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 M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题五
驱动桥
任务内容组成
5.1
概述
将传动系统传来的发动机的动力转变为驱动力的车桥就是驱动桥(
Driving Axle
)。
图
5-1
驱动桥的位置图
1
—离合器;
2
—变速器;
3
—万向节;
5
—驱动桥;
5
—差速器;
6
—半轴;
7
—主减速器;
8
—传动轴
一、驱动桥的功能
驱动桥的功能如下。
(
1
)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大转矩。
(
2
)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
(
3
)通过差速器实现两侧车轮差速作用,满足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的需要。
二、驱动桥的组成
如图
5-1
、图
5-2
所示,驱动桥由主减速器(
Final Drive
)、差速器(
Differen Tial
)、半轴(
Half Axle
)和驱动桥壳(
Axle Housing
)等组成。
图
5-2
驱动桥的分解图
三、驱动桥的类型
驱动桥的类型有断开式驱动桥(
Divided Axle
)和非断开式驱动桥(
Un-divided Axle
)两种。
如图
5-3
所示,半轴套管与主减速器壳刚性连成一体,两侧的半轴和驱动轮不可能在横向平面内做相对运动,故称这种驱动桥为非断开式驱动桥,亦称为整体式驱动桥。
图
5-3
非断开式的驱动桥
1
—轮毂;
2
—桥壳;
3
—半轴;
4
—差速器;
5
—主减速器
驱动桥壳制成分段并通过铰链连接,这种驱动桥称为断开式驱动桥,如图
5-4
所示。
图
5-4
断开式驱动桥的构造
1
—主减速器;
2
—半轴;
3
—弹性元件;
4
—减振器;
5
—车轮;
6
—摆臂;
7
—摆臂轴
5.2
主减速器
按参加减速传动的齿轮副数目分,有单级式主减速器和双级式主减速器。
按主减速器传动比挡数分,有单速式和双速式。
按齿轮副结构形式分,有圆柱齿轮式(又可分为轴线固定式和轴线旋转式即行星齿轮式)、圆锥齿轮式和准双曲面齿轮式。
一、单级主减速器
当发动机横向布置时,主减速器采用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即可,无需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
而在发动机纵向布置的汽车上,由于需要改变动力传递方向(一般为
90
°),主减速器都采用一对圆锥齿轮传动。
图
5-5
东风
EQ1090
型汽车单级主减速器
1
—差速器轴承盖;
2
—轴承调整螺母;
3
、
13
、
17
—圆锥滚子轴承;
4
—主减速器壳;
5
—差速器壳;
6
—支撑螺栓;
7
—从动锥齿轮;
8
—进油道;
9
、
14
—调整垫片;
10
—防尘罩;
11
—叉形凸缘;
12
—油封;
15
—轴承座;
16
—回油道;
18
—主动锥齿轮;
19
—圆柱滚子轴承;
20
—行星齿轮球面垫片;
21
—行星齿;
22
—半轴齿轮推力垫片;
23
—半轴齿轮;
24
—行星齿轮轴(十字轴);
25
—螺栓
图
5-6
桑塔纳轿车准双曲面锥齿轮式单级主减速器
1
—变速器前壳体;
2
—差速器;
3
—调整垫片;
4
—主动锥齿轮;
5
—变速器后壳体;
6
—双列圈锥滚子轴承;
7
—调整垫片;
8
—圆柱滚子轴承;
9
—从动锥齿轮;
10
—差速器侧盖;
11
—调整垫片
二、双级主减速器
(
1
)第一级传动为一对螺旋锥齿轮,它具有单级锥齿轮的基本调整装置——轴承的预紧度调整装置(调整垫片
8
、调整螺母
3
)和齿轮啮合状况调整装置(调整垫片
7
、调整垫片
6
、
13
)。主动锥齿轮通常采用悬臂式支撑。
(
2
)第二级传动为一对斜齿圆柱齿轮。
(
3
)多了一中间轴,因此也多了一套调整装置(调整垫片
6
、
13
)。
(
4
)双级主减速器的传动比等于两级齿轮传动比的乘积。
图
5-7
解放
CA1091
型汽车双级主减速器
1
—第二级从动齿轮;
2
—差速器壳;
3
—调整螺母;
4
、
15
—轴承盖;
5
—第二级主动齿轮;
6
、
7
、
8
、
13
—调整垫片;
9
—主动轴;
10
—轴承座;
11
—第一级主动齿轮;
12
—主减速器壳;
14
—中间轴;
16
—第一级从动齿轮;
17
—后盖
5.3
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
一、差速器概述
1
.功能
汽车差速器是一个差速传动机构,用来保证各驱动轮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的动力传递,避免轮胎与地面间打滑。
图
5-8
汽车转弯时不等速行驶
2
.差速器的分类
图
5-9
差速器的分类
二、普通差速器
1
.组成
2
.普通差速器工作原理
图
5-10
桑塔纳轿车普通差速器的结构
图
5-11
普通差速器工作示意图
动力传递路线: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从动齿轮→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半轴→驱动轮。
3
.差速器工作状况
(
1
)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中的运动特性关系式。
n
1
=
n
2
=
n
0
n
1
=
n
0
+
n
4
,
n
2
=
n
0
-
n
4
n
1
+
n
2
=
2
n
0
ω
1
+
ω
2
=
2
ω
0
(
2
)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中的转矩分配关系式。
M
1
=
M
2
=
0.5
M
0
M
1
=0.5
(
M
0
M
f
)
M
2
=0.5
(
M
0
+
M
f
)
图
5-13
差速器运动原理示意图
1
、
2
—半轴齿轮;
3
—差速器壳;
4
—行星齿轮;
5
—行星齿轮轴;
6
—主减速器从动齿轮
图
5-14
差速器转矩分配示意图
1
—半轴齿轮;
2
—半轴齿轮;
3
—行星齿轮轴;
4
—行星齿轮
K
=
M
f
/
M
0
M
1
=0.5
M
0
(
1
K
)
M
2
=0.5
M
0
(
1+
K
)
K
b
=
M
2
/
M
1
=
(
1+
K
)
/
(
1
K
)
三、防滑差速器
1
.强制锁止式差速器(
Locking Differential
)
2
.高摩擦自锁式差速器(
Multi-disc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
图
5-15
斯堪尼亚
LT110
型汽车的强制锁止式差速器
1
—活塞;
2
—活塞皮碗;
3
—气路管接头;
4
—工作缸;
5
—套管;
6
—半轴;
7
—压力弹簧;
8
—锁圈;
9
—外接合器;
10
—内接合器;
11
—差速器壳
图
5-16
摩擦片自锁式差速器
1
—差速器壳;
2
—主、从动摩擦片组;
3
—推力压盘;
4
—十字轴;
5
—行星齿轮;
6
—
V
形斜面;
7
—半轴齿轮;
8
—薄钢片;
9
—主动摩擦片;
10
—从动摩擦片
图
5-17
摩擦式差速器
5.4
半轴与桥壳
一、半轴
半轴用来将差速器半轴齿轮的输出转矩传到驱动轮或轮边减速器上。
图
5-18
半轴实物与结构图
1
.功能
(
1
)半轴是一根在差速器和驱动轮间传递动力的实心圆轴。
(
2
)内端连半轴齿轮的花键,外端连接轮毂。
(
3
)根据支撑的形式分为全浮式和半浮式的半轴。
2
.全浮式半轴
(
1
)装拆方便,传递扭矩能力大,广泛用于大型车。
(
2
)内端以花键和半轴齿轮啮合,外端以凸缘和轮毂通过螺栓连接。
(
3
)半轴浮装在桥壳的半轴套管内,拆开连接螺栓,就可以取出半轴(见图
5-20
)。
(
4
)半轴在行驶中只传递扭矩,不承受包括汽车重量在内的任何力和力矩。
图
5-19
全浮式半轴支撑结构图
图
5-20
全浮式半轴的支撑
3
.半浮式半轴
图
5-21
半浮式半轴支撑结构图
半浮式半轴具有如下特点。
(
1
)结构简单,质量轻,适应小直径的车轮。但装拆不方便,多用于小型车。
(
2
)半轴内端和半轴齿轮以花键连接。外端通过轴承直接支撑在桥壳内,车轮轮毂通过键直接固定在半轴的外端。
(
3
)半浮式半轴除了传递扭矩外,其外端承受车轮的各个方向的反力和力矩。其内端不承受其他力和力矩。
二、桥壳
1
.功能
(
1
)支撑并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机件。
(
2
)固定左右驱动轮的相对位置,支撑汽车重量,传递车架和车轮之间各个方向的作用力。
(
3
)桥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质量要轻,要便于主减速器的装拆和调整。
2
.结构
(
1
)铸造式整体桥壳,如图
5-22
所示。
(
2
)钢板冲压焊接式整体桥壳。
(
3
)分段式桥壳,如图
5-23
所示。
图
5-22
整体式桥壳结构图
图
5-23
分段式桥壳结构图
5.5
驱动桥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一、驱动桥过热
1
.现象
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用手触碰驱动桥壳中部,有无法忍受的烫手感觉。
2
.原因
(
1
)齿轮油不足、变质或牌号不符合要求。
(
2
)锥形滚动轴承调整过紧。
(
3
)主传动器一对锥形齿轮啮合间隙调整过小。
(
4
)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
隙太小。
(
5
)油封过紧。
(
6
)止推垫片与主传动器从动齿轮背面间隙太小。
二、驱动桥异响
1
.现象
汽车行驶、滑行时驱动桥均发出较大响声;汽车转弯行驶时驱动桥发出较大响声,而直线行驶时响声减弱或消失。
2
.原因
(
1
)滚动轴承损伤、严重磨损或过于松旷。
(
2
)主传动器一对锥形齿轮严重磨损、轮齿变形、轮齿断裂、齿面损伤、啮合面调整不当、啮合间隙太大或太小、啮合间隙不匀或未成对更换齿轮等。
(
3
)主传动器从动齿轮变形或连接松动
。
(
4
)主传动器主动齿轮凸缘盘紧固螺母松动。
(
5
)主传动器壳体或差速器壳体变形。
(
6
)差速器壳与十字轴配合松旷。
(
7
)行星齿轮孔与十字轴配合松旷。
(
8
)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隙太大或太小。
(
9
)半轴齿轮与半轴花键配合松旷。
(
10
)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齿面严重磨损、损伤、轮齿变形或断裂。
(
11
)齿轮油不足、黏度太小或牌号不符合要求。
(
12
)齿轮油中有杂物或较大金属颗粒。
三、后桥漏油
1
.原因
(
1
)主减速主动齿轮油封损坏或桥壳内油面太高。
(
2
)后桥通气孔堵塞,桥壳内压升高。
(
3
)主动齿轮轴承预紧度过大,轴承运转中温度太高,使油封老化变质,腔内压升高引起漏油。
(
4
)半轴油封装歪或损坏。
(
5
)后桥壳盖接合平面不平或衬垫损坏;放油螺塞处漏油。
2
.诊断与排除方法
(
1
)检查后桥润滑油油面,若过高应放出多余的油。
(
2
)检查后桥通气孔有无堵塞,主动齿轮和半轴油封是否损坏,必要时予以疏通或更换。
(
3
)检查齿轮和轴承是否配合过紧,视情况予以调整。
(
4
)检查后桥壳盖平面及放油螺塞,若漏油则予修整或更换。
对于新车,通常考虑油量多少,衬垫与接合面的贴合程度,油封与轴颈的贴合程度。
对于旧车,通常考虑通气塞畅通与否,轴颈磨损是否过度,紧固螺栓是否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