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30 KB
  • 2021-05-10 发布

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四篇)与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七篇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四篇)与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七篇 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四篇)‎ ‎(篇一)‎ ‎**,男,197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退役军人,**镇**村委会委员,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从部队退役后,从事货运运营,他情系家乡,心系群众,**年至今任**镇**村委会委员,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该同志与村“两委”干部一道,通过多方筹措,利用有限的资金,竭力改变村容村貌。**年以来,**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69.6万元,启动基础社会建设项目6个,有力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生产不便问题,减轻了群众的出行成本,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年,该同志发起成立新海南药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社长。该合作社吸纳农户84户,其中贫困户16户,重点发展益智等南药种植,为农民增收铺下良好基础。服役期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年荣立三等功一次;退役后**年在**镇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篇二)‎ 战“疫”面前不退役 大疫面前“勇”担当 国泰民安时,他们与我们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重整戎装,挺身而出,用爱和责任彰显军人本色。**,男,中共党员,**年入伍,**年7月退伍,现任柳州市鱼峰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军人的精神不能忘,军人的执着不能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他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2月15日8时起,辖区小区内因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实行封闭式隔离管理。封闭式隔离管理的居民们生活如何保障?这是最大的难题。**同志作为退役军人主动加入后勤保障突击小分队并担任小队长。‎ 后勤保障走在前。为保障重点隔离楼栋5栋200多户居民们的生活起居,他带领组员们及时建立居民生活需求群,了解居民生活所需,帮助居民购买所需物资,每天为居民们运输近百袋的生活必需品。物业保洁人员不足,他又主动承担5栋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虽然暂时的疫情让居民无法感受往日的温馨,但是热情的后勤保障服务让居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温暖。‎ 宣传时刻不放松。每天在繁忙的后勤保障工作之余,他也不忘通过口头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安抚居民情绪。‎ 人文关怀显爱心。因5栋居民中有独居老人,每天他都要对独居老人进行电话跟踪,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并及时舒缓老人的不安情绪。隔离期间因为运输物资慢或生活不便导致某些居民产生了不理解的想法和情绪,作为楼栋负责人的他也能耐心向居民解释并开导,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5栋居民的一致认可。‎ 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面对疫情,**同志主动请缨、勇于冲锋、敢于担当,用自己的忠诚、坚毅、果敢、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一日从军、军魂入骨,若有战、召必回!”面对这场疫情肆虐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会冲锋在前、战斗到底,疫情不退我不退,直到打赢打胜这场阻击战”这是退役军人们斩钉截铁的话语。**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品质,工作做到群众满意,及群众所需是他的目标。‎ ‎(篇三)‎ 驻村帮扶显成效 在**县**镇**村总有这样一个身影,每天来回穿梭在**村各村庄角落和田间地头。他不怕苦,不怕累,进村入户详细了解贫困户家里的大小事情及所需所求。三年来,他帮助贫困户大力发展“5+2”特色产业,全村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危房改造10座,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得以实现。**年底,34户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摘帽,提前一年完成脱贫目标,他就是**镇派驻村工作队员**。‎ ‎**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部队获得过两次“优秀士兵”和三次“优秀士官”,荣获过一次“个人三等功”和一次“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自**年从部队转业到**县**镇工作后,他尽心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5月,他担任**镇**村驻村工作队员,工作中,他以军人的作风,用心、尽力、用情,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 走基层,知民情 ‎**村是**镇最大的村,有23个村民小组,全村5368人,以前在**镇工作过的干部们都知道**工作最难开展,一听去**村都愁上眉梢。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从未畏惧,从驻村第一天起,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坚持走村串户,深入各村屯的每一个角落,调查研究各村屯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地的民情风情,在掌握村屯的基本情况后,他很快摸清了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等家庭情况。同时,并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制定了家庭脱贫措施和个人脱贫措施,预测了年度人均纯收入,同时还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对他们实行分类管理,采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一户诸策、一人诸策、多策并举的精准帮扶措施,为整村脱贫摘帽提前谋划。‎ 重责任,强观念 ‎**年9月**妻子在医院生育二孩,按照国家规定,他本有20多天的陪护假,但是为了做好扶贫工作,他只在妻子身边陪护了几天,又进驻了**村。为此,他妻子还经常对他抱怨:“你天天就知道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你既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也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现在他的小女儿已经一岁多了,可因与他见得太少,现在每次看到他都怕得哭,更不让他抱。他知道,作为丈夫他有愧于起早摸黑的妻子,作为父亲他有愧于出世不久的女儿,作为儿子他有愧于白发沧桑的父母,但是他更加清楚,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镇派驻村干部就不能有愧于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 为此,在他回家的时候总是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转业军人,是党培养了我,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畏难退缩,我应该挺身而出,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党对我多年的教育和培养。”通过他的耐心劝导,妻子从慢慢地理解他,到最后的全面支持他。‎ 想民所想,真扶贫 ‎**年,**村还有**和**两户贫困户的D级危房急需重建,但两户情况较复杂,一是这两户住房都是与堂兄弟各占一半的,如果堂兄弟不让步,就不能进行拆旧建新,达不到住房保障指标;二是**户的自留地很狭窄,即便在他家的自留地上建房,也达不到住房保障的面积。在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后,**多次帮贫困户想办法、出主意:一是让**户把自家分得的那一半住房卖给兄弟,并与兄弟拟定卖房协议,由村委出具无房证明,然后再在自家的老库房进行拆旧建新,以确保有住房保障;二是做通**叔父的思想工作,恳请**叔父把自己分得的一块自留地让给**建房,争取让**早日脱贫。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户和**户的住房都在**年11月底建好并入住,实现了贫困户危房清零。‎ ‎**年9月,正是吴茱萸(药材)收获的季节,有天突降暴雨,他看到贫困户廖子勇家晒着的吴茱萸,二话没说,帮着贫困户一起收,尽管全身衣服被雨水淋湿透了,也无怨无悔。‎ 创新方法,为扶贫造血 为了便于开展帮扶工作,他虚心请教,团结村两委干部和县派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各项扶贫工作,赢得了村两委干部对他的信任。建立微信工作群,实现有效沟通。一个是“**帮扶联系干部工作群”,用于指导和提醒帮扶干部开展各项帮扶工作;一个“**贫困户群” ,及时了解贫困户的动态、向贫困户传达上级的各项扶贫政策、为贫困户解答有关扶贫工作的疑难问题。‎ ‎“**是一位好干部,国家的扶贫政策他都及时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们,我们不懂的还耐心解释,我们有困难,他及时帮助解决,如低保、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己脱贫户廖四清心有感触地说。‎ ‎“的确,**驻村三年,总是积极主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让贫困户由输血型变成造血型,不管是扶贫还是党建工作,他用心、尽力、用情去做,让我们村委工作轻松多了。”**村村党委书记黄学东说。‎ 爱岗敬业,成效突出 ‎**自驻村以来,十分珍惜“驻村工作队员”这个新时代荣誉,愿意把青春奉献扶贫工作上,上传下达不拖延,让每一个贫困户都知晓党和政府的相关扶贫政策。在宣传政策的同时,他还鼓励贫困户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产业。如:葡萄、柑橘、优质稻等产业,对没有土地的贫困户介绍到扶贫车间务工,增加收入来改善家庭条件,实现脱贫致富。‎ 在他的帮扶下,**年,有23户获得上级产业奖补,其中种植葡萄和优质水稻的有14户(每户**元)、种植柑橘的有7户(每户2800元)、养猪的有2户(每户2400元),奖补金额合计52400元;**年,有30户发展产业并享受了产业奖补资金58760元;2020年,已有34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奖䃼金85660元,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从**年至**年,帮助13户贫困户37人办理了农村低保;8户贫困户申请了小额信贷;10户贫困户实现了危房改造,两人享受了“雨露计划”,让中央的扶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户,让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忘我付出,抓好乡村振兴 驻村第一年,该县开展改厨、改变厕工作。**村也不例外,为了做好工作,他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和自然村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出现了改厨改厕的高潮。‎ 他的电话一天响个不停,“帮我找个师傅来,我要改厨改厕。”“我厨房厕所搞好了,你来验收。”为了改厨改厕,他车子光油费用了三千多元。‎ ‎**镇二千户任务指标,**村就完成了六百多户,得到领导的多次表扬,也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年,他与**村各自然村村干部一道,彻底整治村中的乱搭乱建,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他鼓励**自然村干部建室内篮球场,协助筹措资金,处理矛盾纠纷,去年年底总投资一百五十万元的室内篮球场终于建成,这是**县乃至**市自然村中唯一的室内篮球场。‎ ‎(篇四)‎ 不改军人本色 普通岗位奏出最强音 ‎**,男,现年57岁,现为**航天动力泵业有限公司一名普通工人。自82年退伍后在生产一线四十年如一日,永葆本色、奋发图强、兢兢业业,用智慧与汗水谱写了普通岗位上的最强音,发扬了退伍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省首席技师、**省杰出能工巧匠、**省技术能手、**省青年岗位能手、**省“八五”立功竞赛标兵、**省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省委组织部中共十八大推选党代表、**市先进个人、**市一等功奖章、**市五一金鸡奖章、**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市党员高技能人才标兵、**市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获厂、局、省QC技术成果奖5项。获得厂级和公司7次标兵、5次优秀共产党员、4次先进生产者和先进个人、4次党员先锋岗、1次青年岗位能手。被《中国航天报》、《中国机电报》、《**工人报》、《**日报》等新闻媒体称为“提前跨入新世纪的人”、“金牌工人”、“普通岗位奏出最强音的人”。**年入编中国工人出版社《奉献者的情怀》,**年入编中国宇航出版社《擎天基石》,**年入编《航天六院文化地图》等诸多刊物。多次为机关、厂矿和各个行业做先进事迹报告10多场次。**以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姿态忠诚使命、履行职责,立足岗位、奉献人民,维护团结、推动发展,在退役人生的二次起航中留下了一道精彩的航线。‎ ‎1983年他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原**水泵厂机加车间小镗床上,开始从事机械加工工作,由于他虚心学习,通过师傅教和同事们帮,很快就成为机加车间生产的骨干力量,挑起了车间小镗床工作的重担。在厂党委、厂部、工会开展的“优质、安全、高效”竞赛、“双增双节”、“八五立功五创新”等各项劳动竞赛中多次夺魁,多次被评为厂里和车间先进生产者,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团员,还获得了两次技术比武二等奖。在此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做到:“思想觉悟走在前,遵守纪律走在前,艰苦任务抢在前,完成任务干在前,关心同志想在前”。‎ ‎**年,工厂为彻底解决企业主导产品电厂用除灰泵的机架加工“卡脖子”问题,购买了一台专用大型设备T6216落地镗床,而选人上岗则成为企业最为棘手的事情,作为一名新党员,他以企业主人的责任感为重,当企业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担负起了落地镗床重担。多年来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并且作了大量笔记和工作心得。还积极参加了车间技术革新和改造工作,在大镗床工艺程序、工装夹具方面,解决了30多项生产和工作主要难题,其中有5项荣获厂、市局、省QC成果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工效提高了8倍多,为企业年节约费用10多万元。‎ ‎**年**水泵厂政策性破产后被**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合收购,其进入**航天动力泵业有限公司机加分厂继续操作T6216落地镗床,他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企业多做贡献,同时还积极参与分厂质量控制工作,为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的安全,积极谏言献策,提合理化建议,其中多次被相关岗位和部门吸收采纳。另一方面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其他员工提高加工技能,经常为普通镗床青工指导培训工艺、工装、刀具等方面的加工知识和技能,遇到加工难题,现场操作示范。所带徒弟多名为高级技师、技师、先进生产者、生产骨干。在工作中发扬实干、巧干相结合的方法,从**年至**年共完成206165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23年完成了81年零6个月的工作量。平均每年超额完成定额300%以上,产品质量合格率均保持在100%,创造了无一件废品的奇迹。在完成安全、质量、成本等主要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年至**年在干好本厂产品的基础上,从事外协技术工作期间编制外协产品加工工艺50余份、自制刀具、辅具50余个,累计为企业年创外协收入150万元,合计900余万元。发明的“可转位刀片的二次利用技术”,使利用率提高2倍,为企业年节约费用10万余元。针对镗床工艺程序、工装夹具,解决了30多项主要难题,其中5项荣获厂、市局、省QC成果奖,使工效提高8倍多,为企业年节约费用10万余元。‎ 凭着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先后攻克多项产品加工技术难题,如:镗床工装,原来使用铜料,现使用铸铁材料,提高使用寿命4倍以上,节约费用年10万元以上,已在公司推广应用。其发明的工装卡具,在普通镗床装加立铣刀,解决了产品深槽的技术难关,获公司QC成果奖。在加工企业主导产品、能源部优质产品、**省名牌PZNB型泥浆泵做出突出贡献。**年8月,在加工5PZNB型五缸泵大机架时,自主研发了支撑套支撑镗刀杆的方法,增加了刀杆强度,获得了良好的形位尺寸和较高的表面粗糙度,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质量。在加工PZNB型柱塞泥浆泵机架时,改进加工工艺,使35天的加工周期缩短至5天,且该成果获得**市机械局QC成果二等奖。对3DS-8/160型清洗泵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合格率获**省QC质量优秀成果奖。‎ 多年来,他身不离机床,心不离企业,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钻研技术上,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从1983起,在30多年中没有人催促过和过高的要求过他,可他总是深知自己所执这台设备在企业中所应有的份量,深知自己身上这沉甸甸的责任。总是不由自主的跃马扬鞭。不管在热浪滚滚的夏天,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他总是早来晚归,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着。有时紧张之时,就没有白班、夜班之分,也没有上班与休息的概念。星期天、五一、十一节日他几乎全部是在车间岗位上度过的。他本身患过肺病,但多年来,只要身体没大毛病,就赶去工作,对于车间分配的活儿,从不挑肥拣瘦,不讲价钱,接手就干。有时因白班,中班连着干,劳累过度,便坐在椅子上休息片刻继续干,为此爱人和周围的同事总关心的讲:“多注意些身体”,可他何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是这关键设备使命在肩,任务在眼前,休息不得。‎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日益活跃,有人追求优厚的待遇,哪里挣钱多就往哪走,而他不那样想。他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上,实现着一名普通职工的人生价值。多年来和他一起干镗工的同事,有的人下海赚钱去了,有的当了领导,有的改了行,也有的因厂里不太景气到外地去挣钱了,但他战胜自我,顶住了各种诱惑坚持了下来。一些私营老板三番五次托人或直接找他,许诺优厚的待遇,让他跟着走,而他心中总有个底线,那就是工厂培养了自己,党和政府给了他巨大的荣誉,他就要在自己的岗位多奉献,在岗位上实现自己事业的成功,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也有人经常问他,宝生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上了省党代会代表,怎么不当干部去而老当工人。他说:“认准自己的岗位才是自己闪光的地方”。他始终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在平凡一线岗位上,结出了丰硕成果。‎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向人民展示了一名退役军人、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七篇 ‎【篇一】‎ 入伍从军,经受战火洗礼;转业地方,严谨务实工作。参加工作四十年,**坚持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干事创业,初心不改。‎ ‎**年11月,**怀揣着献身沙场、报效祖国的梦想,义无反顾离开家乡,投身到火热的军营之中。**年12月,他主动请战奔赴**老山前线对越防御作战部队,经受了战火洗礼和生死考验,荣立二等战功。‎ ‎**年4月,他在原21集团军高炮旅任副旅长期间,带领一千余名官兵紧急赶赴**县**林场,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圆满完成森林灭火救灾任务,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扑救4·15森林火灾先进个人”称号。‎ 长期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一丝不苟、能干硬拼的作风。**年7月转业到地方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过****、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资产房产管理等工作。在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他关键时刻啃得了“硬骨头”。‎ 眼下,**同志凭着对党的事业执着追求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选择继续默默耕耘。‎ ‎【篇二】‎ 一次从军,终身信仰。这是退役军人**的生活写照。**县拥有百万亩苹果基地,果品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而把**苹果卖到国外的人,就是**。今天的"**最美退役军人",我们来认识**县**红果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是果农眼中的"果痴",小小的果子就是**带领大伙致富的"金蛋蛋"。‎ ‎**年,18岁的**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年,**退伍回到家乡**县城川乡靳寺村。面对家乡的"贫困"这一特殊"战场",当年24岁的**敏锐地捕捉到苹果产业的发展机遇,带着村民栽果树,引进**县第一座自然式通风库,将村里的苹果入库冷藏,瞅准市场,再高峰批量出库,高品质加上会营销,使**苹果价格自此领跑全国。‎ ‎90年代,果品批量经销是一个新兴行业,没经验,风险大,**勇敢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立果品公司,吸纳退役军人共同创业。贫穷的靳寺村建起了一千多亩的苹果基地,苹果也卖到了全国各地。‎ 搞种植、修果库、建农民合作社,三十多年来,在**的带领下,果品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苹果产业成为**的支柱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致富。‎ ‎【篇三】‎ ‎32年坚持义务植树,从无间断,在**市**县,退役军人、老党员**用自己对党的一片赤诚,化作了荒地荒坡上的五千多亩春绿。‎ 今年79岁的**,是一个有着六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尽管年龄大了,腿脚也不方便,但他每天都要走五公里山路,去看护自己在山上中的树苗。他说,荒山上成活一棵树不容易,要精心照顾。‎ 从15岁栽下第一棵树开始,**这辈子便和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年,19岁的**应征入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36团的一名汽车兵,**年退伍后,**被分配到**市**县公路段工作,看到周围都是荒山荒坡,他暗下决心,要把荒山变绿。没有钱买树苗,他就到处捡树籽、杏核自己育苗,跑到有树的地方挖树下刚长出来的小树苗。‎ 栽完一条山沟,接着栽另一条山沟。32年,**带领子女以及村民植树约20万株,投入购买树苗、修建蓄水池费用六十万余元,义务栽树面积五千多亩。‎ ‎【篇四】‎ ‎**:今天好着没?病人:好着呢。**:我把你的伤口看一下好吗?哪一天换药的,换完药几天了?‎ ‎**每天都要例行查房,通过询问病人身体状况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82岁的**是他负责的患者之一,因患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入院,当时情况危急。经他手术后,老人转危为安。‎ 患者家属 ‎**:‎ 李主任每天早上都要过来看一下,特别感谢李主任,特别负责任。‎ 作为我省及西北地区微创外科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年8月首次成功开展**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年成功开展**微创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从医三十年来,他手术救治患者 4万多人。这些成绩都离不开他24年的军医经历。‎ ‎****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主任 **: 我是**年10月份参军入伍的,在部队我也是一直想当一名很好的军医,献身国防事业,为部队的广大官兵健康服务。‎ ‎**年从部队转业后,**经过不断努力学习和研究实践,已能开展6类9个术式,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一直走在**当地医院的前列。‎ ‎****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护士长 **: 在工作中,他一天手术也是非常多的,我们最多的一次一天排了15台手术。‎ 从绿色军营走出来的**,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学术上孜孜以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主任 **: 是家乡培养了我,部队培养了我,我想我留在这里,为我家乡人民做一些贡献更有意义,我们虽然退伍了,退役了,但是不能褪色,继续要为国家做贡献,为部队作贡献。‎ ‎【篇五】‎ 在**市**回族自治县,有一位心系群众冷暖、甘于奉献的军转扶贫干部 ——**。自选派到**回族自治县**镇**村挂职第一书记以来,他始终坚持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舍小家为大家,把村里的事、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坚持不懈地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年6月,**被选派到**回族自治县做驻村帮扶工作。刚到**村,**发现村两委班子都是新人,业务工作不太熟悉。对此,他制定整改措施,提升村党支部工作水平。‎ 在**的带领下,很快帮扶工作队开始扎实开展扶贫各项工作,给贫困户落实“一户一策”、产业发展、危房改造、精准扶贫贷款等方面各项帮扶政策。‎ 脱贫靠产业。** 年,**带领工作队帮扶**村购进繁殖母牛18头,种植乌龙头305亩,为15家精准扶贫户产业配股15万元,协调**村农民种养殖合作社工作。从养羊场选址测绘,到养殖场图纸设计,再到羊场前期水电施工等工作,**都亲力亲为。‎ 从一名军人转业到公务员,再到驻村帮扶干部,**认真对待着每一个岗位。在他的大力协调争取下,**年**村完成了院落硬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眼下村巷道硬化工作正在开展。‎ ‎【篇六】‎ 这个在地里正忙碌的老把式就是**,他利用朋友家的撂荒地种蔬菜,将每年产出的近一万斤蔬菜,免费送给**市社会福利院和社区的孤寡老人。‎ ‎**的热心肠和他的成长经历分不开。小时候家里贫困交不起学费,是全村的共产党员凑钱帮他上学。**年入伍,历经十五年的部队培养和磨练,他满怀感恩和回报社会的热心,先后资助了7名回族儿童的学费,数次不顾危险冲进火海救人,与小偷英勇搏斗,还曾在铁路道口救下双脚被夹住的老奶奶。‎ 转业后,他从门外汉逐步转型为业务骨干。‎ 在税务部门工作十几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好人”、“**百佳好人”、获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等诸多荣誉称号,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这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奉献和坚守。‎ ‎【篇七】‎ 在**县**镇的**敬老院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听着曲儿,聊着天,好不热闹。‎ 这个敬老院的创办人就是**。**年,**退役回乡,经过多年的奋斗,白手起家的他成为了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先富起来的**没有忘记家乡的乡亲们,**年,他拿着不到500万元财政补贴,自己又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全省首家"公助民建"的乡村敬老院。‎ ‎**所在的**县**镇流泉村紧挨着腾格里沙漠,是当地八大风沙口之一。为了村庄不被沙漠吞噬,**顶住旁人的冷眼和家人的反对,造林固沙,自己的钱不够就贷款干,一个人不行就动员全家人。终于,在**的带领下,一个3000亩的沙漠林场建成了,50万株苗木在村子边上竖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除此之外,这些年**为村里修路架灯、修建广场,这些付出流泉村乡亲们心里都有一本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