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1 KB
  • 2021-05-07 发布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落细落实讲话材料供借鉴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落细落实讲话材料供借 鉴 党的__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到 2035 年 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们做好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 史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 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 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 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 化生活。加快推进文化发展繁荣,改善文化民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 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建设成果由 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 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孜孜 以求的奋斗目标,在这一奋斗目标中,文化始终占有重要位置。进入 新发展阶段以后,对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文化的作用也会进一步 凸显,我国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片面只追求物质文明的现 代化,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 同发展的全面现代化。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凝聚社会共识、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的重要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 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力量之源。在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越是接 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要重视文化的价值,为我们攻 坚克难、砥砺前行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 德滋养。要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 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 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前进方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 民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指南。新时代保证社会 主义文化的正确前进方向,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 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在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展现文化新作为新气象。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 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 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 感召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培养担 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 度保障,夯实全民族全社会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 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达到“日用而不觉”的效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导向。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以人民为中心的 工作导向”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 导向”,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不断赋予 “以人民为中心”新的内涵,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的思想体 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 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大众当作文化 发展的主体,植根人民生活的沃土。正确处理好文化与市场的关系, 用高质量文化成果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 果。 三、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 各项制度和规范,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 恒,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 为规范。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 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新媒体特 长,运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开展宣传宣讲,引导人们坚定道路 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 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 和文明素养。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建设,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培育文明风尚。 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落脚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围绕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乡村振兴等重要时 间节点和主题,引导全区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创作更多具有时代内涵、深受人们喜爱的精品力作。以公共文化服务 为载体,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覆盖面和适用 性,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快推动公 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搭建党委、政府 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平台。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推动乡村文化 发展,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凝聚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力 量。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 在首位,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生产经营 机制,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大战略带领、 大企业带头、大项目带动机制,大力建设产业项目,培育龙头型文化 企业、骨干型文化企业、上市企业。创建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小 镇、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以深化文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完善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文旅融合、文企融合、文创融合,促进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