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5 KB
  • 2021-05-08 发布

党课讲稿:抓落实的重要性和党课讲稿:发扬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共产党员应有的道德品质合编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党课讲稿:抓落实的重要性和党课讲稿:发扬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共产党员应有的道德品质合编 精品党课讲稿:抓落实的重要性 ‎  同志们:‎ ‎  xxx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而且身体力行,为我们党注重抓落实发挥了带头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始终保持狠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落实落地落细,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今天党课,我围绕“抓落实”这个主题,和大家做个交流。‎ ‎  一、深刻认识抓落实的重要性 ‎  (一)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品格的重要表现。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把真抓实干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高度。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是推动实践、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要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品格,把党的正确主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政策付诸实践,真正从一点一滴的抓落实中彰显共产党人的实践风范。‎ ‎  (二)抓落实是坚定政治立场、提高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抓落实是一个党性问题,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要求,也是评价领导干部政治站位和政治品质高低的标准之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必须体现到具体行动上、在落实上见功夫。要抓好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贯彻到实践中去、贯彻到基层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将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  (三)抓落实是检验政府治理水平、领导干部基本功和领导能力的试金石。抓落实是一个执政能力问题,是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作为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作为一种“重视执行、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作为领导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群众评价我们的领导水平,不是看我们说得怎么样,而是看我们干得怎么样。抓落实不够,既有愧于责,也失信于民。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务必练就抓落实这项基本功,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把重点放在抓落实上,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见到实效。‎ ‎  (四)抓落实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不够实质是作风问题。现实工作中,“会议落实”“文件落实”的现象比较普遍,“落实”变成“落空”。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省委也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是自上而下传递的强烈信号,最终都是为了让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落实。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定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责任担当、抓作风转变、抓工作落实。‎ ‎  二、认真分析抓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党性强、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体现,是能力强、素质高的体现。要清醒看到,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  (一)抓落实的干劲不足,勤政有为不够。庸、懒、散、软风气没有彻底转变,还是有“差不多”先生,对待工作马虎糊弄、敷衍了事;有的干部不想作为、不求进取,得过且过、满足现状;有的干部心思和精力没有完全集中到工作上,导致落实大打折扣;有的干部借口现在限制多了、管束严了、要求高了,就有“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懈怠心理;有的干部工作中看不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更谈不上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二)抓落实的作风不实,严谨细致不够。有的干部思想浮躁、作风漂浮,好做表面文章,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习惯当“甩手掌柜”,总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抓大事、管宏观,不愿意去抓所谓的“小事”,在“具体”和“深入”上下功夫不够;下达文件多,“亲自出征”少,当“二传手”多,搞调查研究少,掌握一手资料不够,直奔现场督办落实不够,导致工作停留在表面,甚至脱离实际、落不了地。‎ ‎  (三)抓落实的担责不力,较真碰硬不够。有的部门和干部缺乏担当的勇气,不愿担责,当前项目建设中往往会因环保问题出现“邻避效应”,有的部门和干部也由于不敢担当,出现“避责效应”。有的干部缺乏斗争精神,不敢坚守原则,遇到问题总想绕着走,造成一些工作停滞不前,甚至把一些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  (四)抓落实的能力不强,政策水平不够。有些干部在抓落实上总感到力不从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不够、政策水平不高、能力素质不强造成的。有些领导研究政策、研究工作不深入,碰到具体问题就找下属,会场上“回头看”干部还有不少。‎ ‎  (五)抓落实的机制不畅,协调联动不够。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存在问题,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不配套、不协调,甚至相互“打架”,导致基层落实难;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够,基础数据平台整合力度不大,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一些基础数据不准确、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有的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党性修养不够,宗旨意识不强,政绩观出现偏差。‎ ‎  三、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能力素养 ‎  工作落实得好不好,抓落实的成效大不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切实增强抓落实的本领,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  (一)要有抓落实的高站位。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首先体现在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上。要从根本上提高抓落实的能力素养,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抓落实的鲜明态度,强化抓落实的政治自觉,把xxx关于湖南工作“三个着力”的指示要求付诸行动,发挥我省“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真正使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要把向核心看齐的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抓落实之中,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事冗不知筋力倦”工作状态,守住“官清赢得梦魂安”的底线。‎ ‎  (二)要有抓落实的真本领。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要抓好落实,必须善于学习,学懂弄通做实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吃透中央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提高战略思维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强化战略执行能力,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央大政方针的落实落地。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处理问题,提高依法行政和驾驭风险的能力。要学会做群众工作,掌握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在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精准施策,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落实问题,解决群众身边发生的问题。‎ ‎  (三)要有抓落实的好方法。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就是将主观范畴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要善于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问计于民,广纳群智,努力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要增强预见性,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可落实的预期成果,做到“胸中有数”。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互通情报”、信息共享,做到上下联动、部门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抓好落实。要学会“弹钢琴”,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要坚持系统管理抓落实,运用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抓落实,形成抓落实的无缝责任链条,实现抓落实的闭环管理,对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进行销号管理。对授权有限、能力不及的问题及时请示上报,不把问题藏着掖着捂着,耽误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大的损失。‎ ‎  (四)要有抓落实的硬作风。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要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就要敢于正视矛盾,决不绕着问题走,要有无私的品德、无畏的勇气,敢于担当、知难而进。既要解决当前突出矛盾问题,也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更要解决透支未来问题。要以较真的作风抓落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主动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到难点聚焦的地方去,敢于碰硬,千方百计求得问题尽早处置、矛盾及时化解,决不能使简单矛盾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拖延成大问题。要以钉钉子的作风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目标一旦确定,就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狠劲、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韧劲,锲而不舍地推动重要工作的落实,抓好重点任务的完成。要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养成严谨细实的工作习惯,练就抓好落实的“绣花工夫”,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落实强作风的良性循环。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讲话落实讲话的现象。要以科学的作风抓落实,坚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评估考核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发展成果、工作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  (五)要抓落实的好氛围。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抓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着力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着力带出抓落实的好团队,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共同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褒奖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只有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努力形成崇尚实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导向。要进一步完善抓落实、促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抓落实的目标管理,健全“日交办、周反馈、月通报”跟踪问效制度,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科学明确地落实到岗、到人。要健全督查督办、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重大责任追究、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及时处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畅通政府与公众互动渠道,用好“互联网+监督”“互联网+督查”等平台,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调动各方面共促落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当前,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担子不轻、任务很重。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理清头绪、分清主次,围绕要务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紧盯问题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工作一项工作落实。要把“六稳”“六保”、推动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打造内陆创新开放新高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工作抓好、抓实,查清楚、弄明白、解决好遇到的具体问题。要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指标监测和评价,及时找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当前发展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针对性的措施,精准施策,攻坚克难。‎ ‎  xxx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古人云,“为政贵在行”“兵贵神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奋斗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工作不落实决不放松、问题不解决决不放手”的拼劲和韧劲,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干、实绩、实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课讲稿:发扬艰苦奋斗 厉行勤俭节约 共产党员应有的道德品质 ‎  近日,习主席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  习主席的话振聋发聩、引人深省。不光是舌尖上的浪费,当今社会,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在广大党员队伍中也滋长了享乐之风和奢靡之风。为了帮助大家认清勤俭节约的重要性,遏制浪费现象,今天我就围绕《发扬艰苦奋斗 厉行勤俭节约》为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  一、批驳“歪歪理”——提升勤俭节约永不过时的思想认识 ‎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整个世界,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艰辛的艰苦奋斗史,一代代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躬身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执政党地位。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一些党员在思想上对勤俭节约产生了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什么都不缺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作为党员也可以享受享受了,无形之中滋生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上出了偏差。‎ ‎  (一)节约过时论。古人讲:兴家如同针挑土,败家如同水决堤。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下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资待遇大大提升,很多同志思想上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志认为,勤俭节约是在困难时期提出来的,那时候人员吃不饱,所以要勤俭节约。现在时代不同了,像我们现在都吃上“六菜一汤”了,“红米饭、南瓜汤、伴着盐巴吃饭”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再勤俭节约了。‎ ‎  (二)享受应该论。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在敢吃苦、能吃苦中建设国家。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甘愿吃苦的故事不胜枚举。在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毛泽东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随着工资待遇的增加,少数同志怕吃苦、图享受的现象滋生。认为条件改善了,就应该好好享受,艰苦奋斗的传统有所丧失。‎ ‎  (三)勤俭无用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国内动态清样》第227期《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作出重要批示:联想到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相对于过去,我们的条件确实好多了。然而,就在一些人摆阔气、讲排场、比奢华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不要忘了,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不要忘了,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们这种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来说,我们不敢浪费,更浪费不起。勤俭节约不是没用,而是非常重要。‎ ‎  (四)促进消费论。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每年高达2000亿元,这相当于浪费掉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辽宁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三最”女贪官罗亚平,涉嫌犯罪金额1.45亿元,从其家中搜出48块劳力士等名表、253个LV手提包、1246套名牌服饰、600余件金银首饰、159条项链及700余万元现金。我们有的同志向往“只卖贵的,不买对的”。买东西向往名牌,花钱如流水,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几天就花的分厘不胜。有的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花钱就要大方点,太抠门儿不容易搞好人际关系。有的讲,现在工资涨了,就要给自己改善改善,不买点名牌、不讲个档次没面子。认为买便宜的掉价,让人瞧不起。认为只有大力消费,才能拉动经济,对国家经济建设也是一种贡献,这实在是一种谬论。之所以存在这些思想行为偏差,主要是一些同志对勤俭节约的理解还停留在外在形式上,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还没有真正看清它作为我们的传家宝,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二、弘扬“传家宝”——认清勤俭节约对于治党治国的重大意义 ‎  勤俭节约,说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还要老调重谈呢?因为它重要。回顾半个多世纪的战斗历程,我们党正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从偏僻落后的山沟里,从千难万险的长征中,从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发展起来。也正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党创造了人民军队,把勤俭节约的精神灌注到人民军队之中,才从小米加步枪一路向前,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战胜国内外凶恶的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论对于推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对于我们每名党员永葆本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实现复兴、成就伟业需要勤俭节约。有的同志说,现在人民生活普遍富裕了,讲点享受无可指责。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不足的。毫无疑问,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40十年来,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就总体而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距离。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加强对我国的遏制,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全面对抗的时代,可以说,我们国家再次进入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当前,由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改变,过去靠走出去、全球化的经济高速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优先、美国霸权深刻影响世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党从来就是在逆境中奋斗、逆境中前进,越是困难,越能激发我们干事创业的韧劲、决心,越是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党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克服万重困难,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把勤俭节约落实到生产生活中的点滴之中,只有这样,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希望,我们党才能历久弥新,在挫折中、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 ‎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勤俭节约。历史上因奢侈导致国破家亡的例子很多,商纣王醉生梦死,穷奢极欲,很快断送了商汤的江山;隋炀帝奢靡腐化、大兴土木,最终国破人亡;唐玄宗沉迷酒色、荒淫无度,暴发安史之乱,唐王朝走向了衰落之路;古罗马帝国骄奢淫欲,整个帝国沉浸在挥霍享乐之中,最终走向了灭亡。由此可见,勤俭节约对于国家、对于社会是多么的重要,什么时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国家就繁荣昌盛,什么时候浪费成风,大手大脚,不思改变,就会埋下衰败的种子。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党就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起家的。井冈山时期,靠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创业,红军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长征时期,延安时期,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发展壮大,长征的艰难困苦,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使中国共产党人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挽救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靠艰苦奋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800万军队,建立了新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民族,是难于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于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于兴旺发达的。‎ ‎  (三)成长进步、日后发展需要勤俭节约。许许多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丢掉了勤俭节约的精神,必然导致工作干劲的减弱、革命意志的衰退、人生追求的变异和政治信念的动摇。所以人们常讲,艰苦朴素之心减少一分,违法变质就会增加一寸;贪图享乐之心充盈头脑,艰苦奋斗之心就会荡然无存。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俗子,离开艰苦奋斗,没有不倒在声色犬马之中的。党员本色是需要维护的,是需要时时检视自己的,如果一时放松了自我要求,享乐思想就会在无形之中滋生。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纠治“四风”,很多“老虎苍蝇”腐败堕落,都是从贪图安逸开始的,有些领导干部喝茅台只喝年份原浆,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一桌饭动不动就上万,挖空心思大快朵颐,品尝山珍海味,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要看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硕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舒舒服服出不了成果,成就、荣誉历来与懒汉、懦夫无缘。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随时告诫自己,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要舍得吃苦流汗,付出艰辛的劳动。如果贪图享乐、骄奢淫欲,迟早会堕落变质。‎ ‎  三、养成“好习惯”——内化点滴之中勤俭节约的自觉行动 ‎  古人讲: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欲求温饱,勤俭为要。紧紧手,年年有。勤能补拙,省能补贫。思前顾后,吃穿常有。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这些话都在警示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以良好的行为培养节约的作风。‎ ‎  (一)思想上筑牢勤俭节约的“防线”。大家知道“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统一七国后,其国力、财力,不可谓不强,曾几何时,内部生活极度腐化,举全国之财力修建阿房宫、秦皇陵,本想一世二世万万世,最后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乃至挥霍无度,没有不衰落的。国家是这样,个人也同样如此,如果不注重勤俭节约,迟早会坐吃山空。要防麻痹,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商纣王,他刚登基时胸怀大志、励精图治、生活节俭,他的转变就是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的。一次他感到用象牙筷子吃饭很好,后来又感到泥碗与象牙筷子不配套,就用玉碗吃饭,逐渐对普通衣食就不感兴趣了,开始了无止境的享乐,引起人民的不满,成为亡国之君。这告诫我们,勤俭节约要从点滴做起,不能觉得浪费一点、奢侈一点没什么,时间长了,思想就会麻痹,慢慢就会掉入骄奢的深渊。要防放纵,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那么我们将被无尽的欲望所吞噬,因此,我们要有自制力,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否则的话,奢靡之风就会找上你,而你则会沦为“物欲”的奴隶。要防松懈,三国时期政治家刘备的那句话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说:“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如果缺少对小错误的警觉,任何人都难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二)作风上积累勤俭节约的“因子”。良好的习惯需要平时的点滴的养成,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周总理也说我们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当一天总理,我就不盖政府大楼,精简节约先从政务院做起。主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陈云同志,用的铅笔直到手实在握不住了才换掉,便条纸都是用台历的背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计划开支,量入为出。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大家的工资津贴怎么花,大家心里都要有个计划,比如日常生活开支多少?按揭房子多少?小孩上学多少?用于急需多少?准备留存多少?等等。只要计划周密、开支合理,每月津贴费是够花的,计划得好,还可以略有节余。要合理消费、量力而行。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该花的钱也要省着花。我们大家都处在人生的积累期,有的家庭困难比较多,有的即便现在经济负担不太重,但将来也要结婚生子、赡养父母,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把节约的钱存起来,可以用来应急。正所谓“粒粒黄沙堆成山,滴滴涓水汇成河”,积少成多,养成储蓄的习惯,可以为今后的事业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修养身心、多学知识。俭以养德,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精力放在追求知识、追求价值实现上面,多学一点东西,多增长一点本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三)行动上培树勤俭节约的“美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党成长壮大的传家宝。要倡导勤俭节约,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化氛围,让大家互相提醒,互相督促,争取个个都是“节能标兵”、人人都是“节水能手”;我们每名同志应从节约一个馒头、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杜绝铺张浪费,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要培树朴素作风,“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就党员而言,养成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有利于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精神。“缺水不缺精神”对于我们党员而言,这是一种敢于吃苦敢于应对挑战的一种精神,这不光是对待水,对待勤俭节约也一样。勤俭是美德,我们应像节约用水一样去弘扬老一辈革命前辈流传下来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好传统。过去,我们靠着这股子劲头,磨砺了自己的意志,锤炼了顽强作风。现在,我们更应克服浪费习惯,用勤俭立身,从而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要构建节约社会,一个人讲节约,将受益终生;一个社会讲节约,也将蒸蒸日上。我们构建节约型社会,就应当树牢“人人讲节约,人人讲奋斗”的意识,摒弃那种“公家东西不心疼”心理,增强主人翁意识,敢于向浪费说不,增强节约的主动性、创造性,主动作为。一方面我们要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主人翁,在工作生活中,看到浪费现象要敢于说不,敢于立言立行当好模范,从而带动身边的人,推动新风气的树立;另一方面要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摒弃攀比风、享乐风,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党工作,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同志们,“奢侈浪费虽然没有牙齿,但可以吃掉人的理想,奢侈浪费虽然没有双手,但可以把人引入歧途,奢侈浪费虽然没有灰烟,但可以熏黑人的灵魂。”愿我们每个同志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