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4 KB
- 2021-05-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线”精神锤炼社会主义者党性修养党课讲稿
今天这节党课,我们来一起学习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三线”建设。之所以要讲授这个内容,是因为其在上个世纪波谲云诡的世界形势下,彰显出了中国人民誓争建设新中国的决心与勇气,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线”精神。走进新时代,人们并未遗忘曾经为巩固国防工业基础建设而不惜献出生命的英雄同志。时至今日,“三线”精神对于加强新时期党性修养教育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及价值。
下面,我主要通过回顾“三线”建设的历史点滴、展望“三线”精神的内涵蕴意来对各位同志产生一定的政治教育性启迪。
一、深化历史记忆,回顾“三线”建设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与前苏联交恶,又赶上美国妄图在东南沿海展开攻势。在如此紧张险恶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直接进行战略部署,在当时的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掀起了这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即:“三线”建设。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这是“三线”建设中的响亮口号,鼓励了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奔赴艰苦卓绝的“三线”建设战场。在这场硬仗中,国家政府投入了2050余亿元巨资,安排筹划建设的工程项目达1100个。中国人民踊跃参加建设活动,在高峰时期投入的人力有400多万人。这场贯穿了“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史上一次规模极大的工业迁移史实,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工厂设施、基础建筑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与缺陷。也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且不屈不挠的民族。面对困难,当时的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使建设的步伐一时一刻都不曾耽搁。从1964到1980年,“三线”建设工程共创办了1000多个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有力支援、巩固了中西部工业建设和国防基础。
二、彰显伟大成就,创造建设业绩
(一)多方联动,夯实国防工业基础
在“三线”建设中,建立起电子科技、武器装备、船舶航海、航空航天、核能资源现代国防工业体系,建成众多国防生产基地和尖端科研试验基地。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国家过去武器装备生产落后的状况,改善了我国国防工业结构布局。同时,我们还掌握了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技术,成功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有力平衡了世界大国的核分布态势,成为了拥有绝对先进国防实力的国家,为国家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全面覆盖,优化工业生产布局
在建国之初,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们国家当时70%的工业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在布局上,存在东重西轻的不足。而且,现代化工业十分薄弱。从军事经济学的专业角度来分析,这种工业布局具有非常脆弱的特性。因此,“三线”建设首先就需要解决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在建设期间,当时一大批工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很快,许多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城市在中西部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拔地而起。为加强战备并建设国防重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也逐步迁入三线地区。由此,在大西南区域,部署建成了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结构化布局。
(三)质量卓著,实现中西部跨越式发展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攀枝花、六盘水、金昌等地已经变成了当下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而在“三线”建设之前,这些地方都曾经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这也就是说,发掘矿产资源、创建生产工厂、打通交通要塞等“三线”建设过程中的开发运动,在特殊的备战时期有力地发展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并且,随着科研、教育、技术等元素的迁入,中西部地区基础建设条件进一步完善和强大,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医疗健康保障等都显著提高。这也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的,“三线”建设奠定了产业、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大西南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三、坚持思想导向,领会“三线”精神
(一)学习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扎根三线,为国效力”。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根据“三线”建设工作部署安排,迁往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地区。这些技术人员自愿放弃城市舒适优渥的生活,来到不可预知未来的“三线”重点建设地区。他们不惜牺牲本应享受的幸福日子,不对建设地区的待遇产生消极情绪,而是任劳任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奋进的斗志,在西南地区乐于付出、甘于奉献。他们含辛茹苦、默默付出,以工厂为家、以建设为事业,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国家作贡献。
(二)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全国一盘棋,建设大三线”。这句口号不仅在宏观上体现出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而且在微观上呈现出建设人员统一协作的精神。“三线”建设时期正值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国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声令下,全国各行各业各领域积极响应、鼎力支持。在党和国家号召下,形成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的举国之力。无论是来自其它地区的建设者,还是当地的人民群众,大家都通通集中在一起,在党和政府的统筹下群策群力,施展新中国建设时期集体主义的伟力。
(三)学习艰苦奋斗的实干主义精神
“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拼命干”。这是“三线”建设者在云贵川“天无三日晴”的自然条件下争分夺秒、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的西南地区,建设条件极为艰苦。建设者始终坚定建成“三线”工业基地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与落后的基础下秉承“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民用”的生产生活原则,坚持将个人物质生活置之度外,自觉把建设基地和工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高喊着“天作衣被地作床”的口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勤俭节约、艰辛工作,用汗水与血水的融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四、强化初心使命,培养党性修养
(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我们国家自从成立以来,乃至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任何途径的“和平演变”。这自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永恒的罅隙使然。对于甚嚣尘上的攻击甚至歪曲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虚无主义论,同志们可以用持续近二十年“三线”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展开有力回击。不得不说,“三线”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持续开展国家经济建设的历史见证,“三线”精神是我们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理想印证。“全国支援三线,共同建设三线”使人民、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真实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我们每位同志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党的领导,用奉献、协作、创业、创新让我们的国家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坚持意识觉悟,坚定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
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发展形势和国情变化情况。在巨大的新挑战之下,我们每位同志要在对客观困难和主观问题进行认真审视的基础上,作出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选择,自觉屏蔽“糖衣炮弹”的诱惑与干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记所指出的,我们进行改革工作的路上,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也就是说,我们自身的力量可能还不足以消灭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回想“三线”建设的事迹,我们要积极发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自我牺牲精神,我们要坚守“个人服从于集体、部门服从于单位、地区服从于国家”的伟大自我服从精神。让我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共同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的动力支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引领。
(三)坚持自我升华,坚定提升党性教育水平的追求
党性教育是培养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方式,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建发展工作、党的优良传统等丰富内容。并且,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与升华。当然,党性教育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背景下运用而生。在以往的党性教育中,我们各位同志主要是接受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伟大精神教育。那么,除了“血与火”的革命战争教育之外,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志还可以通过“三线”精神的熏陶来对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呈现出的精神风貌、价值意义、经验教训进行深度了解和深入思考。由此,在新时期党性教育之下,让自己的实际工作产生精神世界的共鸣,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积累重要的实践载体和鲜活的教材资源。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三线”建设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史上的辉煌一幕,也是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的行动及其精神,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谱写了一页光辉灿烂的篇章。
同志们,“三线”建设的历史终会成为过去,“三线”精神的内涵却必将永垂史册。“三线”事业既是我们党革命建设精神的传承创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历久弥新。其历史价值和时代蕴意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提升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让我们铭记可歌可泣的“三线”建设者;新时期,让我们发扬永放光芒的“三线”精神;新征程,让我们接续耕耘“三线”事业的宏远目标及愿景。我们要不断洗礼精神世界,不断升华思想境界,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中国谋未来。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