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35 KB
  • 2021-05-10 发布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3篇与教育扶贫纪实3篇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3篇与教育扶贫纪实3篇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3篇 ‎【篇一】‎ 教育是贫困学生改变命运、实现人生出彩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脱贫攻坚教育为先,积极践行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的理念,突出精准施策到点、帮扶措施到位,强化“生活资助、励志疏导、学业辅导、职业引导、家校联动”五大举措,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经济资助,亲身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特别关爱,确保教育扶贫“学有所成”帮扶工程取得实效,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一、扩面增效,做好教育扶贫加法 教育扶贫加法就是助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资助做加法。‎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3篇与教育扶贫纪实3篇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3篇 ‎【篇一】‎ 教育是贫困学生改变命运、实现人生出彩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脱贫攻坚教育为先,积极践行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的理念,突出精准施策到点、帮扶措施到位,强化“生活资助、励志疏导、学业辅导、职业引导、家校联动”五大举措,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经济资助,亲身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特别关爱,确保教育扶贫“学有所成”帮扶工程取得实效,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 一、扩面增效,做好教育扶贫加法 教育扶贫加法就是助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资助做加法。‎ 惠民资助不遗余力。坚持应帮尽帮、应免尽免、该贷则贷的原则,xx县县委、县政府特别关心重视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扶贫资助政策。2014年投入资金3061.88万元,受益学生283149人次;2015年投入资金3769.22万元,受益学生298600人次;2016年投入资金4202.66万元,受益学生288120人次;2017年投入资金4644.18万元,受益学生427575人次;2018年投入资金5073.31万元,受益学生421974人次。2019年春季学期投入资金2221.295万元,受益学生33029人次。‎ 补齐资助政策短板。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补天窗”政策,补齐国家政策短板,统筹安排资金对国家资助政策没有覆盖到位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全覆盖资助,补齐非寄宿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能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政策天窗、弥补非普惠性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不能享受资助的政策天窗,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县财政投入资金712.62万元,受益学生13719人。2018年,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中考报名费16.6万,受益学生3436人,免除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科书和教辅材料费309.25万元,受益学生24778人次。为确保资助不遗漏一人,2018年秋季学期,xx县对劝返复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和我县户籍在县外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补发资助金59.5万元,资助人数1062人。目前,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都享受了国家规定的教育扶贫资助政策。‎ 控辍保学凸显成效。一是对全县6-16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专项摸底排查,构建了精准精细的动态大数据管理机制。二是全面实施“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驻村干部、驻村扶贫队长-村民”和“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双线控辍”机制,大力推进“三帮一”劝学行动。为实现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零辍学,2018年秋季学期,xx县在“三帮一”劝学基础上,再次实施“四包一”(乡镇负责人、村委负责人、学校领导、班主任或教师包劝一名辍学学生)、“三签字两盖章”(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委党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分别签字,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分别盖章)的举措,全面排查自2015年以来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取得明显效果,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189名全部劝回返校就读。同时对生活无法自理的适龄残疾少儿积极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活动,帮助715名残疾儿童实现就读,其中498人(特校59人,普通学校439人)残疾儿童实现在校就读,送教上门217人。目前,全县没有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辍学。‎ 二、降负保学,做好教育扶贫减法 教育扶贫减法就是帮贫困家庭学生心理负担做减法。‎ 励志教育常抓不懈。相当一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存在自卑、自闭心理,严重影响学习和成长。对此,全县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励志教育,召开教育扶贫“学有所成”专项帮扶教师培训会、学生见面会和座谈会10815次,组织励志主题班会2881次,开展贫困家庭学生心灵辅导73648人次。结对帮扶精准到位。建立精准扶贫“学籍卡”,入村入户摸实学生家庭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制定师生结对帮扶“任务单”,加强对贫困学生学业辅导和学法指导,明确教师与贫困学生“一对X”帮扶,并将帮扶效果与年度考核、绩效挂勾。目前,全县安排结对帮扶教师4830人,教师辅导已经步入常态化制度化,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均有所提升和改善。家校互动凝聚合力。结对帮扶教师入户家访、电话沟通,对家长进行精神鼓励、文化引导,为学生学业进步营造更好的家庭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教师进行家访33905人次,平均家访达6次以上,真正做到了教育扶贫“12356”(12356”模式简称为“一单、两联、三卡、五帮、六类”,即一份名单---“师生结对帮扶名单”、两个联系---“结对教师与家长、结对教师与政府安排的结对帮扶责任人”的联系、三种宣传---“家校联系卡、资助政策明白卡、帮扶手册”的宣传与填写、五大帮扶---五个100%“贫困家庭学生数据100%精准、师生结对100%互动、上门家访100%到位、手册填写100%准确、学生家长100%知晓”和五大措施“生活资助、励志疏导、学业辅导、职业引导、家校联动”、六类资助---“学前、小学、初中、普高、职高、大学”的资助。)工作提示卡到村入户,互动联系卡入户上墙,资助明白卡家喻户晓。爱心帮扶雪中送炭。做有温度的教育扶贫一直是我们xx县教育工作者的既定方向。在“学有所成”大家访大调研活动中,教师参与度、效果能见度不断提升,教育扶贫有了温度和厚度。正如一名教师在家访日记中写到:家访的一个孩子4、5点就起床帮爸妈做早餐卖早餐,一看老师去他家里就哭。全家挤在一个非常小的瓦屋,而厕所是用一些柴草围起来的一个坑,处境令人心酸。教师们深有感慨:教育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任务重、责任大,需要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扶贫宣传创新举措。在扶贫宣传力度上不断加大,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制作了宣传手册20000份,家校互动联系卡、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各20000张,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展板619块,采用一块牌子(教育扶贫政策宣传牌子)进村(一个自然村一块牌子)、一张卡(家校互动联系卡)上墙(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张卡)、一张(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卡入袋(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专用袋里都装有一张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广泛宣传了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确保教育扶贫“学有所成”专项帮扶国家资助政策对村民和师生宣传的全覆盖。‎ 三、强化造血,做好教育扶贫乘法 教育扶贫乘法就是促贫困家庭学生成才就业做乘法。‎ 提升综合素质助成才。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一技之长、将来能稳定就业,这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有效办法。近年来,xx县出台了“两后生”培养等向贫困学生倾斜的招生政策,推动职业教育大跨步发展,“功能型”“造血型”教育扶贫取得实效。一是实施“订单式”技能培训,1440名贫困家庭学生走上了就业岗位。二是推行“点菜式”技术惠民。2327名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实用型技术培训,并全部推荐就业。三是积极响应省市精准扶贫要求,推荐204名建档立卡贫困初中毕业生到上海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就业。四是全面实施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从2017年起每年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30名。‎ 提升技能素质促就业。xx县职校以“学好一门技能,成就一个梦想,脱贫一个家庭”为理念,加强指导贫困家庭学生专业选择,优化学业辅导,增强就业能力,精心寻找就业门路,热心牵线搭桥,积极扩宽与广州翔实通讯有限公司等31家企业合作办学,90%的毕业生被企业抢先聘用,基本实现学生毕业即可就业。‎ ‎【篇二】‎ xx县位于xx南部,地处xx市北大门,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xx同志的故乡,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22个镇(街道),总人口108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319所,在校学生(幼儿)15.2万余人。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用心识真贫,用情真扶贫,用力扶真贫,做到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个孩子。‎ 一、组织保障到位 党政重教,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特别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以“扶志”“扶智”“扶技”“扶业”为核心的“四扶四建”扶贫新举措,要求以“六个全覆盖”“六个必到户”来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成立了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教育、财政、扶贫、人社等10余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县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县“四大家”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带头联系中小学校,各后盾部门(单位)每年至少为基层学校办好2-3件实事好事,县委督查室定期督查通报,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的良好氛围。县教育局成立了控辍招生、学校建设、学生资助、扶贫工作队等10个专业组(队),明确了任务目标,压实了工作责任,凝聚了工作合力。‎ 二、源头治辍到位 高度重视残疾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入学问题,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扎实做好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工作。‎ 建立健全了县、镇(街道)、村、校“四位一体”的控辍保学机制,严格执行辍学学生实时报告、动员复学、动态销号等制度,认真落实关爱帮扶、返校复学责任人,确保了工作有人抓、能落实、见成效。‎ 出台了《xx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通知》按照“一校一对策、一生一帮扶”的工作要求,建立干部教师与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联动机制,采取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将单亲家庭、残疾人家庭、外出务工家庭的适龄少年儿童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组织干部教师,精准帮扶,‎ 不仅关注学生“物质上的贫困”,更要关注学生“精神贫困”,将物资资助与精神激励、情感交流和心理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习有人辅导、思想有人引导,生活快乐,健康成长。2016年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辍学率均为零。‎ 三、精准资助到位 通过采取奖、贷、助、免、补等多种方式,积极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的工作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因贫失学。2016年来,累计发放各类助学金1.62亿元,惠及贫困学生25.49万人次;共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970余万元,惠及学生9400人余次。‎ 同时,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基金会、昌世助学基金会、xx祁商商会、葆春慈善基金会、xx县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大忠桥镇明德扶贫基金会、下马渡镇旭日教育基金会等社会扶贫组织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2013年来,县教育基金会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1428.4万元,惠及贫困师生1.3万人次,仅2019年筹集社会资金371.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150人,帮助7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应助尽助、精准资助。‎ ‎【篇三】‎ xx市地处湘中腹地,地域面积439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现有在校(园)学生(幼儿)77193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启智,教育扶贫作为“两不愁、三保障”重要内容,承担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按照xx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xx市教育局紧盯建档立卡、农村低保、政府长期供养、残疾等四类贫困学生,聚焦“全面改薄惠民生,教育扶贫挖穷根”的重点,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基础性、先导性和根本性的作用,精准施策,全方位多举措打好教育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教育脱贫攻坚格局 xx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扶贫资助工作,局长xx同志亲自担任教育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普教股等相关股室联动扶贫办、残联、民政局、人力资源保障局、团市委、总工会等相关单位,全力做好教育扶贫资助工作,全市各职业高中及中小学校均设立教育扶贫资助专干,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市教育扶贫及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布置相关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年度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落实。全市教育扶贫资助工作全面协调统筹,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工作局面。‎ 二、广泛借助各种平台媒体进行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宣传,营造“扶志”的良好氛围 xx市教育局深入开展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一是分学段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全市学生及家长了解资助政策及资助程序。二是落实资助政策两堂课的宣传,xx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精心制作了《教育扶贫及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课件,下发至各校利用班团活动课进行广泛的宣传。三是制作了教育扶贫及学生资助政策的H5宣传网页,利用手机和电脑网络媒体向全社会宣传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四是开展教育扶贫励志演讲和征文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鼓励受助贫困学生树立励志成才,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积极精神,把“扶智”升华到“扶志”,提升教育扶贫的深度。‎ 三、摸清底子,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 xx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先筛选出6——16岁适龄人口就学数据,与学籍、学校摸查数据进行一一匹对,分学校、学段、贫困类型建立台账,然后再将数据发给各校进行核实后建立了全市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台帐,各校也相应的同样的校级台帐。台帐数据与扶贫、民政、残联的数据更新做到及时同步,动态化管理,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享尽享,力求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确保教育扶贫资助工作的精准性、及时性。经严密核查后建立了2019年春季建档立卡家庭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台帐,摸清全市共有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511人,其中:建档立卡学生3983人,农村低保学生328人,政府长期供养学生26人,残疾学生174人;本地户籍2254人,外地户籍2257人;学前教育阶段433人,义务教育阶段2837人,普高教育阶段369人,职高教育阶段872人。‎ 四、教育扶贫控辍保学效果好,确保没有学生因贫辍学或失学 xx市教育局严抓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控辍保学和三帮一劝返工作,确保了没有因贫辍学失学学生,特别是对56名不能随班就读的适龄儿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对于及个别因为厌学导致辍学的学生,安排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登门入户做好三帮一劝返工作,做到尽力劝返,多次劝返,劝返工作台帐资料齐全。‎ 五、教育扶贫资助项目覆盖全学段,资助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资助程序严谨规范 xx市教育局全面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稳步推进教育扶贫资助工作,目前,教育扶贫资助覆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高教育、高等教育的全学段,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享尽享、一个不错、一个不漏。2019年春季学期教育扶贫及学生资助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970余万元,资助76693人次。‎ 对所有资助项目的发放,严格按照评选、公示、打卡、告知“四步走”程序,让学生及家长明确受助项目、受助金额、受助金发放至哪张卡。‎ 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及时补充乡村缺编教师。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年龄、学科结构,重点考虑偏远乡村学校教师招聘,补充幼儿教师和偏远缺编学校教师。二是切实落实乡村教师待遇。因乡村学校教学条件差、留不住教师,xx市教育局加大了教师周转房的建设力度,在农村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解决了农村教师“住房难”。同时职称评定向农村学校倾斜,副高指标对农村学校提高比例,逐步解决农村教师“评职难”。落实乡村教师津补贴补贴,对乡镇所在地学校教师按月发放乡镇工作津补贴,使农村教师福利“有保障”。三是加强农村教师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借外力、挖潜力,多形式开展农村教师业务培训,使农村教师业务快速提升,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xx市教育局将继续全方位多举措强化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和“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要求,本着“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的工作原则,让教育扶贫阳光温暖每一位贫困学子。‎ 教育扶贫纪实3篇 教育扶贫纪实3篇 ‎【篇一】‎ 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xx县为让全县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科学谋划和强力推进。2019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7.98%、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9.98%。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85%。‎ 一、坚持“一个都不少”,做优义务教育控辍保学 一是加大学籍数据分析管理。学期一开学,立即部署各校核实在校学生与学籍平台数据,要求及时更新学生学籍信息,对辍学和疑似辍学学生信息进行清理,核实清楚每名学生的去向,做到不漏一人。对开学没有来报名的100名建档立卡等困难适龄学生立即查明原因,发现这些学生都属于正常转学。通过国家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学生变动情况,发现学生流失,及时采取控辍保学措施。二是加大劝返复学工作力度。对69名疑似辍学的学生,于开学前的一个月,在“三帮一”的基础上增加一名结对帮扶干部劝返,认真落实劝返复学行动。经过劝返,69名疑似辍学学生中,除1人死亡之外,34人已返校就读,6人已送教上门,12人已休学,16人已初中毕业离校。对部分特殊在建档立卡等家庭学生,灵活实行“一生一案”。对那些劝返的对象已经过了义教年龄段,且同年级已经毕业的,我们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考试让其取得初中毕业证。三是加大特殊学生关爱工作。将全部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控辍保学的范围,根据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通过特校就读、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安置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投入1500万元建设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今年12月可完成整体搬迁。全县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1所,注重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携手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指导。全面推行“点阵型”关爱机制,每年12月12日定为“全县留守儿童快乐日”。各学校、班级建立家长微信群,加强家校联系,全面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二、着眼“一分都不少”,做细教育扶贫资金发放 一是狠抓精准摸底。xx县教育局坚持每学期组织1—2次贫困学生的摸底,比对学籍平台和扶贫数据库的信息、历次资助款发放记录,查漏补缺,确保县内四类困难学生“不漏一人”。协助各村委告知县外省内四类困难学生开具证明到学籍地申请助学补助,并处理好县外省外义务教育阶段的困难学生学生受助。教育扶贫指挥部要求当地村委会发放告知书,书面通知这些家长。二是坚持发放规范。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资金发放严格按规定进行审核报批,发放数据实行县教育局与学校复核,再分别发放到学生资助卡、惠农一卡通和扶贫补贴明白卡。2019年,全县教育扶贫资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无一人漏发、错发、重发。三是争取社会助学。在确保主渠道畅通的同时,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大力提高扶贫助学的覆盖面与帮扶力度,仅2018年全县“伸出您的手,带一个孩子出山来”大型募捐活动,就争取社会助学金864万元,受益贫困学生11879人。‎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做强教育基础设施提升 一是在总体思路上优先谋划。坚持均衡发展的理念不动摇,统筹全面改薄、校安工程、合格学校建设等项目,2014年以来共投入改薄资金40107万元,创建合格学校(园)239所,为学生“上好学”打牢了根基。加大县城义务教育学位建设,启动xx县芙蓉学校和思源学校建设,预计2020年9月1日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就学困难,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二是在项目安排上重点倾斜。倾斜乡镇幼儿园建设。2018年,启动建设蔡桥乡、长乐乡、黄亭市镇三所中心幼儿园等。2019年又立项塘渡口镇、罗城乡、金江乡中心幼儿园。倾斜消除大班额项目。去年全县投入1亿元消除超大班额项目,一次性清零411个超大班额,今年为7所农村大班额学校规划1600万元的项目,截至今年9月1日,全县超额完成省定322个大班额消除任务。倾斜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成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所,72所中小学校实现了“班班通”,配备了702套“班班通”教学终端,农村学校的学生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县委、县政府同意一次性建成“三通两平台”项目,新建2148个班班通、新增学生电脑1472台、教师办公电脑4299台等,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与应用将使贫困山区孩子进一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倾斜高中教育提升。省级示范性高中县二中按“一校两区”的发展思路在县城建设新校区。占地300亩的县一中新校区2018年秋季学期整体搬迁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在校班级81个,在校学生达4663人。三是在教师队伍上狠抓培训。从2017年开始,我县依托“国培计划项目县”,采取送培、送教到校的方式,培训乡村教师1500人次。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近两年选送1000余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市、省、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特别是借助浏阳市对口帮扶xx县的契机,开展“对口帮扶,携手奔小康”教育帮扶,让我县150名优秀校长、教师学习浏阳市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优秀校长的管理智慧,提高了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创新“千师访万户”,做实教育扶贫托底保障 今年以来,xx县组织全县6000余名教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集中开展“千师访万户”活动。一是重点摸查6到15周岁适龄儿童底数。‎ 根据公安户籍系统数据,通过三轮“千师访万户”,完成对全县138042名适龄儿童的集中走访,其中核实在读人数136701名、已毕业或死亡人数1038名、已办理休学人数44名、劝返成功到校就读人数53名、开展送教上门人数206名,辍学人数为0名;二是摸清了适龄儿童中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底数。根据四类困难学生扶贫数据库,通过走访与数据比对相结合,核实了2019年秋季6到15周岁建档立卡等四类困难学生共23247名,其中建档立卡户人数22099名、农村低保人数576名、残疾儿童513名、特困供养59名。三是加强扶贫宣传,确保政策到户。走访教师向全县13万学生家庭发放《教育扶贫明白卡》,在各村活动中心、学校门口张贴政策宣传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教育精准扶贫和学生各类资助政策。教师入户走访对涉学贫困户,详细解读政策,让教育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四是拓展家校共育,架起爱心桥梁。走访对特殊学生家庭、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全覆盖,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子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采取针对性帮扶,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 ‎【篇二】‎ xx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5所,在校中小学生82413人。幼儿园206所,在园幼儿28951人。目前我市户籍建档立卡学生为7042人,外县市户籍在我市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228人,约占全市学生人数的6%。‎ xx市教育扶贫点多、线广、面长,如何通过扶志、扶智来帮助这些贫困学子激发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燃起对生活、生命的热爱,从而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梦想呢?一直以来,xx市教育局始终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推进。干部教师凝心聚力、携手同行、攻坚克难,用爱心、责任心为贫困学子铺开求学之路,搭建梦想之桥。‎ 一、资助全覆盖,求学有保障 xx市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成立了教育扶贫工作小组,由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教育扶贫办公室主任,并增设了一名扶贫专职工作人员,多渠道筹集资金帮扶贫困生,杜绝因贫辍学现象发生。以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重点,加大资助力度,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落实了“国家资助+地方补天窗”的一系列教育资助政策,资助面达到全覆盖。2018年,补贴建档立卡对象12357人次,发放就学资助共计1804万元。2019年,已为建档立卡四类学生12849人次,发放教育助学资经1318万元,确保各项教育扶贫资金在当学期发放到家长的扶贫明白折上。在此基础上,各学校也从公用经费中拿出3%-5%比例的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了重点资助。‎ 二、帮扶走访勤,助学又暖心 坚持“一生一策”“一月一主题”,要求帮扶教师对贫困学生每月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并将走访帮扶情况登记在《教育帮扶工作手册》上。教师们走村串户,对学校辖区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普访,2018年,走访的教师达2800多人,受访学生4200多人次;2019年,4500多名教师对学校(幼儿园)辖区范围内建档立卡等四类贫困学生(幼儿)开展走访,共走访学生5500多人。2018年9月5日,xx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科教新报》专版报道xx市教育扶贫亮点工作《xx市:让教育点亮贫困的角落》。2018年10月17日,xx教育新闻网专题报道xx学生资助工作特色《xx:用责任与爱扬起贫困学子希望的风帆》。2019年1月30日,xx日报专题报道我市教育扶贫工作亮点《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三、改善薄弱学校条件,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努力改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优先保障薄弱学校的建设经费,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帮扶支持力度。在“全面改薄”工作中以学校为单位落实“底线要求”,确保包括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在内的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近五年来,通过加大投入、新建学校、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积极化解城区和农村学校大班额、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方式,至2018年12月,全市学校20条底线达标率达100%。2014年-2018年“薄改计划”已累计投入资金29480万元,完成计划总投资任务的124.39%,校舍开工面积169937平方米,占计划总面积的112.89%。2014年—2018年校舍改造及新建项目已覆盖156所学校(含设备装备类),已竣工156所。其中改造建设校舍面积169937平方米,改造运动场地56660平方米,改造围墙17000米,护坡坎10500立方米;添置图书30500册,课桌椅2150套,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7740套、基本办学条件,校舍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四、落实乡村教师待遇,提高贫困地区师资水平 我市出台了《xx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办法》(xx政办法〔2016〕54号),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补贴、定期免费体检制度以及培训、晋职、评优向乡村教师倾斜等一系列政策,乡镇教师一律纳入乡镇工作补贴范围。加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力度,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2018年招聘教师106人,为28名免费师范生办好了入编手续。2019年招聘中小学教师206人,选调19人,充实农村教师队伍。‎ 五、送教上门成常态,教育公平广推进 为了让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少也享受到教育的权利,市教育局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按照“一人一案”要求,安排未入学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通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切实提高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免费教育的原则,每个服务对象每周1次,每次课不少于30分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送教服务工作日程表,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定期提供送教服务。2018年送教学生39名,2019年目前送教上门的学生是58名,坚持一周一送,老师耐心地和残疾孩子们交流,教给他们易懂的知识。虽然每次授课时间不长,传授的知识也非常简单,但孩子们能感受到老师们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成长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六、携手各级爱心组织,助力教育扶贫 启动陈赓xx教育奖助学基金,2019年奖励100名学生共50万元。通过宾之郎励志奖、曙光助学、盘龙助学、百仁慈爱等项目共资助学生1200人207万元。“泛海助学行动”三年来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新生265名,资助金额132.5万元。长沙银行xx支行为月山石柱学校建立图书室,捐赠图书1000册等。‎ 七、心理疏导措施多,精神压力得消除 贫困学生家庭环境差,生活状态落后,与人交往少,比较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xx市各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综合素质训练,培养他们阳光、健康的心态,帮助他们消除因家庭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xx市山枣镇中心小学,学校建档立卡学生及留守儿童比较多,学校创建了“开心小屋”心理活动室,每周二、四坚持进行个体心理咨询,每月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主题心理班队活动,并且聘请资深心理咨询师作为学校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全校学生健康、阳光,远离心理问题带来的困扰。‎ 八、抓住契机,开展扶贫日募捐助学活动 ‎10月17日是我国扶贫日,全市各学校利用班会、黑板报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爱心人士等发出“我想有个家”的募捐号召,动员各界爱心人士助力教育脱贫,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全体师生及爱心人士踊跃捐款,让贫困学生能通过资助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弘扬了“扶贫济困,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为每位学生上了一堂爱心教育课。全市215所学校均参与本次扶贫募捐助学活动,共筹得善款约38万,资助全市3200多名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 贫困学生是不幸的,人生的风雨过早的给予了他们洗礼,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时代。只要人人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助力教育扶贫,定能让贫困学子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完成学业,圆自己的成才之梦。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xx人一直在行动。‎ ‎【篇三】‎ xx市是人口大市、教育大市,位于xx省东南部,是伟大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辖2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377个行政村(居),是全省城区面积最大、城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城市。2018年秋季,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455所、幼儿园286所,在校学生207095人,在园幼儿44122人。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xx省教育扶贫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精神,以“一提高、两降低、三全面、四保障、六倾斜、八免费”为总揽,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核心,以落实“两个100%”为主线,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优化师资,强力控辍、精准资助,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一、改薄强师,乡村学校一所不差 为了让农村的贫困学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xx市把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攻坚的重点来抓。近两年,xx市投入“改薄”资金6840万元。到2017年底,该市34个省级贫困村的小学(教学点)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均达到“20条底线”要求,提前完成合格学校创建目标。2018年10月,该市启动“教育一体化项目”建设,拟投资3.5亿元,将全市75所学校(幼儿园)纳入“四改三化”建设计划;投入1250万元建设7所农村学校、187套教师周转宿舍,改善乡村教师住宿条件;统筹中央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大市中学、上架中学等20余所乡村学校的公租房建设以及围墙、道路、给排水、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现代化的美丽校园和教学设施,让学生更加专注自己的学习,不仅让“农村娃们”大开眼界,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见识更大的世界”的种子,这是xx市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此外,为缩小城乡学校管理与质量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xx市启动了“教育精准扶贫•校校结对帮扶”活动,安排城区17所优质学校与34个省级贫困村小学“联谊结对”,分别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条件改善、教研教改、校园文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整体提升贫困村学校办学水平,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成就一流的教育。一是抓补充,优结构。xx市积极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大力补充新教师,2018年共补充教师769名,新进教师优先安排到乡村薄弱学校和贫困村学校任教,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二是抓培训,提素质。2018年,该市教师(含校长)参加国家级和xx省级项目培训共711人次(国培、省培计划695人次);参加xx市级各类教师培训共667人次;参加xx市级各类教师培训共5802人次(培训者月培训41人次;小学“送培到校、送教下乡”培训2932人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共138人;普通话培训265人;普通话培训师培训13人;学分补休培训1754人;合同聘用教师岗前培训56人;新特岗教师岗前培训270人;市本级教师工作坊研修培训333人),通过培训,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三是提待遇,激活力。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指标优先向乡村教师倾斜。出台《xx市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发放办法》,根据偏远程度提高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开展“感动xx十佳教师”、“最可爱乡村教师”、“师德标兵”、“四有教师”等评选活动,激励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书育人、建功立业。‎ 二、精准资助,结对帮扶一个不漏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能不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识贫、精准资助。xx市把保障每一个适龄学生“有学上”作为教育扶贫的目标,把精准摸底、精准识贫作为精准资助的前提。该市为每个贫困学生安排一名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促进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每年春、秋季学期,该市近万名教职工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一走访摸底,宣讲扶贫政策,摸清学生底子,告知受助情况,落实控辍措施,从生活、精神上、学习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每名教师都有一本《帮扶手册》,学生就读学校、学段、家庭住址、帮扶教师、联系方式等清清楚楚,各学段的资助项目、资助标准、受助情况告知等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有帮扶资金、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情况,也能轻松找到责任人。为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识别无错误、资助无遗漏,xx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主研发一套Excel数据录入模板,即“学生信息匹配宏”。通过“信息匹配宏”,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园)学生信息与市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部门提供的信息同时进行匹配,全市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更加准确,从根本上确保了“识贫”的精准性、“扶贫”的全面性。此外,该市认真落实“学籍属地”资助政策,利用学籍管理平台,对本市在省内外县和外省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他们的入学情况和享受资助情况,统计汇总后分别向学籍地资助部门发出公函,协调学籍地落实资助政策。对经核实未在学籍地享受资助的学生,将其纳入本市名册,同等享受资助政策。同时,对外地在xx市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该市同等对待,确保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无遗漏。‎ 靶向精准,扶贫效率才会高。在彻底摸清底子后,该市通过整合各类资助项目确保贫困学生受益,让教育扶贫政策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在求学路上掉队。据统计,2018年发放国家政策资助资金4660.14万元,资助学生10.88万人次,其中市本级落实“补天窗”项目资金496.85万元,受益学生9624人次。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共计金额1934.34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009人,发放贷款金额830.18万元。此外,该市积极动员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捐资助学,2018年发放助学金257.7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26名。该市教育系统师生积极参与开展“助残日”、“9·8助学日”‎ 和“慈善一日捐”活动,2018年共捐赠善款120.8万元,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学生的资助面、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强力控辍,上学路上一个不少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为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辍学,xx市多措并举,狠抓控辍保学工作。一是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控辍保学体系,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为主体,积极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确保一个不少。二是强化控流保学措施,寒、暑假前,该市对春、秋季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对疑似辍学学生及时进行通报,落实控辍任务,压实控辍责任,扎实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和“送教上门”等行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适龄学生100%就学。三是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学生、贫困学生及控辍工作实施意见》,落实留守儿童关爱监护责任,建立部门联动关爱机制,实行农村留守儿童跟踪动态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设学生心理咨询室,切实加强了对问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关爱活动,捐款捐物,扶志扶学,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2018年,xx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零,全市6-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有510人,入学率为81.8%。这些细微的变化和具体的数字,正是xx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最有力的诠释。‎