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1 KB
- 2021-05-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磁浮列车的演讲稿_自主创新,贴地飞行
关于磁浮列车的演讲稿_自主创新,贴地飞行
同学们好,我是xx。大家在中学物理中,都学过电磁学吧,应该对磁力作用的原理都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那么,我问大家一下,你们知道,我们磁浮列车是怎么浮起来的吗?
以前,曾有人做过调查,大多数人认为,是磁性同性相斥,把列车浮起来的。
其实,磁浮列车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既可以同性相斥,也可以异性相吸。上海机场磁浮线和长沙机场磁浮快线,采用的都是异性相吸的原理克服重力,把列车吸附起来;日本的高速磁浮列车,采用的是超导同性相斥原理克服重力,让列车悬浮起来。
是不是和大家想象中不太一样?是不是有点意外?
其实,十几年前,我们对此也是一无所知。我们刚筹备磁浮列车的时候,没有人接触过这个东西!别说我们自己不懂,当时国内研制中低速磁浮的交通系统,没有任何产业化的成果。
没办法,为了上马中低速磁浮列车项目,我们从企业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等专业领域,和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员工中,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精挑细选了8位骨干,专门从事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的研究部门。
从零开始,白手起家。什么都不懂,我们就学。不懂,我们还可以通过和国外合作的方式进行研发。
2005年,世博会在日本茨城县筑波科技城举行,当时,日本修建了全球第一条中低速磁浮示范线。因此,我们当年就组团去日本考察,探索技术合作的可能性。由于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根本没有话语权。日本企业开出了数亿美元的天价,而且还仅仅是制造技术的转让,还没有包含技术研发的转让费。
反复谈判没有结果,日本人当时就说:我们花了二、三十年才实现商业化,你们还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怎么可能几年就研发出来?因此,高昂的费用是合理的。
我们也想,核心技术购买,是非常困难的。习总书记也说过:必须靠自主的研制。结果,我们花了五年时间,就实现了国外同行用二三十年实现的目标,我们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
2012年,我们在公司内部就建设起了一条1.5公里长的中低速磁浮试验线,并研制出自己的磁浮列车。我们在这条线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检验,验证我们的成果。
当然,这五年熬过来很不容易。很多人喜欢说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可是,实现梦想,不靠运气,没有万一。实现梦想,需要你有实现梦想的决心,更需要你有恒心和毅力。
我们自主研发磁浮列车,团结协作,各司其职。中车株机公司、中车株洲电机公司、国防科大、西南交大很多单位一起将项目进行分解,各自瞄准各自的目标,各自承担各自的责任,科研攻关。像我们公司承担的就是整个车辆的研制、中车株洲电机公司承担的是悬浮电池体的研制、两个大学承担的是悬浮控制的研究、中铁二院承担的是轨道桥梁的研究
哪怕是一个细微的问题,我们整个团队都会尽全力去做。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当时为了测试列车的安全性。有一次,台风外围云气过境湖南株洲。按理说,这种情况下要停止测试,我们必须都要留在厂房里。但是为了测试出极端天气下的数据,我们团队迎着大风、电闪雷鸣,从车库把列车开出来试验线,进行测试。
当时,一阵狂风暴雨夹着树枝打到轨道上,由于我们设置了漏电接地控制保护,列车失去了动力,但是漏电保护装置确实起了作用。这就验证了我们想要测试的功能,我们得到了想要的测试数据。但测完了,车动不了了。于是我,们几个同事,只能在倾盆大雨中,通过自己的力量,把列车推回了车库。
正是这样的孜孜以求,我们实现了自主研发磁浮的梦想。2014年,在湖南省政府对我们自主创新成果的肯定和支持下,启动了长沙磁浮机场快线的建设,仅仅两年,我们就实现了商业化运营,迄今为止,已经安全运营了4年多,载客上千万人。
就在不久前,4月28日 ,我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在长沙磁浮快线跑出了160公里的时速,完成了最高设计速度的达速测试。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磁浮技术在中低速领域取得重大成功。而接下来,我正在牵头研制的中速磁浮交通系统,我们称之为3.0,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磁浮列车方案。它的驱动不是靠车上的设备提供动力,而是由地面的设备,通过感应驱动列车运行。这样就不需要在车上配置更重更大的设备,降低了车辆的重量。同时,可以采用更大的功率,推进列车达到更高的速度。可以超过160公里/小时,甚至达到600公里/小时以上。由于是地面驱动,因此车辆上的司机就没有用武之地,可以完全实现无人驾驶。
磁浮列车3.0版正在紧锣密鼓的试制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下线,明年可以完成测试。未来,中国磁浮列车的运营速度,将有目前的100公里/小时----160公里/小时,提升到250公里/小时,它可以应用于城区、远郊和城际之间的交通,成本造价远远低于轮轨列车。同时,由于它良好的低噪音、低震动和无接触的优势,特别适合在城市中间穿行。
现在,中车轨道交通车辆的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但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了:我们还要继续攀登,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同学们,通过努力奋斗,我们这一辈已经把量做上去了,质的提高就要靠大家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大展拳脚了。
就像我们在磁浮领域的研发历程一样:十几年前白纸一张,我们是什么都不懂的初学者;8年前,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我们给列车起了一个名字,叫追风者;现在,我们磁浮2.0版的列车,已经成为中低速磁浮领域的领跑者。接下来,我们更高速度的3.0列车,将瞄准更高速度的市场,我们将继续做这个领域的创新者、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