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四季度会议主持词 4页

  • 21.84 KB
  • 2021-05-08 发布

冲刺四季度会议主持词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冲刺四季度会议主持词 网络 主持词 冲刺 四季度 同志们: 刚才,书记对冲刺四季度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书记的 讲话思想性和指导性都很强,为我们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提供了基 本遵循。今年是大考之年、大战之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还是“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今年既定 工作部署的节奏和进度,当前任务异常繁重、挑战异常艰巨。全 市上下要以书记讲话精神指导,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展,以强烈的省会担当、省会作为,担当好全省经济的“稳定器” 和“压舱石”,为全省发展贡献力量。下面,为落实好会议精神, 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是措施上要精准聚焦。 聚焦见效快的地方,做好能够迅速加快进度、弥补损失、产 生增量的工作,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恢复产能增长、加快企业技 术改造,尤其瞄准投资抓开工、抓实物量;聚焦损失大的领域, 尽快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潜力;聚焦补短板的环节,加快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源,推动软件业再出发; 聚焦利长远的导向,围绕“三个中心”建设和“三智一自主”抢 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5G、 智慧电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要加紧 布局,会展、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也要尽快抢跑。坚持“房住不 炒”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防范政府债务风 险。 二是时间上要争分夺秒。 要通过与时间赛跑,把疫情损失夺回来,把发展势头抓上来。 在确保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政 府作用,释放速度的力量,撬动资本的力量,激发市场的力量, 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经济建设不停步。 三是调度上要有力有效。 强化调度机制,各区县(市)、园区要坚持“日跟进、周调 度、月总结”,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住调度 重点,着眼扩大有效投资,靠前调度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聚焦 主要指标,有的放矢,真抓实促。 四是作风上要务实担当。 工作部署能否强力度推进,目标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 在人、关键在干部。要不断发扬拼搏精神,强化实干作风,增强 服务意识,一仗接着一仗打,不获全胜不收兵。 今天会议到这里,散会。 冲刺四季度经验交流发言 1 网络 经验交流发言 全年目标任务 四季度 今年以来,我镇紧扣市委“促发展、补短板、解难题、精管 理、抓落实”工作主线、“三增三进”工作目标和“三个一”工 作要求,坚持在对标找差中奋力拼搏、在创新实干中担当作为,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抓招商,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流 一是抢抓产业机遇。 抓住大数据、新能源、轨道交通等新基建产业的重大机遇期, 主攻深圳、上海、苏州等创新高地,重点推动新能源充电桩、智 能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等项目落地。完善招商热力图,加快推 进项目签约,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37.75亿元。 二是聚焦特色产业。 依托“紧邻”主城区、“背靠”高新区的有利条件,持续发 挥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精密机械等特色产业优势,细分产业特 色,做大产业集群。 三是打造优质载体。 加快推进康博现代产业园、联东U谷智能制造产业园、智建 医疗科技产业园等高标准特色园区招商工作,年内完成康博园区 60%预招商、开元产业园一期100%预招商、联东U谷60%预招商 和智建产业园30%预招商;一能科技产业园、莫干精密智造产业 园项目启动预招商。 二、抓项目,紧盯关键节点不放松 一是提质增效推进在建项目。 2020年列入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共25个,总投资47.61亿元, 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33亿元。截至目前,20个新开工项目已 全部开工,开工率为100%。计划外新增开工项目1个,累计开 工21个,总开工率为105%。 二是提前谋划确保时序推进。 积极谋划明年一季度项目开工,已初步排出明年28个重点 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约22亿元,其 中新开工项目16个,续建项目12个。 三是更新改造推动产业升级。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重点围绕“二区二路”开展载体更 新,通过开展老旧工业点更新改造、“零地增长”、印染高质量 发展等,向低效土地要空间、向存量土地要效益,提升产业发展 水平。 三、抓环境,形成服务发展高能级 一是服务创新资源。 加大高企培育力度,用足用好“高企新政”,做好明后年高 企申报的准备工作;利用合作高校资源,为企业链接创新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