代服务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国际产教研联盟建设。‎ ‎ 2. 完善 X XX X 办学条件。继续完善 XX 合作教学设施,加强中英合作队伍建设,完善中英 E-library 在线共享教育资源系统等。‎ ‎ 3. 输出专业教学标准与教学资源。向中英合作院校输出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开展学分互认;积极为‚XX 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技术技能培;承接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 ‎ ( 九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提升信息化水平 ‎ 1. 完善信息化保障能力。遵循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不断推进‚一平台、二体系‛架构方案的实施;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达到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要求标准;打造‚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 4.0‛。‎ ‎ 2. 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制定学院《信息系统开发及数据交换标准》《信息编码标准》等,形成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再造业务流程,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搭建教学工作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平台,打造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 ‎ 3. 推进信息化融合能力。持续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加快与国家、XX 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对接。推动数字资源建设,强化雨课堂、对分易、蓝墨云班课等网络课堂应用,继续完善学院教学云服务平台;建成校企共享、服务区域经济的远程教育课程服务体系。促进学院优势、传统专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入专业信息化建设。‎ ‎ ( 十 )加强幸福校园建设, 提升 后勤保障 水平 ‎ 1 .‎ ‎ 完善校园基础功能条件。实施民生改善行动计划,着力改善学生公寓条件、教学环境条件、教职工午休与用餐条件,单身教职工住宿条件。实施校园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加强有校本特色、高品位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提升利用效率。建设好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等。‎ ‎ 2. 建立资产优化配置机制。加强校园资产管理、物业管理,提高复用率。规范管理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作好数据上报工作。‎ ‎ 3. 强化预算管理和 绩效。‎ ‎ 评价。完善教学‚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实施绩效。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 4. 提高校园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加快‚节约型校园‛建设,分阶段进行设施节能减排改造,减少资源浪费。加强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校园交通安全。‎ ‎ 5. 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制订《XX 学院教职工重大疾病互助金管理办法》,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的个人负担,改善教职工医疗保障。继续坚持慰问、体检等‚暖心工程、舒心工程‛的实施。‎ 某领导在2020年全市当前重点工作暨“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讲话范本10200字稿 ‎  同志们:‎ ‎  当前,我市正处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认真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市委召开这次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谋划我市“十四五”及未来中长期发展,对推动我市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  我在市政府工作这几年,在推动发展的实践和调研中,一直在思考我市未来中长期发展问题。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在研究谋划“十四五”规划及系列专项规划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规划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最近,通过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论述,对我市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经过“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我市消除了千年区域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融入国省发展战略,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即将步入高铁、航空时代。应该说,今天的×,发展基础更好,发展平台更优,发展动能更强,发展保障更实,发展影响更大,已经站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各地竞相发展、加快发展的势头,我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 ‎  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如何实现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继续以首倡之地担当作为,走在四省市边区和民族地区前列,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学习思考,我个人认为,我市在谋划“十四五”和未来发展上,必须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  第一,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近一年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等,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和谋划“十四五”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阐述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强调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为我们谋划“十四五”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谋划“十四五”发展,必须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十四五”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今年 10 月,将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提出关于“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愿景目标的建议,我们要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谋划“十四五”发展,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十四五”发展全 ‎  过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非常契合×发展实际,创新发展要求我们在摆脱贫困和实现全面小康后,更加注重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开放发展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共享发展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使发展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坚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我们才能避免在战略选择和路径选择上跑偏,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编制出既符合实际,又引领发展、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新的发展规划。‎ ‎  第二,必须坚持以精准的研判为前提。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与过去比,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要深入研究内外环境变化和走势,找准短板弱项,着力补短板、扬优势,把短板补齐,让优势更优。一是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 ‎  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世界贸易增速、投资增速均大幅回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预测,除中国外,其余主要经济体今年经济都可能负增长,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复苏。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我市看,叠加享受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承接产业转移、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系列差异化政策支持,面临着高铁航空时代、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等诸多重要机遇,但仍然存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实体经济不强、创新动能不足、改革步伐不快等短板。我们要深入分析现有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支撑和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这样才能找准定位和目标,也才能增强规划的方向性、全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找准发展定位。我们要跳出×、跳出×片区、跳出×看×,在全国民族地区、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谋划×未来发展。未来×市的发展定位,我认为应该定位为:全国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典范、乡村振兴的样板、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我认为,我市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定位,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首先,我市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是土壤富硒带、微生物发酵带和植物群落亚麻酸带,绿色生态是我市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我市在绿色发展上已经进行了有效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 ‎  我们能够也必须把绿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把×打造成为全国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典范。其次,我市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在习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摆脱了千年绝对贫困,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基层组织加强,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能够也必须继续发扬首倡之地的担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再次,我市是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承接南北、连通东西的区位条件,承接产业示范区获批以来,我市引进省外境内资金、外资、项目落地率均稳居全省第一,我们能够也必须要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把×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再次,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市,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是全国旅游发展高增长地区,我们能够也必须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更好地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把×市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令人心驰神往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三是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一体推进,坚持打基础、利当前、谋长远统筹衔接,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以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紧扣国省发展规划目标,在考虑到周边地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实事求是、‎ ‎  遵循规律,科学提出“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鼓舞人心、增添动力,又可操作、能落地、能实现,每一项指标任务都有具体政策措施、重点项目和要素保障支撑,以科学合理的目标激励全市上下努力奋进,开创未来。‎ ‎  第三,必须坚持以科学的规划为引领。这次规划与以往不同,这次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国省安排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同时,还同步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工作,并且都强调资金、土地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如果现在不纳入规划,今后产业就无法布局,项目就无法落地,就得不到国省资金支持,也得不到社会资本的青睐。我们以往争取项目,包括大兴寨水库等重大项目,花了很大的精力争取入规。可见,做好“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尤为关键和重要。一是加强上下衔接。要上接天线,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的对接,准确把握国省关于“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准确把握国省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的方向,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要深入学习国省新精神、新要求,把国省发展要求和×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获得国省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要下接地气,做好规划编制,绝不是靠几个执笔人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也不是靠专业机构按照模板复制出来的,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绝不能当甩手掌柜,要亲自策划、亲自调度、亲自研究,组建专门班子,把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 ‎  支撑弄清楚,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摸准确,立足于补齐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结合上级支持方向和重点,扬长成势、补短为长,编制出既符合发展方向,也符合实际,更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规划。特别是要着重抓好项目谋划,对标国省“十四五”规划要求上报的 5 大类 31个方向,立足发挥我市生态文化、自然资源优势和现实基础,聚焦提升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绿色矿业、食品加工业、新材料产业等十大优势产业,聚焦补齐交通、医疗卫生、城镇基础设施等短板弱项,聚焦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平台,聚焦“两新一重”、5G、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谋划一大批事关当前、影响长远、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各县市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贯彻到县市区规划中,尤其是在重大战略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的确定上要服从市级总体规划。二是加强左右协同。规划编制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保持信息互通共享,不能出现规划目标任务不统一,不能出现同一空间规划布局不相属、不同类的规划及项目,真正实现“多规合一”。比如住建编制的新型城镇规划,假如全市城镇化率到 2025 年的预期目标是 60%,围绕 ‎ 60%的目标,承载相应人口的建成区面积应新增多少,需要增加多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多少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需要有多少产业、就业等作支撑,这些需要新建的项目是否都编制了规划或落到了具体的点,是否符合“三区三线”“三线一单”,这些涉及多个部门,需要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确保 ‎  各项规划思路同向、步调一致、同频共振。三是加强开门问策。“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涉及方方面面,政策性、专业性、操作性都很强,必须群策群力,开门纳谏,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一线工作者等征求意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要在政府门户网站或者发改部门网站开设专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广泛汇集各方智慧,全面回应公众诉求,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了全市乡村治理与振兴调研报告,我们要在规划中认真吸纳。‎ ‎  第四,必须坚持补短板织密织牢“四张网”。虽然我市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与网络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仍然是我市比较突出的短板。“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一是打造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重点围绕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大通道建设,在抓好张吉怀高铁、×机场、龙桑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等重大高速项目,以及通用机场、千公里旅游干线公路、3000 公里农村公路、武溪港、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城乡客运一体化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打通“断头路”,理顺关节点,实现大循环,发挥好我市承接南北,贯通东西,“一带一部”战略重要节点的重要作用。二是优化提 ‎  升信息基础设施网。重点围绕智慧×、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保障,加快互联宽带扩容、5G 基站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要加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加快建设能源保障网。重点围绕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和强化能源储运体系,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抓好天然气长输管网、500KV 和 220KV 输变电工程、10KV ‎ 城农配网工程等然气管网、电网建设,完善网络体系,提高然气供给和电网输电能力。要加快推进×机场供油工程、×市油库扩容改造等项目建设,提升能源供给体系。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生物质能,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四是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重点围绕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村饮水安全、水环境治理等,加快推进大兴寨大型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聚焦重点水源工程、防洪工程、抗旱水源工程、酉水武水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城乡供水一体化和人口分散区域重点小型标准化供水设施建设等,规划建设一批项目,构建城乡供水网、防洪网、灌溉网、生态水网为一体的现代化水利体系。‎ ‎  第五,必须坚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习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市必须继续弘扬首倡之地的首倡精神,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加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具有×特色的乡村振 ‎  兴之路。一是着力提升农业产业效益。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特色产业面积已经超过 400 万亩,农村居民人均超过 2‎ ‎ 亩。“十四五”时期,要根据市场需求,按照标准化、绿色化、有机化要求,在产业优化提质、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品牌打造、销售网络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到更多产业发展收益。二是着力完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加强农村“微建设”,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建设,重点抓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建设、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严禁乱占耕地建房、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将保护、开发和利用有机结合,让农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农村建设成为城里人羡慕的美好家园。特别是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对我市×万户×万易地搬迁群众,全面实行市县领导联系安置区(点)制度,全面加强产业就业扶持,全面落实后续帮扶政策和十大帮扶措施,全面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使易地搬迁安置区群众有效融入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在×郴市农村考察时指出“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要求,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一线,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加强“三农”领域干部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大力推进“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着力实现群 ‎  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形成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 ‎  第六,必须坚持努力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血脉,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经济兴。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园区做强,实体做活,产业做优,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好,争当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一是建好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国省规定,原则上园区之外不批准新建企业,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关键在园区。虽然我们每一个县都有一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但我们起步比较晚,还存在园区经济体量较小、主导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全省考核排名靠后。我们必须围绕制约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加快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实用的开发运营机制、更加激励干事创业的干部人事制度、更加系统集成的政策支持体系。重点抓好×个省级工业园区、×个国家农业园区、×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统筹推进投融资、信息、科技创新、检验检疫、综合保税等平台建设,让企业“拎包入住”,员工安居乐业。要着力推动产业园区内涵式发展,以提高园区亩均投资、产出、税收为重点,依法推进园区调区扩区和闲置低效用地处置。要探索剥离园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让园区真正回归园区,让干部一心一意抓产业、抓发展。二是壮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只有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才能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先机。要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建设,围绕×大重点产业,加强产业链建设,现在,国家开始推进产业链贷款,今后可能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要认真研究现有企业在每个产业链的市场需求量、占有率、话语权,上下游的关联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特别建设好白酒、铝基复合材料、锰锌矿产品、智能小家电、锂电池、生物科技等新兴优势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建设中的带动作用,精准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几个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百亿产业集群。要支持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矿业绿色发展。要加大企业培育帮扶,精准制定促进企业发展务实管用政策,做大做强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一批“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在“主板”“新三板”和×省股权交易所上市或挂牌,鼓励支持外来企业迁至我市上市。三是开展精准招商。“十四五”时期,招商引资仍然是我市优化经济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壮大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立足我市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地区的园区、商会、企业,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企业库,创新招商方式,注重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将×打造成为投资兴业的宝地、政策叠加的高地、营商环境的佳地。‎ ‎  第七,必须坚持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我市生态文化旅游业占全市 GDP 比重达到 16%左右,排位全省第二,已经发展成为特色优势 ‎  产业。在新一轮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抓住国家大力促进消费,推进形成国内大循环的机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把我市绿色生态、民族文化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一是加快景区提质升级。随着高铁航空时代到来,我们要乘势而上,用好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这两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发挥绿水青山生态资源优势,创建一批国家 3A、4A、5A 级旅游景区。加快旅游公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A ‎ 级旅游厕所、智慧旅游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快星级酒店、宾馆、民宿等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抓好快旅慢游体系建设和景区景点周边环境协调整治,抓好智慧旅游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二是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特色产业、夜间经济、乡村振兴、美丽×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彰显×文旅魅力。另外,我认为,未来高度城镇化之后,逆城镇化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我们要发挥我市生态文化优势,前瞻性布局一批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的地产小区,假如能够吸纳近 30 到 50 万人在我市短租或常住,将对我市的投资建设和消费将跃上一个新台阶,形成新的增长极。三是加大营销推介。无数的实践证明,再好的产品,都需要讲好故事,加强营销推介。可以想象的是,别人不知道,怎么可能来。现在,好酒也怕巷子深,对我市高质量的好山好水好美食,‎ ‎  必须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突出整体形象宣传、用好网络宣传、抓好节庆活动宣传,进一步打造“神秘×”系列文化旅游品牌,形成规范的旅游品牌体系,把×打造成国内外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旅行社,目前我市旅行社散小弱,仅×家,年接待人数仅×万人次,与我市文旅大市的地位不匹配,我们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强旅行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  第八,必须坚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习总书记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通过这几年努力,我们营商环境大幅改善,但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与发达地区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必须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打造效能更高的政务环境、成本更低的投资环境和束缚更少的市场环境。一是持续深化改革。坚持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聚焦群众和企业最烦、最痛、最盼事项,对标国省改革要求,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更加彻底的“放”、更加精准的“管”、更加有效的“服”,简化行政流程,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索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投融资、财政、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管理、公共资源交易、价格、生态文明等方面改革,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应用平台建设,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二是持续融入国省战略。近年来,我们积极融入国省发展战略,成功获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区(×)×族×族文化生 ‎  态保护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市,9 个工业园区全部纳入国家开发区公布目录,建成 2 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 个省级高新区、1‎ ‎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国家高新区即将获批,逐步融入国省发展战略,走上了与国省同步发展的快车道。我们要用好用活这些金字招牌,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我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抢抓国家实施内循环、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紧跟国省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积极对接×自贸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胸襟、开放的姿态融入国省发展战略,提高开放发展水平,打造×区开放发展新高地。三是持续推进创新。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省定目标,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及增长率达到同类地区平均值。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创新创业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国省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规模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及研发机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严格落实各项创新创业政策,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创业,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生动局面。四是持续加强保障。在资金保障上,要在争取上级资金、融通金融资金、激发民间资金、引进社会资金上下功夫,特别是上级政府性资金,所安排的资金方向都是国省工作重点,很多是上级考核内容和必须完成的,并且政府性资金不需要还或者还款年限很长、利息很低,在国家严控地方政府性债务、严格金融监管的情况下,在我们自身可用财力 ‎  有限情况下,争取上级政府性资金,是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用地保障上,我们这次把自然保护地从×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调整到×万公顷、占比×%,为我市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留足了空间,现在重点是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到位,把项目谋划好,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三线一单”,这样就不愁项目用地;‎ ‎ 同时,也要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单位投资强度,切实提高利用率,做到集约、节约用地。在用能保障上,主要是在争取优惠电价落实的同时,清理取消不合理规定,加快天然气入户、入企管道建设,切实降低用电用气成本。在物流上,加快推进仓储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仓库等商贸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有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通过云仓,合理调配物流资源,提升供应链智慧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在人才保障上,重点抓好人才培养、引进、培训,加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为“十四五”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同志们,现在的×,已经站在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倍加珍惜,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以首倡之地的担当作为,瞄准发展定位和目标,坚持久久为功,精准发力,经过 5 年打基础,10 至 15 年的持续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把×建设成为成全国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典范、乡村振兴的样板、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