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9.67 KB
- 2021-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十、化学实验操作及实验方案正误辨析
回扣基础 规范答题
题号
实验
现象
解释与结论
正误
1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
Na
+
无
K
+
×
2
滴加几滴稀
NaOH
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
溶液中
无
×
(
一
)
表格实验中的逻辑关系正误判断
3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4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足量
NaCl
溶液,再加入
KI
溶液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
K
sp
(AgCl)>
K
sp
(AgI)
√
5
2 mL 2% CuSO
4
溶液中加
4
~
6
滴
2% NaOH
溶液,振荡后加入
0.5 mL X
溶液,加热煮沸
未出现红色沉淀
X
不含有醛基
×
6
等体积
pH
=
3
的
HA
和
HB
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
HA
收集到氢气多
HA
是强酸
×
7
将铝片和镁条作为电极,插入
1.0 mol·L
-
1
的
NaOH
溶液中
电流表指针偏向镁片
金属铝比镁活泼
×
8
向
1.0 mol·L
-
1
的
NaHCO
3
溶液中滴加
2
滴甲基橙
溶液呈黄色
NaHCO
3
溶
液呈碱性
×
9
向
NaBr
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
淀粉
-
KI
溶液
溶液变蓝
氧化性:
Cl
2
>Br
2
>I
2
×
10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11
配制
FeCl
3
溶液
将
FeCl
3
固体溶解于适量硫酸溶液
H
+
抑制
FeCl
3
水解
×
12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分别投入足量的稀、浓硫酸中
浓硫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反应
物浓度
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13
向
CuSO
4
溶液中通入
H
2
S
气体
有黑色沉淀
CuS
不溶于稀硫酸
√
14
在
CuSO
4
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有
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
白色沉淀可能为
CuI
√
15
向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硝酸亚铁与硫酸不反应
×
16
常温下,用
pH
试纸测定一定浓度的
NaHCO
3
溶液的
pH
比对后,测得
pH
=
8
的
水解程度小于其电离程度
×
17
向一定量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微热至反应结束
产生气泡
该气体成分仅为
SO
2
×
18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可能混有
Na
2
CO
3
的
NaHCO
3
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Na
2
CO
3
×
19
表面变黑的银器浸泡到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银器与铝接触
银器变得光亮如新
构成原电池,铝做负极,硫化银得电子被还原成单质银
√
20
向足量的浓硝酸中加入铁片,一段时间后加入铜粉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蓝绿色
浓硝酸将
Fe
氧化成
Fe
3
+
,生成
NO
2
,
Cu
与
Fe
3
+
反应生成
Cu
2
+
×
(
二
)
表格实验中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正误
判断
题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正误
1
向
2 mL 1 mol·L
-
1
NaOH
溶液中先加入
3
滴
1 mol·L
-
1
FeCl
3
溶液,再加入
3
滴
1 mol·L
-
1
MgCl
2
溶液
证明
K
sp
[Mg(OH)
2
]>
K
sp
[Fe(OH)
3
]
×
2
相同温度下,向两支盛有相同体积不同浓度
H
2
O
2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相同浓度的
CuSO
4
溶液和
FeCl
3
溶液
探究
Cu
2
+
、
Fe
3
+
对
H
2
O
2
分解速率的影响
×
3
室温下,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
0.1 mol·L
-
1
NaClO
溶液和
0.1 mol·L
-
1
CH
3
COONa
溶液的
pH
比较
HClO
和
CH
3
COOH
的酸性强弱
×
4
向含有酚酞的
Na
2
CO
3
溶液中加入少量
BaCl
2
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
Na
2
CO
3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5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
2
SO
3
与
Na
2
CO
3
溶液的
pH
,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
S>C
×
6
将
NaOH
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证明
溶液中
有
√
7
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
鉴别溴蒸气和
NO
2
√
8
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后红色加深
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9
用硫酸酸化的
H
2
O
2
溶液滴入
Fe(NO
3
)
2
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证明氧化性:
H
2
O
2
比
Fe
3
+
强
×
10
往黄色固体难溶物
PbI
2
中加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然后加入
NaI
固体,产生黄色沉淀
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
11
向
AgCl
悬浊液中加入
NaI
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
sp
(AgCl)<
K
sp
(AgI)
×
12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 g
砝码,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
称取
2.0 g NaOH
固体
×
13
将
FeCl
3
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配制
FeCl
3
溶液
×
14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1
~
2 mL FeCl
3
饱和溶液,搅拌并继续煮沸出现浑浊
制备
Fe(OH)
3
胶体
×
15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硝酸的
pH
比较
Cl
、
N
的非金属强弱
×
16
用熔融氧化铝、
CCl
4
做导电性实验
证明二者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
17
向含有少量
FeCl
3
的
MgCl
2
溶液中加入足量
Mg(OH)
2
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除去
MgCl
2
溶液中少量
FeCl
3
√
18
将
CH
3
CH
2
Br
与
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
AgNO
3
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检验
CH
3
CH
2
Br
中存在的溴元素
×
(
三
)
表格实验中实验操作与仪器
(
或试剂
)
选择正误
判断
题号
主要仪器
试剂
实验目的
正误
1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FeCl
3
溶液、
NaOH
溶液
制
Fe(OH)
3
胶体
×
2
圆底烧
瓶、导气管、烧杯、铁
架台
干燥的二氧化碳、蒸馏水
模拟喷泉实验
×
3
酸式滴定管
、
锥形瓶
、
铁架台
(
带铁夹
)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
NaOH
溶液
测定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4
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
NaCl
溶液
蒸发溶液得到晶体
√
5
分液漏斗、烧杯
Br
2
和
CCl
4
混合物、蒸馏水
分离
Br
2
和
CCl
4
混合物
×
6
试管
、
烧杯
、
酒精灯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
7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锌粒、
稀
HNO
3
实验室制取
H
2
×
8
烧杯、酒精灯、玻璃棒、分液漏斗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
×
9
500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配制
450 mL
2 mol·L
-
1
氯化钠溶液
×
10
烧瓶、酒精灯、导管
软锰矿与浓盐酸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氯气
×
11
胶头滴管、温度计、玻璃棒
探究镁、铝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12
漏斗
(
带滤纸
)
、烧杯、玻璃棒
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
√
13
洗气瓶
(
两只
)
饱和
Na
2
CO
3
溶液、浓硫酸
除去
CO
2
中的
HCl
和水蒸气
×
14
铂丝或铁丝、蓝色钴玻璃、酒精灯
盐酸、待测液
焰色反应实验
√
15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待提纯的
AlCl
3
溶液
、
NaOH
溶液
提纯混有
MgCl
2
杂质的
AlCl
3
溶液
×
答案
(
四
)
实验装置图正误
判断
1.
该
装置可测量
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
)
×
2
.
该
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Fe(OH)
3
(
)
×
答案
3
.
该
装置用于制备并收集
NO
气体
(
)
4.
该
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
×
×
答案
5.
该
装置用于
Na
2
CO
3
和稀
H
2
SO
4
反应制取少量的
CO
2
气体
(
)
×
×
6
.
用
该装置蒸发硫酸铜溶液制备硫酸铜晶体
(
)
答案
7.
用
该装置分离氢氧化钙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
固体
(
)
×
×
8
.
该
装置可用于吸收
NH
3
或
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
(
)
答案
9.
该
装置可用于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
柴油
等
各种纯净物
(
)
×
×
10
.
该
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
)
答案
11
.
该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氨气
(
)
√
×
12
.
该
装置可用于分离乙酸与乙醇
(
)
答案
13.
如图洗气瓶中的白色沉淀为
BaSO
3
(
)
×
×
14.
用图中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
)
答案
15.
如图所示装置用于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
CO
2
气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