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7 KB
- 2021-05-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制止餐饮浪费的演讲稿和抵制餐饮浪费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合编
2020年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演讲稿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勤俭节约,刻不容缓。
你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人挨饿吗?
电影《1942》中,河南遭受旱灾和蝗灾,树皮、野草、棉花……凡是能被塞进肚子的东西,几乎都被灾民当做食物,150万人死于饥饿。这些事情现在听起来,似乎让人感觉陌生而又遥远,可是,饥饿距离我们真的遥远吗?
就在今年7月13日,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全球面临50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6.9亿人面临饥荒。主要原因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又爆发了非洲蝗灾,以及新冠疫情。6.9亿人,也就是全球75亿人中,每30人中就可能有1人,会因饥饿活不过2020年。
在北非,有的没有收入的家庭甚至几天都吃不上一口饭,刚出生的婴儿骨瘦如柴,有的靠营养剂续命,有的被活活饿死;在海地,为了填饱肚子,人们将从矿洞里挖采的泥土经过简单加工,晾晒成饼干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在印度,靠日薪生存的人们排起长队领取食物,因疫情失去工作的穷人不得不从垃圾堆里寻找食物;在泰国,穷人们每天聚集在公园,等待被好心人救济,牌子上写着“请给我一点饭吃”;在肯尼亚最大的贫民窟,救济粮一出,几千人手持棍棒,相互殴打着疯抢,有人受伤,有人因此丧命。
听到这些就发生在今天的事,你觉得,饥饿离我们还远吗?
你知道生活在中国有多幸福吗?
就在全世界因为粮食危机感到恐慌时,身为中国人,我们却基本没有感觉,我们的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中国农业部直接喊话:“中国没有粮食危机,小麦稻谷库存够吃一年” 。
回想疫情发生以来,即使全国封城,我们仍有充足的米面菜肉运往重灾区。大半年过去了,中国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袁隆平院士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
面对世界范围的饥荒,何其所幸,我们生活在中国。但又何其不幸,如今我们有了强大的底气,有些人却开始不知足,不知粮食的可贵,肆意挥霍浪费。
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越来越火的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你还不行动起来吗?
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全国各地响应习总书记号召,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节约行动。湖北武汉、福建福州、黑龙江哈尔滨、河南信阳、湖北咸宁、四川达州等多地提出了“N-1”的倡导,有N个人吃饭,就点N-1个菜来减少浪费。
形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思想上打下这个烙印,使“珍惜粮食,拒绝浪费”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结束我的演讲:想想那6.9亿人吧,你随意浪费的那一口,也许正是别人的救命粮!
2020年在抵制餐饮浪费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的发言(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同志们:
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坚决抵制餐饮浪费”的通知要求,今天,我们机关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分析自己在餐饮上存在的浪费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会前,大家进行了认真准备。下面,首先由我进行剖析发言。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单位的党工委书记,经过认真反思餐饮浪费问题,我感到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食堂餐饮浪费严重。我x机关食堂开办于200x年,自开办以来,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干部职工。但是经过调查和大家反馈,还存在以下浪费问题:机关采购计划把控不严,没有根据机关干部职工外出、加班、休假等情况,科学合理确定采购主副食的种类和数量,普遍存在多买多存的问题;干部职工没有落实用餐需求提前申报制度,食堂对于就餐的人数不能精确的预测,导致就餐人员不多的时候,经常产生大量食物浪费问题;食堂工作人员在食材加工处理中,还存在根茎菜削皮过深、叶茎菜去除过多等问题,在厨余垃圾中能够看到大量的白菜叶、芹菜杆和厚土豆皮;由于食堂采购食材多,加上储存不当、天气炎热,经常发生腐败变质的问题。部分机关干部职工挑食,在就餐中,对于自己喜欢的食物就多打些,对于不喜欢吃的食物就不打,导致有些食物被人为地倒进垃圾桶。
(二)家庭用餐不够节约。
到超市购买食物前,没有做好计划、列好清单;在超市和菜市场购物时,有时看到打折、优惠等活动是,存在冲动消费的问题,但是买了很多,因食用不完或者不食用,导致食物被扔掉,产生浪费。食物制作缺乏统筹,有时导致餐后剩下食物较多;对于剩下的食物,有时为了身体健康或者外出就餐等原因,直接倒掉,不再食用,产生浪费。在制作食物过程中,有时为了提升味道,食用油放的多,既有害于身体健康,又产生了浪费;有时对于炸制食物的食用油,没有重复利用,直接扔掉。家人和自己在饮食取用上,没有做到少量多次,有时主食盛的太多,吃不完,导致剩下很多。每当有客人来访,“大摆筵宴”,做出最拿手的菜。这样一来,每次都要剩下一大堆饭菜。
(三)餐馆吃饭铺张浪费。个人消费心理存在“爱面子”的成分,在点餐时存在点多的问题。有时候自己做东请客吃饭,觉得要多点菜以示热情大方,客人走后,吃不完的都被店主倒进了油水桶,结果却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尽管请客后会“吃不了兜着走”,但奢侈待客造成的浪费依然数目可观。在外吃自助餐时,经常抱着“宁浪费不吃亏”的消费心理,过度取餐;没想到拿多了,实在吃不下了。有时是自己“手大肚小”造成浪费,有时则是“乐于助人”,吃到了好吃的,就主动给桌上每个人都拿一份,结果最后拿多了,造成浪费。
二、原因分析
经过深入剖析,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厉行节约、抵制浪费”当成作风整改的重要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组织机关干部开展理论学习时,没有把勤俭节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个人在学习上,对于各级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不到位、领悟不深入,感觉浪费是小事末节,不是大错,不需要特别注意。
(二)责任担当不到位。在发现机关食堂出现餐饮浪费问题时,没有及时制止;指导机关在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时,没有把“抵制浪费”作为一项重要的主题,开展特色活动;没有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平台,积极宣传“厉行节约、抵制浪费”的重要意义。
(三)不良心理在作怪。在餐饮上存在攀比心理,认为“吃穿住用行”,吃最重要,在餐饮上追求档次,盲目攀比,最终导致浪费问题的产生。存在随大流、盲从的心理,片面认为,请客吃饭时,餐桌上有剩菜才表示吃饱了,如果菜量刚刚好,都剩下空盘,就是不够吃,传统的陋习直接导致了超量点菜,并且餐后大多不打包。
三、改进措施
(一)完善机关制度,坚决制止食堂浪费现象。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坚决杜绝机关食堂餐饮浪费现象。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在干部职工中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电子屏、展板、标语进行宣传,倡导“文明就餐、杜绝浪费”的用餐文化,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让就餐者自觉加入“光盘行动”中。二是提高餐品质量。创新供餐模式,采购适量新鲜原材料,精心烹调,一餐多炒,提供色香味俱佳食品,实施“份餐+自助”模式,积极尝试“标准+小份”模式,主食实行自助,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个性化的就餐服务。三是强化考核监督。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对机关食堂的“光盘行动”实行日检查、周小结、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打通制止餐饮浪费最后一公里。
(二)改善餐饮家风,坚决制止家庭浪费现象。
在家庭就餐时,把节约作为好的家风,传递给家人。一个是加强道德教育。认真学习领悟各级关于厉行节约的指示精神,确保思想上真重视,行动上真实践;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共同营造“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氛围。要以身作则,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一棵菜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美德;要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子女亲属深刻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切实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成为梅县人民的良好家风。另一个是改进生活方式。根据当天家庭的就餐人数确定购买的食材量,既保证新鲜又避免浪费;留意家庭每个人的喜好,避免出现买了又没人吃的情况;根据不同食物的保鲜期长短做好统筹,保质期短的食物可以少买一些。在家庭日常饮食中,将食物做成小份菜,多备几种,既可以实现食物多样化,保证营养摄入,又能减少浪费。
(三)践行文明新风,坚决制止外出就餐浪费。在外就餐聚餐时,做到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让不够吃再点和吃不完打包成为经常。自觉践行“光盘行动”,争做“光盘一族”“打包一族”,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培育“舌尖上的美德”。带头摒弃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等消费陋习,理性消费、合理配餐,做到用餐不多点、办酒不铺张,与文明携手、与陋习告别,吃出文明、吃出修养。购买外卖食品注意适度适量,不贪多、不剩余、不随意丢弃。自觉抵制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坚决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节俭节约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