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技术 36页

  • 170.50 KB
  • 2021-03-02 发布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技术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建筑施工安全法规与标准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一、建筑施工的特点及伤亡事故类别 建筑业事故的特点是由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的。 ( 一 ) 建筑施工的特点 1. 产品固定,人员流动 2. 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 3. 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 ( 二 ) 易发和多发事故的类别 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和坍塌 5 个类别。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 三 ) 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的识别 1. 高处坠落。 人员从临边、洞口,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龙门架 ( 井字架 ) 物料提升机和塔吊在安装、拆除过程坠落;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 2. 触电。 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等触电。 3. 物体打击。 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 机械伤害。 主要是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等对人的伤害。 5. 坍塌。 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质量低劣坍落。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二、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类。 1.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建设项目或群体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对其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全局的施工组织设计。 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单位工程或一个交工的系统工程为对象而编制的 , 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总体规范和控制下,进行较具体、详细的施工安排,也是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具体化,是指导本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活动的文件,也是编制本工程项目季、月度施工计划的依据。 3. 分部 ( 分项 )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也称为专项施工方案,它的编制对象是危险性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用来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该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技术组织措施等。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是具体安排和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文件,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因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指令性文件,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必须认真编制和贯彻执行。 2.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 1 )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2 )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 3 )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 4 )施工用电安全;( 5 )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6 )为确保安全,对于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制定的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7 )预防自然灾害 ( 防台风、防雷击、防洪水、防地震、防暑降温、防冻、防寒、防滑等 ) 的措施;( 8 )防火防爆措施。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 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也称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建筑法 》 第三十八条规定,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第二十六条规定 , 对专业性较强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 基坑 ( 槽 ) 土方开挖及降水工程 (1) 土方开挖 (2) 降水工程 2. 临时用电 ( 也称施工用电 ) 工程 (1) 现场勘测,确定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及电线线路走向。 (2) 负荷计算,根据用电设备等计算,确定电气设备及电线规格。 (3) 变电所设计。 (4) 配电线路设计。 (5) 配电装置设计。 (6) 接地设计。 (7) 防雷。 (8) 外电防护措施。 (9) 安全用电及防火。 (10) 用电工程设计施工图。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3. 脚手架工程 (1) 确定脚手架的种类、搭设方式和形状、使用功能。 (2) 设计计算。 (3) 绘制施工详图。 (4) 编制搭设和拆除方案。 (5) 交接验收、自检、互检、使用、维护、保养等的措施。 4. 模板工程 (1) 确定现浇混凝土梁、板、柱等采用的模板的种类及支撑材料。 (2) 设计计算模板面和支撑体系的强度和变形。 (3) 绘制平面、立面、剖面的构造详图。 (4) 编制安装、拆除方案。 (5) 制定检查、验收、使用等的措施。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5. 高处作业工程 (1) 确定对 " 四口气临边、登高、悬空及交叉作业的防护方案。 (2) 设计计算所选择的防护设施的可靠性能。 (3) 绘制防护设施施工图。 (4) 安装、拆除的规定。 (5) 使用、管理、维护等的措施。 6. 起重吊装工程 (1) 根据构件或设备的形状、位置、质量、环境制定吊装方案。 (2) 选择吊装机具。 (3) 绘制吊装机位、路线等实施图。 (4) 编制操作、防护及管理措施。 7. 塔式起重机 (1) 根据塔式起重机的产品性能及安全使用规程,编制安装及拆除的方案。 (2) 设计轨道或塔式起重机基础及附墙装置。 (3) 制定检查、验收、使用、维修、保养等措施。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三、施工现场安全知识 ( 一 ) 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1. 悬挂标牌与安全标志。施工现场的入口处应当设置“一图五牌”,即: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和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规定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在场区有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危险部分应悬挂安全标志牌。 2. 施工现场四周用硬质材料进行围档封闭,在市区内其高度不得低于 1.8m 。施工现场应当保持排水系统畅通,不得随意排放。设施存放应当符合安全规定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 3. 施工现场的孔、洞、口、沟、坎、井以及建筑物临边,应当设置围档、盖板和警示标志,夜间应当设置警示灯。 4. 施工现场的各类脚手架应当按照标准进行设计,采取符合规定的工具和器具,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搭设,并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5.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临时用电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6.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7.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必要的生活设施,并符合国家卫生有关规定要求。应当做到生活区与施工区、加工区的分离。 8.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攀登与独立悬空作业配挂安全带。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 二 )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知识 施工现场的施工队伍中有两类人员参加施工,一类是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监员、安全员等;另一类是操作人员,包括瓦工、木工、钢筋工等各工种。施工管理人员是指挥、指导、管理施工的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应为了抢进度,而忽视安全规定指挥工人冒险作业。操作人员应通过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和每日的班前活动,掌握保护自己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杜绝冒险蛮干,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 ( 三 )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 安全目标管理 (1) 控制伤亡事故指标。 (2) 施工现场安全达标。 (3) 文明施工。 2. 文明施工 在工程施工期间内,施工现场都能做到地坪硬化、场区绿化、五小设施 ( 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 ) 卫生化、材料堆放标准化等文明施工的标准。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3. 安全技术交底 任何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写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书,由施工员对班组工人进行交底。接受交底的工人,听过交底后,应在交底书上签字。 4. 安全标志: 在危险处如都必须按规定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5. 季节性施工: 在施工中要针对季节的变化制定相应施工措施。 6. 尘毒防治: 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一、土方工程 土方坍塌造成的事故占每年因工死亡人数的 5 %左右,成为五大伤亡之一。 ( 一 ) 土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1) 根据土的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可分为碎石类土、砂土和黏性土。 (2) 根据土的沉积年代,黏性土又可分为:老黏性土:一般黏性土:新近沉积黏性土。 (3) 根据土的工程特性,还可分出特殊性土如软土,人工填土、素填土、杂填土等。 ( 二 ) 边坡稳定及支护 1.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1) 土的类别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别的土能保持其边坡稳定的最大坡度也不同。 (2) 土的湿化程度的影响。土内含水愈多,湿化程度增高,使土壤颗粒之间产生滑润作用,内摩阻力和内聚力均降低。其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边坡容易失去稳定。同时含水量增加,使土的自重增加,裂缝中产生静水压力,增加了土体内剪应力。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3) 气候的影响使土质松软,如冬季冻融又风化,也可降低土体抗剪强度。 (4) 基坑边坡上面附加荷载或外力的影响,能使土体中剪应力大大增加,甚至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使边坡失去稳定而塌方。 2. 挖方边坡最陡坡度 为了防止坍方,保证施工安全,当土方挖到一定深度时,边坡均应做成一定的坡度。 3. 挖方直壁不加支撑的允许深度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 ( 槽 ) 或管沟底面标高时,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采用直立壁挖土的基坑 ( 槽 ) 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 4. 基坑和管沟常用的支护方法 在基坑或管沟开挖时,常因受场地的限制不能放坡,或者为了减少挖填的土方量,缩短工期以及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等要求,可采用设置支撑与护壁桩的方法。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 三 ) 土方开挖及安全措施 1. 土方开挖准备 (1) 勘查现场,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碍物。 (2) 做好施工场地防洪排水工作,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 (3) 保护测量基准桩,以保证土方开挖标高位置与尺寸准确无误。 (4) 备好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其他设施。 (5) 对于深基坑,要先做好挡土桩。 2. 土方开挖 (1) 根据土方开挖的深度和工程量的大小,选择机械和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的方案。 (2) 如开挖的基坑 ( 槽 ) 比邻近建筑物基础深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 (3) 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在边坡支护设计时应考虑堆土附加的侧压力。 (4) 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3. 土方开挖的安全措施 (1) 每项工程施工时,都要编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2) 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 2.5m ;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 10m ,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3) 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 (4) 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时及时加固处理。 (5) 机械挖土,多台机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计算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 (6) 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7) 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规定。 (8) 土方爆破时要遵守爆破作业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二、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就其材料用量、人工、费用及工期来说,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 一 ) 模板分类 (1) 定型组合模板 (2) 墙体大模板 (3) 飞模 ( 台模 ) (4) 滑升模板 (5) 一般木模板 ( 二 ) 模板的构造和使用的材料 一般模板通常由 3 部分组成:模板面、支撑结构 ( 包括水平支承结构,如龙骨、桁架、小梁等,以及垂直支承结构,如立柱、格构柱等 ) 和连接配件 ( 包括穿墙螺栓、模板面联结卡扣、模板面与支承构件以及支承构件之间连接零配件等 ) 。 模板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钢材、木材和铝合金等。 面板除采用钢、木外,可采用胶合板、复合纤维板、塑料板、玻璃钢板等。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三)载荷规定 设计模板要确定模板应承受的荷载,荷载分为:荷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荷载组合。 变形值的规定。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容许值: 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 1/400 ;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 1/250 ; 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 l/1000 。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四)设计计算 1. 一般规定 ( 1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②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 2 )模板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确定其构造和所承受的荷载; ②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设计布置图、细部构造和异型模板大样图; ③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 ④制定模板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⑤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 ⑥编制模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2. 钢模板及其支撑的设计 钢模板及其支撑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l7-1988) 的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1.0 。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3. 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J 5-1988) 的规定,其中受压立杆除满足计算需要外,其稍径不得小于 60mm 。 4. 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规定 ( 1 )受压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 150 ;拉条、缀条、斜撑等联系构件不应大于 200 ; ( 2 )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 350 ,木杆件不应大于 250 。 5. 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等作支架立柱规定 ( 1 )连接扣件和钢管立杆底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 l5831-1995) 的规定; ( 2 )采用四柱形,并于四面两横杆间设有斜缀条时,可按格构式柱计算,否则应按单立柱计算,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四角立杆的轴线上。 ( 3 )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度比不应大于 5 ,否则应架设抛撑或缆风绳,保证该方向的稳定。 6. 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立柱规定 ( 1 )几种门架混合使用时,必须取支承力最小的门架作为设计依据; ( 2 )荷载宜直接作用在门架两边立杆的轴线上,必要时可设横梁将荷载传于两立杆顶端,且应按单种门架进行承力计算。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7. 支承楞梁计算: 次楞一般为两跨以上连续楞梁,当跨度不等时,应按不等跨连续楞梁或悬臂楞梁设计;主楞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连续梁、简支梁或悬臂梁设计;同时主次楞梁均应进行最不利抗弯强度与挠度验算。 8. 柱箍: 用于直接支承和夹紧柱模板,应用扁钢、角钢、槽钢和木楞制成,其受力状态为拉弯杆件,按拉弯杆件计算。 9. 钢、木支柱应承受模板结构的垂直荷载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五)模板的安装 1. 模板安装的规定 (1) 对模板施工队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队应是具有资质的队伍。 (2) 挑选合格的模板和配件。 (3) 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循序拼装。 (4) 竖向模板和支架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如用钢管垫板上应加底座。 (5)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6)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 4m 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l/1000—3/1000 。 (7) 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 ②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于立柱底铺设垫板; ③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要求。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8) 当层间高度大于 5m 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且其支柱不得超过二层,并必须待下层形成整体空间后,方允许支安上层支架。 (9) 模板安装作业高度超过 2.0m 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平台。 (10) 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脚手板支搭在模板上,并严禁将模板与井字架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连成一体。 (11) 五级风及其以上应停止一切吊运作业。 (12) 拼装高度为 2m 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 (13) 当支撑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撑的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措施。 (14) 除设计图另有规定者外,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其垂直允许偏差,当层高不大于 5m 时为 6mm ,当层高大于 5m 时为 8mm 。 (15) 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2. 单立柱做支撑要求 (1) 木立柱宜选用整料,当不能满足要求时,立柱的接头不宜超过两个,并应采用对接夹板接头方式。立柱底部可采用垫块垫高,但不得采用单码砖垫高。 (2) 立柱支撑群 ( 或称满堂架 ) 应沿纵、横向设水平拉杆,其间距按设计规定;立杆 上、下两端 20cm 处设纵、横向扫地杆;架体外侧每隔 6m 设置一道剪刀撑,并沿竖向连续设置,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45 0 ~ 60 0 。当楼层高超过 10m 时,尚应设置水平方向剪刀撑。拉杆和剪刀撑必须与立柱牢固连接。 (3) 单立柱支撑的所有底座板或支撑顶端都应与底座和顶部模板紧密接触,支撑头不得承受偏心荷载。 (4) 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立柱支撑时,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主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1m ,纵横杆步距不应大于 1.2m 。 (5) 门式钢管脚手架 ( 简称门架 ) 作支撑时,跨距和间距宜小于 1.2 m ;支撑架底部垫木上应设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支撑宽度为 4 跨以上或 5 个间距及以上时,应在周边底层、顶层、中间每 5 列、 5 排于每门架立杆根部设 φ48x3.5 通长水平加固杆 , 并应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支撑高度超过 10m 时,应在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 15m 间距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不应大于 4 个间距,与水平夹角应为 45 0 ~ 60 0 ,沿竖向应连续设置,并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3. 柱模板安装要求 柱模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现场拼装柱模时,应设临时支撑固定,斜撑与地面的倾角宜为 60 0 ,严禁将大片模板系于柱子钢筋上。 (2) 若为整体组合柱模,吊装时应采用卡环和柱模连接。 (3) 当高度超过 4m 时,应群体或成列同时支模,并应将支撑连成一体,形成整体框架体系。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六)模板拆除 拆模时 , 下方不能有人 , 拆模区应设警戒线 , 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拆模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 1.拆模申请要求 。 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 , 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 , 技术负责 人 方可批准拆模。 2.拆模顺序和方法的确定 。 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 , 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元规定时 , 可按先支的后拆 , 后支的先拆顺序进行。先拆非承重的模板 , 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 3.拆模时混凝土强度 。 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 , 应符合设计要求 ; 当设计元要求时 ,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不承重的侧模板 , 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 , 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 , 即可拆除。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 , 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 2 即可拆除 。 (2)承重模板 , 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 , 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 , 方可拆除。 (3)在拆模过程中 , 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 , 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 , 应暂停拆模 , 经妥当处理 , 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 , 方可继续拆除。 (4)己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 , 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 , 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4. 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拆模 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如下: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楼板小钢模的拆除,应设置供拆模人员站立的平台或架子,还必须将洞口和临边进行封闭后,才能开始工作,拆除时先拆除钩头螺栓和内外钢楞,然后拆下 U 形卡、 L 形插销,再用钢纤轻轻撬动钢模板,用木锤或带胶皮垫的铁锤轻击钢模板,把第一块钢模板拆下,然后将钢模逐块拆除。拆下的钢模板不准随意向下抛掷,要向下传递至地面。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 , 下面应保留几层楼板的支柱 , 应根据施工速度、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情况、结构设计荷载与支模施工荷载的差距通过计算确定。 5. 现浇柱模板拆除 柱模板拆除顺序如下 : 拆除斜撑或拉杆 ( 或钢拉条 )→ 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拆除竖楞并由上向下拆除模板连接件、模板面。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三、建筑构件及设备吊装工程安全 ( 一 ) 千斤顶 1. 千斤顶的种类 千斤顶按其构造工作原理分为齿条式、螺旋式和液压式 3 种。 2. 千斤顶的使用 ( 1 )千斤顶应放在干燥无尘土的地方,不可日晒雨淋,使用时应擦洗干净,各部件灵活无损。 ( 2 )使用时应放平,并在顶端和底脚部分加垫木板。 ( 3 )千斤顶不要超负荷使用,顶升的高度不得超过活塞上的标志线。 ( 4 )顶升时要随着物体的升高,在其下面用枕木垫好,以防千斤顶倾斜或回油而引起活塞突然下降。 ( 5 )有几个千斤顶联合使用时,应设置同步升降装置,并每个千斤顶的起重能力不能小于计算荷载的 1.2 倍。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 二 ) 倒链 (1) 使用前需检查确认各部位灵敏无损。 (2) 起重时,不能超出起重能力,在任何方向使用时,拉链方向应与链轮方向相同,要注意防止手拉链脱槽,拉链子的力量要均匀,不能过快过猛。 (3) 要根据倒链的起重能力决定拉链的人数。如拉不动时,应查明原因再拉。 (4) 起吊重物中途停止时,要将手拉小链栓在起重链轮的大链上,以防时间过长而自锁失灵。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 三 ) 卡环 卡环又名卸甲,用于绳扣 ( 千斤绳、钢丝绳 ) 和绳扣,或绳扣与构件吊环之间的连接。它是在起重作业中用的较广的连接工具。卡环由弯环与销子两部分组成,按弯环的形式分为直形和马蹄形两种;按销子与弯环的连接形式分,有螺栓式和抽销式卡环及半自动卡环。 (1) 卡环必须是锻造的,一般是用 20 号钢锻造后经过热处理而制成的。不能使用铸造的和补焊的卡环。 (2) 在使用时不得超过规定的荷载,并应使卡环销子与环底受力 ( 即于高度方向 ) ,不能横向受力,横向使用卡环会造成弯环变形,尤其是在采用抽销卡环时,弯环的变形会使销子脱离销孔,钢丝绳扣柱易从弯环中滑脱出来。 (3) 抽销卡环经常用于柱子的吊装,它可以在柱子就位固定后,可在地面上用事先系在销子尾部的棕绳,将销子拉出,解开吊索,避免了摘扣时的高空作业,减少了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吊装效率。但在柱子的重量较大时,为提高安全度,须用螺栓式卡环。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 四 ) 绳卡 (1) 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 U 形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 1 ~ 3 mm ,净距太大不易卡紧绳子。 (2) 使用时,要把 U 形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 1/3 左右为止。由于钢丝绳在受力后产生变形,绳卡在钢丝绳受力后要进行第二次拧紧,以保证接头的牢靠。 (3) 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 6 ~ 8 倍左右,绳卡要一顺排列,应将 U 形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 五 ) 吊钩 吊钩根据外形的不同,分单钩和双钩两种。单钩一般在中小型的起重机上用,也是常用的起重工具之一。在使用上单钩较双钩简便,且受力条件没有双钩好,所以起重量大的起重机用双钩较多。双钩多用在桥式机门座式的起重机上。 吊钩按锻造的方法分锻造钩和板钩。锻造钩采用 20 号优质碳素钢,经过锻造和冲压,进行退火热处理,以消除残余的内应力,增加其韧性。要求硬度达到 HB = 75 ~ 135 ,再进行机加工。板钩是由 30mm 厚的钢板片铆合制成的,有单钩和双钩,在重型起重机上多用双钩。 (1) 一般吊钩是用整块钢材锻制的,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刻痕、剥裂、锐角等缺陷,并不准对磨损或有裂缝的吊钩进行补焊修理。 (2) 吊钩上应注有载重能力,如没有标记,在使用前应经过计算,确定载荷重量,并作动静载荷试验,在试验中经检查无变形、裂纹等现象后方可使用。 (3) 在起重机上用吊钩,应设有防止脱钩的吊钩保险装置。 ( 六 ) 手搬葫芦 手搬葫芦是一种轻巧简便的手动牵引机械。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自重轻、携带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 它能在各种工程中担任牵引、卷扬、起重等作业。使用手搬葫芦时,起重量不准超过允许荷载,要按照标记的起重量使用;不能任意的加长手柄,应用钢芯的钢丝绳作业。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 七 ) 绞磨 绞磨是一种使用较普遍的人力牵引工具,主要用于起重速度不快、没有电动卷扬机、亦没有电源的偏僻地区及牵引力不大的施工作业。 绞磨的使用场地要平整宽敞,绞杠有足够的回转余地。绞磨前面第一个导向滑轮应与绞磨的磨芯中心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钢丝绳在磨芯缠绕的圈数不得少于 3 圈;绞磨要与地锚拉接牢固,磨架不得倾斜或悬空。 绞磨的绳扣与索具包括: 1. 棕绳 棕绳具有使用轻便、质软、携带方便、易于绑扎、结扣等优点,但它的强度低、易磨损和腐烂,只能用于辅助性作业,如溜绳、捆绑绳和受力不大的缆风绳等,不适用在荷载大及有冲击荷载的机动机械工作中。 2. 钢丝绳 钢丝绳具有强度高、弹性大、韧性好、耐磨并能承受冲击荷载等特点。它破断前有断丝现象的预兆,容易检查、便于预防事故,因此,在起重作业中广泛应用,是吊装中的主要绳索。 3. 绳扣(千斤绳、带子绳、吊索) 绳扣是把钢丝绳插在两头带有套鼻或编插成环状的绳索,是用来连接重物与吊钩的吊装专用工具。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 八 ) 滑车和滑车组 滑车和滑车组是起重吊装、搬运作业中较常用的起重工具。滑车是由吊钩链环、滑轮、轴、轴套和夹板等组成。 1 . 滑车 滑车按轮数的多少分为单门、双门和多门滑车。按滑车与吊物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吊钩式、链环式、吊环式和吊梁式 4 种。一般中小型的滑车多属于吊钩式、链环式和吊环式,而大型滑车采用吊环式和吊梁式。按轮和轴的接触不同可分为轮轴间装滑动轴承及滚动轴承两种。按夹板是否可以打开来分,有开口滑车和闭口滑车。 2. 滑车组 滑车组是由一定数量的定滑车和动滑车及绳索组成,因在吊重物时,不仅要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还要省力,这样单用定滑车或动滑车都不能解决问题。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 九 ) 构件的吊装 构件吊装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它也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组成部分。施工方案中应根据吊装构件的重量、用途、形状和施工条件、环境选择吊装方法和吊装的设备;吊装人员的组成;吊装的顺序;构件校正、临时固定的方式;悬空作业的防护等。 1. 柱子的吊装 (1) 起吊时要观察卡环的方位与绳扣的变化情况,发现有异常现象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吊装的安全。 (2) 吊装前要检查柱脚或杯底的平直度,如误差较大造成点接触或线接触时,应预先剔平或抹平,以保柱子的稳定。 (3) 柱子临时固定用的楔子,每边不少于 2 个,在脱钩前要检查柱脚是否落至杯底,防止在校正过程中,因柱脚悬空,在松动楔子时柱子突然下落发生倾倒。 (4) 无论是有缆风绳或无缆风绳校正,都应在吊装完后,立即进行,其间隔不得过长,更不能过夜,防止刮大风发生事故。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2. 行车梁、屋架的吊装 (1) 行车梁的吊装要在柱子杯口二次灌缝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70 %以后进行。 (2) 吊装前要搭设操作平台或脚手架,操作人员应在架子上操作,不可站在柱顶或牛腿上,以及不牢固的地方安装构件。构件的两端要有专人用溜绳来控制梁的方向,防止碰撞构件或挤伤人。由地面到高空的往返要走马道梯子等,禁止用起重机将人和构件一起升降。 (3) 屋架吊装前要挂好安全网,安全网要随吊装面移动而增加。 3. 设备吊装 (1) 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后再继续起吊。 (2) 用扒杆吊装大型设备时多台卷扬机联合操作时,各卷扬机的卷扬速度应相同,要保证设备上各吊点受力大致趋于均匀,避免设备变形。 (3) 采用回转法或扳倒法吊装塔罐时,塔体底部安装的铰腕必须具有抵抗起吊过程中所产生水平推力的能力,起吊过程中塔体的左右溜绳必须牢靠,塔体回转就位高度时,使其慢慢落人基础,避免发生意外和变形。 (4) 在架体上或建筑物上安装设备时,其强度和稳定性要达到安装条件的要求。在设备安装定位后,要按图纸的要求连接紧固或焊接,满足了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具有稳固性后,才能脱钩,否则要进行临时的固定。 第二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四、拆除工程 (一)拆除工程施工常用的方法和施工准备 对于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3 类。一是人工拆除,二是机械拆除,三是爆破拆除。无论是采用哪种拆除方法,都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程。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规定,建设单位在拆除工程施工 15 日前,将有关资料报拆除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备案。提供的资料包括: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材料,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比邻建筑物的说明,拆除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二)拆除工程施工安全规定 拆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针对拟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周围环境;建筑物、构筑物结构类型;各部构件受力状况;水、电、暖、燃气布置情况;以及采取拆除施工方法等进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